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甲午海戰中李鴻章早已料到結局,中日海軍一戰暴露作戰指揮的高低

朝鮮東學黨突然起義作亂, 駐守漢城的袁世凱雖然精明幹練, 但遇此突發事件, 不免也焦慮不安, 馬上派人告知李鴻章。

李鴻章接到消息後,

長歎一聲, 戰戰兢兢, 如履薄冰, 到頭來還是走錯了一步棋。

因為李鴻章早就看透了,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朝鮮東學黨的出現只是一個契機, 一個遲早要被日本利用的事件。

李鴻章深知, 作為朝鮮的宗主國, 清政府已經無力保衛朝鮮, 英俄兩國對此地早已虎視眈眈,

既然如此, 不如就地取勢。

什麼意思呢?

原來, 李鴻章為了以防萬一, 提前很精明地使了兩招。

第一招, 把英法美德各國勢力引進朝鮮, 督促朝鮮與這幾個西方大國簽訂條約, 讓朝鮮的局勢和利益變得錯綜複雜, 都想分一杯羹, 但又都互相牽制, 尤其是英俄兩國, 矛盾凸顯。

第二招, 委派得力幹將袁世凱, 扶植朝鮮親華派, 通過各種手段控制朝鮮的宮廷, 海關, 貿易與電報業務, 努力擴大中國的影響力。

這兩招就是沖著日本使得勁。

不過, 勁有點使大發了, 尤其是第二招, 日本特別歡迎, 因為只要中國加強了對朝鮮的控制, 那麼勢必就會削弱西方各國在此地的影響, 最後日本就只需輕鬆地跟中國打交道就好了。

朝鮮東學黨一叛亂, 朝鮮王室立馬就向袁世凱求援, 李鴻章早就知道日本對朝鮮的野心, 不過, 箭在弦上, 他已經騎虎難下。

果然, 駐守漢城的中國軍隊剛撲滅東學黨, 八千名日本士兵立馬就出現在了朝鮮土地上。

局勢立馬緊張起來, 就等硝煙彌漫的那一刻。

打還是不打?李鴻章並沒有著急選擇, 他首先選擇了外交手段, 找在朝鮮有相關利益方——各路列強來幫忙, 也就是提前佈置的第一招。

李鴻章先找了俄國公使柯西尼。 而柯西尼說的話很讓李鴻章感動, 只要日本敢動一下, 俄國不會坐視不管。

不過, 俄國政府根本就沒搭理自家公使, 權當放了一個屁。

原來, 日本提前給俄國政府放了話, 只要你敢干預此事, 那我們日本就支持你的世仇英國, 到時候別怪我們不客氣。

李鴻章見俄國如此無信, 立馬轉頭向英國求援。 英國也很願意幫忙, 並為此從中調解。

但日本早就提前給了英國承諾,只要你保持中立,不僅朝鮮,連你在華的利益,我們都承認並尊重。

英國人也向李鴻章攤開雙臂,做了一個無奈的姿勢。

外交沒有任何成果,反倒延誤了戰機。李鴻章決定破釜沉舟,告訴在朝鮮的袁世凱,別猶豫了,狠命地打,我給你增兵。

只不過,此時的日本海軍已經潛伏在中國海軍增兵的路上,三艘借租用來運載中國士兵的英國汽船,其中兩艘倉皇逃竄,最後一艘高升號被擊沉,950名中國士兵全部落水而死。

8月1日,中日同時宣佈開戰。

當時舉國上下,輿論一片樂觀,“倭不度德量力,敢與上國抗衡,實以螳臂當車,以中國臨之,直如摧枯拉朽。"

事實上,這番樂觀不是沒有理由的。首先,在當時的世界海軍排名上,中國排位第八,而日本則排名第十一位。中國總共有65艘戰艦,日本只有32艘,而中國每艘戰艦的排水量都在日本之上,例如主力艦定遠和鎮遠各七千噸,日本最大的戰艦也就不超過四千噸。

只不過,李鴻章早就預料到了戰事的結局,但國內輿論熊熊,只能硬著頭皮上了。

戰事一開始,比李鴻章預料的還慘。

一開始,中國的南洋艦隊和其他兩隻艦隊為了自保,竟然神奇地保持了中立!用李鴻章的話來說,這是一場北洋艦隊與日本整個國家的戰爭,根本就是孤立無援。

兩支艦隊於 1894 年 9 月 17 日在鴨緣江口外的黃海海面上相遇。

戰爭的過程令人悲哀地戲劇化,拋除這場戰爭的英勇感人的事蹟,北洋艦隊的戰術安排簡直就是一坨狗屎。

首先,我方艦隊開始是“人”字陣勢,由定遠,鎮遠主力戰艦打頭,其他補給艦斷後,形成掎角之勢。

不過,戰艦的指揮首領都是些什麼人呢?

首先,北洋艦隊的提督丁汝昌原是騎兵軍官出身,根本就不懂海軍。只不過為人忠厚,頗有節氣,李鴻章只是讓他來當精神領袖的。

而定遠艦的艦長劉步蟾倒是英國海軍學校的畢業生,學習成績也是上等,另外,他還挺喜歡莎士比亞的戲劇,頗有心得體會。

丁汝昌當然知道自己是個菜鳥,於是把指揮權全權交給了劉步蟾,不過,萬萬沒想到,眼見兩軍對壘,劉步蟾這廝竟然害怕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劉步蟾竟下令把“人”字陣型顛倒了過來,也就是說,讓弱小的補給艦打頭,這一上來,就把弱點毫無保留地呈現在了日本海軍面前。

經過五個小時的交火,中方損失了 4 艘軍艦,一千余名官兵戰死,而日本只損失了一艘軍艦。

中方未沉沒的7 艘軍艦倉皇逃跑,退至旅順港進行修理,並於 10 月 18 日開至威海衛的海軍基地。

不過,日本並沒有放棄趕盡殺絕的機會。

1895 年 2 月,日方抄後路攻陷威海衛,並用要塞炮臺轉而轟擊在港內的中國船艦,中國的慘敗已成定局,海軍提督丁汝昌自殺,僚屬紛紛投降,眼睜睜地把 11 艘戰船交給了日本。

戰後,李鴻章面對鋪天蓋地的批評和指責,並沒有作多少辯解,因為他知道,戰敗的爛攤子還要等他收拾,大清帝國的屁股還要等他來擦,他無可奈何。

但日本早就提前給了英國承諾,只要你保持中立,不僅朝鮮,連你在華的利益,我們都承認並尊重。

英國人也向李鴻章攤開雙臂,做了一個無奈的姿勢。

外交沒有任何成果,反倒延誤了戰機。李鴻章決定破釜沉舟,告訴在朝鮮的袁世凱,別猶豫了,狠命地打,我給你增兵。

只不過,此時的日本海軍已經潛伏在中國海軍增兵的路上,三艘借租用來運載中國士兵的英國汽船,其中兩艘倉皇逃竄,最後一艘高升號被擊沉,950名中國士兵全部落水而死。

8月1日,中日同時宣佈開戰。

當時舉國上下,輿論一片樂觀,“倭不度德量力,敢與上國抗衡,實以螳臂當車,以中國臨之,直如摧枯拉朽。"

事實上,這番樂觀不是沒有理由的。首先,在當時的世界海軍排名上,中國排位第八,而日本則排名第十一位。中國總共有65艘戰艦,日本只有32艘,而中國每艘戰艦的排水量都在日本之上,例如主力艦定遠和鎮遠各七千噸,日本最大的戰艦也就不超過四千噸。

只不過,李鴻章早就預料到了戰事的結局,但國內輿論熊熊,只能硬著頭皮上了。

戰事一開始,比李鴻章預料的還慘。

一開始,中國的南洋艦隊和其他兩隻艦隊為了自保,竟然神奇地保持了中立!用李鴻章的話來說,這是一場北洋艦隊與日本整個國家的戰爭,根本就是孤立無援。

兩支艦隊於 1894 年 9 月 17 日在鴨緣江口外的黃海海面上相遇。

戰爭的過程令人悲哀地戲劇化,拋除這場戰爭的英勇感人的事蹟,北洋艦隊的戰術安排簡直就是一坨狗屎。

首先,我方艦隊開始是“人”字陣勢,由定遠,鎮遠主力戰艦打頭,其他補給艦斷後,形成掎角之勢。

不過,戰艦的指揮首領都是些什麼人呢?

首先,北洋艦隊的提督丁汝昌原是騎兵軍官出身,根本就不懂海軍。只不過為人忠厚,頗有節氣,李鴻章只是讓他來當精神領袖的。

而定遠艦的艦長劉步蟾倒是英國海軍學校的畢業生,學習成績也是上等,另外,他還挺喜歡莎士比亞的戲劇,頗有心得體會。

丁汝昌當然知道自己是個菜鳥,於是把指揮權全權交給了劉步蟾,不過,萬萬沒想到,眼見兩軍對壘,劉步蟾這廝竟然害怕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劉步蟾竟下令把“人”字陣型顛倒了過來,也就是說,讓弱小的補給艦打頭,這一上來,就把弱點毫無保留地呈現在了日本海軍面前。

經過五個小時的交火,中方損失了 4 艘軍艦,一千余名官兵戰死,而日本只損失了一艘軍艦。

中方未沉沒的7 艘軍艦倉皇逃跑,退至旅順港進行修理,並於 10 月 18 日開至威海衛的海軍基地。

不過,日本並沒有放棄趕盡殺絕的機會。

1895 年 2 月,日方抄後路攻陷威海衛,並用要塞炮臺轉而轟擊在港內的中國船艦,中國的慘敗已成定局,海軍提督丁汝昌自殺,僚屬紛紛投降,眼睜睜地把 11 艘戰船交給了日本。

戰後,李鴻章面對鋪天蓋地的批評和指責,並沒有作多少辯解,因為他知道,戰敗的爛攤子還要等他收拾,大清帝國的屁股還要等他來擦,他無可奈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