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愛崗敬業汽修工楷模”陳炯:28年只幹修車一件事(圖)-職工風采-人物頻道-中工網

記者王海霞 通訊員許嘉琛報道 戴著眼鏡、斯文儒雅的陳炯不像一個修車師傅, 更像是一位老師。 身為寧波國機寧興汽投總公司技術總監,

他謙虛地說, “28年啊, 我只幹了一件事, 就是修車。 ”然而就是這麼一件事, 他做到了極致。

在汽修行業內, 陳炯享有極高聲譽, 其製作的不解體判定發動機損傷工具, 可快速確定發動機進水造成的損傷程度, 受到業內一致好評。 他曾獲得的榮譽之多, 令人敬佩不已:寧波市汽修行業第一位“首席工人”、市優秀高技能人才獎、浙江省技術能手、港城工匠、全國總工會授予“愛崗敬業汽修工楷模”稱號。

1984年, 陳炯高中畢業, 考進了江蘇工學院內燃機設計製造專業。 志願是父親給他填的。 父親說, 男孩子有一技傍身, 總是好的。

由此, 陳炯的人生軌跡與修車掛上了鉤。 大學畢業後不久, 他進了華達汽車服務公司當修車工。 後來他和幾個朋友在環城北路租了塊地,

承包經營一家汽修廠。

“別人修車, 總想著多賺錢, 但老陳卻老是琢磨如何替客戶省錢”, 朋友說他太實誠, 修車技術越練越精, 卻掙不到錢。 可老陳總是笑笑, 不大當回事。

陳炯修過的車不計其數, 不少還是得了“怪病”的。 有次, 客戶送過來一輛老“歐寶”車, 打火7次只成功一次, 而打著火兩次車子才會動一次, 客人找遍各家汽修廠都修不好。 陳炯裡裡外外查了個遍, 發現是分電器壞了, 但市面上配不到。 他托朋友從北京的汽修專家處要來車子的電腦資料, 仔細琢磨零件構造, 然後利用一個本田車拆下的部件, 硬是DIY出了一個合適的分電器。

越是這種“疑難雜症”, 陳炯越放不下。 他自嘲地說:“我的修車技術大都是靠‘野戰’練出來的。

”在他看來, 好的修車工修車好比醫生治病, 不能全憑儀器檢測, 還需懂“望聞問切”, 除去病根。

2011年, 因為道路改造, 租約到期, 老陳的汽修廠只好關門。 當時, 陳炯已經成為寧波的汽修行家, 多家公司上門聘請。 陳炯後來選擇了寧興公司。 他說, 要好好學習現代的汽修管理理念, 不能光吃“野路子”的老本。

2013年秋天, 一場“菲特”颱風致使寧波幾萬台車泡在了水裡。 陳炯和其他汽修專家一起, 連續一個多月奔波在故障車修理現場。 很多車發動機進水了, 但還能開, 怎麼判斷?他獨創了一種特殊檢測工具, 不需要解體發動機就能做出診斷, 在水災車輛的維修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他謙虛地說, 類似工具其實“大眾”公司有,

用在整車製造環節上的, “我不過是借鑒過來, 改良了一下, 用到了汽修上面。 ”

20多年來, 陳炯成了汽修專家, 還把自己的技術和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年輕技工。 他帶出的10餘名徒弟, 有的成了企業的骨幹、汽修教師, 有的自己做了老闆。 工作之餘, 老陳還經常參加行業組織的公益活動, 解決汽修質量糾紛和投訴, 並受邀每週到電台當“車大夫門診”特約嘉賓, 解答車主疑問。

現在的汽車更新換代快, 新技術層出不窮, 修車技術也要活到老, 學到老, 不能掉隊。 陳炯說, 這樣的人生他並不後悔。 “修車既是職業, 也是我的愛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