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昭通鎮雄:民生大餐讓群眾幸福滿滿!

城鎮、村莊越來越漂亮, 交通越來越便捷, 生病有新農合, 養老有養老保險, 文化活動場地、衛生室修到家門口……在鎮雄採訪, 談起城鄉的變化, 都能聽到老百姓發出這樣的感慨:這日子越來越好過了。

民生持續改善, 是“十三五”開局之年鎮雄最喜人的成績。 群眾幸福滿滿, 體現在一個個飄紅的數據之中。

2016年, 全縣城鄉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5%和10.8%;全縣2個鄉鎮57個村脫貧出列, 5.2萬貧困群眾脫貧;新註冊私營企業388戶, 增長16.4%;新註冊農民專業合作社372戶, 增長78%;改造農村危房11216戶……2016年, 鎮雄縣精心烹製的民生“大餐”,

成為廣大群眾最溫暖的記憶, 而一個個溫暖的、不斷提升的民生指標, 對應著的是每一位鎮雄人幸福。

“現在的日子是越過越有滋味了。 ”在文化活動室裡練習拉二胡的樂利村張大爺自豪的告訴筆者:“不愁吃, 不愁穿, 城裡人享受的公共服務, 我們村裡人現在也能享受到, 空氣還比他們好。 這樣舒心的日子我老頭子再活動十多年不成問題。 ”

“有新農合, 我們老百姓看病不用愁了。 ”坐在整潔的衛生室裡, 細沙河村村民張玉梅一臉笑意, 村裡有衛生室, 方便多了。

“在家門口也能享受師大附中優質教育。 ”潑機鎮村民王先生高興地說, 現在不用送孩子在外讀書了, 少操好多心。

抓民生就是抓發展。 鎮雄縣以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為總攬,

秉承“民生優先”理念, 以群眾安居之盼、樂業之需、舒適之願為目標, 濃墨重彩描繪民生畫卷, 增進人民福祉、提升群眾生活幸福指數。

這一年, 鎮雄縣緊緊圍繞水、電、路、房、校(學校)、室(衛生室)、產(產業), 做到抓事抓項目, 抓細抓具體, 抓人抓責任, 各項工作全面推進。

全面推進交通、水利、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 骨幹路網建設呈井噴態勢, 區位、交通優勢逐步顯現;完成總水利投資1.53億元, 新增有效灌溉面積10050畝, 有效灌溉保證率達33.57%, 11.93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得到鞏固提升;農網改造新安裝戶表11.97萬戶, 新增10KV線路1483.9公里, 新增低壓線路4826.5公里, 新增變壓器1820台;移動4G網路和電信光寬頻覆蓋到建制村, 在全市率先實現“光網城市”目標。

結合脫貧攻堅推進產業建設。

“四大林產業”、天麻、蔬菜、魔芋、水果、中藥材等特色農業取得新的發展, 滇龍公司“雲栗”品牌市場影響力不斷擴大, 農墾集團馬鈴薯生產線投入運營。 全縣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到25家、家庭農場達50個。 成功申報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 全縣電商企業達1400餘家, 交易金額7.5億元, 同比增長46%。

民生事業全面推進。 “三校”建設快速推進, D級危房校舍全面消除, 雲師大附屬鎮雄中學如期招生辦學;縣醫院婦兒分院投入運營, 縣第二人民醫院啟動建設, 10個鄉鎮衛生院、18個村衛生室建設全面完成。 新農合參合率達97.4%;“五險”參保人數達87.36萬人, 新農保參保率達97.37%;完成2463套公租房配租, 新增城鎮就業3998人。

對鎮雄縣28萬貧困人口來說, 最急最盼的就是擺脫貧困。

一年來, 鎮雄縣堅持“六個精准”, 圍繞“四抓四解決”, 實施“六大工程”, 整合資金45億餘元投入精准扶貧, 圓滿完成2個鄉鎮57個村5.2萬人脫貧出列任務。 年度出列的57個村基礎設施、基礎產業、民生保障全面改善。

民生持續改善, 離不開財政投入的大力傾斜。 2016年, 鎮雄民生支出達604687萬元, 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3.53%。

民生改善, 不只是滿足衣食住行, 還應關注人居環境。 這一年, 鎮雄投入城鎮建設資金16.6億元, 全面啟動“四城同創”, 大力實施城鄉“四治三改一拆兩增”和村莊“七改三清”行動, 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提升。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站,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征程中, 鎮雄正使出“洪荒之力”, 解民生難題, 讓廣大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今日推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