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假傳聖旨?沒那麼容易!古代皇帝的聖旨可是有防偽標誌的!

有關“傳旨”這個過程, 現代人從影視劇中看到的橋段往往是一個太監手捧著一道書寫著文字的黃絹, 展開成長方形, 然後以“奉天承運, 皇帝詔曰”為開篇大聲宣讀。


太監宣旨

當然, 這都是銀幕上的演繹, 那麼真實的聖旨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首先, 真正的聖旨並非淡黃色的, 而是五顏六色的, 顏色越多, 代表接旨官員的品級越高。 據說最高級別的聖旨有六個顏色, 是用六種顏色的絲綢一節一節縫製而成的。

以清朝為例, 大清祖制規定, 頒給親王、世子、親王福晉、公主的皆為金冊, 次一級的郡王、郡王福晉所接到的, 為鍍金銀冊, 貝子及貝勒、貝子夫人、外藩親王、郡王貝勒的, 為龍邊紙冊。 而頒給官員的聖旨所採用的材質, 都是“江甯織造”專供皇帝頒發聖旨而織就的提花錦緞。


聖旨

大清皇帝頒給臣子的聖旨, 在規制方面有極其嚴苛的講究, 比如頒給五品以下官員的聖旨, 一律採用純白色錦緞書寫, 而多彩聖旨, 只有五品以上的官員能夠享用。 皇帝頒發給五品以上官員的聖旨包含金黃、大紅、咖啡、赭石、橘黃等各種顏色, 錦緞網底也有仙鶴、獅子、卷雲多種圖案, 可謂絢麗多姿, 十分的雍容華貴!

晚清翰林院官員宴請洋人

在此, 我們必須嚴肅地指出影視劇中的一個重大謬誤:某權臣把持朝政, 企圖假傳聖旨, 其實, 這樣的事在真實的歷史上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

皇帝的詔書標準寬度為三十三釐米, 長度最長的為五百釐米, 最短的約三百釐米, 兩端都有翻飛的銀色巨龍圖騰,

換言之, 這圖騰是起到防偽的作用的。

除此之外, 有些聖旨還有另一個鮮明的防偽標識, 即聖旨的絹布上印滿了祥雲圖案, 具體來說, 就和現代貨幣上的防偽浮水印一樣, 而且所有聖旨開頭的第一個字, 必須印在右上角第一朵祥雲上, 所以, 你若以為找到玉璽隨便在寫好了字的黃絹上蓋個印就是聖旨, 那是大錯特錯了!

依舊拿離我們最近的封建王朝清朝來說, 清代的聖旨均以滿漢兩種文字來書寫, 內容由翰林院撰擬, 經內閣大學士奏定後, 再按朝臣品級填發, 因此, 聖旨體現的不是皇帝一個人的意志, 而是一個, 乃至多個議政部門的意志。

溥儀的指敘令

康乾盛世時期的聖旨, 用料考究, 色彩絢麗輝煌, 至今來看依舊光彩奪目, 彰顯盛世帝王之威嚴。 而到了光緒朝, 昔日華麗的錦緞已被粗糙類似麻布的材質所取代, 帝國今非昔比, 衰敗之相其實在皇帝的聖旨上就可窺見一斑。

溥儀是近代史上最後一位皇帝, 也是最後一個使用聖旨的國君, 據考證,偽滿洲國時期溥儀的聖旨已經變成了“指敘令”,“制詔之寶”,而玉璽則換成了“司法部印”,比起古代皇帝的詔書來,自然是增添了不少現代感。然而透光燈光,人們依然能夠發現指敘令中暗藏的“滿洲帝國”四個字的浮水印防偽標記,可見這末代皇帝的地位雖然有些尷尬,然而其“正統”的名號依然被小心翼翼地維護著。

據考證,偽滿洲國時期溥儀的聖旨已經變成了“指敘令”,“制詔之寶”,而玉璽則換成了“司法部印”,比起古代皇帝的詔書來,自然是增添了不少現代感。然而透光燈光,人們依然能夠發現指敘令中暗藏的“滿洲帝國”四個字的浮水印防偽標記,可見這末代皇帝的地位雖然有些尷尬,然而其“正統”的名號依然被小心翼翼地維護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