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我國一小村落,住著上千鮮卑後裔,長相酷似祖先

鮮卑人是緣鮮卑山而得名, 鮮卑山乃大興安嶺古稱。 這支來自大山深處民族, 以其山民特有的勇猛驍悍, 在臥薪嚐膽數百年後, 一路策馬東進, 寒流般席捲了遼闊的北方大地, 成為一統中國半壁河山的新霸主。 西元386年, 開國皇帝是拓跋瑰, 史稱北魏。

寧夏南長灘村

然而, 顯赫一時的北魏王朝灰飛煙滅了。 當最後一位拓跋氏傀儡皇帝被權臣鴆殺篡位時, 大勢已去、惟求自保的皇親國戚們如驚弓之鳥、四處逃命。 有的喋血刀下, 屍葬野塚;有的回歸祖地, 傍依族親;有的隨漢為民, 融入中原。 數百年後, 原為鮮卑部落近支的黨項一族, 又星火燎原、雄霸塞北, 在賀蘭山下建立西夏王朝。 史書上說鮮卑人“著小袖袍、小口”, 他們信仰佛教, 並把自己的形象以“供養人”的名義留在了一些壁畫間。 西秦鮮卑乞伏氏、北魏鮮卑拓跋氏、西涼都為鮮卑人建立。

拓姓為鮮卑後裔一大顯著標誌。

南長灘村一位姓拓的渡船人, 自稱為鮮卑人後裔, 在他的家族裡, 原先有家譜的, 但現在已經被中衛市相關部門“收”去搞研究了。 關於南長灘村拓姓人的族源, 寧夏一些地方誌專家早有定論——他們確是鮮卑人的後裔。

姓拓渡船人

東煌筆劃就有關於鮮卑男人形象之描述:頭戴卷沿氊帽,

身穿小袖窄衫, 白布小口褲, 腰帶上掛打火石、刀子、磨刀石, 解結錐, 針筒、繩子等, 腳登烏鞋。 這個自稱鮮卑後裔的人, 長相幾乎和上述相似。

《中國民族報》也曾經發表過一位拓姓人身世描述:在秦漢時期, 我們的先民被稱為東胡人。 在部族之爭中, 由於遭受了匈奴鐵騎的重創, 一部分人馬逃入烏桓山, 便成了烏桓人, 一部分人馬逃至鮮卑山, 遂稱鮮卑人。

另外, 這位鮮卑族後裔還自稱他們給漢人帶去一大文明。 據說, 在秦漢以前, 漢人是不穿褲子的, 服飾“上衣下裙”, 裙裡為“袴”(開襠褲)給腿保暖。 南北朝, 受鮮卑胡服的影響, 男子服飾變為“長帽、短靴、襖子”, 其主流演為上衣下褲, 男人們不再穿寬大累贅裙子, 但南朝服裝主流依舊是“上衣下裙”。 隋唐以後, 南北方, 均採取“上衣下褲”模式, 一直沿用至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