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尚>正文

讓女人魂牽夢縈的高跟鞋,第一個穿它們的居然是男人!

又到了昕薇FM時間。 創刊16年的中國青春女孩時尚第一刊《昕薇》, 又多了一種更感性更貼心的陪伴你的方式——昕薇FM。 昕薇FM和你相約喜馬拉雅。

傾聽昕薇, 心心相印!

hello大家好!這裡是昕薇FM, 我是馬延。

昕薇創刊於2000年, 這裡是年輕女性潮流專屬地。 讀昕薇, 與愛美的人在一起!

主播簡介

馬延

四川新聞頻率FM106.1主播;80後海歸派;神秘而有野心的天蠍座。

瑪麗蓮·夢露曾說:雖然我不知道是誰最先發明了高跟鞋,

但所有女人都應該感謝他。

高跟鞋是讓每個女性變美的“灰姑娘的玻璃鞋”, 女性只要一穿上高跟鞋, 整個人的氣質乃至走路姿態都變得與眾不同, 讓人忍不住想多看一眼。 高跟鞋不僅是增加高度, 更重要的是增添了誘惑力。 高跟鞋使女人步幅減小,

因為重心後移, 腿部就相應挺直, 並造成臀部收縮, 胸向前挺, 使得穿著高跟鞋的女人無論站立或行走, 都帶有一種致命的誘惑。

而且高跟鞋那細長的根部, 纖細的外形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 在鞋類之中, 如果說造型最有藝術性的, 也非高跟鞋莫屬。

然而你知道麼, 如今作為現代女性必備品的高跟鞋, 最初竟是為了男人而發明的!

歷史上最早出現對高跟鞋的記載是在我國的唐朝時期。 大詩人李白曾經在他的文章裡提到了古人登山時穿的鞋履, 就是一種類似於高跟鞋的鞋子, 可以讓人在登山時可以更輕鬆。

後來考古學家在北京定陵出土了一雙明朝時期的尖足鳳頭高跟鞋, 製作十分講究, 鞋底後部裝有4、5釐米高的長圓底跟, 並以絲綢裱裹, 是中國古代高跟鞋的代表。 這可比西方第一雙高跟鞋出現要早了100多年!

明朝時期的尖足鳳頭高跟鞋

不過現代高跟鞋的形狀確實是源於西方。

關於西方高跟鞋的起源, 有很多種說法。 其中流傳很廣的一種是說, 高跟鞋最初是為男人而發明的。

17世紀, 當時的法蘭西國王路易十四苦於自己身材矮小, 不能在臣民面前充分顯示他高貴的氣度, 就吩咐手下人為他定制了一雙高跟鞋。 此後法國貴族男女們紛紛仿效, 並很快傳遍全國乃至歐洲大陸。 當時的高跟鞋是貴族階級的專屬物, 那個年代的男演員們扮演上帝和貴族的時候,就會穿有厚厚軟木塞底的鞋來增加自己的身高。英語有一句諺語可以印證這個說法,那就是:你的鞋跟越高,離上帝就越近。

當然,現代男士穿高跟鞋確實是很古怪,不過據說在波旁王朝時期,法國國王路易十四便很喜歡穿高跟鞋,尤其是用上等絲綢包裹的紅色高跟鞋,在當時只有那些走在時尚前沿的女性們,才會玩玩中性風,穿上了男人的高跟鞋。

貴族男性穿高跟鞋的傳統直到啟蒙運動的到來後,這種封建專制下的文化舊俗肯定是要被追求自由民主平等的革命之士推翻的,高跟鞋失去了階級意義,轉而被披上了性別色彩,才失去了市場。

再後來,女性被認為是不理性的、多愁善感的,而高跟鞋曾經被貴族用來炫耀自己身份的“不實用、不穩定”的特點,就變成了女性氣質的象徵。這一習慣,在全球蔓延至今,到了當代很多擁有出色能力的女強人們也喜歡穿高跟鞋。

而關於高跟鞋的流行,傳說最初是與想要限制女性自由有關。

15世紀的一個威尼斯商人娶了一位美麗迷人的女子為妻,商人經常要出門做生意,又擔心妻子會外出風流,十分苦惱。一個雨天,他走在街道上,鞋後跟沾了許多泥,因而步履艱難。商人由此受到啟發,立刻請人制做了一雙後跟很高的鞋子。

因為威尼斯是座水城,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商人認為妻子穿上高跟鞋無法在跳板上行走,這樣就可以把她困在家裡。豈料,他的妻子穿上這雙鞋子,感到十分新奇,就由傭人陪伴,上船下船,到處遊玩。高跟鞋使她更加婀娜多姿,路見之人都覺得穿上高跟鞋走路姿態太美了,講求時髦的女士爭相效仿,高跟鞋便很快盛行起來了。

同樣想用高跟鞋來限制女性自由的另一個說法也是和路易十四有關。當時國王的皇宮裡裡養著許多年輕貌美的侍女,她們耐不住宮廷生活的寂寞單調,常常溜出宮去參加各種民間的社交活動。路易十四發佈禁令也沒法阻止這種行為。有人提議給仕女帶上腳鐐,這種做法實在大煞風景,於是他想出來一個辦法,他讓人做了一種跟很高的鞋子,本來想到仕女穿上這種鞋行走不便。想不到侍女們很快適應了這種高跟鞋,並且很喜愛。高跟鞋就流傳開來。這也怪路易十四設計的高跟鞋太方便,要是換成咱們清朝時期的花盆底鞋,想必侍女們就沒法穿著蹦蹦跳跳了。

這也許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無心插柳柳成蔭,本是擔心女性外出風流,不想竟引領了時髦的風潮。

即使是現代社會,也不能說穿高跟鞋是女人的專利,男人也是穿高跟鞋的。男人的皮鞋,遮遮掩掩之間,總是有一些跟的。有一些增高鞋,更是將跟隱藏起來。

在本世紀70年代,美國男子穿的高跟鞋鞋跟高達3英寸,甚至更高。在美國早期的西部,大多數牛仔靴的鞋跟都有2英寸以上。帶一點跟,似乎更能彰顯他們的氣質。

時至今日,世界對於男女性別決定服飾的印象漸漸鬆動,再加上高跟鞋本質上是沒有意義的,是文化給了它意義。在模特秀場上男性穿著高跟鞋走秀與日常生活中穿著高跟鞋的男士也變多了起來。也許,未來有一天男人們再次穿上高跟鞋,並且人們都覺得很正常,也不是不可能。

今天說到高跟鞋,有一個場合穿高跟鞋是很美的——跳舞的時候。所以今天節目最後就一起來聽這首Aaron Neville的《Save The Last Dance For Me》。

那個年代的男演員們扮演上帝和貴族的時候,就會穿有厚厚軟木塞底的鞋來增加自己的身高。英語有一句諺語可以印證這個說法,那就是:你的鞋跟越高,離上帝就越近。

當然,現代男士穿高跟鞋確實是很古怪,不過據說在波旁王朝時期,法國國王路易十四便很喜歡穿高跟鞋,尤其是用上等絲綢包裹的紅色高跟鞋,在當時只有那些走在時尚前沿的女性們,才會玩玩中性風,穿上了男人的高跟鞋。

貴族男性穿高跟鞋的傳統直到啟蒙運動的到來後,這種封建專制下的文化舊俗肯定是要被追求自由民主平等的革命之士推翻的,高跟鞋失去了階級意義,轉而被披上了性別色彩,才失去了市場。

再後來,女性被認為是不理性的、多愁善感的,而高跟鞋曾經被貴族用來炫耀自己身份的“不實用、不穩定”的特點,就變成了女性氣質的象徵。這一習慣,在全球蔓延至今,到了當代很多擁有出色能力的女強人們也喜歡穿高跟鞋。

而關於高跟鞋的流行,傳說最初是與想要限制女性自由有關。

15世紀的一個威尼斯商人娶了一位美麗迷人的女子為妻,商人經常要出門做生意,又擔心妻子會外出風流,十分苦惱。一個雨天,他走在街道上,鞋後跟沾了許多泥,因而步履艱難。商人由此受到啟發,立刻請人制做了一雙後跟很高的鞋子。

因為威尼斯是座水城,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商人認為妻子穿上高跟鞋無法在跳板上行走,這樣就可以把她困在家裡。豈料,他的妻子穿上這雙鞋子,感到十分新奇,就由傭人陪伴,上船下船,到處遊玩。高跟鞋使她更加婀娜多姿,路見之人都覺得穿上高跟鞋走路姿態太美了,講求時髦的女士爭相效仿,高跟鞋便很快盛行起來了。

同樣想用高跟鞋來限制女性自由的另一個說法也是和路易十四有關。當時國王的皇宮裡裡養著許多年輕貌美的侍女,她們耐不住宮廷生活的寂寞單調,常常溜出宮去參加各種民間的社交活動。路易十四發佈禁令也沒法阻止這種行為。有人提議給仕女帶上腳鐐,這種做法實在大煞風景,於是他想出來一個辦法,他讓人做了一種跟很高的鞋子,本來想到仕女穿上這種鞋行走不便。想不到侍女們很快適應了這種高跟鞋,並且很喜愛。高跟鞋就流傳開來。這也怪路易十四設計的高跟鞋太方便,要是換成咱們清朝時期的花盆底鞋,想必侍女們就沒法穿著蹦蹦跳跳了。

這也許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無心插柳柳成蔭,本是擔心女性外出風流,不想竟引領了時髦的風潮。

即使是現代社會,也不能說穿高跟鞋是女人的專利,男人也是穿高跟鞋的。男人的皮鞋,遮遮掩掩之間,總是有一些跟的。有一些增高鞋,更是將跟隱藏起來。

在本世紀70年代,美國男子穿的高跟鞋鞋跟高達3英寸,甚至更高。在美國早期的西部,大多數牛仔靴的鞋跟都有2英寸以上。帶一點跟,似乎更能彰顯他們的氣質。

時至今日,世界對於男女性別決定服飾的印象漸漸鬆動,再加上高跟鞋本質上是沒有意義的,是文化給了它意義。在模特秀場上男性穿著高跟鞋走秀與日常生活中穿著高跟鞋的男士也變多了起來。也許,未來有一天男人們再次穿上高跟鞋,並且人們都覺得很正常,也不是不可能。

今天說到高跟鞋,有一個場合穿高跟鞋是很美的——跳舞的時候。所以今天節目最後就一起來聽這首Aaron Neville的《Save The Last Dance For Me》。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