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日本單兵作戰技能強不強,變態的射擊和拼刺是怎麼練得?

單兵作戰技能, 並非單指射擊和肉搏, 除了我們熟知的射擊和肉搏之外, 至少包含以下幾方面:掩體工事構築、偽裝、及陣地工程、行進、戰術行動、情報, 偵查、反偵察、急救、設備使用。 抗戰初期的日軍單兵戰鬥力很強, 訓練極為嚴酷, 且文化素質較高, 沒有文盲。 他們中的大部分都經歷過步兵科長時間訓練, 大部分都能看懂地圖, 能夠準確理解上級作戰意圖, 低級軍官出現傷亡的話, 軍曹之類的高階士兵能夠迅速接替指揮繼續作戰。

日軍執著且近乎病態地重視射擊和拼刺。 打靶都是200米以上, 關東軍成立的圍剿抗聯的別動隊訓練都是打400米靶。 擲彈筒射手兩到三發絕對能敲掉中國軍隊機槍陣地, 電視劇的主角如果按照真實情況, 早被日軍神射手射死八回了。 在早期戰鬥中日軍憑藉著精准的射擊技術, 給我軍造成了很大傷亡。 肉搏戰自不必多說,

初期能夠與日軍肉搏不落下風的中國軍隊唯有使大刀的西北軍一家。 菲律賓作戰, 幾乎全是復員治安兵入役且補給匱乏營養不良的奈良旅團在火力完全不佔優勢情況下硬是用刺刀撕開了美軍防線, 另一路日軍用自行車完成了閃電戰式的突擊。

就是在後期, 人數不多的拉孟守備隊給中美聯軍造成了幾乎十倍於己的傷亡, 日薄西山的中國派遣軍打出了個一號作戰, 沖繩戰役明顯降低了日美兩軍傷亡比, 硫磺島更是幾乎達到了1比1的水準。 海軍打珍珠港時魚雷機敢於貼著海浪投雷, 中途島之戰, 中途島的美軍飛機各波次都是有去無回, 日機損失微乎其微。 不過後來南雲長官腦袋秀逗導致日軍海航大批飛行精英就此隕落, 後來只能靠神風了。

日本這樣資源匱乏的小國家雖然前期經過嚴格訓練顯得兵強馬壯, 對付當時羸弱的中國如切瓜砍菜一般。 但是隨著時間推移, 大批有經驗人員損失, 新兵數量增加, 戰鬥力自然會下降, 所以最後日軍的戰損比急劇下降。 而反觀中國由於人口基數大, 保證足夠多的運氣夠好的老兵, 戰鬥力反而上升。 但總的來說, 日軍無論陸海士兵都是很能打的, 某種程度上來講, 正是日軍強大的作戰能力導致自己挨了兩顆原子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