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溥儀被特赦後,曾去看望健在的太監,時隔多年還叫溥儀萬歲爺

太監, 他們是雖然只能算半個男人, 但卻是封建時期皇宮中一群重要的人物, 也許在很多人的印象裡, 太監好像只有明清時期才有的, 其實不然, 早在先秦時期, 就有了宦官制度, 所以說是很遙遠的。

不過在好幾個朝代, 宦官的權利都是很大的, 稍微控制不好就很容易造成宦官集團專政局面, 單從這一點來說, 清朝還是做得很好的, 基本沒有出現過宦官專政的局面。

但歸根結底, 太監都是一群不幸的人;比如要被閹割, 這都是眾所周知的事兒;另外, 雖然有時候看起來很風光, 特別是一些皇帝的貼身太監, 天天和天子在一起, 但這只是在皇帝信任的時候, 一旦失去信任就啥也沒了, 腦袋搬家也是分分鐘的事兒。

1911年, 辛亥革命爆發, 清朝滅亡, 此時皇宮內的太監也成為了中國封建歷史上的最後一批太監, 他們的結局是什麼樣的呢?

清朝雖然滅亡了,

但根據民國政府的優待政策, 末代皇帝溥儀仍可居住在紫禁城中;於是, 太監、宮女們自然也繼續留在皇宮中;但此一時非彼一時, 這時候的太監已經不太聽話了, 偷拿皇宮的寶貝出去賣錢是時有的事兒。

溥儀小的時候拿他們沒有辦法, 長大後要去調查皇宮文物離奇“失蹤”的事情,

太監們害怕腦袋搬家, 就召集在一起, 一把火燒掉了珍藏寶貝的建福宮, 讓溥儀死無對證;此次事件, 讓建福宮內大部分珍寶毀於一旦, 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溥儀一怒之下, 決定只留下少部分的太監打理皇宮, 其他的全部遣散出宮;清朝雖然滅亡了, 但此時皇宮內的太監仍有1000多人, 就目前的情況而言已嚴重超編, 是人就得吃飯, 民國一年才給400萬, 趕出去了也省事;這也真正結束了封建王朝的太監制度, 溥儀這個一氣之下的決定也是有“劃時代意義”的。

第二天, 清朝皇室宣佈要離開皇宮的太監名單, 這就等於讓這些人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地方, 很多人受不了, 直接跳進了護城河, 也算是“生是皇宮的人,

死是皇宮的鬼”吧;不過, 這只是少部分, 大部分還是離開了。

離開皇宮後的太監, 每個人的命運都不盡相同的, 比如更早主動離宮的小德張, 因為得到了領導的信任, 積攢了不少錢, 日子就過得比較瀟灑;也有的太監, 到大戶人家繼續當差, 有的則到了北京附近的一些寺廟養老,

只需交一些錢就有吃有住, 也算是有了一個棲身之地;也有的回到了老家, 也有不少因為沒有錢到寺廟養老, 又沒臉回家, 只能流浪社會, 餓死凍死都不少。

時光流轉, 幾十年就過去了, 溥儀被特赦後, 思想發生了很大的轉變, 1960年參加工作後, 曾到這些寺廟看望仍健在太監, 這些太監見到“皇帝駕到”, 激動萬分, 雖然時代不同了, 但有的仍喊溥儀一聲“萬歲爺”;這不禁不令人感慨萬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