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蘭州有條鐵路曾被毛主席 劉少奇 朱德等領導親筆題詞慶賀通車

它西連蘭新、蘭青鐵路, 北通包蘭鐵路, 1946年5月開工, 至1949年僅完成全部工程的13%,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 於1950年4月15日開始施工, 1952年10月1日鋪軌通車, 1954年8月交付正式運營。 它就是中國內地通往大西北的咽喉要道——天蘭鐵路。

網路資料圖

天蘭鐵路是指天水到蘭州的鐵路, 它實際上是隴海鐵路的最末一段。 隴海鐵路是江蘇連雲港通往甘肅蘭州的鐵路幹線, 其設想始於清末洋務運動時, 正式動工則到了1905年。 在接下來的47年中, 隴海鐵路分段陸續修建, 由於時局不穩, 工程時建時停, 到1952年才全線貫通, 被人們稱之為中國鐵路史上修建時間跨度最長的鐵路之一。

網路資料圖

天蘭鐵路最早從1941年就開始勘測了, 計畫3年完成, 但遲遲未能動工。 1946年5月, 國民政府交通部開工修築隴海鐵路天蘭段, 不久內戰全面爆發, 蔣介石政府忙於應付戰爭, 根本無暇顧及民生, 更捨不得在修鐵路上花錢, 所以到了1947年, 天蘭鐵路工程局被迫發出這樣的呼喊:“本路財政在拮据之中……工款不能應手而下。 每月平均20餘億元, 以全數應付經常開支及還清積欠尚有不逮, 更何能支配工需?”直到1949年8月蘭州解放時, 天蘭鐵路只打通了幾座隧道, 開挖了一些土石方,
僅完成了全部工程量的3.6%(一說13%), 修路效率極其低下, 距離完成全部任務相差甚遠。

網路資料圖

西北解放後, 1950年5月, 鐵道部就在“局部改線, 重點開工”的方針指導下, 重新修建天水至蘭州的這段鐵路。 該段當時由1950年5月1日在天水組建的西北鐵路幹線工程局(今中鐵一局集團公司)負責組織施工,
這是新中國成立後修建的第一條幹線鐵路。 周恩來總理1951年還親自點將, 讓鐵路工程專家王竹亭(1904.2―1992.9, 河北徐水縣人)參加修路的領導和技術管理工作, 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第四軍第十二師廣大官兵也奉命參加修築天蘭鐵路。 儘管當時國家財政還相當困難, 但為了建設大西北, 中央人民政府還是動員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拔了大批款項來修建天蘭鐵路。

在先後十余萬工人和解放軍廣大官兵的共同努力下, 至1952年8月23日, 完成了全段376公里(一說354.3公里)的鋪軌任務, 9月29日, 該段鐵路正式通車, 10月1日, 在蘭州舉行了隆重的通車典禮。 通車後, 毛澤東、劉少奇、朱德、彭德懷等領導同志都親筆題詞。 毛澤東的題詞是“慶賀天蘭路通車, 繼續努力修築蘭新路”。 天蘭鐵路通車後, 至此隴海鐵路始告全線通車, 1954年8月, 天蘭段正式交付運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