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孫萊芙《走進朔州》之朔州自古華夏要地——趙武靈王北地拓疆

著者:孫萊芙

第一章 朔州自古華夏要地

第二節 趙武靈王北地拓疆

這是右玉縣右衛鎮十字大街, 戰國時趙武靈王在此設置雁門郡,

距今已有二千多年歷史。

《史記》卷四十三《趙世家》載:趙武靈王是戰國時趙國的一位奮發有為的國君, 十五歲即位時正值趙國國勢衰落, 就連中山那樣的鄰界小國也經常來侵擾。 而在和一些大國的戰爭中, 趙國常吃敗仗, 大將被擒, 城邑被占。

趙國地處北邊,

經常與林胡、樓煩、東胡等北方遊牧民族交戰。 趙武靈王看到胡人在軍事服飾方面有一些特別的長處:穿窄袖短襖, 生活起居和狩獵作戰都比較方便;作戰時用騎兵、弓箭, 與中原的兵車、長矛相比, 具有更大的靈活機動性。

春秋形勢圖

趙武靈王對他的臣子樓緩說:“咱們東邊有齊國、中山,

北邊有燕國、東胡, 西邊有秦國、韓國和樓煩。 我們要不發奮圖強, 隨時會被人家滅了。 要發奮圖強, 就得好好來一番改革。 我覺得咱們穿的服裝, 長袍大褂, 幹活打仗, 都不方便, 不如胡人短衣窄袖, 腳上穿皮靴, 靈活得多。 我打算仿照胡人的風俗, 把服裝改一改, 你們看怎麼樣?”

樓緩聽了很贊成, 說:“咱們仿照胡人的穿著, 也能學習他們打仗的本領了, 是不是?”

趙武靈王說:“對啊!咱們打仗全靠步兵, 或者用馬拉車, 但是不會騎馬打仗。 我打算學胡人的穿著, 就是要學胡人那樣騎馬射箭。 ”

議論一傳開去, 就有不少大臣反對。 趙武靈王又跟另一個大臣肥義商量:“我想用胡服騎射來改革咱們國家的風俗,

可是大家反對, 怎麼辦。 ”

肥義說:“要辦大事不能猶豫, 猶豫就辦不成大事。 大王既然認為這樣做對國家有利, 何必怕大家譏笑?”

趙武靈王聽了很高興, 說:“愚蠢的人會嘲笑我, 但聰明的人會明白的。 即使天下的人都嘲笑我, 我也這麼做, 一定能把北方胡人的領地和中山國都奪過來。 ”

為了富國強兵, 趙武靈王決心實行“胡服騎射”的軍事改革, 取胡人之長補中原之短。 只有學習胡人騎馬射箭的作戰方法, 以騎兵對抗騎兵, 才能徹底改變被動挨打的局面;同時, 只有改中原的寬袖長袍為短衣緊袖的胡服, 才能適應騎戰的需要。 胡服上褶下絝, 有貂、蟬為飾的武冠, 金鉤為飾的具帶, 足上穿靴, 便於騎射。

胡服騎射

可是“胡服騎射”的政令還沒有下達, 就遭到許多皇親國戚的反對。 公子成是趙武靈王的叔父, 拒穿胡服, 稱病不朝。 趙武靈王派使者去請道:“家事聽從父母, 國政服從國君, 現在我要人民改穿胡服, 而叔父您不穿, 我擔心天下人會議論我徇私情。 治理國家有一定章法, 要以有利人民為根本;處理政事要有一定原則, 要以施行政令為重。宣傳道德要先讓百姓議論明白,而推行法令必須從貴族近臣做起。所以我希望能借助叔父您的榜樣來完成改穿胡服的功業。”

公子再拜謝罪道:“我聽說,中原地區在聖賢之人教化下,採用禮樂儀制,使遠方國家前來遊觀,讓周邊地區學習效法的地方。現在君王您舍此不顧,去仿效外族的服裝,是擅改古代習慣、違背人心的舉動,我希望您慎重考慮。”

使者回報,趙武靈王便親自登門勸說:“我國東面有齊國、中山國;北面有燕國、東胡;西面是樓煩,與秦、韓兩國接壤。如今沒有騎馬射箭的訓練,憑什麼能守得住呢?先前中山國依仗齊國的強兵,侵犯我們領土,掠奪人民,又引水圍灌鄗城,如果不是老天保佑,鄗城幾乎就失守了。此事先王深以為恥。所以我決心改穿胡服,學習騎射,想以此抵禦四面的災難,一報中山國之仇。而叔父您一味依循中原舊俗。厭惡改變服裝,忘記了鄗城的奇恥大辱,我對您深感失望啊!”公子成幡然醒悟,欣然從命,趙武靈王親自賜給他胡服,第二天他便穿戴入朝。

西元前307年,趙武靈王力排眾議正式發佈了“胡服騎射”的政令,號令全國“著胡服,習騎射”,帶頭穿著胡服去會見群臣,並首先要求朝中官員改裝,此後“邯鄲命吏大夫奴遷于九原,又命將軍、大夫、適子、戍吏皆貂服”。

內蒙古托克托縣雲中郡古城遺址

胡服在趙國軍隊中裝備齊全後,趙武靈王就開始訓練將士,讓他們學著胡人的樣子,騎馬射箭,轉戰疆場,並結合圍獵活動進行實戰演習。在趙武靈王的親自教習下,國民的生產能力和軍事能力大大提高,在與北方民族及中原諸侯的抗爭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從胡服騎射的第二年起,趙國的國力就逐漸強大起來。後來不但打敗了經常侵擾趙國的中山國,而且奪取林胡、樓煩之地,向北方開闢了上千里的疆域,並設置雲中、雁門、代郡行政區,管轄範圍達到今河套地區,成為“戰國七雄”之一。

戰國時,內蒙古東南近邊(長城)處為代國故地。代地稍北為無窮故地。中部自大青山而南近邊處為樓煩故地。西部河套(今鄂爾多斯)除東南為魏、西南為秦地邊界外,其餘大部為林胡故地。

趙武靈王北地拓疆,開地千里,其範圍包括今山西北部,烏蘭察布的涼城、豐鎮、興和、張北和呼和浩特市、包頭市、鄂爾多斯市、河套地區。為鞏固北部邊疆,趙武靈王採取了兩項措施:一是設立郡縣,沿邊設置了代郡(今河北蔚縣)、雁門郡(今山西右玉縣右衛鎮)、雲中郡(今內蒙古托克托縣);二是修築長城,即從代地(現張家口北)起,沿陰山(今巴彥淖爾市境內烏拉山)至烏拉特前旗境內的烏拉山西端,另一條從固陽縣境起,沿陰山止於狼山西之高闕。


內蒙古托克托縣舊城

代郡、雁門郡、雲中郡三足鼎立,成為漢族與北方少數民族之分野,這種分野一直持續到中國封建社會結束。

三郡之中,雁門郡前有殺虎口,後有雁門關,戰略地位最為重要。

中國歷史上有兩郡最為重要,一個是上穀郡,守護著居庸關;一個是雁門郡,防衛著雁門關。

殺虎口與右衛鎮唇齒相依,是桑乾河流域和雁門關的首要防線。歷朝歷代的軍事家、戰略家用兵的著眼點首先是推進和固守這條防線。如果推進不了,固守不住,兵鋒直指雁門關,就說明國力衰微,江山不保。

凡是強大的王朝,比如趙國前期,秦滅六國時,漢武帝時期,就把自己的勢力範圍從這條線向北推開。始皇三十三年(西元前215年)大將蒙恬發兵30萬北擊匈奴,奪取“河南地”(今內蒙古河套和鄂爾多斯地區)。第二年,又越過古北河,奪取了匈奴控制的高闕(今狼山西之達巴圖山口)、陽山(今陰山)、北假(今河套和烏拉山以北地區)等地區。頭曼單于在秦朝大軍的壓力下,不得不放棄河套地,向北退卻700餘裡。

漢初,匈奴擁兵塞上。漢武帝即位後,國勢強盛,於元朔二年(前127年)大伐匈奴。

河北蔚縣代王鎮代王城遺址

據《漢書·武帝紀》載:“武帝元朔二年,遣將軍衛青出兵雲中至高闕,收河南地。置朔方、五原郡、募民徙朔方十萬口。”又據《漢書·衛青傳》雲:“青複出雲中至高闕,遂取河南地為朔方郡,青使校尉築朔方城。”

東漢不如西漢強大,故雁門郡、定襄郡南移。東漢末,三國鼎立,北部邊郡雖屬曹操勢力範圍,但因忙於華夏紛爭,沿邊諸郡皆棄於外。其時,雲中以東為鮮卑拓跋氏所踞,都城盛樂(在今和林格爾土城子);雲中以西是南匈奴的遊牧地,奄有五原、朔方、西河、上郡等地,並于五原西部塞80裡許建立南單于庭(今烏拉特前旗三頂帳房古城)。至漢魏之際,南匈奴右賢王去卑所統諸部皆散居於河套境內。

雁門郡的南移,產生了雁門山和雁門關。雁門郡屬縣繁峙(故治在今渾源縣北20裡)、婁煩(故治一說在甯武,一說在今朔城區梵王寺)、崞(故治在今渾源縣西20裡麻莊),則移到關南。崞就是後來的崞縣,今天的原平市。定襄郡(治所在成樂縣,治今內蒙古自治區和林格爾西北)則移至善無(今右玉縣右衛鎮),並且一直走到現在的忻州市定襄縣。

雁門郡遠去了,但殺虎口、右衛所擔負的民族戰爭前沿的位置沒有變,甚至更加重要。

右衛鎮東門

貞觀三年(西元629年),唐太宗命令六路大軍,十萬餘人攻打東突厥。兵部尚書李靖為行軍總管,張公瑾為副總管,出定襄道(今和林格爾縣);並州(今山西太原)都督李世勳、邱行恭出通漢道(今清水河縣);高祖女婿紫紹出金河道(今准格爾旗);衛孝節出恒安道(今山西大同市);薛萬徹出暢武道(今遼寧朝陽市);李道宗、張寶相出大同道(今前旗烏梁素海)。

李靖先以三千精兵從馬邑出發,過殺虎口直逼惡陽嶺(今和林格爾縣東),夜襲定襄。頡利見唐兵來勢很猛,將牙帳從河套北遷到磧口(今烏中旗海流圖北一帶地區),使臣到長安,表示要舉國內附。

在唐軍的打擊下,東突厥就此覆亡,餘眾或走西域,或投奔薛延陀。前後有近20萬人歸附唐朝。

明洪武末年,在今托克托縣置東勝等五衛所。在五衛所中,現巴彥淖爾市前、中、後三旗,屬東勝衛轄境,並隸山西統領,西部河套(奄有今鄂爾多斯全部地)屬寧夏衛轄境,隸陝西統領。

成祖(朱棣)即位,東西蒙古(東為韃靼,西為瓦剌)往來塞下,頻繁出入河套,對明在口北(殺虎口以北稱口北)所置的五衛所威脅很大。成祖永樂年間,以東勝衛所弧遠,撤之內守。宣宗宣德年間,又於沿邊築玉林(在今殺虎口北)、雲川(在今和林格爾北)等城,駐軍戍邊。逮英宗正統中,複徙並邊內之左右衛。總督王禎始築榆林城,置沿邊營堡墩台二十四所。自此,口北各地皆棄於外。

1696年(康熙34年)2月,康熙宣佈親征葛爾丹。兵分三路,東路薩布素,西路費揚古,康熙親自率領中路從殺虎口出歸化城。

清廷任命右衛建威將軍費揚古為撫遠大將軍,會同大同總兵康調元、殺虎口協鎮王元會統率以右衛八旗兵為核心的西路軍出殺虎口,登天山,過瀚海,在昭莫多與葛爾丹浴血奮戰,葛爾丹僅率十餘騎逃走。次年,費揚古率領的滿漢八旗軍將葛爾丹圍困在狼居胥山,葛爾丹服毒自盡。當得知葛爾丹的死訊之時,正在黃河大堤上視察的康熙當即就跪到了黃河大堤上,拜天謝地,無比慶倖。

戰爭結束後,右衛、殺虎口滿漢八旗兵凱旋而歸,威遠衛把總楊叢泰陣亡與昭莫多。“昭莫多之戰”使右衛八旗軍威名遠揚,撫遠大將軍費揚古於康熙三十六年(1697)八月十一日晉升為內大臣一等公。

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趙武靈王墓

請明天欣賞《走進朔州》第一章之第二節 雁門之前世今生


要以施行政令為重。宣傳道德要先讓百姓議論明白,而推行法令必須從貴族近臣做起。所以我希望能借助叔父您的榜樣來完成改穿胡服的功業。”

公子再拜謝罪道:“我聽說,中原地區在聖賢之人教化下,採用禮樂儀制,使遠方國家前來遊觀,讓周邊地區學習效法的地方。現在君王您舍此不顧,去仿效外族的服裝,是擅改古代習慣、違背人心的舉動,我希望您慎重考慮。”

使者回報,趙武靈王便親自登門勸說:“我國東面有齊國、中山國;北面有燕國、東胡;西面是樓煩,與秦、韓兩國接壤。如今沒有騎馬射箭的訓練,憑什麼能守得住呢?先前中山國依仗齊國的強兵,侵犯我們領土,掠奪人民,又引水圍灌鄗城,如果不是老天保佑,鄗城幾乎就失守了。此事先王深以為恥。所以我決心改穿胡服,學習騎射,想以此抵禦四面的災難,一報中山國之仇。而叔父您一味依循中原舊俗。厭惡改變服裝,忘記了鄗城的奇恥大辱,我對您深感失望啊!”公子成幡然醒悟,欣然從命,趙武靈王親自賜給他胡服,第二天他便穿戴入朝。

西元前307年,趙武靈王力排眾議正式發佈了“胡服騎射”的政令,號令全國“著胡服,習騎射”,帶頭穿著胡服去會見群臣,並首先要求朝中官員改裝,此後“邯鄲命吏大夫奴遷于九原,又命將軍、大夫、適子、戍吏皆貂服”。

內蒙古托克托縣雲中郡古城遺址

胡服在趙國軍隊中裝備齊全後,趙武靈王就開始訓練將士,讓他們學著胡人的樣子,騎馬射箭,轉戰疆場,並結合圍獵活動進行實戰演習。在趙武靈王的親自教習下,國民的生產能力和軍事能力大大提高,在與北方民族及中原諸侯的抗爭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從胡服騎射的第二年起,趙國的國力就逐漸強大起來。後來不但打敗了經常侵擾趙國的中山國,而且奪取林胡、樓煩之地,向北方開闢了上千里的疆域,並設置雲中、雁門、代郡行政區,管轄範圍達到今河套地區,成為“戰國七雄”之一。

戰國時,內蒙古東南近邊(長城)處為代國故地。代地稍北為無窮故地。中部自大青山而南近邊處為樓煩故地。西部河套(今鄂爾多斯)除東南為魏、西南為秦地邊界外,其餘大部為林胡故地。

趙武靈王北地拓疆,開地千里,其範圍包括今山西北部,烏蘭察布的涼城、豐鎮、興和、張北和呼和浩特市、包頭市、鄂爾多斯市、河套地區。為鞏固北部邊疆,趙武靈王採取了兩項措施:一是設立郡縣,沿邊設置了代郡(今河北蔚縣)、雁門郡(今山西右玉縣右衛鎮)、雲中郡(今內蒙古托克托縣);二是修築長城,即從代地(現張家口北)起,沿陰山(今巴彥淖爾市境內烏拉山)至烏拉特前旗境內的烏拉山西端,另一條從固陽縣境起,沿陰山止於狼山西之高闕。


內蒙古托克托縣舊城

代郡、雁門郡、雲中郡三足鼎立,成為漢族與北方少數民族之分野,這種分野一直持續到中國封建社會結束。

三郡之中,雁門郡前有殺虎口,後有雁門關,戰略地位最為重要。

中國歷史上有兩郡最為重要,一個是上穀郡,守護著居庸關;一個是雁門郡,防衛著雁門關。

殺虎口與右衛鎮唇齒相依,是桑乾河流域和雁門關的首要防線。歷朝歷代的軍事家、戰略家用兵的著眼點首先是推進和固守這條防線。如果推進不了,固守不住,兵鋒直指雁門關,就說明國力衰微,江山不保。

凡是強大的王朝,比如趙國前期,秦滅六國時,漢武帝時期,就把自己的勢力範圍從這條線向北推開。始皇三十三年(西元前215年)大將蒙恬發兵30萬北擊匈奴,奪取“河南地”(今內蒙古河套和鄂爾多斯地區)。第二年,又越過古北河,奪取了匈奴控制的高闕(今狼山西之達巴圖山口)、陽山(今陰山)、北假(今河套和烏拉山以北地區)等地區。頭曼單于在秦朝大軍的壓力下,不得不放棄河套地,向北退卻700餘裡。

漢初,匈奴擁兵塞上。漢武帝即位後,國勢強盛,於元朔二年(前127年)大伐匈奴。

河北蔚縣代王鎮代王城遺址

據《漢書·武帝紀》載:“武帝元朔二年,遣將軍衛青出兵雲中至高闕,收河南地。置朔方、五原郡、募民徙朔方十萬口。”又據《漢書·衛青傳》雲:“青複出雲中至高闕,遂取河南地為朔方郡,青使校尉築朔方城。”

東漢不如西漢強大,故雁門郡、定襄郡南移。東漢末,三國鼎立,北部邊郡雖屬曹操勢力範圍,但因忙於華夏紛爭,沿邊諸郡皆棄於外。其時,雲中以東為鮮卑拓跋氏所踞,都城盛樂(在今和林格爾土城子);雲中以西是南匈奴的遊牧地,奄有五原、朔方、西河、上郡等地,並于五原西部塞80裡許建立南單于庭(今烏拉特前旗三頂帳房古城)。至漢魏之際,南匈奴右賢王去卑所統諸部皆散居於河套境內。

雁門郡的南移,產生了雁門山和雁門關。雁門郡屬縣繁峙(故治在今渾源縣北20裡)、婁煩(故治一說在甯武,一說在今朔城區梵王寺)、崞(故治在今渾源縣西20裡麻莊),則移到關南。崞就是後來的崞縣,今天的原平市。定襄郡(治所在成樂縣,治今內蒙古自治區和林格爾西北)則移至善無(今右玉縣右衛鎮),並且一直走到現在的忻州市定襄縣。

雁門郡遠去了,但殺虎口、右衛所擔負的民族戰爭前沿的位置沒有變,甚至更加重要。

右衛鎮東門

貞觀三年(西元629年),唐太宗命令六路大軍,十萬餘人攻打東突厥。兵部尚書李靖為行軍總管,張公瑾為副總管,出定襄道(今和林格爾縣);並州(今山西太原)都督李世勳、邱行恭出通漢道(今清水河縣);高祖女婿紫紹出金河道(今准格爾旗);衛孝節出恒安道(今山西大同市);薛萬徹出暢武道(今遼寧朝陽市);李道宗、張寶相出大同道(今前旗烏梁素海)。

李靖先以三千精兵從馬邑出發,過殺虎口直逼惡陽嶺(今和林格爾縣東),夜襲定襄。頡利見唐兵來勢很猛,將牙帳從河套北遷到磧口(今烏中旗海流圖北一帶地區),使臣到長安,表示要舉國內附。

在唐軍的打擊下,東突厥就此覆亡,餘眾或走西域,或投奔薛延陀。前後有近20萬人歸附唐朝。

明洪武末年,在今托克托縣置東勝等五衛所。在五衛所中,現巴彥淖爾市前、中、後三旗,屬東勝衛轄境,並隸山西統領,西部河套(奄有今鄂爾多斯全部地)屬寧夏衛轄境,隸陝西統領。

成祖(朱棣)即位,東西蒙古(東為韃靼,西為瓦剌)往來塞下,頻繁出入河套,對明在口北(殺虎口以北稱口北)所置的五衛所威脅很大。成祖永樂年間,以東勝衛所弧遠,撤之內守。宣宗宣德年間,又於沿邊築玉林(在今殺虎口北)、雲川(在今和林格爾北)等城,駐軍戍邊。逮英宗正統中,複徙並邊內之左右衛。總督王禎始築榆林城,置沿邊營堡墩台二十四所。自此,口北各地皆棄於外。

1696年(康熙34年)2月,康熙宣佈親征葛爾丹。兵分三路,東路薩布素,西路費揚古,康熙親自率領中路從殺虎口出歸化城。

清廷任命右衛建威將軍費揚古為撫遠大將軍,會同大同總兵康調元、殺虎口協鎮王元會統率以右衛八旗兵為核心的西路軍出殺虎口,登天山,過瀚海,在昭莫多與葛爾丹浴血奮戰,葛爾丹僅率十餘騎逃走。次年,費揚古率領的滿漢八旗軍將葛爾丹圍困在狼居胥山,葛爾丹服毒自盡。當得知葛爾丹的死訊之時,正在黃河大堤上視察的康熙當即就跪到了黃河大堤上,拜天謝地,無比慶倖。

戰爭結束後,右衛、殺虎口滿漢八旗兵凱旋而歸,威遠衛把總楊叢泰陣亡與昭莫多。“昭莫多之戰”使右衛八旗軍威名遠揚,撫遠大將軍費揚古於康熙三十六年(1697)八月十一日晉升為內大臣一等公。

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趙武靈王墓

請明天欣賞《走進朔州》第一章之第二節 雁門之前世今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