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小兒推拿應該注意什麼?

生活中經常看到, 很多人對小兒推拿療法持有懷疑的態度, 這其中的原因有多方面。 患兒越不清楚, 父母說不明病清, 操作者不專業, 不能辨證選用穴位與手法等, 效果往往適得其反。 那麼, 小兒推拿應該注意哪些事項呢?

要求醫者技術熟練是很關鍵的, 非專業人士不宜在家自行操作。 在推拿順序、推拿時間、選取的穴位, 以及推拿配用的介質、不宜推拿的部位都要注意。 醫者要有耐心細心, 態度和藹, 認真操作。 手指甲必須修剪圓滑, 以免劃傷患兒皮膚。 推拿手法要輕柔平穩, 力度均勻, 剛柔並濟。 天氣寒冷時, 應先將手搓熱方可操作。 環境要安靜, 室內空氣要流通, 保持一定的溫度, 不可過冷或過熱。

推拿的順序, 在臨床上一般有三種方法, 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 如先推頭面;還可先推主穴, 後推配穴;也可先推配穴, 後推主穴。 不管採用哪種方法, 強刺激手法應最後操作,

以免刺激患兒哭鬧, 影響操作進行和治療效果。

推拿時間應根據患兒的年齡、病情的輕重、體質的強弱而定。 一般嬰幼兒治療一次, 5~10分鐘為宜。 若年齡稍大, 病變部位多, 時間可延長至15~20分鐘。 若是急性病如高熱等, 每日可推拿兩次, 4~6次為一療程。 可連續治療, 也可休息2~3天后, 進行下一療程。

上肢部位, 一般只推左側, 無男女之分, 如五經穴、八卦、小天心等;其他部位一般用雙穴, 如太陽、迎香、乳香、天樞、脾俞、足三裡、湧泉等。 患兒骨折、皮膚病、出血等部位不宜推拿。

推拿治療室還需配用一些介質, 其目的是潤滑患兒皮膚, 防止擦傷, 提高治療效果。 常用的介質有滑石粉、薄荷水、姜水、蔥水、雞蛋清、麻油、冬青油。 也可將冬青油與凡士林、薄荷油配成混合液,

但要注意配製比例。

小兒推拿療法的治療範圍很廣, 可涉及內外、五官、神經、骨傷科等病症, 具有經濟簡便, 患兒易接受, 且療效顯著的特點, 能提高免疫力。 只要技術熟練, 且能辨證選用穴位與手法, 態度和藹, 耐心細緻操作, 均有獨到的效果。

本文作者:梁迎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