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很多人都不知道,一個孩子最大的幸福究竟是什麼?

在一段親子關係裡, 你覺得最重要的是什麼?

邱邱說:為了以後孩子能過上好的生活, 所以我現在努力掙錢, 也沒時間陪孩子, 只能讓他呆著老家。 等孩子知道事了, 再接來身邊, 到時我們的條件也好了。

丹丹說:因為工作上的事情太多, 我只能請阿姨來照顧孩子, 我覺得生活條件好了, 孩子以後能讀個好學校, 肯定能成才的。

Aimo說:無論如何, 一家三口都必須生活在一起, 即使我們生活再艱辛,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 爸爸媽媽都不能錯過, 孩子需要我們。

孩子需要我們

小時候, 爸爸媽媽為了外出掙錢, 把不滿一周歲的我放在老家給爺爺奶奶帶, 一年到頭只有過年才回來住上十來天。 當時電話還不普及, 從記事到上小學那段時間的每個週六下午, 我都要跟著爺爺去離家好遠的地方接聽爸爸打來的電話, 在電話裡的爸爸雖然問長問短, 可是我感覺好陌生,

甚至經常都回憶不起來爸爸長什麼樣子。

當時特別羡慕小夥伴的爸爸媽媽都是在身邊的, 小朋友之間會鬧矛盾, 每次爭吵打架的時候, 他們都會威脅我說:我去叫我爸爸媽媽來打你, 看你還敢不敢惹我, 哼。 當時的我太小了, 只是急, 偶爾委屈太過了就會回他們說:我也有很厲害的爸爸的, 他過年才回來, 到時我一定叫他來打你, 一點都不怕你的爸爸媽媽!!!

那一年爸爸沒回來過年, 說生意走不開, 我在電話裡聽到突然就大哭:你都不是我爸爸, 別人的爸爸過年都在家的, 你只疼弟弟妹妹。 當時弟弟妹妹在爸媽身邊, 只有我在老家。 後來聽說爸爸當時也哭了, 但是我理解不了他的哭, 我只知道自己很委屈, 慢慢的我就養成了不盼望爸爸媽媽回家的孩子。

孩子需要我們

長大以後, 雖然理解父母當年的無可奈何, 可是他們缺失了陪伴我成長的那些親子時間, 造成了我們之間的隔膜。 我們之間的關係很難親近, 很難敞開心懷, 甚至有一年我和媽媽睡在同一張床上,

都感覺好尷尬, 整晚僵硬, 無法入睡, 變成了我一輩子難忘的記憶。

直到現在自己的寶寶出生, 才慢慢治癒了我的心病。 我貌似已經把寶寶當成了當年年幼的自己, 用心去呵護, 不敢讓她受一點委屈。 本來婆婆說我們年輕人太辛苦, 要在老家帶孩子減輕我們的壓力, 但是遭到了我的強烈反對, 我已經不願意我的女兒離開我一下。

一家人一起吃飯就是最大的幸福

這個時候的我已經經歷過自己的心理成長, 明白了當年自己成為留守兒童是是時事下的結果, 也清楚的知道我的孩子不能再繼續這樣。 老話講:三歲定八十。 三歲之前的生活環境是影響一輩子性格形成的。 剛出生的孩子把父母(特別是母親)當成是整個世界, 爸爸媽媽沒有陪在身邊的孩子缺乏安全感, 她會有錯覺:我是不被世界歡迎的, 所以爸爸媽媽不要我。 這個時候, 她的世界已經沒有信任, 沒有愛的流動了。

作為媽媽, 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即使生活不容易, 也比不上孩子在身邊的幸福, 如此一想,生活上的艱辛就兵來將擋,水來土淹,讓你的孩子在你身邊成長吧。

本文關鍵字:親子教育,親子關係,育兒,安全感

如此一想,生活上的艱辛就兵來將擋,水來土淹,讓你的孩子在你身邊成長吧。

本文關鍵字:親子教育,親子關係,育兒,安全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