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國寶“三希帖”,被塗鴉,被私賣,被暗搶,被抵押的悲國傳奇

大字全是乾隆的

盛世被塗鴉

位於紫禁城西北面的養心殿是乾隆的起居之所, 其西暖閣裡有一間小屋, 小屋正牆上掛著他為此間小屋命名的御筆——“三希堂”,

三希不是他物, 正是那三件歷經多朝權貴雅士遞藏的希世字帖, 王羲之的《快雪時晴貼》、王獻之的《中秋帖》、王珣的《伯遠帖》。 乾隆皇帝是一位被極度自信全方位蒙蔽的帝王, 他不僅相信大清江山是絕貫古今的天朝上國, 他還相信自己是前無古人的十全聖人, 在所謂的盛世下, 他不僅肆意揮霍著手中的權柄, 更肆意塗鴉著內心的風雅, 於是我們看到, 這三幅稀世字帖上留下了他數量驚人的印章題跋, 在這位帝王看來, 他贊許誰就等同于他高過誰, 當他不厭其煩地在那三幅字帖上留下他墨寶印章的時候, 他一定覺得自己的書法與王羲之無二, 更甚者, 他一定覺得自己是給王羲之的墨寶增色,
留下遞藏雅記無可厚非, 但過渡之後顯然就成了意淫塗鴉, 今日再看三希帖上乾隆皇帝留下的那些塗鴉之跡, 一種盛世下的浮華危機也許就在其中。 當一件稀世珍寶最終成為權利者的私藏玩物時, 那一切都可能被玩弄, 一切都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徹底玩完。

這形象幹的出來

末世被私賣

當大清國的末代皇帝溥儀被迫退位後, 幽居紫禁城的大清皇室就成了懷抱落地皇冠的喪家之犬, 王朝的最後一塊禁地既是他們最後的救命稻草, 也是他們痛苦的根源。 這個時候, 還在紫禁城裡的那些珍寶就成了窺覷者的窺覷之物, 隨著時間的推移, 它們最終都將成為無關尊嚴的私財。

為了維繫光鮮的生活, 光緒帝的遺妃瑾妃早早地就盯上了三希堂的那三件寶貼。 在紫禁城私盜私賣寶物的瘋狂歲月裡, 字帖字畫自然是首選。 因為王羲之的《快雪時晴貼》太過顯眼, 瑾妃一時不敢下手, 於是《中秋帖》和《伯遠貼》就成了她下手的目標。 珍寶在末世朝廷的遺民眼中不再是珍寶,

它只是廉價的贓物, 只所以廉價那是因為無法公開叫買個好價錢。 為了掩人耳目, 避招事端, 瑾妃將這兩件寶物偷偷私賣給了紫禁城附近一家叫品古齋的古董小鋪, 所賣銀兩可想而知。 就這樣, 曾經的乾隆至寶就此散落民間, 流轉于撿漏商人之手。

張大帥不是一般土匪

亂世被暗搶

1928年, 當奉系軍閥張作霖被迫撤離北京時, 他想到了那件《快雪時晴貼》。 亂世之中, 歷朝留存下來的珍寶也是遭難蒼生的一部分, 越貴重越吸引槍炮。 幸運的是, 時任故宮博物院第一任院長的易培基機智地保住了《快雪時晴貼》, 他告訴張作霖, 故宮字畫全都鎖在密室保險櫃中, 密室保險櫃的鑰匙分管在馮玉祥等人手裡, 不湊齊鑰匙, 密室無法開啟。 急於撤離的張作霖是個識大體的人, 暗搶可以, 明奪不行, 況且來日方長, 於是他暫時放棄索要踏上了那列奪命列車。 當皇姑屯一聲巨響, 張大帥春秋夢碎的時候, 《快雪時晴貼》僥倖躲過了葬身火海的命運, 它被留在了故宮。

1933年, 為了躲避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掠奪, 《快雪時晴貼》隨著故宮眾珍寶千里轉移四川,國民黨退居臺灣時,它隨同其他故宮寶物一同遠離故土,遠藏臺灣,時至今日,它在臺北故宮博物院遠眺著故國彼岸。

海外被抵押

流落民間的《中秋帖》和《遠伯貼》最終落入了袁世凱管賬先生郭葆昌手中,隨後,這兩貼跟隨郭葆昌的兒子郭昭俊遠走到了海外。就像大批流落海外的中華瑰寶一樣,此時的兩寶貼已成了私人手裡的國難財。1949年,兩寶貼在臺灣浮出水面,但因為未能順利出手隨之又銷聲匿跡了。1951年,兩寶貼又一次付出水面,此時兩寶貼已被郭昭俊抵押給了英國銀行,而贖回期限就在年底,如若未按期贖回,寶貼將收歸英國銀行。就像《快雪時晴貼》未遭毀於戰火一樣幸運,在至關重要的時刻,國家文物局得知消息後出資35萬重金將兩寶貼搶救回了祖國,兩寶貼自此回歸故宮,成了真正的國家寶藏。

如今,三希帖雖分隔兩地,但願它們從此再無悲國的傳奇。

《快雪時晴貼》隨著故宮眾珍寶千里轉移四川,國民黨退居臺灣時,它隨同其他故宮寶物一同遠離故土,遠藏臺灣,時至今日,它在臺北故宮博物院遠眺著故國彼岸。

海外被抵押

流落民間的《中秋帖》和《遠伯貼》最終落入了袁世凱管賬先生郭葆昌手中,隨後,這兩貼跟隨郭葆昌的兒子郭昭俊遠走到了海外。就像大批流落海外的中華瑰寶一樣,此時的兩寶貼已成了私人手裡的國難財。1949年,兩寶貼在臺灣浮出水面,但因為未能順利出手隨之又銷聲匿跡了。1951年,兩寶貼又一次付出水面,此時兩寶貼已被郭昭俊抵押給了英國銀行,而贖回期限就在年底,如若未按期贖回,寶貼將收歸英國銀行。就像《快雪時晴貼》未遭毀於戰火一樣幸運,在至關重要的時刻,國家文物局得知消息後出資35萬重金將兩寶貼搶救回了祖國,兩寶貼自此回歸故宮,成了真正的國家寶藏。

如今,三希帖雖分隔兩地,但願它們從此再無悲國的傳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