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媽媽,您的“無微不至”讓我窒息!

文:黑豆老末兒

曾記得自己中小學寫作文用到“無微不至”這個詞時, 總有一種無比感動的心情, 一般用於父母或者師長對子女或者學生的愛, 每次能讓我用到這個詞的人我都真心地感覺到溫暖。

就在幾個月前, 忽然又想起了這個詞, 此時忽然感覺到這個詞給我的感覺有點變了味:已經不單單是溫暖, 而是更多了一種思想的束縛和無能為力, 一種想掙脫卻又愧疚的感覺!

我用了幾個月的時間來捕捉這種感覺、體會這種感覺、分析這種感覺, 至今天我才毅然想把這種感覺寫出來。


兒時, 家裡一般都有兩三個子女, 父母忙於生計, 爺爺奶奶並不管束太多, 孩子們也不會被家長總是拘束在屋子裡, 有點機會就會躥出去找同齡小夥伴, 長輩在後面追著就沒了影兒, 等到吃飯時可能就會自己出現也可能會被大人大聲吆喝著回家, 那時沒有現在如此豐富的小食品,

沒有各種電子產品、沒有學習的各種壓力, 有的只是各種遊戲和簡單又快樂的童年。 那時的父母沒有那麼多的時間顧得上孩子。

而今, 四個甚至六個長輩圍著一個孩子轉圈圈, 飲食上的富足, 沒完沒了的電視節目。 孩子一個小進步都能讓家長樂得像是孩子已經成了舉世公認的天才, 孩子的一個不如意表現就讓家長似乎天塌了個窟窿, 好像就已經成了不可救藥的壞孩子!不正常的家長、不正常的家庭, 如何能成長出正常的孩子?

一歲多的孩子吃飯時亂動, 老人說是看著電視吃得快, 於是做主一次又一次地在吃飯時給孩子開電視, 開著電視吃飯用了十年的功夫也沒有養成吃飯快的習慣, 於是飯桌上經常聽到的一句話:你再不吃, 我就關電視!如果哪一天沒有聽到則很是難得!

再看看下面這個場景:十幾歲的孩子坐在客廳看電視, 老人坐在旁邊的椅子上看著孫子, 一臉充滿焦慮的慈愛:“你吃個杏子吧。 ”

沒等到孩子的回答, 老人去放水果的地方拿來幾個杏子,

洗了放在孩子面前的茶几上, “看看酸不酸, 酸了就別吃。 ”

孩子動手欲拿, 老人一聲令下:“洗手去!洗了手再吃!”

孩子起身去洗手, 卻不捨得離開電視片刻, 沖了手回來。 老人把自己在孩子洗手功夫挑出來的兩個杏遞給孩子:“這兩個好, 你嘗嘗酸不酸。 ”

孩子的心思在電視, 早已經習慣了老人的這種方式, 接過來就吃, 把另外一個放回了果盤。

老人看著孩子咬下一口:“酸不酸, 不酸就吃, 酸了就別吃!”

“不酸。 ”

“不酸就吃吧!”

孩子從果盤拿第二個杏子, 老人阻止了, 自己替孫子挑了個所謂好的, “吃這個, 這個應該不酸。 ”

孩子吃了一口, 老人看著問:“不酸吧?”

孩子大叫:“哎呀, 姥姥, 有點酸!”

“快, 別吃了, 換一個!”說著老人從椅子起身要再挑一個。

“沒事, 就這吃吧, 能吃!”孩子不在乎這一點酸。

“別吃了, 太酸了對胃不好!”看孩子繼續吃, 老人有點焦急, “你這孩子咋不聽呀, 說著別吃了, 別吃了, 你還吃!”

······

看著急了吧?也許你家也發生過或者正在發生著此類無微不至的照顧, 一次是愛, 二次是愛, 可經常性地發生還是正常的愛嗎?

如果你的父母對你如此地“無微不至”你會有怎樣的感觸?如果你是這個孩子天天被如此“無微不至”地照顧你又會怎樣的感覺?你願意你的孩子享受如此的“無微不至”照顧嗎?

相信理智些的家長都會對此嗤之以鼻,可往往當局者迷!

放棄你的無微不至吧,你的無微不至讓他不知道冷暖和饑飽;讓他無法發揮自己而產生暴躁或者感覺不到家人關愛的幸福;你的無微不至讓他無法享受到給予的快樂!

這樣的無微不至讓孩子失去了無數個成長的機會!你沒有給他生活中自我展示的機會,卻總是抱怨他生活自理能力差;你沒有教會她如何享受別人的感謝,卻總是責怪他不懂得感恩!

你以為你替孩子做了孩子該做的事情,他應該感謝你嗎?

不會的。

你的這種“無微不至”的愛只能讓孩子與你的願望背道而馳。

這樣的無微不至讓人窒息!

可經常性地發生還是正常的愛嗎?

如果你的父母對你如此地“無微不至”你會有怎樣的感觸?如果你是這個孩子天天被如此“無微不至”地照顧你又會怎樣的感覺?你願意你的孩子享受如此的“無微不至”照顧嗎?

相信理智些的家長都會對此嗤之以鼻,可往往當局者迷!

放棄你的無微不至吧,你的無微不至讓他不知道冷暖和饑飽;讓他無法發揮自己而產生暴躁或者感覺不到家人關愛的幸福;你的無微不至讓他無法享受到給予的快樂!

這樣的無微不至讓孩子失去了無數個成長的機會!你沒有給他生活中自我展示的機會,卻總是抱怨他生活自理能力差;你沒有教會她如何享受別人的感謝,卻總是責怪他不懂得感恩!

你以為你替孩子做了孩子該做的事情,他應該感謝你嗎?

不會的。

你的這種“無微不至”的愛只能讓孩子與你的願望背道而馳。

這樣的無微不至讓人窒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