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汪洋訪菲,杜特爾特之前提的“中國巡南海”能成麼?

17日, 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會見了在菲律賓進行正式訪問的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汪洋。 雙方還簽署了《中菲經貿合作六年發展規劃》, 同意中菲合作發展貿易與投資, 內容涵蓋貸款以及建議打造“中菲工業園”等。 中菲合作春暖花開, 南海局勢趨於平靜。 然而, 政治安全合作與互信仍是中菲兩國交往的重點, 政治互信和經濟發展兩個“輪子”如何才能健康平穩運行?

2017年3月16日至19日,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汪洋訪問菲律賓, 會見了杜特爾特總統, 同菲內閣經濟管理團隊舉行會談, 正式簽署了《中菲經貿合作六年發展規劃(2017-2022)》,

並參加了“中國—東盟旅遊合作年”和中菲經貿論壇開幕式等活動。 加上3月6日至9日, 中國新任商務部部長鐘山首次出訪就選擇菲律賓, 拜會杜特爾特總統, 與菲方共同主持召開中菲經貿合作聯合委員會第28次會議, 並與菲內閣有關部長舉行會談。 中國主管經濟合作的兩位高官先後密集訪問菲律賓, 並推動中菲經貿合作取得新進展, 顯示出中菲關係正進入密切合作的“春天”。

中菲經貿合作再度被推進是兩國政治互信不斷增強的結果。 杜特爾特2016年6月底上臺執政伊始, 不僅很快表達了改善與中國關係的願望, 而且採取了一些具體的政策行動。 最為明顯的是他從2016年10月18日至21日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 與中國多位領導人進行了會談,

雙方發表了《聯合聲明》, 明確了兩國合作的方向和具體路徑。 可以說, 2017年可謂是兩國開始協商推進具體合作的關鍵時期。

中菲政治安全合作與互信仍為重點

相較而言, 中菲合作的政治基礎還比較薄弱。 畢竟, 菲律賓曾長期是美國的殖民地, 其國內親美意識和力量依然十分強大, 在很多關於菲律賓內政外交的問題上, 還是會有意無意地從美國的角度, 甚至從維護美國利益的角度來考慮本國的國家政策, 對本國的國家建設和對外關係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因此, 中菲政治安全合作與互信仍是未來兩國提升雙邊關係的重點。 中菲密切經貿關係雖然有助於實現這一點, 但雙方仍需要在政治安全領域開展更密切的合作。

最近杜特爾特提出希望中國在通往麻六甲海峽和蘇祿海的國際水域開展巡邏, 儘管具體操作仍需要更加深重的權衡選擇, 但反映了雙方在政治安全合作上具有很多的合作議題, 可以選擇的潛力很大。

當然, 兩國減弱和消除南海問題對兩國關係的影響更為重要。 從目前來看, 菲律賓雖然聲明在2017年的東亞合作系列會議上不會提及南海仲裁案, 但這明顯還不夠。 菲律賓不放棄南海仲裁結果, 繼續期望仲裁結果會對中國保持壓力, 可能對中菲關係轉好留下安全隱患。 菲律賓雖然參加與東盟其他國家一道與中國磋商具有約束力的“南海行為準則”, 但受制於東盟成員國家之間協調的困難,

特別是部分南海問題直接當事方的牽制, 很難在磋商過程中率先實現突破。

另外, 菲律賓依然繼續在為美日軍艦駐泊提供各種便利, 並與美日進行聯合演習, 這很容易引發地區形勢緊張。 菲律賓的多位高官甚至登上美國巡航南海的艦隻, 被認為是想借機向中國施壓。 據悉, 日本“出雲”號驅逐艦也將出航南海, 並在包括菲律賓在內的一些東南亞國際停靠駐泊, 一些所在國高官也可能參加其舉辦的各項活動。 在日本方面沒有給出說得過去的官方說法之前, “出雲”號這次行動, 被普遍認為是其準備再次挑起南海問題的舉措。

政治和經濟兩個“輪子”同時運行

無論如何, 從近期中菲高官互訪頻繁程度和汪洋副總理訪問菲律賓和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將在2017年5月來華參加中國主辦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等情況來看,

南海問題在2016年急劇降溫後, 各國不願在未來再成為阻礙中國與東盟及其成員國進一步發展關係的絆腳石。 相反, 隨著中國和東盟國家完成磋商“南海行為準則”, 並完成簽署批准等程式, 以及各項具體合作專案得以落實並取得成果後, 南海可能會形成地區合作的新增長點。 屆時, 如果部分東盟國家再企圖利用南海問題挑起事端, 甚至試圖拉攏域外國家向中國施壓, 不僅更加不得人心, 其成功的機會也更加渺茫。

在此背景下, 菲律賓可以利用其作為東盟輪值主席國的身份, 通過東盟內部進程為一些熱點問題降溫, 將相關各國的注意力集中到地區合作的主要議題上。東亞地區合作只有不斷取得成就,國際社會才會更加關注、重視,甚至尊重東盟的地位和作用。因此,近期菲律賓方面表示將推進地區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於2017年內結束談判,達成最終協定。這不僅會進一步促進本地區國家間的密切合作,而且有助於緩解包括南海問題在內的地區問題,並形成通過和平方式解決問題的政治環境。

當前,中國和菲律賓在政治互信和經濟發展兩個“輪子”的建設進程都在穩健運行中,再加上兩國既有的比較友好的社會文化基礎,將推進兩國關係更加穩健地發展。杜特爾特曾表示對與中國共同開發南海持開放態度,中菲未來有可能在本著友好協商的原則,將在有關海域進行共同開發活動作為促進兩國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

可以說,在中國與東盟加強合作的總體氛圍下,中菲關係已經得到了全面恢復,雙方合作正進入新的歷史階段。儘管仍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甚至還夾雜著一些雜音,但雙方都在努力通過對話溝通加強瞭解與相互理解,增強政治互信的基礎,減少甚至消除不必要的誤解和誤判,促進兩國關係走穩行遠。

文/周士新

將相關各國的注意力集中到地區合作的主要議題上。東亞地區合作只有不斷取得成就,國際社會才會更加關注、重視,甚至尊重東盟的地位和作用。因此,近期菲律賓方面表示將推進地區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於2017年內結束談判,達成最終協定。這不僅會進一步促進本地區國家間的密切合作,而且有助於緩解包括南海問題在內的地區問題,並形成通過和平方式解決問題的政治環境。

當前,中國和菲律賓在政治互信和經濟發展兩個“輪子”的建設進程都在穩健運行中,再加上兩國既有的比較友好的社會文化基礎,將推進兩國關係更加穩健地發展。杜特爾特曾表示對與中國共同開發南海持開放態度,中菲未來有可能在本著友好協商的原則,將在有關海域進行共同開發活動作為促進兩國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

可以說,在中國與東盟加強合作的總體氛圍下,中菲關係已經得到了全面恢復,雙方合作正進入新的歷史階段。儘管仍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甚至還夾雜著一些雜音,但雙方都在努力通過對話溝通加強瞭解與相互理解,增強政治互信的基礎,減少甚至消除不必要的誤解和誤判,促進兩國關係走穩行遠。

文/周士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