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志願軍老兵流淚憶戰友:犧牲時還咬著敵人耳朵

“他帶著一個排伏擊敵人不幸犧牲”

“我看到《燕趙晚報》登的志願軍烈士名單中有陳振西的名字, 深澤縣人, 當時我就落淚了, 我們曾經一起戰鬥過。 ”賈文岐老人手裡拿著3月2日的《燕趙晚報》, 指著上面的志願軍烈士名單含淚說道。

“我是衡水深州人, 在解放戰爭時期, 我和陳振西曾在一個營, 一起打仗。 ”賈文岐老人回憶說, 1948年, 他們所在的部隊在冀東牽制敵人以配合東北的遼沈戰役, “陳振西個子高高的, 非常英俊, 年齡比我大八九歲, 當時他是連長。 陳振西抗日戰爭時就入伍了, 打仗非常勇敢, 經驗也比我們多,

他非常愛護戰士的生命, 每次打仗都特別有戰略, 很沉著, 盡可能的少犧牲戰士的生命。 1948年9月在冀東的一次戰鬥中, 陳振西帶領著全連沖出敵人的包圍圈。 ”

“1951年初入朝作戰後, 我們沒在一起打過仗, 後來聽我們團的政委說, 陳振西在保衛開城的一次戰鬥中犧牲了。 當時陳振西帶著一個排去伏擊敵人的巡邏隊, 結果和敵人正面遭遇了, 打死了十多個敵人, 陳振西犧牲時還抱著敵人的一個指揮官, 咬著對方的耳朵。 一起戰鬥的戰士把這個指揮官打死了。 當時知道這個消息, 我和團政委都哭了。 ”

提起往事, 這位九死一生的老兵忍不住落下淚來, “在朝鮮時我們都不知道陳振西有沒有結婚, 也不知道他有沒有後代。 現在回想起這些一起出生入死的戰友來,

心裡會很難過。 ”

“鐵原阻擊戰我們連只回來7個人”

1951年志願軍入朝作戰時, 第63軍為保障志願軍主力部隊完成撤離和重築防線任務, 奉命阻擊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 在一個叫鐵原郡的地方打響了阻擊戰, 短短13天的慘烈戰鬥, 近萬名志願軍將士倒在了異國的土地上。 賈文岐老人正是這場戰鬥的親歷者。 前兩年, 央視軍事農業頻道《軍事紀實》欄目拍攝的5集文獻紀錄片《鐵在燒——志願軍第63軍鐵原戰記》, 就曾採訪了賈文岐老人。

賈文岐老人指著燕趙晚報上陳振西烈士的名字流下熱淚

“鐵原阻擊戰時我擔任連指導員, 當時戰鬥結束, 我們連只撤下來7個人, 其他人全都犧牲了。 戰鬥中, 一位戰士受傷了, 讓他撤下去, 戰士不肯撤, 說‘我不能打了, 還可以幫著壓子彈!’一個小時過去了, 你再看, 這個剛剛還說話的戰士已經死了。 ”賈文岐老人眼眶再次濕潤哽咽著說, 戰士犧牲了, 其他戰士就從他身上撕下一塊布條, 用鋼筆在上面寫上他的名字, 然後再把布條放回到他的上衣口袋裡,

以證明他的身份, 好讓人們知道犧牲的是誰。 後來犧牲的戰士太多, 鋼筆沒水了, 寫不出字來了。 “當時我們就一個信念, 我們是英雄連, 我們不能給咱們連丟人, 我們決不能怕敵人, 要讓敵人怕我們。 ”

“在鐵原郡有座金河山, 部隊沒有吃的, 我背上去半袋生高粱米, 餓了人們就抓把生高粱米放在嘴裡嚼。 有個叫許成計的副營長, 石家莊槁城人, 當時打得最激烈的時候, 他親自打重機槍, 結果被敵人的槍炮把牙都打掉了, 滿臉是血, 連高粱米也嚼不了, 兩天沒吃東西, 我們勸他撤下去, 他就是不撤, 打到下午2點多, 八十多人都犧牲了。 許成計再也沒能回來, 犧牲時才24歲。 ”賈文岐老人說到這, 再也說不下去。

也就是在這場戰鬥中, 賈文岐的左側大腿部位被敵人的炮彈炸傷, 被送回國內的醫院進行治療。

常夢到當年戰友不知他們的下落

在國內養好腿傷後, 賈文岐要求再次返回朝鮮繼續戰鬥, 二次入朝後, 賈文岐被安排在師教導隊, 沒有去前線, 1953年從朝鮮回到國內。 賈文岐說, 他經常夢到當年的戰友, 由於自己歲數大了, 有戰友的名字想不起來了, 偶爾想起誰的名字, 他就趕緊記到紙上, 怕又忘了。 “謝謝《燕趙晚報》, 是你們的報導讓人們記住這些犧牲在異國他鄉的志願軍烈士的名字, 還有很多烈士, 人們不知道他們叫什麼, 他們永遠埋葬在了異國的土地上。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