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趙匡胤為何可以兵不血刃的進行陳橋兵變

人言, 識時務者為俊傑, 面對變局, 作為一個強者, 首先需要的是認清形勢, 面對變化, 如何採取行動。

我想, 22歲開始從軍的趙匡胤,

不可能在最初就有一統天下, 稱孤道寡的野心, 至於各種神跡, 不過是後人在人家成功之後的附會。 人的野心(也可以說理想)是隨著形勢而不斷變化的。 25歲的時候, 趙匡胤正式投到柴榮門下, 做了自己第一個選擇。 27歲的時候, 趙匡胤主動請戰, 激戰高平, 做了自己第二個選擇。 30歲的時候, 趙匡胤採納趙普意見, 巧取清流關, 做了自己第三個選擇。 34歲的時候, 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 登上皇位, 做了自己第四個選擇。

但與前三個選擇不同, 第四個選擇既是趙匡胤順應時勢, 更是趙匡胤主動創造時勢, 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陳橋兵變”。

陳橋兵變不是偶發事件, 是以趙匡胤、趙普、趙光義三人主謀的一場蓄謀已久的政變。

政變的第一步是去除障礙。

趙匡胤奪取政權的最大障礙當然是周世宗, 但是周世宗威望極高, 幸好此時已經病重。 而周軍三巨頭之一的李重進, 因為和世宗不和, 一直在淮南擔任節度使, 對於中央, 已經失去了威脅。 於是只剩下當時擔任殿前都指揮使的張永德。

張永德是柴榮妹夫, 從周世宗即位之前, 就和世宗關係密切, 在郭威臨終之時, 也主動下跪, 表示臣服, 得到了柴榮的信任。 一直以來, 柴榮最精銳的部隊都是由擔任殿前都檢點的張永德率領。 於是在世宗六年, 張永德率領大軍在前方衝殺, 率領後周主力和北漢激戰。 世宗卻在送來的文書之中看到“檢點做天子”的文字, 一打聽, 軍中早已流傳。 這讓世宗極為恐慌。 作為郭威女婿的張永德,

有著和自己一樣的名位, 更是一位精通兵法的優秀統帥, 完全有機會、有實力在自己死後奪取自己的天子寶座。 於是世宗即刻傳令罷免張永德都檢點官職, 改由自己的第二心腹趙匡胤做都檢點。

第二步是巧奪兵權。

960年正月, 周世宗去世不久, 此時朝廷皇帝年幼, 七歲的柴宗訓當然不能理政, 由符太后和宰相范質、王溥當權。 作為禁軍最高統帥的趙匡胤看時機成熟, 準備發動兵變, 於是趙匡胤開始命人四處散播留言:北漢聯合契丹大舉來犯了。

其實, 這根本就是謊言, 但是在那個交通極為不便的情況下, 真相一時難辨。 而朝中符太后是一介弱智女子, 完全不懂朝政, 聽聞消息大驚失色, 竟然屈尊求教宰相。 范質考慮朝中唯有趙匡胤可以出戰,

於是推薦趙匡胤。 趙匡胤很高明, 以自己兵微將寡拒絕出戰, 此時的符太后慌作一團, 又怎能去查明趙匡胤的野心, 於是下令允許趙匡胤調動全國兵馬, 去迎戰北漢聯軍。

第三步是散步留言

趙匡胤於是率領大軍前進, 到了距離京城20裡的陳橋駐紮下來。 由其弟也就是後來的宋太宗趙光義指揮, 讓軍士在軍中散步謠言“檢點做天子!”同樣的謠言在這個時候發生了巨大的效力, 可以想見, 每個人都想起了去年的事情, 都會去想, 哦, 原來檢點做天子, 說的不是張永德, 而是我們的主帥趙匡胤大人啊。 趙匡胤假意讓人禁止流言, 而趙光義則四處活動, 告知諸位將領, 擁立趙匡胤前程似錦, 而一旦此時傳到京城,

受制於人, 作為趙匡胤親信的將軍們都將受到牽連。 於是大家都作出了明智的選擇。

眾位將領在趙光義的帶領下擁到帳下, 高喊:“諸軍無主, 願策太尉(此時趙匡胤是都檢點兼太尉)為天子。 ”還未等趙匡胤回答, 趙光義就將早就準備好的黃袍披在趙匡胤身上, 眾人下拜, 高呼萬歲。 此時的趙匡胤也並不推辭, 只是問到:我有號令的話, 你們能聽從嗎?眾將都說:唯命。

趙匡胤即刻率領大軍返回京城。 幾天之後, 小皇帝宣佈禪位, 三百年大宋江山從此開始。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路, 非小編原創, 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 我們將儘快刪除相關內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