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中國歷史上的八大飯局,你經歷了幾個?

食、色, 性也。 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情比吃飯更重要的了。 在中國歷史上, 飯局與政治永遠保持著若即若離的關係。 每一個飯局, 其實都是人與人之間的較量。 飯桌可以改變歷史, 筷子也可以塗改史書。 盤點中國歷史上幾個足以扭轉乾坤的飯局, 以饗讀者。

1最危險的飯局——鴻門宴

出席人物:劉邦、張良、樊噲 、項羽、范增、項莊、項伯

秦末, 劉邦和項羽各自攻打秦朝的部隊, 劉邦兵力雖不及項羽, 但他卻先破咸陽, 項羽勃然大怒, 一場惡戰在即。 劉邦從項羽的叔父項伯口中得知此事, 趕緊拉攏, 說服了項伯, 項伯答應為其在項羽面前說情, 並讓劉邦次日來赴宴叩謝項羽。

鴻門宴上暗藏殺機。 項羽的亞父范增, 一再示意項羽發令讓埋伏的刀斧手動刀, 但項羽猶豫不決。 范曾召項莊舞劍為酒宴助興, 想趁機殺掉劉邦。 項伯為劉邦也把劍起舞, 掩護了劉邦。 在危急關頭,

劉邦的部下樊噲帶劍擁盾闖入軍門, 怒目直視項羽。 項羽見此人氣度不凡, 問來者何人, 當得知是劉邦的參乘時, 即命賜酒, 劉邦乘機一走了之。

2、最霸氣的飯局———煮酒論英雄出席人物:曹操、劉備、關羽、張飛、趙雲、許褚、張遼飯局始末:東漢末年,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勢力大;劉備雖為皇叔, 卻勢單力薄, 為防曹操謀害, 不得不在住處後園種菜, 親自澆灌, 以為韜晦之計。 一天, 劉備正在澆菜, 曹操派人請劉備入府。 曹操說, 剛才看見園內枝頭上的梅子青青的, 想起“望梅止渴”之往事, 恰逢煮酒正熟, 故邀你到小亭一會。 劉備隨曹操來到小亭, 只見已經擺好了各種酒器, 盤內放置了青梅, 於是就將青梅放在酒樽中煮起酒來了, 二人對坐, 開懷暢飲。

酒至半酣, 突然烏雲密佈, 大雨將至, 曹操大談龍的品行, 又將龍比作當世英雄, 問劉備, 請你說說當世英雄是誰, 劉備裝作胸無大志的樣子, 說了幾個人, 都被曹操否定。 曹操單刀直入地說:“當今天下英雄, 只有你和我兩個!”劉備一聽, 吃了一驚, 手中拿的筷子, 也不知不覺地掉到地上。 正巧突然下大雨, 雷聲大作, 劉備靈機一動, 從容地低下身拾起筷子, 說是因為害怕打雷, 才掉了筷子。 曹操此時才放心地說, 大丈夫也怕雷嗎?劉備說, 連聖人對迅雷烈風也會失態, 我還能不怕嗎?劉備經過這樣的掩飾, 使曹操認為自己是個胸無大志、膽小如鼠的庸人, 曹操從此再也不疑心劉備了。

從這次飯局中我們看出劉備是個出色的演員,

把英明一世的曹操都忽悠了。 其結果是劉備後來趁機開溜, 到後來赤壁之戰中聯合孫權大敗曹操, 打破了行將大一統的局面, 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三國。

3最坑人的飯局——群英會

出席人物:龐統、諸葛瑾、黃忠、周瑜、諸葛亮、蔣幹、呂蒙、魯肅

周瑜在帳中正與眾將議事, 聞蔣幹來訪。 當即命眾將依計行事。 一見面, 蔣幹問道:“公瑾別來無恙!”這句話是問候, 又道出了蔣幹與周瑜原有一番舊誼, 而裝出一副非說客樣。 之後, 周瑜大擺筵席, 飲至天晚, 周瑜裝醉。 蔣幹被周瑜刺激的夠嗆, 但絲毫不敢提遊說周瑜投降曹操的事。 但為了有所收穫, 好向曹操有個交代, 於是就有了晚上偷聽、盜書等行為。 後來曹操果然中計, 斬了水軍首領蔡瑁、張允。

4、最香豔的飯局———貴妃醉酒題出席人物:楊貴妃、高力士、裴力士等飯局始末:貴妃醉酒, 是唯一以女子為主角的名局

卻說這天傍晚, 皇宮院內涼風習習, 皓月當空。 唐玄宗與楊貴妃本來相約在百花亭品酒賞花, 屆時玄宗卻沒有赴約, 而是移駕到西宮與梅妃共度良宵。 良辰美景奈何天, 雖然景色撩人欲醉, 楊貴妃也只好在花前月下悶悶獨飲, 喝了一會兒不覺沉醉, 邊飲邊舞, 萬般春情, 此時竟難自排遣, 加以酒入愁腸, 竟至忘乎所以, 面對高力士等一干太監宮女, 楊貴妃頻頻作出種種求歡猥褻狀, 倦極才怏怏回宮。

5最忽悠的飯局——杯酒釋兵權

出席人物:趙匡胤、石守信、高懷德、王審琦、張令鋒、趙彥徽、王彥超

話說北宋皇帝趙匡胤,自從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後,一直擔心手握重兵的部下效仿他當年的行為。於是961年,他安排了一次飯局,他召集禁軍首領石守信、王審琦等武將飲酒。酒席上趙匡胤唉聲歎氣,眾人問明白了才得知皇帝擔心他們手握重兵日後會造反。他們只好告老返鄉,他們的兵權從此被徹底解除了。969年,趙匡胤又召集節度使王彥超等宴飲,解除了他們的藩鎮兵權。杯酒釋兵權是一個著名的飯局,也是歷史上一個重要事件。這也開啟了宋朝數百年重文輕武的國家體制。

6、最豪華的飯局———乾隆千叟宴

出席人物:乾隆及千名老者

飯局始末:千叟宴始于康熙,盛於乾隆時期,是清宮中與宴者最多的盛大禦宴。康熙五十二年在陽春園第一次舉行千人大宴,玄燁帝席賦《千叟宴》詩一首,故得宴名。乾隆五十年(1785),四海承平,天下富足。適逢清朝慶典,乾隆帝為表示其皇恩浩蕩,在乾清宮舉行了千叟宴。宴會場面之大,實為空前。被邀請的老人約有3000名,這些人中有皇親國戚,有前朝老臣,也有從民間奉詔進京的老人。乾隆皇帝還親自為90歲以上的壽星一一斟酒。當時推為上座的是一位最長壽的老人,據說已有141歲。乾隆和紀曉嵐還為這位老人作了一個對子,“花甲重開,外加三七歲月;古稀雙慶,內多一個春秋。”根據上聯的意思,兩個甲子年120歲再加三七二十一,正好141歲。下聯是古稀雙慶,兩個七十,再加一,正好141歲。堪稱絕對。

7 最提氣的飯局——東晉新亭會

出席人物:王導、周顗

西晉末年,中原經過八王之亂和永嘉之禍後,北方大片土地落入胡人之手。北方士家大族紛紛舉家南遷,史稱“衣冠渡江”

南渡後的北方士人,雖一時安定下來,卻常常心懷故國。每逢閒暇,他們便相約到長江邊的新亭飲宴。名士周顗歎道:“風景不殊,舉目有江河之異。”在座眾人感懷中原落入他人之手,一時家國無望,紛紛落淚。為首的大名士王導厲聲道:“當共戮力王室,克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泣邪!”眾人聽了十分慚愧,立即振作起來。這便是世上著名的新亭會。後世詠歎國破家亡的詩詞歌賦裡常常見到“風景殊異”、“新亭會”、“江河”,就是來自新亭會。

8、最不辱使命的飯局———澠池之會出席人物:秦襄王、趙文王、藺相如

飯局始末:趙國得到和氏璧,貪得無厭的秦襄王得此消息,派人送信給趙文王,願意拿十五個城池換這塊璧。藺相如毅然承擔出使秦國的重任並“完璧歸趙”。

不久,秦國攻打趙國,殺死趙國兵士2萬多人。詭計多端的秦王派使者告訴趙王,約趙王在澠池會談。趙王害怕上當,又不敢不去。藺相如為了祖國榮譽,不怕犧牲,決定親自陪同趙王前往澠池。在宴會上,他與秦國君臣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在趙王被迫鼓瑟的情況下,他為了使趙國取得對等的地位,據理力爭,使秦王不得不擊缶。後來,秦國群臣向趙國要十五座城,藺相如寸步不讓,提出用秦國的國都咸陽作為交換條件,使秦王理屈詞窮,毫無所得。藺相如機智地保護了趙王的安全並且不被羞辱。回國後,他被任命為上卿。

5最忽悠的飯局——杯酒釋兵權

出席人物:趙匡胤、石守信、高懷德、王審琦、張令鋒、趙彥徽、王彥超

話說北宋皇帝趙匡胤,自從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後,一直擔心手握重兵的部下效仿他當年的行為。於是961年,他安排了一次飯局,他召集禁軍首領石守信、王審琦等武將飲酒。酒席上趙匡胤唉聲歎氣,眾人問明白了才得知皇帝擔心他們手握重兵日後會造反。他們只好告老返鄉,他們的兵權從此被徹底解除了。969年,趙匡胤又召集節度使王彥超等宴飲,解除了他們的藩鎮兵權。杯酒釋兵權是一個著名的飯局,也是歷史上一個重要事件。這也開啟了宋朝數百年重文輕武的國家體制。

6、最豪華的飯局———乾隆千叟宴

出席人物:乾隆及千名老者

飯局始末:千叟宴始于康熙,盛於乾隆時期,是清宮中與宴者最多的盛大禦宴。康熙五十二年在陽春園第一次舉行千人大宴,玄燁帝席賦《千叟宴》詩一首,故得宴名。乾隆五十年(1785),四海承平,天下富足。適逢清朝慶典,乾隆帝為表示其皇恩浩蕩,在乾清宮舉行了千叟宴。宴會場面之大,實為空前。被邀請的老人約有3000名,這些人中有皇親國戚,有前朝老臣,也有從民間奉詔進京的老人。乾隆皇帝還親自為90歲以上的壽星一一斟酒。當時推為上座的是一位最長壽的老人,據說已有141歲。乾隆和紀曉嵐還為這位老人作了一個對子,“花甲重開,外加三七歲月;古稀雙慶,內多一個春秋。”根據上聯的意思,兩個甲子年120歲再加三七二十一,正好141歲。下聯是古稀雙慶,兩個七十,再加一,正好141歲。堪稱絕對。

7 最提氣的飯局——東晉新亭會

出席人物:王導、周顗

西晉末年,中原經過八王之亂和永嘉之禍後,北方大片土地落入胡人之手。北方士家大族紛紛舉家南遷,史稱“衣冠渡江”

南渡後的北方士人,雖一時安定下來,卻常常心懷故國。每逢閒暇,他們便相約到長江邊的新亭飲宴。名士周顗歎道:“風景不殊,舉目有江河之異。”在座眾人感懷中原落入他人之手,一時家國無望,紛紛落淚。為首的大名士王導厲聲道:“當共戮力王室,克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泣邪!”眾人聽了十分慚愧,立即振作起來。這便是世上著名的新亭會。後世詠歎國破家亡的詩詞歌賦裡常常見到“風景殊異”、“新亭會”、“江河”,就是來自新亭會。

8、最不辱使命的飯局———澠池之會出席人物:秦襄王、趙文王、藺相如

飯局始末:趙國得到和氏璧,貪得無厭的秦襄王得此消息,派人送信給趙文王,願意拿十五個城池換這塊璧。藺相如毅然承擔出使秦國的重任並“完璧歸趙”。

不久,秦國攻打趙國,殺死趙國兵士2萬多人。詭計多端的秦王派使者告訴趙王,約趙王在澠池會談。趙王害怕上當,又不敢不去。藺相如為了祖國榮譽,不怕犧牲,決定親自陪同趙王前往澠池。在宴會上,他與秦國君臣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在趙王被迫鼓瑟的情況下,他為了使趙國取得對等的地位,據理力爭,使秦王不得不擊缶。後來,秦國群臣向趙國要十五座城,藺相如寸步不讓,提出用秦國的國都咸陽作為交換條件,使秦王理屈詞窮,毫無所得。藺相如機智地保護了趙王的安全並且不被羞辱。回國後,他被任命為上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