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楊一清:上馬能打仗,下馬能安邦,很多人卻不知道他牛逼在哪裡

1502年, 楊一清在兵部尚書劉大夏的推薦下, 升任都察院左副都禦史, 出任陝西巡撫, 負責督理陝西馬政。

楊一清

養馬業務, 對於明朝政府而言,

相當於新中國的石油開採業務, 是國家戰略開發重點扶持專案, 那是相當的重要。 沒有馬, 就沒有騎兵, 沒有騎兵明軍就是拐子馬, 在軍事上就無法和韃靼保持平衡。 所以大明自建國以後, 都非常重視養馬業務, 這是狼牙棒, 能看家護院。 到了中期, 軍事政策發生傾斜, 由戰略進攻改為戰略防禦, 所以養馬戰略地位有所下降, 馬政也是亂得一塌糊塗。

弘治年間, 韃靼小王子鬧騰個不停, 讓大明政府在軍事上感覺鴨梨很大。 所以整飭軍備就成了國防事務當務之急, 而整頓馬政就是重中之重。 對於大明帝國而言, 經略西北和大漢經略西域, 天朝經略南海一樣, 關乎整個國家生存與發展。

楊一清沒有辜負劉部長的期望,

上任之後, 對陝西馬政, 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在陝西, 楊一清就像一個老中醫, 輕輕把個脈, 就知道癥結出在哪, 也知道如何下藥把膿。

在陝西, 茶馬貿易被當地豪強惡霸及不法商家壟斷, 普通老百姓撈不到半點好處, 國家也沒有分到蛋糕。 楊一清走馬上任後, 力除積弊, 整頓牧民草場, 增加牧馬人員, 修復馬營城堡, 嚴厲打擊壟斷茶馬貿易的不法商人與地方豪強, 把茶馬貿易改為官辦, 納入國企體制。

楊一清重拳出擊, 很快就理順茶馬貿易, 邊疆貿易得到極大改善, 無論是民間還是官方, 對此事都點贊不止, 稱為善政。

把茶馬貿易改為官辦, 納入國企體制, 通過發揮行政手段, 來干預經濟, 這就是革故鼎新。 茶馬貿易, 表面上是一種經濟行為,

實質上它是政治問題。

在我看來, 楊一清主導建立起來的茶馬貿易, 意義深遠。

1、茶馬貿易改為官辦, 邊疆貿易規範化, 建立貿易平臺。 在這個平臺上, 可以促成多方面的溝通與合作, 具有深遠的政治意義。 大明政府可以通過貿易這張牌, 來羈縻韃靼。 後來, 張居正同志就深諳貿易之道, 和俺答恢復茶馬貿易, 實現幾十年邊界和平。

2、茶馬貿易改為官辦, 有利於大明進口優質馬匹, 掌控馬匹源頭與品質, 從而掌握國家軍事話語權。 這就好比現在, 如果蘇-35戰鬥機、法國空客都由馬雲馬化騰等人代購, 豈不亂套。 有些核心生意, 涉及國家戰略層面, 必須要國家出面把控, 掌握主導權。

3、茶馬貿易改為官辦, 增加國家賦稅,

可以有效改善財政收支。 政府稅收增加, 手中有銀子, 才能搞軍備更新換代, 才能提高前線軍人待遇, 才能提升戰鬥力。

4、茶馬貿易改為官辦, 穩定了市場秩序, 促進地方經濟貿易發展, 拉動地方經濟增長極, 具有重大意義。

關於楊一清整頓陝西馬政, 寥寥數語, 寫得很輕鬆。 歷史的真相, 遠遠要比我寫得要複雜雜雜雜雜雜雜雜雜雜雜雜雜雜雜得多。 只不過我沒有展開細說, 裡面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事情, 遇到各種各樣的阻力, 以及政策法規技術層面的困難。 所以楊一清寄到北京紫禁城的快遞有點多, 就不足為奇。

楊一清, 上馬打仗, 下馬安邦。

經略陝西有功, 在劉大夏的支持下, 升任三邊總制。 在大西北, 他整頓吏治, 加強防務, 多次重創韃靼,

屢立奇功。 可謂, 文事炳炳, 勳業赫赫。

作為封疆大吏, 楊一清是牛叉的, 他之所以牛叉, 是因為他有牛叉的基礎。

1、楊一清是高材生, 基礎知識扎實, 並且做人很謙虛, 做事很務實。 最關鍵, 他年紀輕輕還是一個有崇高理想的人, 他喜歡研究治國安邦的學問。

2、楊一清主觀能動性比較強, 主動走在領導的前面。 在工作上, 他不需要領導安排監督, 自己安排自己。 搞教育工作比較清閒, 他有空一不鬥地主二不炸金花, 全心全力研究邊疆戰事。 這個和北京大學保安, 業務自學考行北大一樣勵志。

3、楊一清很幸運, 他遇到伯樂劉大夏和明君朱佑樘, 在劉大夏的賞識下, 他找到人生施展才幹的平臺。 沒有劉大夏慧眼識珠, 估計楊一清還要在地方打醬油。

楊一清的文治武功,一離不開真才實學,二離不開貴人提拔,三離不開權術謀略,四離不開朝廷支持。

楊一清的文治武功,一離不開真才實學,二離不開貴人提拔,三離不開權術謀略,四離不開朝廷支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