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彈幕」究竟是什麼意思?

時至今日, 即便是不熟悉二次元的人(比如我), 也會經常看到「彈幕」這個詞。 正好這兩天閑下來的時候, 我在看《Peaky Blinders》, 也就順手查查了一戰的資料。

看過了索姆河、凡爾登這些隨隨便便幾十萬人戰死沙場的戰役, 突然發現了一個詞:彈幕戰術。 仔細一看, 才明白這就是人類歷史上「彈幕」一詞的開端。

有句話說在前面:據Wikipedia表示, 現在媒體上對戰爭題材中使用「彈幕」一詞, 基本上都是錯的。

========================

假如你是個士兵, 手裡有一把步槍, 站在你的戰壕裡。 敵人從遠遠的平原上沖上來了, 你要做的是什麼?

大部分人肯定在想, 我要瞄準一個敵人, 然後打得他腦殼出血。

這時你就會面臨第一個概率的問題:我這一槍打出去, 有多大幾率打中他?

然而在戰爭中, 這樣一對一的情況非常之少 —— 尤其是到了近代戰爭, 當火炮、迫擊炮、手榴彈等等大範圍殺傷武器出現之後, 指揮官們往往會期待用這些會爆炸的武器去幹掉對方的步兵,

而不是自己帶著兄弟們上去跟人家拼刺刀。

(舊)阿姆斯壯炮。 這還不是新阿姆斯壯迴旋噴氣式阿姆斯壯炮, 還原度還不高。

然而, 像這樣的玩意兒是沒法用的, 因為每次裝彈的時間太長, 裝上了彈頭之後還要填火藥、放雷管。

到了20世紀初期, 這樣的大炮已經基本淘汰, 只能拿來嚇唬一下喊著「刀槍不入」一起往上沖的義和團。

進入20世紀之後, 各國軍隊的武裝, 逐漸從以人海戰術為主, 向著配備先進武器裝備的方向前進。 這樣一來, 炮兵和步兵的配合就變得重要起來。

起先, 大炮的作用是瞄準目標後射擊, 其目標包括城牆、掩體、人群等等。 然而, 隨著步兵學會了如何防禦大炮的直射攻擊 —— 他們開始挖戰壕, 讓自己不暴露在大炮的視野之內 —— 阿姆斯壯炮就不得不開始把頭揚了起來, 用抛物線去攻擊戰壕裡的敵人。

φ就是大炮的仰角。 由於不能直接看到敵人, 只能大致推測敵人的位置。 於是炮彈「能否命中敵人」的概率, 就進一步下降。

為了彌補這一損失, 英軍開始使用「炮火集中」的戰術:用18門炮同時對一個地區進行炮轟, 儘管每門炮的命中概率不高, 但是可以用多門火炮來保證相對高的命中概率。

這樣的攻擊最初給敵軍帶來了一定的麻煩, 然而德國人還是油滑地想出了對策:他們把戰壕開始向橫向擴展, 讓戰壕裡的士兵充分散開, 這樣即使是集中的炮火, 也無法一次性殲滅很多敵人。

為了防止德軍的橫向展開, 英法軍隊也不得不開始對戰壕進行橫向拓展, 這樣一來, 在雙方的陣地上工兵們揮鍬掄鎬, 開始了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戰爭工事建設:

圖中那些彎彎曲曲的線,不是小路,而是一處村莊外的戰壕分佈。

當然啦,作為一名士兵,你一旦鑽進這樣的戰壕,就肯定不想再爬出去了 —— 因為任何在戰壕外露出身體的做法,都會招致對方重機槍的猛烈掃射。

戰壕戰有兩個弱點:第一,士兵在戰壕裡不易判別方向,進攻時容易造成戰壕裡的堵塞,反而會成為對方的炮火目標;第二,戰壕一旦被挖穿,那麼雙方士兵將直接進入白刃戰,偷襲的一方有明顯的優勢。

1915年3月10日,在新沙佩勒戰役(Battle of Neuve Chapelle)中,為了讓士兵們擺脫在戰壕裡龜縮的情況,英軍首先採取了這樣的策略:

1. 集中幾乎所有的炮兵火力,對敵方陣地進行2-3輪齊射,覆蓋對方全部戰壕;

2. 步兵衝鋒,殺入敵方戰壕,幹掉那些沒被炸死或者只是被炮火嚇暈的德國人;

3. 炮兵調整著彈點,將炮轟地區向前推進100米,然後再次齊射;

4. 步兵繼續前進,佔領地方戰壕,重複上述過程。

而這樣的戰法,被指揮這場戰鬥的英軍元帥約翰・弗蘭奇(John French)命名為「炮兵彈幕(Artillary Barrage)」。這是人類歷史上最開始使用「彈幕」一詞的開始。僅僅三天,英軍便突破了德軍的防線。

------------------------------------

彈幕的使用也有弱點:它對於彈藥的消耗量要求非常高,是一種「奢侈」的戰法。而且如果指揮得當,在炮轟開始後便命令士兵沿戰壕後撤,等炮轟間隙時,趁敵軍沒有撲上來搶先回到陣地裡,那麼這樣炮兵步兵配合的戰法也就失去了作用。就這樣,德軍在一年後的索姆河戰役中,利用充分展開的戰壕工事,成功地防禦住了英軍的彈幕攻勢,將戰鬥再一次拉入了泥潭。

30年後,在淮海戰役的戰場上,共軍與國軍在雙堆集也上演了一場彈幕戰法的激戰。雙方經過緊張的戰壕工事防禦之後,被圍困的黃維軍團利用手中大量的火炮和彈藥,企圖用彈幕戰法將共軍的包圍圈撕開一個口子進行突圍,然而共軍的縱深戰壕讓彈幕的作用再次落空,最終將國軍黃維軍團全殲。

--------------------------------

隨著戰爭手段的升級,彈幕戰法也在不斷進化。其中的例子便是「最終防禦射擊(Final Protective Fire)」和「預測射擊(Predicted Fire)」。

最終防禦射擊的目的很簡單:破壞敵軍的衝鋒。當防衛戰線上出現了可能的敵軍動向的時候,防禦部隊對該方位進行集火攻擊,而不是瞄準射擊。這樣的防禦手段多次被美軍用來進行阻止日軍的死亡衝鋒。被稱為「最終防禦」的原因是,一旦這樣的集火攻擊失敗,那麼我方將馬上面臨拼刺刀的白刃戰局面。

在彈幕視頻中,如果有什麼人故意發了劇透彈幕的話,這時用戶們會在同一時間上拼命發彈幕來蓋住那條劇透;當有人企圖用彈幕擋住什麼重要內容的時候,正義的用戶會先出來詛咒對方的全家,這就是「最終防禦射擊」。

(圖為最終防禦射擊失敗wwww)

最頂部的紅字「底部彈幕先炸媽」,就是一條很好的最終防禦射擊。

而預測射擊,與彈幕攻擊不同的是,它不進行試射。所謂試射,是在大規模放出炮火之前,用單發射擊的方式對著彈點的距離和方位進行測試射擊。然而這樣的射擊有個致命的缺陷:它會暴露馬上到來的彈幕攻擊,給敵人撤退時間。因此在二戰中,進行炮擊之前往往會派出偵察單位,對敵方所在位置在地圖上進行標注,再返回給炮兵指揮部。炮兵指揮部只需根據偵察結果,對地圖某一位置進行持續射擊即可,而不用自行試射。

所以像是「前方高能」這樣的一條彈幕,便可以理解為「試射」。

而那種沒有宣告,突然出現了滿屏的彈幕,這就是「預測射擊」。

最後,給大家拜個早年。

圖中那些彎彎曲曲的線,不是小路,而是一處村莊外的戰壕分佈。

當然啦,作為一名士兵,你一旦鑽進這樣的戰壕,就肯定不想再爬出去了 —— 因為任何在戰壕外露出身體的做法,都會招致對方重機槍的猛烈掃射。

戰壕戰有兩個弱點:第一,士兵在戰壕裡不易判別方向,進攻時容易造成戰壕裡的堵塞,反而會成為對方的炮火目標;第二,戰壕一旦被挖穿,那麼雙方士兵將直接進入白刃戰,偷襲的一方有明顯的優勢。

1915年3月10日,在新沙佩勒戰役(Battle of Neuve Chapelle)中,為了讓士兵們擺脫在戰壕裡龜縮的情況,英軍首先採取了這樣的策略:

1. 集中幾乎所有的炮兵火力,對敵方陣地進行2-3輪齊射,覆蓋對方全部戰壕;

2. 步兵衝鋒,殺入敵方戰壕,幹掉那些沒被炸死或者只是被炮火嚇暈的德國人;

3. 炮兵調整著彈點,將炮轟地區向前推進100米,然後再次齊射;

4. 步兵繼續前進,佔領地方戰壕,重複上述過程。

而這樣的戰法,被指揮這場戰鬥的英軍元帥約翰・弗蘭奇(John French)命名為「炮兵彈幕(Artillary Barrage)」。這是人類歷史上最開始使用「彈幕」一詞的開始。僅僅三天,英軍便突破了德軍的防線。

------------------------------------

彈幕的使用也有弱點:它對於彈藥的消耗量要求非常高,是一種「奢侈」的戰法。而且如果指揮得當,在炮轟開始後便命令士兵沿戰壕後撤,等炮轟間隙時,趁敵軍沒有撲上來搶先回到陣地裡,那麼這樣炮兵步兵配合的戰法也就失去了作用。就這樣,德軍在一年後的索姆河戰役中,利用充分展開的戰壕工事,成功地防禦住了英軍的彈幕攻勢,將戰鬥再一次拉入了泥潭。

30年後,在淮海戰役的戰場上,共軍與國軍在雙堆集也上演了一場彈幕戰法的激戰。雙方經過緊張的戰壕工事防禦之後,被圍困的黃維軍團利用手中大量的火炮和彈藥,企圖用彈幕戰法將共軍的包圍圈撕開一個口子進行突圍,然而共軍的縱深戰壕讓彈幕的作用再次落空,最終將國軍黃維軍團全殲。

--------------------------------

隨著戰爭手段的升級,彈幕戰法也在不斷進化。其中的例子便是「最終防禦射擊(Final Protective Fire)」和「預測射擊(Predicted Fire)」。

最終防禦射擊的目的很簡單:破壞敵軍的衝鋒。當防衛戰線上出現了可能的敵軍動向的時候,防禦部隊對該方位進行集火攻擊,而不是瞄準射擊。這樣的防禦手段多次被美軍用來進行阻止日軍的死亡衝鋒。被稱為「最終防禦」的原因是,一旦這樣的集火攻擊失敗,那麼我方將馬上面臨拼刺刀的白刃戰局面。

在彈幕視頻中,如果有什麼人故意發了劇透彈幕的話,這時用戶們會在同一時間上拼命發彈幕來蓋住那條劇透;當有人企圖用彈幕擋住什麼重要內容的時候,正義的用戶會先出來詛咒對方的全家,這就是「最終防禦射擊」。

(圖為最終防禦射擊失敗wwww)

最頂部的紅字「底部彈幕先炸媽」,就是一條很好的最終防禦射擊。

而預測射擊,與彈幕攻擊不同的是,它不進行試射。所謂試射,是在大規模放出炮火之前,用單發射擊的方式對著彈點的距離和方位進行測試射擊。然而這樣的射擊有個致命的缺陷:它會暴露馬上到來的彈幕攻擊,給敵人撤退時間。因此在二戰中,進行炮擊之前往往會派出偵察單位,對敵方所在位置在地圖上進行標注,再返回給炮兵指揮部。炮兵指揮部只需根據偵察結果,對地圖某一位置進行持續射擊即可,而不用自行試射。

所以像是「前方高能」這樣的一條彈幕,便可以理解為「試射」。

而那種沒有宣告,突然出現了滿屏的彈幕,這就是「預測射擊」。

最後,給大家拜個早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