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五代十國(51):朱溫劫駕

上篇說到了朱溫迎駕成功, 咱們這篇接著說。

崔胤在朱溫的庇護下, 再一次掌控朝中大權。 隨後重新上臺的崔胤開始不遺餘力的進行清算敵對勢力。

太監?殺!和尚?殺!道士?殺!

能殺的都殺, 不能殺的就貶官外派。 從某種角度來講, 朝中徹底清淨了, 再也不會出現文官和太監爭權奪利的場面, 因為現在什麼都得聽崔大人的。

圖片摘自網路

外有朱溫領數鎮之兵, 內有崔胤把持朝政, 大唐王朝以平穩的速度向滅亡之路一去不復返。

我們說過, 崔胤是奸臣, 是晚唐赫赫有名的大奸臣。 他的目標遠不止把持朝政, 他還有更大的夢想——掌控軍權!

軍政二合一, 讓整個世界都在我的腳下。

促使崔胤將這個想法付諸行動的最大因素還是朱溫。 此時的朱溫大破李茂貞, 使關中數鎮臣服, 他的威名已經到達巔峰。 雖然朱溫表現的很溫順, 掩飾的也還不錯, 但是大家都知道這個面相溫和的人遲早有一天會成為大多數人的新主子。

如今天下大亂, 何去何從尚且是個未知數, 還不如自己帶兵實在。 老子就是老大, 需要聽誰的話麼?

心裡打著小九九的崔胤開始策劃如何脫離朱溫。

外出就藩是不切實際的, 那麼就只剩掌控禁軍這一條路了。 由於太監們被斬殺殆盡, 原皇宮左右羽林、龍武、神策等軍都已名存實亡, 崔胤充分的借鑒了之前劉季述、韓全誨等人劫駕成功的經驗, 他認為在皇宮中有自己的一支親軍十分重要。

圖片摘自網路

毫無疑問, 崔胤的看法是對的。 但是他忽略了一點, 那就是內衛軍的局限性。 內衛是用來保衛皇宮的, 所以這支軍隊的人數以及戰鬥力跟藩帥們的軍隊相比, 根本就不在一個檔次上, 但是大膽追夢的崔胤根本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這支軍隊在他的要求下還是建起來了。

在原有的基礎上, 新的內衛軍共有六千六百人, 分六軍, 每軍步兵一千人, 騎兵一百人。

這點兵力也就夠護衛一下皇宮。

對於崔胤重建禁軍的事,

朱溫一開始就看穿了他的想法。 你要帶兵?行, 你去長安城募兵吧。

很明顯, 朱溫沒那麼容易被打發, 為了時刻掌控崔胤的動向, 朱溫偷偷的派手下數百人去長安應聘, 同時命自己的兒子朱友倫、侄子朱友諒宿衛皇宮。

崔胤, 你的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之中。

重建好禁軍的崔胤與京畿尹鄭元規日夜練兵, 他們幻想著靠這支禁軍和朱溫對抗。

但是十分遺憾的是崔胤根本就沒來得及和朱溫正面硬碰硬就玩完了, 因為朱友倫死在了京城。

圖片摘自網路

朱友倫和他的老子朱溫不一樣, 朱溫從小貧苦, 飯都吃不飽更談不上去搞一些娛樂活動。 朱友倫就不一樣了, 從小衣食無憂, 吃的比他老爹好, 玩的也比他老爹花樣多。 別的不說, 至少朱友倫是會踢球的。 踢球那會還叫“蹴鞠”, 要說“蹴鞠”在我國也是由來已久, 到了宋朝更是發展為一項全民運動, 有些人甚至以踢球為強項位極人臣。

朱友倫就是打球落馬而死的。

理論上講崔胤是沒實力和膽量去把朱友倫弄死的, 他也不會做出如此愚蠢的事。 再說像朱友倫這樣帶兵出身的人,估計一條胳膊就能把老幹部崔胤摁在地上,所以我們可以排除人為的可能性。

雖然這是次意外,但是在朱溫看來這就是崔胤赤裸裸的挑釁,剛好宮裡面還流傳著崔胤要帶著皇帝大人臨幸荊襄的消息。別的不說,僅憑朱友倫之死就足夠朱溫弄死崔胤,更不要說最為朱溫忌諱的劫駕了。

天祐元年(西元904年)正月初,朱溫上表唐昭宗,歷數崔胤專權亂國、離間君臣之罪,並請求誅殺崔胤、鄭元規等人。

說崔胤專權亂國、離間君臣,那不都是得到過你朱溫的示意麼?不過這都不重要,背叛我,只有死路一條。

圖片摘自網路

初10,唐昭宗下令免除崔胤一系列職務,同時遣散其重建的禁軍。

12日,朱溫命朱友諒帶兵包圍崔胤的宅邸,將崔胤、鄭元規等人殺死。

不可一世的崔胤就這麼死了,死在他的合夥人朱溫手上,沒辦法,誰讓崔胤沒有明確自己的定位呢。

朱溫在朝中扶持過兩個代言人,分別是張浚和崔胤,現在他再不需要代言人。顯然無論是誰做傀儡都不如自己親自提線安全。

13日,朱溫率軍進駐河中,再次上表請求移駕東都洛陽。

唐昭宗是不想走的,他的一切都在長安城。身為一國之君,皇室的尊嚴早已被踐踏的體無完膚,被迫遷都,跟亡國又有什麼區別?李克用、李茂貞已經苟延殘喘,王建一直心懷不軌,楊行密太遠,我又能怎麼辦?

圖片摘自網路

26日,唐昭宗的車駕再次起行,朱溫為了一勞永逸,他拆毀了長安城的宮室、官署、民舍,並將拆下來的木材全部扔進渭河,這一次唐昭宗真的回不來了。

事已至此,唐昭宗要是還看不清朱溫是個什麼人就徹底瞎眼了。

車駕到達華州的時候,當地百姓山呼萬歲。對於小老百姓來講,在有生之年能見到帝國的最高統治者,他們十分激動。這樣的場面,唐昭宗自然得出來講話,聲明大義也好,傳旨宣慰也罷,總之你得講點什麼。

“勿呼萬歲,朕不復為汝主矣。”

確實夠淒涼,不知此時的皇帝大人是否還記得朱溫把他從李茂貞那裡搶過來的時候他說的話:

“宗廟社稷,賴卿再安;朕與宗族,賴卿再生!”

除了淒涼,我更看到了諷刺,就好比自己打自己的臉。

2月初10,車駕到達陝州,由於洛陽宮殿還在修繕之中,唐昭宗遂在陝州暫住。身為名義上的臣子,朱溫要去陝州拜見唐昭宗。

圖片摘自網路

唐昭宗看著眼前的這個人,心裡泛起了深深的寒意,究竟是怎麼的毅力才使得他隱忍不發至今。

“梁王...”昭宗欲言又止。

何皇后看著自己的丈夫,她知道他要說什麼,但是這句話怎麼能從他的口裡說出來!

何皇后哭了,作為一名婦人,她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

“自今大家夫婦委身全忠矣!”

想做的不多,能做的更少,活下去儼然成為奢望。

而關於這次唐昭宗和朱溫的見面過程還有另一個版本,這個版本是不同于新舊史和通鑒的(即上文的版本),屬於有點刺激的一版。

朱溫迎見唐昭宗的時候,皇帝大人只說了一句話。

“全忠為吾系鞋。”

圖片摘自網路

不要笑,皇帝大人的鞋帶就是這時候開了。

朱溫不得已,只能跪著給唐昭宗系鞋帶,系著系著,慢慢的他開始汗流浹背。朱溫會不會系蝴蝶結無關緊要,關鍵是皇帝大人不會吃飽了沒事做讓他跪著系鞋帶。

只有跪著,你才會以後背示人。大多數情況來說,人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以後背示人也是最危險的。

就在這短暫的幾秒鐘,唐昭宗瞪著周圍的侍衛揚了揚下巴,皇帝陛下的意思很明確,給朕幹掉朱溫!

結果唐昭宗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根本就沒人敢動。朱溫也意識到這驚險的一幕就在他跪下的時候發生,系完鞋帶的他請完安就跑了。從此對唐昭宗的召見,他基本上不會親自去。

這個版本見於宋人王禹偁所編《五代史闕文》,但是時間是在朱溫從李茂貞那兒搶回皇帝的時候,個人認為時間是有問題的。

唐昭宗對朱溫起疑心,或者說真正認識到朱溫是什麼樣的人,絕對是在他從鳳翔城返回長安之後,他是不可能前腳從鳳翔城出來,後腳就暗算朱溫的,因為這樣只會將皇帝陛下自己置於險地。

而事後來看,這次會見之外,有記載的朱溫拜見唐昭宗只有兩次。一次是韓建在桌子底下踢朱溫,示意他不要喝酒;還有一次是唐昭宗召見朱溫喝酒,朱溫不去,轉而召見敬翔,朱溫也不許敬翔去。

所以我更相信系鞋帶的事就是在陝州發生的。猜想也好,事實也罷,都只是小插曲。無法改變的那就是唐昭宗在歷經多次劫駕事件後,最終落到了朱溫手裡。

滄浪老先生”。

再說像朱友倫這樣帶兵出身的人,估計一條胳膊就能把老幹部崔胤摁在地上,所以我們可以排除人為的可能性。

雖然這是次意外,但是在朱溫看來這就是崔胤赤裸裸的挑釁,剛好宮裡面還流傳著崔胤要帶著皇帝大人臨幸荊襄的消息。別的不說,僅憑朱友倫之死就足夠朱溫弄死崔胤,更不要說最為朱溫忌諱的劫駕了。

天祐元年(西元904年)正月初,朱溫上表唐昭宗,歷數崔胤專權亂國、離間君臣之罪,並請求誅殺崔胤、鄭元規等人。

說崔胤專權亂國、離間君臣,那不都是得到過你朱溫的示意麼?不過這都不重要,背叛我,只有死路一條。

圖片摘自網路

初10,唐昭宗下令免除崔胤一系列職務,同時遣散其重建的禁軍。

12日,朱溫命朱友諒帶兵包圍崔胤的宅邸,將崔胤、鄭元規等人殺死。

不可一世的崔胤就這麼死了,死在他的合夥人朱溫手上,沒辦法,誰讓崔胤沒有明確自己的定位呢。

朱溫在朝中扶持過兩個代言人,分別是張浚和崔胤,現在他再不需要代言人。顯然無論是誰做傀儡都不如自己親自提線安全。

13日,朱溫率軍進駐河中,再次上表請求移駕東都洛陽。

唐昭宗是不想走的,他的一切都在長安城。身為一國之君,皇室的尊嚴早已被踐踏的體無完膚,被迫遷都,跟亡國又有什麼區別?李克用、李茂貞已經苟延殘喘,王建一直心懷不軌,楊行密太遠,我又能怎麼辦?

圖片摘自網路

26日,唐昭宗的車駕再次起行,朱溫為了一勞永逸,他拆毀了長安城的宮室、官署、民舍,並將拆下來的木材全部扔進渭河,這一次唐昭宗真的回不來了。

事已至此,唐昭宗要是還看不清朱溫是個什麼人就徹底瞎眼了。

車駕到達華州的時候,當地百姓山呼萬歲。對於小老百姓來講,在有生之年能見到帝國的最高統治者,他們十分激動。這樣的場面,唐昭宗自然得出來講話,聲明大義也好,傳旨宣慰也罷,總之你得講點什麼。

“勿呼萬歲,朕不復為汝主矣。”

確實夠淒涼,不知此時的皇帝大人是否還記得朱溫把他從李茂貞那裡搶過來的時候他說的話:

“宗廟社稷,賴卿再安;朕與宗族,賴卿再生!”

除了淒涼,我更看到了諷刺,就好比自己打自己的臉。

2月初10,車駕到達陝州,由於洛陽宮殿還在修繕之中,唐昭宗遂在陝州暫住。身為名義上的臣子,朱溫要去陝州拜見唐昭宗。

圖片摘自網路

唐昭宗看著眼前的這個人,心裡泛起了深深的寒意,究竟是怎麼的毅力才使得他隱忍不發至今。

“梁王...”昭宗欲言又止。

何皇后看著自己的丈夫,她知道他要說什麼,但是這句話怎麼能從他的口裡說出來!

何皇后哭了,作為一名婦人,她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

“自今大家夫婦委身全忠矣!”

想做的不多,能做的更少,活下去儼然成為奢望。

而關於這次唐昭宗和朱溫的見面過程還有另一個版本,這個版本是不同于新舊史和通鑒的(即上文的版本),屬於有點刺激的一版。

朱溫迎見唐昭宗的時候,皇帝大人只說了一句話。

“全忠為吾系鞋。”

圖片摘自網路

不要笑,皇帝大人的鞋帶就是這時候開了。

朱溫不得已,只能跪著給唐昭宗系鞋帶,系著系著,慢慢的他開始汗流浹背。朱溫會不會系蝴蝶結無關緊要,關鍵是皇帝大人不會吃飽了沒事做讓他跪著系鞋帶。

只有跪著,你才會以後背示人。大多數情況來說,人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以後背示人也是最危險的。

就在這短暫的幾秒鐘,唐昭宗瞪著周圍的侍衛揚了揚下巴,皇帝陛下的意思很明確,給朕幹掉朱溫!

結果唐昭宗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根本就沒人敢動。朱溫也意識到這驚險的一幕就在他跪下的時候發生,系完鞋帶的他請完安就跑了。從此對唐昭宗的召見,他基本上不會親自去。

這個版本見於宋人王禹偁所編《五代史闕文》,但是時間是在朱溫從李茂貞那兒搶回皇帝的時候,個人認為時間是有問題的。

唐昭宗對朱溫起疑心,或者說真正認識到朱溫是什麼樣的人,絕對是在他從鳳翔城返回長安之後,他是不可能前腳從鳳翔城出來,後腳就暗算朱溫的,因為這樣只會將皇帝陛下自己置於險地。

而事後來看,這次會見之外,有記載的朱溫拜見唐昭宗只有兩次。一次是韓建在桌子底下踢朱溫,示意他不要喝酒;還有一次是唐昭宗召見朱溫喝酒,朱溫不去,轉而召見敬翔,朱溫也不許敬翔去。

所以我更相信系鞋帶的事就是在陝州發生的。猜想也好,事實也罷,都只是小插曲。無法改變的那就是唐昭宗在歷經多次劫駕事件後,最終落到了朱溫手裡。

滄浪老先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