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中國歷史上對外最強硬的帝王,“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一、明思宗崇禎皇帝。 大明祖訓曰:不和親, 不賠款, 不割地, 不納貢, 天子守國門, 君王死社稷!崇禎皇帝作為一個亡國之君, 雖然在位的時候明朝已經風雨飄搖, 大廈將傾, 但是他用自己的一生在苦苦支撐明朝。 他也一直堅持著大明祖訓, 對後金政權採取強硬態度, 即使喝米粥, 穿布衣也要省出錢來和後金開展。 雖然是亡國之君, 但他的一生都沒有對後金妥協, 沒有割地, 沒有賠款做到了天子守國門, 君王死社稷!。 相反晚晴統治者為了保命, 把能割讓的全割讓了, 這點和崇禎皇帝比起來要差得遠。

二、明成祖朱棣。 朱棣對外非常強硬, 他也有這個資本。 朱棣出生的時候, 朱元璋正在爭奪天下, 所以朱棣從小就生活在血雨腥風中, 隨時都有可能被刺客或者叛將結束掉性命。 青年的時候就開始就藩北平。 在長年的對蒙古戰爭中培養了他的軍事才能。 在朱棣奪取天下後,

更是把矛頭直指蒙古, 五次遠征, 徹底把北元給打殘了, 再也不敢南下。 1424年, 朱棣死於北征回師途中。 明朝這才停止了對蒙古的討伐。

三、曹操。 烏桓是佔據東北的一支少數民族, 烏桓強大後屢次侵擾邊境, 擄掠人口財物。 曹操于建安十二年,

力排眾議, 集結了20萬大軍遠征烏桓。 面對遊牧民族強悍的戰鬥力, 曹操騎兵毫不遜色, 虎豹騎“獲單于蹋頓”, 陣前斬首。 致使烏桓群龍無首, 士兵潰散。 《三國志》記載:“虜眾大崩, 斬蹋頓及名王已下, 胡、漢降者二十餘萬口。 ”曹操征討烏桓後, 除少數烏桓人遠遷遼東地區外, “其餘眾萬餘落, 悉徙居中國”。 此戰, 曹操也在少數民族心中建立了威望, 成為了“北方共主”。 在班師的途中, 路過碣石。 曹操策馬狂奔, 遙望著渤海, 意氣風發, 寫下千古名篇《觀滄海》, 此時曹操在胡人心中的地位達到了頂點, 各部“胡人”敢不“從命”、唯魏王之首是瞻乎!其中, 曹操晉升魏王, 南匈奴單于來朝賀時, 曹操將單于扣下, 讓匈奴的右賢王回去替單于監理國家。 面對單于突然被扣下,
匈奴人也不敢有一點怨言。 反觀篡曹的司馬家, 面對胡人, 和曹操比起來, 差的不是一點兩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