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劉備和諸葛亮的君臣關係真那麼和諧嗎?

在我們心目中, 諸葛亮一直是劉備的頭號軍師。 劉備集團打的所有神仙仗都是諸葛亮出謀劃策的。

不過我在真正瞭解三國這段歷史的時候, 我才發現:諸葛亮和劉備的關係其實很一般。

諸葛亮對於劉備的最大貢獻就是提出了著名的三分天下之計——“隆中對”。 但是在具體的實施中, 劉備並不把諸葛亮作為自己第一軍師的人選, 甚至很少聽他的意見。

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

我們來看一下劉備在一系列重大軍事行動中的部署:

1、在取西蜀的戰鬥中, 劉備選擇了與自己軍事思想最為合拍的龐統, 而把諸葛亮留在了荊州。 如果不是龐統戰死(年僅36歲), 諸葛亮是沒有機會率軍入蜀的。

“鳳雛先生”龐統

2、漢中之戰, 劉備又棄用了諸葛亮, 而選擇了另一位奇謀之士——法正。 法正是劉備非常信服的一位軍師, 對之言聽計從, 如曹操之郭奉孝。 結果法正45歲的時候就去世了, 以至於劉備連哭數日, 悲痛萬分。

法正(字孝直)

3、劉備稱帝后, 對於蜀漢的外交策略, 劉備、諸葛亮兩人又產生了嚴重的分歧。

諸葛亮主張聯吳抗曹, 與孫吳修好, 然後蜀漢出漢中道北伐, 和孫吳形成東西夾攻之勢。

而身經百戰的劉備, 卻對於這種保守的策略不削一顧。 他的策略是:出川東, 下荊州, 然後順流直下, 先滅吳, 再集合吳、漢之力和曹魏對決。

劉備的這種策略雖然是一種險中求勝的方法, 但從三國的結局看, 這種方針或許是蜀漢唯一的勝算。 由於兩人嚴重的意見分歧, 所以劉備這次又沒有帶上諸葛亮。

而這一次, 劉備唯一翻身的希望, 也被一個東吳人給破滅了, 他就是三國防守反擊之王——陸遜!這次焦點之戰就是三國著名的——“夷陵之戰”!此戰過後, 劉備給蜀漢留下了一個爛攤子。

書生拜將——陸遜

4、劉備白帝城托孤的時候, 其實委以重任的是東州人李嚴,

但此時諸葛亮多年辛苦耕耘的勢力已經強大, 李嚴顯然壓不住諸葛亮了。 於是劉備無奈的對諸葛亮說出了那句千古遺言:“君才十倍曹丕, 必能安國, 終定大事。 若嗣子可輔, 輔之;如其不才, 君可自取。 ”

劉備死時, 蜀中確實再無出類拔萃的軍事人才(除了魏延), 只有讓諸葛亮掌軍事。 不過諸葛亮後來還算很好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務, 讓蜀漢得以延續幾十年。

蜀漢後期猛將——魏延

諸葛亮本來是一個蕭何式的人物,不過時代賦予他的使命硬是將他往軍事統帥的位子上拉。就導致了諸葛亮後來不算太成功的六次北伐。曹魏如果沒有司馬懿和張郃,三國戰亂可能還會持續更長。

這樣看來,似乎也不是一件壞事...

本文作者《蜀山筆俠》專注于從不同角度看歷史,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蜀漢後期猛將——魏延

諸葛亮本來是一個蕭何式的人物,不過時代賦予他的使命硬是將他往軍事統帥的位子上拉。就導致了諸葛亮後來不算太成功的六次北伐。曹魏如果沒有司馬懿和張郃,三國戰亂可能還會持續更長。

這樣看來,似乎也不是一件壞事...

本文作者《蜀山筆俠》專注于從不同角度看歷史,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