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從陳家洛到張無忌,才是我們真實的樣子

花開花謝, 雨聚霧散

每個看著金庸故事成長的人, 都有長大的那一天, 伴隨著金庸的老去, 我們逐漸活成現在的樣子。 也許你不喜歡,

但是木已成舟。

我們每次看到一個故事, 都會時不時跟著故事的節奏, 陷入故事情節, 甚至成為故事中角色。 我們不經意間看著故事裡的他或者她, 歷經重重阻隔, 渡過千難萬險, 最終走進了自己的大結局。 故事就是故事, 他從來就不是事實, 而故事也是故事, 他一直來源於現實。

看過金庸的人, 都知道他有著十五部武俠小說, 如果讓你排個序, 談談其中你最不喜歡的男性主角, 也許陳家洛和張無忌很有可能都會榜上有名。

不喜歡陳家洛, 因為他心裡只有反清大業, 為此他不惜將深愛自己的香香公主獻給乾隆, 只相信這個親身哥哥能夠幡然醒悟, 為他成就大業。 他有著遠大的理想, 卻沒有承載理想的勇氣和實力,

他有著本來不錯的情感歸屬, 卻讓他人一個為之香消玉殞, 一個為之寂寥終身。

他的弱點在於自己的懦弱。

不喜歡張無忌, 因為他從來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無論是學武功, 當教主還是領導抗元大業。 他一直是被牽著鼻子走, 他的一生就在於遇到的人和事太多, 而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四女同舟何所望, 他都不知道自己真心喜歡的是誰。

他的弱點在於自己的優柔。

其實, 每一個經歷了讀書、考試和工作的人, 在自己心中何嘗沒有一個張無忌, 未嘗沒有一個陳家洛呢?我們從小至今按部就班地經歷著人生導師給我們設定的生活、學習。 我們經歷著曾經和現在乃至將來的種種安排, 卻鮮有機會擺脫這一切給我們事先做好的藩籬。

在我們的人生框架中, 已經或多或少地注入了大大小小的張無忌或者陳家洛, 他們影響著我們很多行動以及抉擇。

我們有時候都不得不承認, 我們都似乎討厭著現在的自己, 就像不喜歡金庸筆下的陳家洛和張無忌一樣。 他們真實地在紙上, 在銀屏裡展現著我們真實的樣子, 他們傳神出我們現實裡的點點滴滴, 他們無時不刻地透露出我們面對挫折的落寞, 陷入困境的絕望, 應對選擇是的猶豫。 他們太真實, 刺痛著我們脆弱的神經, 他們太深刻, 讓我們無法直視面對。

我們都會選擇逃避, 逃避到其他角色高尚完美中。 我們可以喜歡令狐沖, 喜歡他的放蕩灑脫;我們可以喜歡郭靖, 喜歡他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情懷;我們可以喜歡楊過, 喜歡他的風流倜儻, 用情專一。 我們唯獨不喜歡優柔懦弱的陳家洛和張無忌之類, 因為他們太像我們自己。

有人說:陳家洛不願負天下人, 便負紅顏。 一個為他香消玉殞, 一個因他寂寞餘生。 也許他的命運早早已是註定,

在那條命定的路上, 沒有預設愛情, 以及幸福。 張無忌放棄了江湖與江山。 他把幸福給了趙敏, 卻把牽掛給了小昭, 把漂泊給了蛛兒, 把憾恨給了芷若。 然而, 這世間太少的相濡以沫, 太多的相忘江湖。

這也是現實, 這就是現實中張無忌和陳家洛的樣子, 也是現實中我們真正的樣子。不過,真實的自己難道就真的不好嗎?

我們幾乎不會經歷陳家洛和張無忌一般的故事,但絕對會像他們那樣經歷種種選擇。我們似乎都會考慮好久才能做出最終的決定,我們都會思考、踟躕甚至猶豫不前,我們總是想著找到最優方案,總是考慮最好的結果。可是,生活就是如此,沒有最優項,沒有簡簡單單的選擇,沒有最恰到好處的安排。

其實擺脫這樣的藩籬也只有一步之遙,無論是定個小目標還是瀟灑放蕩都是活著的一種心境,這種境界只在於我們自己。

逝去的光陰已不再歸來。我們的內心深處都有一個陳家洛或者張無忌,當我們一步步成長,沿著青年、中年這樣的路線走下去,願我們都能跨過心中的陳和張,變成最想活成的樣子。

也是現實中我們真正的樣子。不過,真實的自己難道就真的不好嗎?

我們幾乎不會經歷陳家洛和張無忌一般的故事,但絕對會像他們那樣經歷種種選擇。我們似乎都會考慮好久才能做出最終的決定,我們都會思考、踟躕甚至猶豫不前,我們總是想著找到最優方案,總是考慮最好的結果。可是,生活就是如此,沒有最優項,沒有簡簡單單的選擇,沒有最恰到好處的安排。

其實擺脫這樣的藩籬也只有一步之遙,無論是定個小目標還是瀟灑放蕩都是活著的一種心境,這種境界只在於我們自己。

逝去的光陰已不再歸來。我們的內心深處都有一個陳家洛或者張無忌,當我們一步步成長,沿著青年、中年這樣的路線走下去,願我們都能跨過心中的陳和張,變成最想活成的樣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