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辨別真假新會陳皮之口感篇

【導讀】談到新會陳皮的口感, 讓我想起了一個成語:苦盡甘來。 這可能是對新會陳皮口感描述最為恰當的詞語了。

這是辨別真假新會陳皮系列文章, 共6篇。 本文是第4篇。

前3篇, 我們分別從外皮、內囊和氣味三個方面介紹了新會陳皮的真假, 這次我們從口感方面來說說新會陳皮。

在說新會陳皮口感之前, 我們先來瞭解下陳皮通類的口感。

陳皮, 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的乾燥成熟果皮, 曬乾或低溫乾燥而成。

記得以前看《舌尖上的中國》, 講到美食的五味——酸、甜、苦、辣、鹹, 其對應的調味品分別為:酸是醋,

甜是糖, 鹹是鹽, 辣是辣椒。

苦呢?

對應的就是陳皮。

具體在介紹苦味時, 片中這樣說道:“中國人在品嘗生活的甘甜之時, 似乎也很善於欣賞苦。 中國人善於吃‘苦’, 是因為苦的背後蘊含著更加豐富的味覺感受。 這種味道不只在食材, 還存在與各種各樣的調味品中, 比如陳皮。 ”

是的, 陳皮性溫, 味苦、辛。 新會陳皮亦如是。

那為什麼陳皮會顯苦味呢?

這是由於柑橘皮中含有一種由檸檬苷和苦味素構成的類檸檬苦素, 這種素會帶有辛辣苦澀的味道, 新皮中尤其明顯, 這也是陳皮需非“陳”不可原因之一。

既然如此, 那新會跟其它地方產的陳皮口感上還有區別嗎?

當然有。

由於新會陳皮內含豐富的揮發油類、多糖類和黃酮類三大活性物質。 隨著時間流去, 三大物質都在動態變化。 比如小分子揮發油成分會減少, 大分子揮發油成分相對增加, 另外類檸檬苦素也會慢慢被空氣氧化而減少, 故低年份的新會陳皮口感帶苦、酸、澀, 高年份的新會陳皮苦味會相對減少, 其口感愈變得甘、香、醇、陳。

非新會陳皮口感呢?

由於其揮發油種類少, 香氣微弱、單一。 所以其口感或甜, 或酸, 或苦, 或澀, 香氣隨陳化年份長短發生的變化也不大, 幾乎沒有陳香味。

我們來舉兩個例子加深下認識。

第一, 十年左右的新會陳皮帶有酸味, 正常嗎?

不正常。 一般來說,

由於糖類酵解轉化作用, 前五年特別前三年的陳化期會存在一個明顯的酸化過程, 以後會向酯的方向轉化, 因此五年以後的新會陳皮, 氣味變得清香, 酸苦味會逐步減少, 越高年份的陳皮, 口感愈發甘、香、醇。 若十年左右的新會陳皮湯味出現酸餿等雜異味, 或水味較重, 則可能是做舊皮或非新會陳皮。

第二, 新會陳皮做成的陳皮零食, 甜味多苦味少, 正常嗎?

不正常。 新會陳皮, 一般是作為中藥材使用, 有燥濕化痰、理氣健脾之功;或是作為調味料使用, 有去膻增香之效, 但極少有用新會陳皮為原料做成的零食食用。

為什麼呢?

是因為新會陳皮的價格高, 做成零食的話, 成本高, 消費者不願買單?

當然不是。

這跟我們前面說的類檸檬苦素有關,

一般做陳皮零食的, 多採用新鮮的果皮烘制而成。 新鮮的新會柑果皮中類檸檬苦素高, 辛辣苦澀味尤為突出, 按我們說法, 就是“痹脷”(麻痹舌頭)的感覺強烈, 所以不適合做成零食, 即使添加各種甜料進去, 苦痹感仍難以消失。

那為何我買的新會陳皮零食沒有苦痹感?

那是因為你沒看清楚配料表寫的內容, 是陳皮, 而非新會陳皮。

不信?

請仔細留意。

地道泡會員招募:一起認識和學習新會陳皮。 詳情請看相關頁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