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爆料!2萬元包吃住,只為求一份健康糞便?能救命?

最近, 朋友圈有一條消息被熱傳:

湖北5個月大男嬰, 因患病需要移植健康寶寶的糞菌。 可是, 她親戚朋友家的孩子沒有一個符合要求, 她的朋友知道了她的困境, 便幫忙在網上發帖子求助。

嬰兒糞便能救命?相信絕大數人的反應和小編一樣, 簡直是聞所未聞, 是不是也太重口味了。 其實, 這樣的案例早在前幾年就有。

2016年, 有一個13個月大的杭州男嬰得了“怪病”, 連喝水都過敏, 糞菌移植可能是最好的治療方法,

於是家長在朋友圈徵集糞菌供體:2萬元包吃住, 只為一份健康糞便救命!

2014年, 浙醫兒院消化科曾開展首例糞便移植治療專案, 用媽媽的大便提取含有正常菌群的液體, 輸送到11歲男孩的腸道裡, 治癒了男孩的偽膜性腸炎。

在國外, 美國、荷蘭都開設了“糞便銀行”, 這些捐糞銀行將收集、儲存及分配糞便, 以協助移植。 由於對供者標準過高, 通過檢測的少之又少。

什麼是糞菌移植?

將健康人糞便中的功能菌群, 移植到患者胃腸道內, 重建新的腸道菌群, 實現腸道及腸道外疾病的治療。 也被少數人稱為“糞便移植”、“糞菌治療”和“腸菌移植”或“腸微生態移植”。 迄今, 全世界已有約一萬例患者接受“糞菌移植”治療。

2014年糞菌移植成功的那位男孩, 便是使用了他媽媽的糞便, 準確地說, 移植的是細菌, 不是糞便。 人的腸道裡有上百種細菌, 有好細菌, 也有壞細菌, 這些細菌幫助我們消化食物、給我們提供各種維生素和脂肪酸、維持著我們的免疫系統的健康, 並説明我們抵禦各種感染。

只要它們相互平衡, 腸道內部的生態系統就能正常工作。

因此, 維持腸道菌群的平衡對於我們的健康而言非常必要。

這個治療沒有想像中那麼重口味!

由於不知道每一種病腸道裡缺哪種細菌, 缺多少, 所以沒法對症治療;而目前的微生態製劑, 細菌種類很單一, 實際效果不理想。

打個比方, 腸道裡的細菌家族, 好比是一個小社會, “糞菌移植”就好像是把一個完善的小社會, 遷移到一個已經混亂的社會裡, 請救兵來重建社會秩序。

聽起來有點像養魚, 從池塘裡移植水, 同時也把水裡的微生物、浮萍一起移植到了水族箱, 有助於保持魚缸內的生態平衡。

是不是這樣的解釋, 大家覺得通俗易懂多了, 那“糞菌移植”對捐獻者有什麼要求呢?

捐“便便”標準高過獻血!

為了分離一份優質的、不含病菌的糞便, 對捐獻者會有很高的要求。 因為捐獻者一旦有某些疾病, 都可能通過體液傳染給患者, 所以擔當如此重任, 捐獻者的糞便, 必須經過嚴格篩查。

據瞭解, “糞菌移植”的供者要儘量同性別、同年齡、同血型、經母乳餵養, 在過去3月內沒用抗生素治療,無傳染病、無過敏性疾病、無消化道疾病,生長發育健康的寶寶,以及其他限制條件。

另外,成人和兒童的腸道菌群,會有一點差別,但如果沒有兄弟姐妹,其他家屬條件符合也可以。但是,年紀特別大的老人,腸道菌群狀態不好,也不能成為捐獻者。

比如前文中提到的湖北5個月大男嬰,因患病需要移植健康寶寶的糞菌。而符合條件的寶寶則必須滿足以下要求:

1、5-7個月左右,男寶最好,實在沒有,女寶也可以;

2、順產;

3、沒吃過益生菌;

4、沒吃過輔食的,全母乳餵養;

5、身體健康,近三個月沒有打過消炎針抗生素;

6、寶寶生長發育正常。

特別要提醒的是,符合這些條件的寶寶還需要到醫院來採集靜脈血15ml完成篩查,以保證雙方寶寶健康。

由此可見捐獻條件之嚴苛和慎重,再想想比起能挽救一命的“便便”,2萬元真不算什麼。

那什麼樣的病症會選擇糞菌移植呢?

△分離後的菌液

這是一種新療法,醫生只選重病人

現在最新研究表明,“糞菌移植”可用來治療如頑固性便秘或腹瀉、克羅恩病、潰瘍性結腸炎、嚴重菌群失調、難治性腸道過敏、急慢性艱難梭菌感染(特別是復發性感染)、消化道感染性疾病、腸易激綜合征等,甚至對肥胖、糖尿病(合併腸道疾病)、代謝綜合征等腸道菌群相關性疾病也能發揮作用。

有資料顯示,糞便移植的安全性非常高——零不良反應。相比較更真實的“糞菌移植”,抗生素治療法卻令人生畏,所以“糞菌移植”值得我們更多的關注。

但是,相關領域專家也明確表示過,目前糞菌移植的機理尚未完全明確,所有的治療也還在臨床試驗階段。

這種治療方法,目前僅建議用於藥物治療無效的患者。當然,隨著技術的成熟,或許會為腸道菌群失調、難治性炎症性腸病重症患者帶去福音,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在過去3月內沒用抗生素治療,無傳染病、無過敏性疾病、無消化道疾病,生長發育健康的寶寶,以及其他限制條件。

另外,成人和兒童的腸道菌群,會有一點差別,但如果沒有兄弟姐妹,其他家屬條件符合也可以。但是,年紀特別大的老人,腸道菌群狀態不好,也不能成為捐獻者。

比如前文中提到的湖北5個月大男嬰,因患病需要移植健康寶寶的糞菌。而符合條件的寶寶則必須滿足以下要求:

1、5-7個月左右,男寶最好,實在沒有,女寶也可以;

2、順產;

3、沒吃過益生菌;

4、沒吃過輔食的,全母乳餵養;

5、身體健康,近三個月沒有打過消炎針抗生素;

6、寶寶生長發育正常。

特別要提醒的是,符合這些條件的寶寶還需要到醫院來採集靜脈血15ml完成篩查,以保證雙方寶寶健康。

由此可見捐獻條件之嚴苛和慎重,再想想比起能挽救一命的“便便”,2萬元真不算什麼。

那什麼樣的病症會選擇糞菌移植呢?

△分離後的菌液

這是一種新療法,醫生只選重病人

現在最新研究表明,“糞菌移植”可用來治療如頑固性便秘或腹瀉、克羅恩病、潰瘍性結腸炎、嚴重菌群失調、難治性腸道過敏、急慢性艱難梭菌感染(特別是復發性感染)、消化道感染性疾病、腸易激綜合征等,甚至對肥胖、糖尿病(合併腸道疾病)、代謝綜合征等腸道菌群相關性疾病也能發揮作用。

有資料顯示,糞便移植的安全性非常高——零不良反應。相比較更真實的“糞菌移植”,抗生素治療法卻令人生畏,所以“糞菌移植”值得我們更多的關注。

但是,相關領域專家也明確表示過,目前糞菌移植的機理尚未完全明確,所有的治療也還在臨床試驗階段。

這種治療方法,目前僅建議用於藥物治療無效的患者。當然,隨著技術的成熟,或許會為腸道菌群失調、難治性炎症性腸病重症患者帶去福音,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