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步輦圖》:文成公主的終身大事,就是在這一刻決定的

大唐《邸報》頭版頭條:

貞觀十五年正月十二日, 皇帝在太極殿親切接見了吐蕃使臣祿東贊。 賓主雙方就文成公主正式下嫁吐蕃贊普這一天大喜事,

互致祝賀, 並確定了送親、迎親的相關細節;會見中, 皇帝授予祿東贊“右衛大將軍”之職;雙方還就建立跨世紀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進行了展望。 吏部主爵郎中閻立本, 現場報導。 以下是現場照片:

有人一看上面的圖, 馬上就問了:照什麼片呐,

別逗了, 這不就是《步輦圖》嗎?

當然是《步輦圖》。 但是, 在我看來, 這哪裡是一幅畫啊, 它簡直就是一張照片, 一張新聞現場的照片。

《步輦圖》的由來, 簡單粗暴一點說, 就是唐太宗在接見祿東贊時, 叫來閻立本, 說內個誰, 你把今天這個大事兒記下, 哈?

閻立本遵旨, 舉起手中相機, 哦不, 舉起手中畫筆, “哢嚓”一聲, 就有了我們今天的《步輦圖》。

而今天的我們, 要秒懂《步輦圖》, 還真不大容易。 因為, 關於此圖的疑點和爭論, 實在不少。

一、畫著唐太宗的圖, 卻蓋著武則天的戳兒?

《步輦圖》現藏故宮博物院, 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但是這個“之一”, 有點不大靠譜兒。

有人說《步輦圖》是徹頭徹尾的偽作。 說其非唐畫, 非宋畫, 完全是後人的一件偽作。

主要的理由, 一是說畫得不好, 線條模糊無力, 人物造型不准。 老實說, 這點以我之拙眼, 可真看不出來。

二是說唐太宗怎麼可能這樣隨隨便便地接見外邦使臣。 這點倒還真說不準, 畢竟如今爭論的各方, 當時都不在現場。

也有人說《步輦圖》是宋人摹本。

主要的原因, 還是說畫得不好, 說是“人物面相呆板少神, 衣紋勾筆也欠勁健飛動, 這是出於臨摹的特徵”。 呃, 我再次表示, 看不出來。

當然也有人說, 《步輦圖》是閻立本的真跡。 閻立本, 初唐著名畫家, 但他並非當時的專職畫家, 而是唐太宗手下的文官, 先後擔任過主爵郎中、刑部侍郎、將作少監等官職, 後來更是擔任過唐高宗的宰相。 但他在史上最有名的, 還是他手中的那支畫筆和為我們留下的《步輦圖》《歷代帝王像》等名作。

最有意思的是, 還有人說現存的《步輦圖》, 是武則天鑒賞過的閻立本真跡。 因為, 上面還蓋有武則天的戳兒, 也就是印章。

可是, 這圖上密密麻麻到處都是戳兒啊, 哪一個是武則天的呢?

很好找。 說是“步輦圖”仨字兒, 是武則天寫的;而鈐在“步輦圖”仨字兒上的那個戳兒, 就是武則天的“曌”字私人印章。

眾所周知, 唐朝的官印不少, 考古發現的“中書省之印”實物, 就收藏於故宮博物院。 而武則天到了別出心裁創出“曌”字的時候, 已是皇帝。 作為皇帝, 她有8個官印:神璽、受命璽、皇帝行璽、皇帝之璽、皇帝信璽、天子行璽、天子之璽、天子信璽。

以上都是武則天的官印。 那在官印之外, 她有沒有私印呢?

唐朝皇帝擁有個人私印的情況, 倒是也有。 唐人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記載:“太宗皇帝自書貞觀二小字, 作二小印;玄宗皇帝自書開元二小字, 成一印”。

也就是說, 李世民有兩枚私印——“貞”和“觀”, 李隆基有一枚私印——“開元”。 他們的這些私印, 基本的用途, 就是用來收藏圖書、鑒賞字畫的。

兩位皇帝的這些私印所留下的印記,宋朝大書法家米芾還親自見過,他在《畫史》中說:“貞、觀、開元,皆小印,便於印縫。開元有二印,一印小者印書縫,大者圈刓角,一寸已上,古篆。”

武則天當皇帝的時間,在唐太宗和唐玄宗之間,這使得她擁有私印甚至擁有“曌”字私印,有了極大的可能性。雖然目前未見文獻記載,也未見實物印記。

同時,武則天也寫得一手好字,稱得上書法家,有著寫出畫中“步輦圖”那三個字的書法水準。《宣和書譜》稱她的字有“丈夫氣”,代表作是《升仙太子碑》。

《步輦圖》如果經過了與唐太宗、閻立本同時代的武則天書寫畫名,並蓋上了“曌”字戳兒,那當然是貨真價實的真跡了。只是,對於武則天的那個戳兒,我老覺著不大像。

二、此圖之所以叫《步輦圖》,是因為唐太宗屁股下面那個東東

整體看《步輦圖》,此畫以“步輦圖”仨字所在的中軸線為界,左邊3個人,右邊10個人。

左疏,右密;左靜,右動;左仨人鵠立,右眾星捧月;左端莊嚴肅,右儀仗隆重。

右邊10人以唐太宗為首,他也是此畫之中的男一號。

我們先從唐太宗屁股下面那個東東開始。那個東東叫“輦”,是皇帝老爺懶得走路、用來代步的工具,傳說最早始于夏朝。

最早的輦和車一樣,都有輪子,由馬拉或人推。秦朝以後,這種皇帝皇后專用的代步工具被去掉了輪子,由原來的馬拉改為人抬,於是被稱作“步輦”,又叫“腰輿”“舁床”。

步輦之上的唐太宗李世民,以四分之三的側面角度出現,頭戴黑紗襆頭,玉面朗目,留著微微上翹的髭須,身穿赭黃色圓領長袍,腰系紅鞓帶,腳蹬烏皮六合靴。

作為東道主,作為大國之君,李世民顯得既莊重英武,又雍容大度,神情舉止中不失對客人的熱情。

李世民穿的這一身衣服,也並不是隨便穿的,而是當時皇帝的常服,是正式場合才穿的衣服:“其常服,赤黃袍衫,折上頭巾,九環帶,六合靴,皆起自魏、周,便於戎事。自貞觀已後,非元日、冬至受朝及大祭祀,皆常服而已。”

原來,這位年少隨父起兵,戰場上罕逢敵手,打下了唐朝三分之二江山,接著發動玄武門之變,殺兄屠弟逼父得以登上皇位,即位後以善於納諫而著稱,一手造就了“貞觀之治”所謂千古明君,本尊長這個樣子啊。

說完了男一號,再來看他身邊的9個美女。

9個美女分工明確,1人撐傘,2人持扇,6人抬輦。

美女們著裝統一,風格一水兒的清秀、簡約,一看就是宮裡配發的“高腰掩乳”工作服:上穿交領右衽窄袖衫,衫外披著半透明的絲質連袖帔帛,下穿“十二破”式紅綠相間長裙,裙下是小口條紋間色褲,足蹬紅色透空軟錦靴。

“高腰掩乳”裝是流行於唐朝的女裝。這種服裝將腰線提高到腋下,從而在視覺上改變了上下裝的比例,特別是拉長了下半身的長度,使女性顯得下體修長,亭亭玉立;同時,這種服裝能夠充分表現女性的胸部輪廓和臀部曲線,使女性顯得既優雅高貴,又性感襲人。

當然,由於這幫美女們平時就是幹體力活的,所以她們的“高腰掩乳”裝,進行了多處改進,以方便行動:

一是上衣的袖口,戴上了長蛇式繞腕多匝的金鐲,也就是唐朝時稱為“金纏臂”的首飾,進行了收口和束緊;二是為了避免裙子曳地的行動不便,美女將裙子提起,束於臀部,在視覺上形成了裙子的“雙腰線”;三是腳穿便於行動的靴,而不是履。

美女們的髮型也是一樣的,都是高束髮髻,髮型類似今天的卷髮,很像雲朵的形狀,這就是初唐時期的美女時尚髮型之一——“雲髻”。美女們的眉型,也是初唐流行的細長樣式——柳葉眉。

說起來,唐太宗一個大男人,至少也有個一百多斤重吧,他還真是好意思,讓幾個女人抬著走。當然呐,人家是一號首長,大領導啊,該當的。看見步輦正前方那個肩上搭繩兒、雙手緊握把手、歪著腦袋、正在使勁兒的宮女美眉沒?原來,李世民這哥們兒挺沉的呐。

說到這裡,有一個事兒,特別值得一提,也特別好玩兒。《步輦圖》所載史事,發生於貞觀十五年正月,而武則天進入李世民後宮被封為才人的時間,則是貞觀十一年十一月。

也就是說,《步輦圖》時,武才人正在宮中。搞不好,圖中簇擁在李世民身邊的9個宮女中,就有武才人!如果真是那樣,那就好玩了。

可惜的是,這種可能性很小很小。因為按照唐朝官制,武則天當時是正四品的才人,其在宮中的崗位職責是“掌敘燕寢,理絲枲”;而負責把唐太宗用步輦抬著走的宮女們,則來自于“宮官”機構中的“尚寢局”。在尚寢局中,專設“司輿、典輿、掌輿各二人”,其崗位職責是“掌輿輦、繖扇、文物、羽旄”。

所以,圖中簇擁在李世民身邊的9個宮女,都是身處“司輿、典輿、掌輿”這些崗位的宮女。武才人相對於她們來說,那是正四品的高級幹部了,這種粗活兒,她是不幹的。

但我仍然不免要想,要是武才人在那9個宮女之中,那才好玩兒咧。

畫作左邊,依序站立的三人中,中間那位,就是男二號祿東贊。他梳著辮發,頭戴繩圈冠,高鼻樑,絡腮胡,身穿飾有金色聯珠對鳥紋的窄袖圓領直襟長袍,腳蹬黑靴,拱手肅立,神態謙恭。這是必然的,畢竟他是來迎親的,“低頭娶媳婦”嘛。

他頭上的繩圈冠,是當時吐蕃人所特有的一種頭飾。多為紅色,當然也有其它顏色,畫中祿東贊的繩圈冠就是黑色。

吐蕃人的繩圈冠,在腦後系結,有的繩圈冠纏繞數量較多,幾乎將頭頂完全封閉,有的則只是纏繞一兩圈,將頭頂完全漏出,比如畫中的祿東贊。

祿東贊的腰帶,看不出材質。吐蕃人的腰帶,多以皮質為主,但也有玉質腰帶。祿東贊的腰帶上懸掛著的那兩件東西,叫做蹀躞。

蹀躞是指從腰帶中穿孔引出的小細帶,用以懸掛小刀、火石、礪石、算袋等小型隨身物件。一般情況下,吐蕃人應該懸掛7個蹀躞,但祿東贊在畫中卻只懸掛了2個。沈從文先生在他的名著《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中據此認為,《步輦圖》可能是後人偽作。

話說我還有一個重點要講,就是祿東贊的那個小腰啊,可是真細,盈手一握的趕腳啊。畫中4個男人中,就數他腰細,幾乎可以與畫中美女們比比腰了。一個大男人,如此腰細,真想起祿東贊於地下,問問他是怎麼做到的。為什麼我的腰……

然後,我們要說說那個穿著大紅袍最顯眼的男三號了。對,就是那個相貌堂堂、虯髯紅袍的大帥哥。

大帥哥的紅袍歷來最為人所關注。有人甚至說,因為祿東贊是來迎親辦喜事的,所以這位負責把祿東贊引見給唐太宗的禮官,被畫家閻立本特意畫成了大紅衣服,以烘托喜慶氣氛。

這完全是不瞭解唐代官員的服色制度所導致的誤解。唐代官員的衣服顏色,雖然前後幾經變化,但基本制度仍然得以保留,即“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緋,六七品服綠,八九品服青”。

畫中這位紅袍帥哥,顯然是唐朝三品以下、五品以上的官員,所以穿著紅色官服。而考慮到當時接待外藩的事務由禮部的主客司負責,可以斷定他是禮部或禮部主客司的三品以下、五品以上的官員。

唐朝的禮部尚書是正三品,而且貞觀十五年的禮部尚書是江夏王李道宗。他如果出現在畫中,他應該身穿紫色官服。所以,紅袍帥哥一不是禮部尚書,二不是江夏王李道宗。

在禮部,有資格穿著紅色官服的官員,有正四品下的禮部侍郎1人、同為從五品上的禮部司、祠部司、膳部司和主客司的郎中4人,加起來一共5人。其餘官員則對不起,穿紅色官服不夠級別。

據此可以斷定,紅袍帥哥不是當時的禮部侍郎,就是當時禮部主客司的郎中。雖然,我們暫時還無法查出他的姓名。

他手中拿的,是上圓下方的象牙笏。笏是指用象牙或竹片製成的長條形板子,也叫手板或朝笏,主要用於大臣上朝時的指畫或記事。

他的腰間,像祿東贊腰間的蹀躞一樣,也懸掛著一個銀色的小袋子,叫作“魚袋”。“魚袋”是用來盛裝魚符的。唐朝的魚符,既是五品以上官員的身份地位象徵,也是他們出入宮門的通行證。

魚符大約6釐米大小,其狀如魚形,於魚鰭處剖為兩半,在剖面刻上官員的官職姓名。然後在魚嘴處鑽一圓孔,穿繩系在腰帶上,以免遺失。

按照唐制,官員的魚符左二右一。官員手中持有的是右半邊的1個魚符,宮中則藏著左半邊的2個魚符,需要進出宮門、查驗身份時,需左右相合方可。

因為魚符太小,容易遺失,所以後來發展到以魚袋盛放。魚袋也有制度,“著紫者金裝,著緋者銀裝”。這位紅袍帥哥的魚袋,不能違反規定,必須是銀色的。

男四號顯然是品級較低的翻譯官。白色的袍服顯示,他甚至沒有達到八九品官員的級別,類似于辦事員的角色。因此,畫中他的服色最為簡單,神色也最為拘謹。畢竟,他見到皇帝的機會,不多。

三、《步輦圖》中,唐太宗也給祿東贊配發了一個老婆

《步輦圖》中留下了本尊真實形象的祿東贊,在吐蕃史上的貢獻不亞於松贊干布,也是個大大的人才。

他出身吐蕃王族家庭,為人“明毅嚴重”,長期擔任相當於宰相的“大論”之職,是吐蕃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外交家。

他作為外交家的主要貢獻,就是這張《步輦圖》描繪的場景。他成功地為松贊干布帶回了一位漂亮漢族老婆,並鑄就了漢藏關係史上的一段佳話。

其實,漂亮漢族老婆,他也有一個。因為,當時的《步輦圖》中,還發生了唐太宗強行“買一送一”的一幕:

初,太宗既許降文成公主,贊普使祿東贊來迎,召見顧問,進對合旨,太宗禮之,有異諸蕃,乃拜祿東贊為右衛大將軍,又以琅邪長公主外孫女段氏妻之。祿東贊辭曰:“臣本國有婦,父母所聘,情不忍乖。且贊普未謁公主,陪臣安敢輒娶。”太宗嘉之,欲撫以厚恩,雖奇其答而不遂其請。

皇帝發老婆這種好事兒,他居然還拒絕。唉,我想,這就是他比我混得好的原因之一吧。

這位段氏,就是唐太宗給祿東贊配發的漂亮漢族老婆。而且,段氏的出身,與文成公主是一模一樣的,也是唐朝“宗室女”,所差的只是未封公主而已。

史書上的說法是,唐太宗“雖奇其答而不遂其請”。換句話說,唐太宗強行把段氏塞給了他做老婆。如果真的如此,那祿東贊返回吐蕃時,就是公私兼顧了。公事是給松贊干布帶回了和親的老婆,私事則是捎帶手地也給自己帶回了一個漂亮漢族老婆。

只是奇怪的是,這位段氏的言行如何,是否為祿東贊留下了子嗣等等,在此後的漢藏史書上均未見記錄。也許,她真的沒有嫁給祿東贊?

在《步輦圖》中,身為吐蕃使節的祿東贊,雖然拒絕了皇帝配發的老婆,但卻接受了李世民授予的大唐“右衛大將軍”的虛職。此時的他,絕不會想到,他的後裔子孫會在58年之後,正式入唐為官,成為大唐職官隊伍中的一分子,而且還有多位子孫擔任了類似“右衛大將軍”這樣級別的實職。

史書記載,祿東贊有子五人:贊悉若、欽陵、贊婆、悉多幹、勃論。

西元667年,祿東贊去世,他的兒子都很爭氣,既繼承了他的才幹,也繼承了他的權位。大兒子贊悉若和二兒子欽陵,先後掌握吐蕃軍政大權。

其中,大兒子贊悉若早逝,二兒子欽陵掌權最久:“吐蕃自論欽陵兄弟專統兵馬,欽陵每居中用事,諸弟分據方面,贊婆則專在東境,與中國為鄰,三十餘年,常為邊患。其兄弟皆有才略,諸蕃憚之。”

欽陵兄弟如此牛氣,不僅“諸蕃憚之”,而且功高震主、權重震主,搞得連他們的上司吐蕃贊普——器弩悉弄也“憚之”了。

終於,吐蕃贊普以圍獵的名義召集軍隊,開始向欽陵進攻,“召兵執欽陵親党二千餘人,殺之”,“欽陵舉兵不受召,贊普自帥眾討之,欽陵未戰而潰,遂自殺,其親信左右同日自殺者百餘人。”

這下,祿東贊的子孫們在吐蕃混不下去了,於是他們在祿東贊的第三個兒子贊婆的率領下,“率所部千余人及其兄子莽布支等來降”。此時,唐朝說了算的已變成了武則天,她大氣地給予了祿東贊子孫們禮遇,“遣羽林飛騎郊外迎之,授贊婆輔國大將軍、行右衛大將軍,封歸德郡王,優賜甚厚。”

贊婆是祿東贊子孫仕唐的第一代。

值得一提的是,祿東贊子孫歸唐以後,以“論”為姓。這是為了紀念祿東贊等祖先曾經擔任過吐蕃的“大論”之職,“宰相為論,因而氏焉”。

祿東贊之孫、欽陵之子論弓仁,是祿東贊子孫仕唐的第二代。

他是和三叔贊婆一起歸唐的,初授“左玉鈴衛將軍,酒泉郡公”,後任朔方軍前鋒游弈使,累遷左驍衛大將軍、朔方副大使,死後贈撥川郡王,諡曰忠。

論誠節,是祿東贊子孫仕唐的第三代。

安史之亂中,論誠節“危機之時見其節,帥子弟及家僮以牧馬千駟,罄其財用,以奉禁旅”,再次向唐朝皇帝顯示了自己家族的忠誠。

論惟賢、論惟貞、論惟明,是祿東贊子孫仕唐的第四代。

論惟賢三兄弟,都效忠于唐肅宗,在平定安史之亂的戰爭之中馳騁疆場,屢立戰功。論惟賢終於“驃騎大將軍、行左武威衛將軍、上柱國公”,論惟貞終於“左領軍衛大將軍、英武軍使”,論惟明則終於“太常伯、執金吾”。

“同州白水縣丞”論輔鼎、“常州江陰縣尉”論倜、右領軍衛騎曹參軍論俶,是祿東贊子孫仕唐的第五代。

祿東贊子孫仕唐,在史冊上留名的,就有五代,而且代有才人。這既是祿東贊個人的福報,也是我國民族融合史上的佳話。

四、對於遠嫁吐蕃,文成公主一開始其實是拒絕的

《步輦圖》其實與一位唐朝美女的命運緊密相關,雖然她當時並未在場,沒有出現在畫中。這位美女,就是文成公主。

《步輦圖》中的史事,發生在貞觀十五年正月十二日。三天之後的正月十五日,文成公主就踏上了遠嫁吐蕃的遙遠路程。

對於遠嫁吐蕃,文成公主一開始其實是拒絕的。雖然文成公主的這個態度,在唐朝官方史料中沒有任何記錄。

但在五世達賴喇嘛著的《西藏王臣記》中,就記錄下了文成公主曾經說過的話:“遠適他方,難與父母親眷相見,……兒不欲往。”一個年僅16歲的少女,要擱今天還是一個青澀的高中女生,面對遠嫁異族的和親,有此想法,太正常了。

但她迫於皇命,還是壓抑著心中的不情願,踏上了前往吐蕃的和親之路。也在吐蕃生活了40年,于唐高宗永隆元年(西元680年)去世,享年56歲。而自她嫁入吐蕃後,唐蕃雙方關係友好,“數十年間,一方清靜”。

這個弱女子,在《步輦圖》中的那一刻,被別人決定了自己的命運之後,就接受了命運的安排,為了國家和民族,完成了屬於自己的歷史使命,成就了屬於自己的那段佳話。

而她從長安出發之後,終身未能再履中土,終身未能再見親人。

兩位皇帝的這些私印所留下的印記,宋朝大書法家米芾還親自見過,他在《畫史》中說:“貞、觀、開元,皆小印,便於印縫。開元有二印,一印小者印書縫,大者圈刓角,一寸已上,古篆。”

武則天當皇帝的時間,在唐太宗和唐玄宗之間,這使得她擁有私印甚至擁有“曌”字私印,有了極大的可能性。雖然目前未見文獻記載,也未見實物印記。

同時,武則天也寫得一手好字,稱得上書法家,有著寫出畫中“步輦圖”那三個字的書法水準。《宣和書譜》稱她的字有“丈夫氣”,代表作是《升仙太子碑》。

《步輦圖》如果經過了與唐太宗、閻立本同時代的武則天書寫畫名,並蓋上了“曌”字戳兒,那當然是貨真價實的真跡了。只是,對於武則天的那個戳兒,我老覺著不大像。

二、此圖之所以叫《步輦圖》,是因為唐太宗屁股下面那個東東

整體看《步輦圖》,此畫以“步輦圖”仨字所在的中軸線為界,左邊3個人,右邊10個人。

左疏,右密;左靜,右動;左仨人鵠立,右眾星捧月;左端莊嚴肅,右儀仗隆重。

右邊10人以唐太宗為首,他也是此畫之中的男一號。

我們先從唐太宗屁股下面那個東東開始。那個東東叫“輦”,是皇帝老爺懶得走路、用來代步的工具,傳說最早始于夏朝。

最早的輦和車一樣,都有輪子,由馬拉或人推。秦朝以後,這種皇帝皇后專用的代步工具被去掉了輪子,由原來的馬拉改為人抬,於是被稱作“步輦”,又叫“腰輿”“舁床”。

步輦之上的唐太宗李世民,以四分之三的側面角度出現,頭戴黑紗襆頭,玉面朗目,留著微微上翹的髭須,身穿赭黃色圓領長袍,腰系紅鞓帶,腳蹬烏皮六合靴。

作為東道主,作為大國之君,李世民顯得既莊重英武,又雍容大度,神情舉止中不失對客人的熱情。

李世民穿的這一身衣服,也並不是隨便穿的,而是當時皇帝的常服,是正式場合才穿的衣服:“其常服,赤黃袍衫,折上頭巾,九環帶,六合靴,皆起自魏、周,便於戎事。自貞觀已後,非元日、冬至受朝及大祭祀,皆常服而已。”

原來,這位年少隨父起兵,戰場上罕逢敵手,打下了唐朝三分之二江山,接著發動玄武門之變,殺兄屠弟逼父得以登上皇位,即位後以善於納諫而著稱,一手造就了“貞觀之治”所謂千古明君,本尊長這個樣子啊。

說完了男一號,再來看他身邊的9個美女。

9個美女分工明確,1人撐傘,2人持扇,6人抬輦。

美女們著裝統一,風格一水兒的清秀、簡約,一看就是宮裡配發的“高腰掩乳”工作服:上穿交領右衽窄袖衫,衫外披著半透明的絲質連袖帔帛,下穿“十二破”式紅綠相間長裙,裙下是小口條紋間色褲,足蹬紅色透空軟錦靴。

“高腰掩乳”裝是流行於唐朝的女裝。這種服裝將腰線提高到腋下,從而在視覺上改變了上下裝的比例,特別是拉長了下半身的長度,使女性顯得下體修長,亭亭玉立;同時,這種服裝能夠充分表現女性的胸部輪廓和臀部曲線,使女性顯得既優雅高貴,又性感襲人。

當然,由於這幫美女們平時就是幹體力活的,所以她們的“高腰掩乳”裝,進行了多處改進,以方便行動:

一是上衣的袖口,戴上了長蛇式繞腕多匝的金鐲,也就是唐朝時稱為“金纏臂”的首飾,進行了收口和束緊;二是為了避免裙子曳地的行動不便,美女將裙子提起,束於臀部,在視覺上形成了裙子的“雙腰線”;三是腳穿便於行動的靴,而不是履。

美女們的髮型也是一樣的,都是高束髮髻,髮型類似今天的卷髮,很像雲朵的形狀,這就是初唐時期的美女時尚髮型之一——“雲髻”。美女們的眉型,也是初唐流行的細長樣式——柳葉眉。

說起來,唐太宗一個大男人,至少也有個一百多斤重吧,他還真是好意思,讓幾個女人抬著走。當然呐,人家是一號首長,大領導啊,該當的。看見步輦正前方那個肩上搭繩兒、雙手緊握把手、歪著腦袋、正在使勁兒的宮女美眉沒?原來,李世民這哥們兒挺沉的呐。

說到這裡,有一個事兒,特別值得一提,也特別好玩兒。《步輦圖》所載史事,發生於貞觀十五年正月,而武則天進入李世民後宮被封為才人的時間,則是貞觀十一年十一月。

也就是說,《步輦圖》時,武才人正在宮中。搞不好,圖中簇擁在李世民身邊的9個宮女中,就有武才人!如果真是那樣,那就好玩了。

可惜的是,這種可能性很小很小。因為按照唐朝官制,武則天當時是正四品的才人,其在宮中的崗位職責是“掌敘燕寢,理絲枲”;而負責把唐太宗用步輦抬著走的宮女們,則來自于“宮官”機構中的“尚寢局”。在尚寢局中,專設“司輿、典輿、掌輿各二人”,其崗位職責是“掌輿輦、繖扇、文物、羽旄”。

所以,圖中簇擁在李世民身邊的9個宮女,都是身處“司輿、典輿、掌輿”這些崗位的宮女。武才人相對於她們來說,那是正四品的高級幹部了,這種粗活兒,她是不幹的。

但我仍然不免要想,要是武才人在那9個宮女之中,那才好玩兒咧。

畫作左邊,依序站立的三人中,中間那位,就是男二號祿東贊。他梳著辮發,頭戴繩圈冠,高鼻樑,絡腮胡,身穿飾有金色聯珠對鳥紋的窄袖圓領直襟長袍,腳蹬黑靴,拱手肅立,神態謙恭。這是必然的,畢竟他是來迎親的,“低頭娶媳婦”嘛。

他頭上的繩圈冠,是當時吐蕃人所特有的一種頭飾。多為紅色,當然也有其它顏色,畫中祿東贊的繩圈冠就是黑色。

吐蕃人的繩圈冠,在腦後系結,有的繩圈冠纏繞數量較多,幾乎將頭頂完全封閉,有的則只是纏繞一兩圈,將頭頂完全漏出,比如畫中的祿東贊。

祿東贊的腰帶,看不出材質。吐蕃人的腰帶,多以皮質為主,但也有玉質腰帶。祿東贊的腰帶上懸掛著的那兩件東西,叫做蹀躞。

蹀躞是指從腰帶中穿孔引出的小細帶,用以懸掛小刀、火石、礪石、算袋等小型隨身物件。一般情況下,吐蕃人應該懸掛7個蹀躞,但祿東贊在畫中卻只懸掛了2個。沈從文先生在他的名著《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中據此認為,《步輦圖》可能是後人偽作。

話說我還有一個重點要講,就是祿東贊的那個小腰啊,可是真細,盈手一握的趕腳啊。畫中4個男人中,就數他腰細,幾乎可以與畫中美女們比比腰了。一個大男人,如此腰細,真想起祿東贊於地下,問問他是怎麼做到的。為什麼我的腰……

然後,我們要說說那個穿著大紅袍最顯眼的男三號了。對,就是那個相貌堂堂、虯髯紅袍的大帥哥。

大帥哥的紅袍歷來最為人所關注。有人甚至說,因為祿東贊是來迎親辦喜事的,所以這位負責把祿東贊引見給唐太宗的禮官,被畫家閻立本特意畫成了大紅衣服,以烘托喜慶氣氛。

這完全是不瞭解唐代官員的服色制度所導致的誤解。唐代官員的衣服顏色,雖然前後幾經變化,但基本制度仍然得以保留,即“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緋,六七品服綠,八九品服青”。

畫中這位紅袍帥哥,顯然是唐朝三品以下、五品以上的官員,所以穿著紅色官服。而考慮到當時接待外藩的事務由禮部的主客司負責,可以斷定他是禮部或禮部主客司的三品以下、五品以上的官員。

唐朝的禮部尚書是正三品,而且貞觀十五年的禮部尚書是江夏王李道宗。他如果出現在畫中,他應該身穿紫色官服。所以,紅袍帥哥一不是禮部尚書,二不是江夏王李道宗。

在禮部,有資格穿著紅色官服的官員,有正四品下的禮部侍郎1人、同為從五品上的禮部司、祠部司、膳部司和主客司的郎中4人,加起來一共5人。其餘官員則對不起,穿紅色官服不夠級別。

據此可以斷定,紅袍帥哥不是當時的禮部侍郎,就是當時禮部主客司的郎中。雖然,我們暫時還無法查出他的姓名。

他手中拿的,是上圓下方的象牙笏。笏是指用象牙或竹片製成的長條形板子,也叫手板或朝笏,主要用於大臣上朝時的指畫或記事。

他的腰間,像祿東贊腰間的蹀躞一樣,也懸掛著一個銀色的小袋子,叫作“魚袋”。“魚袋”是用來盛裝魚符的。唐朝的魚符,既是五品以上官員的身份地位象徵,也是他們出入宮門的通行證。

魚符大約6釐米大小,其狀如魚形,於魚鰭處剖為兩半,在剖面刻上官員的官職姓名。然後在魚嘴處鑽一圓孔,穿繩系在腰帶上,以免遺失。

按照唐制,官員的魚符左二右一。官員手中持有的是右半邊的1個魚符,宮中則藏著左半邊的2個魚符,需要進出宮門、查驗身份時,需左右相合方可。

因為魚符太小,容易遺失,所以後來發展到以魚袋盛放。魚袋也有制度,“著紫者金裝,著緋者銀裝”。這位紅袍帥哥的魚袋,不能違反規定,必須是銀色的。

男四號顯然是品級較低的翻譯官。白色的袍服顯示,他甚至沒有達到八九品官員的級別,類似于辦事員的角色。因此,畫中他的服色最為簡單,神色也最為拘謹。畢竟,他見到皇帝的機會,不多。

三、《步輦圖》中,唐太宗也給祿東贊配發了一個老婆

《步輦圖》中留下了本尊真實形象的祿東贊,在吐蕃史上的貢獻不亞於松贊干布,也是個大大的人才。

他出身吐蕃王族家庭,為人“明毅嚴重”,長期擔任相當於宰相的“大論”之職,是吐蕃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外交家。

他作為外交家的主要貢獻,就是這張《步輦圖》描繪的場景。他成功地為松贊干布帶回了一位漂亮漢族老婆,並鑄就了漢藏關係史上的一段佳話。

其實,漂亮漢族老婆,他也有一個。因為,當時的《步輦圖》中,還發生了唐太宗強行“買一送一”的一幕:

初,太宗既許降文成公主,贊普使祿東贊來迎,召見顧問,進對合旨,太宗禮之,有異諸蕃,乃拜祿東贊為右衛大將軍,又以琅邪長公主外孫女段氏妻之。祿東贊辭曰:“臣本國有婦,父母所聘,情不忍乖。且贊普未謁公主,陪臣安敢輒娶。”太宗嘉之,欲撫以厚恩,雖奇其答而不遂其請。

皇帝發老婆這種好事兒,他居然還拒絕。唉,我想,這就是他比我混得好的原因之一吧。

這位段氏,就是唐太宗給祿東贊配發的漂亮漢族老婆。而且,段氏的出身,與文成公主是一模一樣的,也是唐朝“宗室女”,所差的只是未封公主而已。

史書上的說法是,唐太宗“雖奇其答而不遂其請”。換句話說,唐太宗強行把段氏塞給了他做老婆。如果真的如此,那祿東贊返回吐蕃時,就是公私兼顧了。公事是給松贊干布帶回了和親的老婆,私事則是捎帶手地也給自己帶回了一個漂亮漢族老婆。

只是奇怪的是,這位段氏的言行如何,是否為祿東贊留下了子嗣等等,在此後的漢藏史書上均未見記錄。也許,她真的沒有嫁給祿東贊?

在《步輦圖》中,身為吐蕃使節的祿東贊,雖然拒絕了皇帝配發的老婆,但卻接受了李世民授予的大唐“右衛大將軍”的虛職。此時的他,絕不會想到,他的後裔子孫會在58年之後,正式入唐為官,成為大唐職官隊伍中的一分子,而且還有多位子孫擔任了類似“右衛大將軍”這樣級別的實職。

史書記載,祿東贊有子五人:贊悉若、欽陵、贊婆、悉多幹、勃論。

西元667年,祿東贊去世,他的兒子都很爭氣,既繼承了他的才幹,也繼承了他的權位。大兒子贊悉若和二兒子欽陵,先後掌握吐蕃軍政大權。

其中,大兒子贊悉若早逝,二兒子欽陵掌權最久:“吐蕃自論欽陵兄弟專統兵馬,欽陵每居中用事,諸弟分據方面,贊婆則專在東境,與中國為鄰,三十餘年,常為邊患。其兄弟皆有才略,諸蕃憚之。”

欽陵兄弟如此牛氣,不僅“諸蕃憚之”,而且功高震主、權重震主,搞得連他們的上司吐蕃贊普——器弩悉弄也“憚之”了。

終於,吐蕃贊普以圍獵的名義召集軍隊,開始向欽陵進攻,“召兵執欽陵親党二千餘人,殺之”,“欽陵舉兵不受召,贊普自帥眾討之,欽陵未戰而潰,遂自殺,其親信左右同日自殺者百餘人。”

這下,祿東贊的子孫們在吐蕃混不下去了,於是他們在祿東贊的第三個兒子贊婆的率領下,“率所部千余人及其兄子莽布支等來降”。此時,唐朝說了算的已變成了武則天,她大氣地給予了祿東贊子孫們禮遇,“遣羽林飛騎郊外迎之,授贊婆輔國大將軍、行右衛大將軍,封歸德郡王,優賜甚厚。”

贊婆是祿東贊子孫仕唐的第一代。

值得一提的是,祿東贊子孫歸唐以後,以“論”為姓。這是為了紀念祿東贊等祖先曾經擔任過吐蕃的“大論”之職,“宰相為論,因而氏焉”。

祿東贊之孫、欽陵之子論弓仁,是祿東贊子孫仕唐的第二代。

他是和三叔贊婆一起歸唐的,初授“左玉鈴衛將軍,酒泉郡公”,後任朔方軍前鋒游弈使,累遷左驍衛大將軍、朔方副大使,死後贈撥川郡王,諡曰忠。

論誠節,是祿東贊子孫仕唐的第三代。

安史之亂中,論誠節“危機之時見其節,帥子弟及家僮以牧馬千駟,罄其財用,以奉禁旅”,再次向唐朝皇帝顯示了自己家族的忠誠。

論惟賢、論惟貞、論惟明,是祿東贊子孫仕唐的第四代。

論惟賢三兄弟,都效忠于唐肅宗,在平定安史之亂的戰爭之中馳騁疆場,屢立戰功。論惟賢終於“驃騎大將軍、行左武威衛將軍、上柱國公”,論惟貞終於“左領軍衛大將軍、英武軍使”,論惟明則終於“太常伯、執金吾”。

“同州白水縣丞”論輔鼎、“常州江陰縣尉”論倜、右領軍衛騎曹參軍論俶,是祿東贊子孫仕唐的第五代。

祿東贊子孫仕唐,在史冊上留名的,就有五代,而且代有才人。這既是祿東贊個人的福報,也是我國民族融合史上的佳話。

四、對於遠嫁吐蕃,文成公主一開始其實是拒絕的

《步輦圖》其實與一位唐朝美女的命運緊密相關,雖然她當時並未在場,沒有出現在畫中。這位美女,就是文成公主。

《步輦圖》中的史事,發生在貞觀十五年正月十二日。三天之後的正月十五日,文成公主就踏上了遠嫁吐蕃的遙遠路程。

對於遠嫁吐蕃,文成公主一開始其實是拒絕的。雖然文成公主的這個態度,在唐朝官方史料中沒有任何記錄。

但在五世達賴喇嘛著的《西藏王臣記》中,就記錄下了文成公主曾經說過的話:“遠適他方,難與父母親眷相見,……兒不欲往。”一個年僅16歲的少女,要擱今天還是一個青澀的高中女生,面對遠嫁異族的和親,有此想法,太正常了。

但她迫於皇命,還是壓抑著心中的不情願,踏上了前往吐蕃的和親之路。也在吐蕃生活了40年,于唐高宗永隆元年(西元680年)去世,享年56歲。而自她嫁入吐蕃後,唐蕃雙方關係友好,“數十年間,一方清靜”。

這個弱女子,在《步輦圖》中的那一刻,被別人決定了自己的命運之後,就接受了命運的安排,為了國家和民族,完成了屬於自己的歷史使命,成就了屬於自己的那段佳話。

而她從長安出發之後,終身未能再履中土,終身未能再見親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