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勝者王侯敗者寇,這句話在美國南北戰爭時是不成立的

美國南北內戰後期, 南方聯軍敗局已定。 著名的南方聯軍司令李將軍面臨著是投降還是繼續抵抗的問題。 作為畢業於西點軍校、視軍人的榮譽比生命還重要的李將軍, 他的內心是寧願戰死沙場也不願意投降。 此時, 高傲的南方軍隊和人民中出現一種呼聲, 主張不投降, 在將軍的領導下, 把南方的婦女及青少年也動員和組織起來參加戰鬥, 進行遊擊戰即人民戰爭, 把南方變成人民戰爭和遊擊戰爭的遼闊戰場, 把北方軍隊拖進遊擊戰的汪洋大海之中, 這樣堅持到最後有可能把北軍拖垮, 反敗為勝。

對此, 李將軍毫不猶疑地拒絕了, 他認為, 戰爭是軍人的事情, 戰爭有戰爭的規則, 絕對不能讓婦女兒童參加到戰爭中來, 更不能讓婦女兒童搞什麼遊擊戰爭。 如果沒有前線和後方, 到處是戰場, 如果婦女兒童拿槍參戰, 那是對人民的生命不負責任, 那是軍人的恥辱, 也破壞了戰爭的規則和目的。 何況, 婦女兒童等平民打遊擊戰, 那他們就成了軍人, 他們就會招致槍殺和瘋狂的報復, 作為捍衛軍人的職責聲譽和人民生命的軍人來說, 那是絕對下可以的, 這與日本曾經有過的“一億三碎”的做法和價值觀, 構成了極大的反差。

在阿波馬托克斯, 兩位美國內戰中最偉大的將軍見面了。 羅伯特·李穿上了披掛全新的軍裝, 挎著鑲嵌寶石的指揮刀;格蘭特穿著士兵服, 紐扣沒有扣上, 也沒有帶指揮刀。 格蘭特眼看著英勇的對手, 心情悲哀而沮喪, 這是英雄惜英雄的感情。 因為不願導致對方難堪, 格蘭特將軍特意低調處理受降事宜, 在一家私人住宅裡進行的簡單受降式上,

他對李將軍畢恭畢敬, 寒喧了好久, 遲遲不願提及投降一事。 他還特別提到十多年前他們在墨西哥戰爭時的短暫相遇——李將軍偉大戰略家的卓著聲譽, 正是在那大戰爭中初露鋒頭的。 最後, 還是李將軍主動提出投降一事, 格蘭特將軍淡化地說一切事宜如議。

李提出原部下早已軍糧告罄, 格蘭特吩咐將二萬四千份軍糧送到降後的敵營, 李又提到南方士兵的座騎均屬個人所有, 訊問是否允許他們各人擁有馬匹時, 格蘭特說, 讓所有的人都牽上一匹馬, 士兵、軍官都一樣, 他們需要馬匹去耕種土地, 若有南方士兵認領馬匹者, 他將命令部下不作任何阻撓。 儀式結束後, 格蘭特下令聯邦部隊不許慶祝, 因為邦聯將士“又是咱們約同胞兄弟了”。

美國歷史上最重大的地理、政治、理念紛爭在歷經四年苦戰, 損耗了廣十多萬生命之後, 就這樣靜悄悄、簡簡單單地結束了。

在人類歷史長河中, 雖然也有司馬懿下令三軍給諸葛孔明弔孝的美談, 但冤冤相報, 成則王侯敗則寇是主流, 而且幾乎是亙古不變的定律。 而美國戰後, 沒列戰爭罪犯, 沒開戰爭法庭, 沒有一方追捕, 另一方隱姓埋名四處躲藏逃亡的情況。 下久, 林肯政府還簽署了特赦今, 南方將士全面大赦。 赦令明文規定, 要允許南方將士安居樂業, “不得搔擾”。 而且, 為了南方將士能夠安居樂業, 他們還得到與北方退役將士同等數目的安家費。 事後證明, 所有參戰的南方軍人真的如願, 一律作為自由平等的美國公民看待,

一視同仁, 並沒有歧視, 更沒有出現秋後算絕帳甚至是株連九族的事情。

在有關投降和結束戰爭的協議書上簽完那歷史性的一筆後, 李將軍拒絕了任何故舊朋友的邀請, 來到了維吉尼亞州的一個的小鎮。 小鎮的人民對將軍的到來熱情歡迎, 他們並不把他看作失敗者,而仍然看作是將軍和英雄。後來這裡建立了一所大學,當地的人民以將軍的名字命名這所大學,並邀請將軍出任大學校長的時候,將軍答應了,在以大學校長的身份和一貫的高貴精神哺育莘莘學子的事業中走完了波瀾起伏的一生。將軍逝世後,他和他的戰馬被製成銀白色雕塑,安放在學校的大廳裡,永遠注視著學校的師生和每一位來訪者。如今,以阿爾伯特·李命名的學校,仍遍佈全國各州,且為數不少。很多童子軍團,也都打著李氏旗號,號召年輕一代要效法車將軍忠誠、勇敢、嚴於律己的風範。二戰結束後,杜魯門總統給予統籌歐亞兩大戰場的參謀長聯席會主席馬歇爾(George Marshall)將軍的最高評價稱他是李將軍以來最偉大的將軍。

1在華盛頓的街頭廣場上,有李將軍騎著戰馬的銅像,傲然聳立;在華盛頓遠郊,離當年李將軍投降聯邦只有幾十公里之遙的維吉尼亞州勒剋星屯鎮,我亦參觀了維吉尼亞軍事學院要地的李氏教堂(The Lee Chapel)。教堂正上方,供奉著李將軍的漢白玉雕像。雕像冰清王潔,安詳地沐浴在神聖的光暈之中,令人肅然起敬。後來聽歷史學家說,李將軍的形象被後世“大理石化了”,我當時還領會不了這種說法的含義。

反而,我心裡多少有些吃驚,因為我從小到大看到的有關美國南北戰爭的書籍上,在學校的歷史教課書上,總是貫穿著有關正義與反動的價值評判。南方當然代表的是反對進步的反動的奴隸主階級,作為南方軍隊將領的李將軍,當然就是卑鄙無恥的反對派,應該徹底否定和打倒,再踏上一隻腳,叫他永世不得翻身。怎麼美國人自己卻不這樣看?

後來有機會參觀美國南北戰爭展覽,那裡如實地介紹南北雙方的情況,如戰場、國旗、軍旗、死亡人數等,有文字也有圖像和實物,只是客觀介紹而沒有任何形式的進步反動、革命反革命之類的褒眨和價值評價,參觀者可以在留言簿上讚揚北方也可以讚揚南方,也的確有不少大概是南方籍的參觀者鮮明地表達對南軍的讚賞。而美國政府和社會從來沒有也不會把他們當做現行反革命、歷史反革命的罪犯,加以取締和限制。他們可以自由地表達他們對那段崢嶸歲月的歷史懷念和個人的是非評價,也可以像美國至今存在著的“美國革命女兒”這樣的團體一樣——他們的先輩是美國獨立戰爭和內戰時期的北方參加者,每年都通過活動表達他們與部分南方人完全相反的歷史懷念和價值觀念。勝利者不把失敗者稱為“某某匪幫”,沒有“勝利者書寫歷史”的話語霸權和官方的、權威的、單一的、必須全民接受認同的歷史評價;也沒有“成王敗寇”的歷史和價值觀,不以成敗論英雄——維吉尼亞小鎮人民對李將軍的態度就是最好的說明。

南北戰爭的慘烈和死亡人數之多,是美國歷史上空前的,大多數美國人都認為這是一場美國的悲劇,他們從對內戰的研究和懷念中,得出的是永遠不讓美國再發生這樣的悲劇的結論,內戰結束後的美國的確是沿著這樣的道路發展和變化。我沒有看過美國的中小學和大學的歷史教科書,但據說也是客觀介紹而沒有褒貶減否。在美國看到和聽到的這一切,令我感到震驚、敬佩和感歎,也感到我們中國人按照自己的歷史和價值觀對人家美國歷史的描述與評判,有點越俎代庖,有點……有點自作多情。

不搞遊擊戰超限戰,堅決不讓婦女兒童參與戰爭犧牲生命而簽字投降的李將軍,是失敗的將軍,更是高貴的永遠沒有失敗的英雄。他的銅像在維吉尼亞的小鎮、在首都華盛頓、在美國的土地上,和北方的領袖林肯、格蘭特將軍等人的銅像共在並存,向世人昭示著什麼是軍人的職業、道德和榮譽,什麼是人性和文化的高貴,什麼是偉大與水恒。

他們並不把他看作失敗者,而仍然看作是將軍和英雄。後來這裡建立了一所大學,當地的人民以將軍的名字命名這所大學,並邀請將軍出任大學校長的時候,將軍答應了,在以大學校長的身份和一貫的高貴精神哺育莘莘學子的事業中走完了波瀾起伏的一生。將軍逝世後,他和他的戰馬被製成銀白色雕塑,安放在學校的大廳裡,永遠注視著學校的師生和每一位來訪者。如今,以阿爾伯特·李命名的學校,仍遍佈全國各州,且為數不少。很多童子軍團,也都打著李氏旗號,號召年輕一代要效法車將軍忠誠、勇敢、嚴於律己的風範。二戰結束後,杜魯門總統給予統籌歐亞兩大戰場的參謀長聯席會主席馬歇爾(George Marshall)將軍的最高評價稱他是李將軍以來最偉大的將軍。

1在華盛頓的街頭廣場上,有李將軍騎著戰馬的銅像,傲然聳立;在華盛頓遠郊,離當年李將軍投降聯邦只有幾十公里之遙的維吉尼亞州勒剋星屯鎮,我亦參觀了維吉尼亞軍事學院要地的李氏教堂(The Lee Chapel)。教堂正上方,供奉著李將軍的漢白玉雕像。雕像冰清王潔,安詳地沐浴在神聖的光暈之中,令人肅然起敬。後來聽歷史學家說,李將軍的形象被後世“大理石化了”,我當時還領會不了這種說法的含義。

反而,我心裡多少有些吃驚,因為我從小到大看到的有關美國南北戰爭的書籍上,在學校的歷史教課書上,總是貫穿著有關正義與反動的價值評判。南方當然代表的是反對進步的反動的奴隸主階級,作為南方軍隊將領的李將軍,當然就是卑鄙無恥的反對派,應該徹底否定和打倒,再踏上一隻腳,叫他永世不得翻身。怎麼美國人自己卻不這樣看?

後來有機會參觀美國南北戰爭展覽,那裡如實地介紹南北雙方的情況,如戰場、國旗、軍旗、死亡人數等,有文字也有圖像和實物,只是客觀介紹而沒有任何形式的進步反動、革命反革命之類的褒眨和價值評價,參觀者可以在留言簿上讚揚北方也可以讚揚南方,也的確有不少大概是南方籍的參觀者鮮明地表達對南軍的讚賞。而美國政府和社會從來沒有也不會把他們當做現行反革命、歷史反革命的罪犯,加以取締和限制。他們可以自由地表達他們對那段崢嶸歲月的歷史懷念和個人的是非評價,也可以像美國至今存在著的“美國革命女兒”這樣的團體一樣——他們的先輩是美國獨立戰爭和內戰時期的北方參加者,每年都通過活動表達他們與部分南方人完全相反的歷史懷念和價值觀念。勝利者不把失敗者稱為“某某匪幫”,沒有“勝利者書寫歷史”的話語霸權和官方的、權威的、單一的、必須全民接受認同的歷史評價;也沒有“成王敗寇”的歷史和價值觀,不以成敗論英雄——維吉尼亞小鎮人民對李將軍的態度就是最好的說明。

南北戰爭的慘烈和死亡人數之多,是美國歷史上空前的,大多數美國人都認為這是一場美國的悲劇,他們從對內戰的研究和懷念中,得出的是永遠不讓美國再發生這樣的悲劇的結論,內戰結束後的美國的確是沿著這樣的道路發展和變化。我沒有看過美國的中小學和大學的歷史教科書,但據說也是客觀介紹而沒有褒貶減否。在美國看到和聽到的這一切,令我感到震驚、敬佩和感歎,也感到我們中國人按照自己的歷史和價值觀對人家美國歷史的描述與評判,有點越俎代庖,有點……有點自作多情。

不搞遊擊戰超限戰,堅決不讓婦女兒童參與戰爭犧牲生命而簽字投降的李將軍,是失敗的將軍,更是高貴的永遠沒有失敗的英雄。他的銅像在維吉尼亞的小鎮、在首都華盛頓、在美國的土地上,和北方的領袖林肯、格蘭特將軍等人的銅像共在並存,向世人昭示著什麼是軍人的職業、道德和榮譽,什麼是人性和文化的高貴,什麼是偉大與水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