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寶寶學走路幾大誤區

寶寶的行走是寶寶運動能力發展的一種表現, 從爬行到直立行走需要一個過程, 媽媽不要揠苗助長, 這樣對寶寶發育十分不利,

現在就說說寶寶學走路過程中遇到的幾種問題。

寶寶不經歷爬行直接直立行走, 這樣不利於寶寶協調能力的發展。 因為爬行不僅有利於寶寶背部肌肉、四肢肌肉發育, 而且有利於提高寶寶的身體平衡能力。

寶寶走路不是越早越好, 因為寶寶在八九個月時模仿成人學走路, 不僅不利於寶寶足弓的發育, 也容易引起寶寶用眼疲勞, 容易引起寶寶換近視。 1歲寶寶視力沒有完全發育, 站早了會引起睫狀肌疲勞。 媽媽應該讓寶寶充分地爬。 一般寶寶在12-14個月會走路是很正常的。

寶寶學走路的過程中, 寶寶有磕磕盼盼是很正常的, 媽媽不要主動扶寶寶起來, 鼓勵寶寶自己站起來。 這樣可以的鍛煉寶寶的獨立性。 若寶寶摔倒自己很難起來,

媽媽可以上前扶起寶寶。

寶寶學走路時媽媽不要一直扶著寶寶走, 因為寶寶有自己的思維, 可以自己解決。 媽媽為了防止意外事故, 可以將家裡地板上的東西移走, 使其沒有任何雜物, 讓寶寶練習爬、扶牆、蹲著、邁步運動。 寶寶這些思考可以促進大腦發育。 媽媽在一邊看著寶寶就可以了。

育兒小貼士:寶寶現在坐的比較穩了, 媽媽每天看到寶寶小臉憋得通紅, 有便意時, 媽媽可以讓寶寶 坐在小馬桶上, 訓練在馬桶上排便。

育兒經驗交流:寶寶在學走路的過程中, 媽媽要重視寶寶的安全, 避免意外事故發生。 若寶寶想爬, 媽媽可以讓寶寶多爬些, 寶寶爬得越穩, 將來就會走的越好。

今日提示:寶寶會扶、站、蹲著撿玩具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