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馬騰有個“好”兒子,馬超造反導致家族被滅

今天小編的重點並不是五虎上將之一的馬超, 而是他的父親馬騰。 咱們就來根據三國志的記載, 看一看馬騰是何方神聖, 且在三國演義中大肆渲染的“孟德殺我全家”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當然, 我們還是按照老規矩, 從三國志中看待整個事情的本末, 繼續和大家一起閱讀理解。

一:馬騰的家世和早期生活

典略曰:騰字壽成, 馬援後也。 桓帝時, 其父字子碩, 嘗為天水蘭幹尉。 後失官, 因留隴西, 與羌錯居。 家貧無妻, 遂娶羌女, 生騰。 騰少貧無產業, 常從彰山中斫材木, 負販詣城市, 以自供給。 騰為人長八尺餘, 身體洪大,

面鼻雄異, 而性賢厚, 人多敬之。 靈帝末, 涼州刺史耿鄙任信奸吏, 民王國等及氐、羌反叛。 州郡募發民中有勇力者, 欲討之, 騰在募中。 州郡異之, 署為軍從事, 典領部眾。 討賊有功, 拜軍司馬, 後以功遷偏將軍, 又遷征西將軍, 常屯汧、隴之間。 初平中, 拜征東將軍。 是時, 西州少穀, 騰自表軍人多乏, 求就谷於池陽, 遂移屯長平岸頭。 而將王承等恐騰為己害, 乃攻騰營。 時騰近出無備, 遂破走, 西上。 會三輔亂, 不復來東, 而與鎮西將軍韓遂結為異姓兄弟, 始甚相親, 後轉以部曲相侵入, 更為讎敵

馬騰字壽成, 是漢代伏波將軍馬援的後代。 在桓帝時, 他的父親曾經在天水作蘭幹尉。 不久後被罷官, 因此留在了隴西一代, 和羌族人共同居住。 因為馬騰的父親相當貧困, 於是就娶了羌族女子, 於是生下了馬騰。 馬騰年輕的時候沒有自己的產業, 非常窮, 經常在彰山中砍伐木材, 背到城市賣錢來維持生活。 馬騰身高八尺多, 身材胸圍, 長得非常瀟灑且很有辨識度, 為人性格寬厚, 大家都很敬重他。 靈帝末年,

涼州刺史耿鄙任用了一位奸官, 導致了他國和部分少數民族起兵造反。 州牧立刻貼出告示, 徵兵討伐, 而馬騰就在被徵召的部隊裡面。 到了州郡, 領導認為他非常有特點, 於是升為軍隊的從事, 做了一個部隊的小頭兒。 因為討伐敵軍有功, 升為了軍司馬, 後來又頻頻因為戰功被封為偏將軍, 征西將軍等。 馬騰的活動範圍基本上就在汧、隴這兩個地方之間。 初平年間, 拜為征東建軍。 當時西北糧食匱乏, 於是馬騰表示軍隊中糧食不濟, 請求池陽給予些糧食, 於是就將軍隊調到離池陽較近的長平岸邊。 但是作為鄰居部隊的王承以為馬騰要攻打自己, 於是就攻打了馬騰的陣營。 馬騰當然沒有防備, 稀裡糊塗的被鄰居打的落花流水,
於是帶領軍隊就往西北轉移了。

當時邊章和韓遂造反朝廷, 馬騰因為之前的事情依舊沒有開解, 於是毅然加入了叛軍的隊伍, 史稱三輔之亂。 戰後, 馬騰和韓遂結為了異性兄弟, 一開始二人非常親熱, 但是後來隨著利益紛爭, 兩個人貌合神離了。

二:接受招安, 兄弟反目成仇

初平三年, 遂、騰率眾詣長安。 漢朝以遂為鎮西將軍, 遣還金城, 騰為征西將軍, 遣屯郿。 後騰襲長安, 敗走, 退還涼州。 司隸校尉鍾繇鎮關中, 移書遂、騰, 為陳禍福。 騰遣超隨繇討郭援、高幹於平陽, 超將龐德親斬援首。 後騰與韓遂不和, 求還京畿。 於是徵為衛尉, 以超為偏將軍, 封都亭侯, 領騰部曲。

騰攻遂, 遂走, 合眾還攻騰, 殺騰妻子, 連兵不解。 建安之初, 國家綱紀殆弛, 乃使司隸校尉鍾繇、涼州牧韋端和解之。 徵騰還屯槐裡, 轉拜為前將軍, 假節, 封槐裡侯。 北備胡寇, 東備白騎, 待士進賢, 矜救民命, 三輔甚安愛之。 十三年, 徵為衛尉, 騰自見年老, 遂入宿衛。 初, 曹公為丞相, 辟騰長子超, 不就。 超後為司隸校尉督軍從事, 討郭援,為飛矢所中,乃以囊囊其足而戰,破斬援首。詔拜徐州刺史,後拜諫議大夫。及騰之入,因詔拜為偏將軍,使領騰營。又拜超弟休奉車都尉,休弟鐵騎都尉,徙其家屬皆詣鄴,惟超獨留。

馬騰,韓遂的連年造反讓西北地方不得安寧。曾經一度攻打到了長安。漢朝第一次招安是採用了封官的方式,封韓遂為鎮西將軍,馬騰為征西將軍,想各自遣回。但是馬騰又繼續攻打長安城,結果戰敗退回了涼州。這時趁著馬騰軍敗的機會,朝廷派遣司隸校尉鐘繇鎮守關中,並且鐘繇給韓遂和馬騰寫信來陳述利害,兩軍這才善罷甘休。曾經為了表示歸順,還派遣了馬超軍隊跟隨鐘繇討伐郭援,高幹的戰役。馬超的部將龐德禽獸斬殺了郭援。

一開始馬騰和韓遂情同兄弟,破敗後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呢?根據典略記載,兩人因為權力的爭奪大開殺戒。是馬騰首先對韓遂發動了進攻,擊敗了韓遂,但是韓遂兵敗後收編部隊,又殺向了馬騰,結果馬騰大敗,自己的老婆和孩子也被殺死(不知是哪個,肯定是看官們不認識的一個)。最後兩軍互相殺伐,西北地方又不得安寧了。這時候是建安初年,國家實力百廢待興,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於是又讓鐘繇出馬繼續當和事老。最終馬騰聽從了鐘繇的意見,帶兵回到了自己的領地,同時也被封為槐裡侯。在自己的領地中,能夠穩定當地的少數民族與漢族的關係,通過自己的軍事實力和威望讓在自己地盤的老百姓安居樂業,禮賢下士,重視知識份子,不久後受到了三輔地區老百姓的愛戴。

建安十三年的時候,不知道曹操是因為看中馬騰的功績還是想要側面奪取馬騰的西北霸主之位,於是上表皇帝封馬騰為衛尉,馬騰認為自己已經年邁,於是就入朝為官。曾經曹操還招攬過馬超入朝做官,但是馬超拒絕了曹操。馬騰做官以後,馬超就被封為偏將軍,統領馬騰原來的所有部下。馬超的弟弟馬休,馬鐵等人都被升官,馬騰帶著其親屬盡皆入朝,只留下了馬超一個人在原來的地盤。

三:馬超造反,慘遭滅族

典略曰:建安十六年,超與關中諸將侯選、程銀、李堪、張橫、梁興、成宜、馬玩、楊秋、韓遂等,凡十部,俱反,其眾十萬,同據河、潼,建列營陳。是歲,曹公西征,與超等戰於河、渭之交,超等敗走。超至安定,遂奔涼州。詔收滅超家屬。超覆敗於隴上。後奔漢中,張魯以為都講祭酒,欲妻之以女,或諫魯曰:"有人若此不愛其親,焉能愛人?"魯乃止。初,超未反時,其小婦弟種留三輔,及超敗,種先入漢中。正旦,種上壽於超,超捶胸吐血曰:"闔門百口,一旦同命,今二人相賀邪?"後數從魯求兵,欲北取涼州,魯遣往,無利。又魯將楊白等欲害其能,超遂從武都逃入氐中,轉奔往蜀。是歲建安十九年也。

建安十三年時馬騰率領親屬入朝為官,但是不知道馬超吃錯了什麼藥,在僅僅三年後就和關中的眾多將領一起造反,一共有十波人馬,聲勢浩大,大約有十萬士兵。在黃河和潼關附近安營紮寨,對長安虎視眈眈。

在此小編想插一句嘴,建安十三年時曹操已經挾天子以令諸侯了,更何況建安十六年時呢。馬超明明知道自己的父親和親屬們在曹操的控制下,怎麼還能輕易地起兵和曹操對抗呢?不知是另有所謀還是有何深意,無論如何,這都是害死他父親和親屬的導火索。

馬超叛變,曹操親自率軍西征,與馬超大軍戰于黃河與潼關附近,最終馬超與關中軍大敗而歸。馬超軍敗退至安定以後,就回到了涼州。結果因為馬超的良好表現,馬超的家族全都被曹操殺害。馬超不久後又討伐曹操,結果在隴上之戰中又被擊敗,逃到了漢中,投靠了張魯。曾經張魯想要將自己的女兒嫁給馬超,但是馬超婉拒了。當時馬超還有個親人叫馬種/董種(不知是馬騰之妾的兒子還是馬超小妾的弟弟),跟隨馬超逃到了漢中。春節時分,馬種/董種給馬超道賀,馬超大義凜然地捶胸吐血,表示闔門都被殺害,只有兩個人有什麼可祝賀的。馬超還經常對丟失的涼州懷有美好的妄想,常常請求張魯借兵幫他奪回涼州,嘗試了很多次,結果都沒有成功。張魯的手下楊白/柏等人想要加害馬超,於是馬超就轉奔了劉備,那一年是建安十九年。

小編分析後,各位看官應該會發現和正史差距非常大。不是所發生的事情有很多差異,而是因果關係上有決定性的顛覆,略微看一看三國志,才發現事情真相背後不可思議的一面。

綜上所述,馬騰雖然年輕時候貧困,但是從軍後體現了他獨特的軍事才能。雖然有過一段造反的不光彩經歷,不過對於涼州地區的統治還是異常穩定,善於調節不同民族之間的關係。也能夠禮賢下士,重視讀書人,在一定程度上還是有可圈可點之處的。馬騰也能夠清楚地認識到自己,于建安十三年接受了朝廷的徵召,入朝為官。其實馬騰本可以安詳的渡過晚年,但是不知道是馬超有所用意,還是認為自己造反並不會對馬騰有太多影響,毅然決定聯合關中諸將起兵造反,最終賠了夫人又折兵。自己兵敗浪跡天涯了三年,其親屬也被慘遭滅族。

小編認為即使自己有多麼充分的理由造反,也應該多加考慮一番。雖然馬超在之後的動作中表現出了為其親屬的哀悼之意,但是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要不是羅貫中先生妙筆生花的能力,也許馬超在歷史上又會被重新看待。

原創聲明:本文作者由全網統一帳號:“只聊三國”原創。本文禁止任何形式轉載,近期本人已開展全網維權,請君自重。

討郭援,為飛矢所中,乃以囊囊其足而戰,破斬援首。詔拜徐州刺史,後拜諫議大夫。及騰之入,因詔拜為偏將軍,使領騰營。又拜超弟休奉車都尉,休弟鐵騎都尉,徙其家屬皆詣鄴,惟超獨留。

馬騰,韓遂的連年造反讓西北地方不得安寧。曾經一度攻打到了長安。漢朝第一次招安是採用了封官的方式,封韓遂為鎮西將軍,馬騰為征西將軍,想各自遣回。但是馬騰又繼續攻打長安城,結果戰敗退回了涼州。這時趁著馬騰軍敗的機會,朝廷派遣司隸校尉鐘繇鎮守關中,並且鐘繇給韓遂和馬騰寫信來陳述利害,兩軍這才善罷甘休。曾經為了表示歸順,還派遣了馬超軍隊跟隨鐘繇討伐郭援,高幹的戰役。馬超的部將龐德禽獸斬殺了郭援。

一開始馬騰和韓遂情同兄弟,破敗後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呢?根據典略記載,兩人因為權力的爭奪大開殺戒。是馬騰首先對韓遂發動了進攻,擊敗了韓遂,但是韓遂兵敗後收編部隊,又殺向了馬騰,結果馬騰大敗,自己的老婆和孩子也被殺死(不知是哪個,肯定是看官們不認識的一個)。最後兩軍互相殺伐,西北地方又不得安寧了。這時候是建安初年,國家實力百廢待興,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於是又讓鐘繇出馬繼續當和事老。最終馬騰聽從了鐘繇的意見,帶兵回到了自己的領地,同時也被封為槐裡侯。在自己的領地中,能夠穩定當地的少數民族與漢族的關係,通過自己的軍事實力和威望讓在自己地盤的老百姓安居樂業,禮賢下士,重視知識份子,不久後受到了三輔地區老百姓的愛戴。

建安十三年的時候,不知道曹操是因為看中馬騰的功績還是想要側面奪取馬騰的西北霸主之位,於是上表皇帝封馬騰為衛尉,馬騰認為自己已經年邁,於是就入朝為官。曾經曹操還招攬過馬超入朝做官,但是馬超拒絕了曹操。馬騰做官以後,馬超就被封為偏將軍,統領馬騰原來的所有部下。馬超的弟弟馬休,馬鐵等人都被升官,馬騰帶著其親屬盡皆入朝,只留下了馬超一個人在原來的地盤。

三:馬超造反,慘遭滅族

典略曰:建安十六年,超與關中諸將侯選、程銀、李堪、張橫、梁興、成宜、馬玩、楊秋、韓遂等,凡十部,俱反,其眾十萬,同據河、潼,建列營陳。是歲,曹公西征,與超等戰於河、渭之交,超等敗走。超至安定,遂奔涼州。詔收滅超家屬。超覆敗於隴上。後奔漢中,張魯以為都講祭酒,欲妻之以女,或諫魯曰:"有人若此不愛其親,焉能愛人?"魯乃止。初,超未反時,其小婦弟種留三輔,及超敗,種先入漢中。正旦,種上壽於超,超捶胸吐血曰:"闔門百口,一旦同命,今二人相賀邪?"後數從魯求兵,欲北取涼州,魯遣往,無利。又魯將楊白等欲害其能,超遂從武都逃入氐中,轉奔往蜀。是歲建安十九年也。

建安十三年時馬騰率領親屬入朝為官,但是不知道馬超吃錯了什麼藥,在僅僅三年後就和關中的眾多將領一起造反,一共有十波人馬,聲勢浩大,大約有十萬士兵。在黃河和潼關附近安營紮寨,對長安虎視眈眈。

在此小編想插一句嘴,建安十三年時曹操已經挾天子以令諸侯了,更何況建安十六年時呢。馬超明明知道自己的父親和親屬們在曹操的控制下,怎麼還能輕易地起兵和曹操對抗呢?不知是另有所謀還是有何深意,無論如何,這都是害死他父親和親屬的導火索。

馬超叛變,曹操親自率軍西征,與馬超大軍戰于黃河與潼關附近,最終馬超與關中軍大敗而歸。馬超軍敗退至安定以後,就回到了涼州。結果因為馬超的良好表現,馬超的家族全都被曹操殺害。馬超不久後又討伐曹操,結果在隴上之戰中又被擊敗,逃到了漢中,投靠了張魯。曾經張魯想要將自己的女兒嫁給馬超,但是馬超婉拒了。當時馬超還有個親人叫馬種/董種(不知是馬騰之妾的兒子還是馬超小妾的弟弟),跟隨馬超逃到了漢中。春節時分,馬種/董種給馬超道賀,馬超大義凜然地捶胸吐血,表示闔門都被殺害,只有兩個人有什麼可祝賀的。馬超還經常對丟失的涼州懷有美好的妄想,常常請求張魯借兵幫他奪回涼州,嘗試了很多次,結果都沒有成功。張魯的手下楊白/柏等人想要加害馬超,於是馬超就轉奔了劉備,那一年是建安十九年。

小編分析後,各位看官應該會發現和正史差距非常大。不是所發生的事情有很多差異,而是因果關係上有決定性的顛覆,略微看一看三國志,才發現事情真相背後不可思議的一面。

綜上所述,馬騰雖然年輕時候貧困,但是從軍後體現了他獨特的軍事才能。雖然有過一段造反的不光彩經歷,不過對於涼州地區的統治還是異常穩定,善於調節不同民族之間的關係。也能夠禮賢下士,重視讀書人,在一定程度上還是有可圈可點之處的。馬騰也能夠清楚地認識到自己,于建安十三年接受了朝廷的徵召,入朝為官。其實馬騰本可以安詳的渡過晚年,但是不知道是馬超有所用意,還是認為自己造反並不會對馬騰有太多影響,毅然決定聯合關中諸將起兵造反,最終賠了夫人又折兵。自己兵敗浪跡天涯了三年,其親屬也被慘遭滅族。

小編認為即使自己有多麼充分的理由造反,也應該多加考慮一番。雖然馬超在之後的動作中表現出了為其親屬的哀悼之意,但是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要不是羅貫中先生妙筆生花的能力,也許馬超在歷史上又會被重新看待。

原創聲明:本文作者由全網統一帳號:“只聊三國”原創。本文禁止任何形式轉載,近期本人已開展全網維權,請君自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