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戴氏國學——文武立周

周人的先祖後稷, 是黃帝的後裔, 堯舜時的農師官。

在陶唐、虞、夏時代之後, 後稷一族逐漸興盛, 出現了公劉、古公亶父這樣重視農業, 注意品德的首領, 傳到古公亶父時, 遷至岐山腳下。

古公亶父的大兒子叫太伯, 二兒子叫虞仲, 三兒子叫季曆。 季曆就是公公季, 生了個兒子叫昌, 姬昌就是後來的文王。

長子太伯和次子虞仲知道父親要立季曆為繼承人, 就逃到荊蠻, 斷發紋身, 把諸侯之位讓給弟弟季曆。 太伯就是春秋吳國的祖先。

季曆死後, 西伯姬昌繼位後, 繼承後稷、公劉的事業, 效法古公、公季, 篤行仁愛之道, 尊老愛幼, 禮賢下士, 所以各地諸侯紛紛歸附。

《文王拘而演周易》

伯夷、叔齊是孤竹國君的兩個兒子, 聽說西伯之賢, 在他死後還前來投奔。 諸侯的歸附引來商紂的猜忌, 紂王就把西伯囚禁在羑裡。 在被囚期間, 西伯把《易》原來的八卦增加為六十四卦, 這就是司馬遷講的“文王拘而演周易”。

姜太公助文王后, 姬昌才定下東征方略。 在周的勢力東移時, 各方諸侯不斷叛離商朝, 歸附文王。 不料正當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 準備討伐商紂時, 他卻得病死了。

姜太公(約西元前1128-約西元前1015), 本名呂尚, 薑姓, 字子牙, 被尊稱為太公望, 後人多稱其為薑子牙、姜太公。 中國歷史上最享盛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謀略家。

武王伐紂勝利後, 班師回到鎬京並以此為都。 至此, 歷經文王、武王兩代國君, 周的東征終於修成正果, 一個聯絡東西方的強大周王朝正式建立。 因都成鎬京地理位置偏西,

為了和後來平王東遷後的周朝相區別, 我們稱其為西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