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這兩個家庭對孩子的教養大不相同 你會學習哪一種教養呢

不同家庭對於孩子的教養, 他們所生長的孩子是不同的。 但是, 我們必須相信, 每個家庭教養孩子的初衷, 都是好的。 但是因為方法的不同, 才會使培養孩子最後的結果大有不同。

在生活中, 有很多看似不該發生的事情, 卻總是發生。 這種事情聽起來讓你氣憤

但是, 你真的又無法可憐被欺負的一方。 因為他們今天的被欺負, 是因為昨天對欺負你的人嬌寵和溺愛。

1, 在我們這條街上, 有一個孩子, 他的爸爸是環衛工人。 媽媽是家庭主婦, 因為有病, 媽媽常年躺在床上。

為了躺在病床上的妻子和上學的孩子, 爸爸起早貪黑, 很辛苦。

爸爸的工資不是很多, 除了要供給一家人 吃飯, 孩子上學以外, 還要為躺在床上的妻子支付藥費。

夫妻倆是老來得子, 所以孩子被嬌慣得不行。

街上不管流行什麼, 都能從這個孩子的身上體現出來。

流行愛迪達, 他會腳上有一雙。

流行山地車, 他胯下就會有一輛。

孩子生在這樣的家庭, 父母覺得有些虧欠孩子。 所以, 孩子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他的爸爸媽媽就是勒緊褲腰帶, 不吃不喝也會滿足兒子的要求。 只有這樣, 這對父母心裡覺得才能給孩子一些彌補。

雖然好心的鄰居也告訴他們, 慣子如殺子。 但是, 這對夫妻總是笑笑, 默不作聲。

眼看著孩子快要高考了, 夫妻兩覺得孩子雖然有很多地方做的不是很好, 但畢竟還是小。 等上了大學就知道怎麼做人了。 他們很期待。

直到高考完的第三天, 他們的孩子突然失聯了。 這對夫妻還抱著僥倖心理, 覺得孩子可能高考考的不好, 到朋友家靜幾天。 也可能是心裡有什麼委屈, 需要找個地方發洩一下。 過去也有過這樣的情況。

他們也沒多想。 只是盼望孩子早點回家。

直到第三天, 夫妻倆打掃孩子房間發現孩子留下的一封信時, 徹底的淚奔了。

孩子在信中是這樣懟父母的。

“我覺得生在你們這樣的家庭是一種恥辱。 叫我抬不起頭來。 。 。 。 。 。 原來不想告訴你們我走了。

徹底離開這個家。 還是打個招呼吧。 你們這兩個老混蛋!我恨你們!”

看到這裡, 老夫妻哭的天昏地暗。 一邊哭一邊說對不起孩子。 是他們害了孩子。

你看, 到了現在, 這對夫妻還在自責。 是他們的低下社會地位, 害了孩子。 好像孩子的出走, 是因為他們的照顧不周而引起的。

試想, 一個自己都看不起自己的人, 別人又怎麼可能看得起你呢?

他們這樣的教養孩子, 最終獲得了什麼結果呢?

2

也是一個真實的新聞

前兩天, 在英國凱特王妃的妹妹Pippa的婚禮上, 記者抓拍到一個有趣的小細節:

在婚禮上, 小王子喬治作為花童一員, 忽然走到新娘小姨的後面, 把她的婚紗給踩了。 不管小王子當時的想法是覺得好玩, 還是惡作劇, 但是, 當時凱特王妃在一旁看到之後, 立刻把小王子和女兒夏洛特拉到了一個小角落裡, 開始嚴肅的教訓起兒子。

我們當然無法知道王妃究竟對小王子說了什麼。 但是從小王子後來被訓哭的畫面中能夠感受到, 媽媽的語氣是很嚴厲的。 沒有因為孩子的地位遷就了他。 。。。。。

後來,當小王子知道自己的錯誤時,對王妃說了些什麼後,王妃適時地摸頭安慰了小王子幾句。

與此同時,當王妃在教育小王子的時候,夏洛特臉上幸災樂禍的笑意,馬上被媽媽覺察到。在教育完小王子後,王妃還順帶教導了一下妹妹夏洛特:哥哥雖然犯了錯,但是他勇敢承認、改正錯誤,哥哥是最棒的,你應該尊重哥哥……

從這個新聞裡,我們看到了一位教子有方的媽媽給我們展現出來的教養孩子的方法。

不管是地位高低。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及時教育孩子,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都是做人必須遵從的。

3

為人父母,不能因為自己身處某個階層或者某個環境,就把自卑感或者優越感過早地傳染給孩子

父母應該懂得教育和引導孩子學會尊重自己,尊重他人,不卑不亢,積極上進,而不是人為地放大自卑和強化優越。

第一個事例,是父母把自己的自卑感過早的傳遞給孩子。雖然這種傳遞是無意識的。只是通過滿足孩子的欲望,彌補自己對孩子所謂的虧欠。但是,現實是無法隱藏的。當孩子有了思維,明白了眼前的環境,就會產生心裡發差。這種反差,足以殺死孩子的自尊。讓孩子崩潰。

第二個事例卻告訴我們,不管你的地位高低,你都必須尊重別人。不存在你是否地位高就可以有藐視別人的權力。

其實每個孩子的內心,都裝載著父母從小給孩子慢慢的給予。這種給予在孩子的一生中,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

好的家庭教育會使孩子終身收益。反之則不然。

這兩個家庭的教養大有不同。你會學習哪一種呢?

。。。。。

後來,當小王子知道自己的錯誤時,對王妃說了些什麼後,王妃適時地摸頭安慰了小王子幾句。

與此同時,當王妃在教育小王子的時候,夏洛特臉上幸災樂禍的笑意,馬上被媽媽覺察到。在教育完小王子後,王妃還順帶教導了一下妹妹夏洛特:哥哥雖然犯了錯,但是他勇敢承認、改正錯誤,哥哥是最棒的,你應該尊重哥哥……

從這個新聞裡,我們看到了一位教子有方的媽媽給我們展現出來的教養孩子的方法。

不管是地位高低。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及時教育孩子,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都是做人必須遵從的。

3

為人父母,不能因為自己身處某個階層或者某個環境,就把自卑感或者優越感過早地傳染給孩子

父母應該懂得教育和引導孩子學會尊重自己,尊重他人,不卑不亢,積極上進,而不是人為地放大自卑和強化優越。

第一個事例,是父母把自己的自卑感過早的傳遞給孩子。雖然這種傳遞是無意識的。只是通過滿足孩子的欲望,彌補自己對孩子所謂的虧欠。但是,現實是無法隱藏的。當孩子有了思維,明白了眼前的環境,就會產生心裡發差。這種反差,足以殺死孩子的自尊。讓孩子崩潰。

第二個事例卻告訴我們,不管你的地位高低,你都必須尊重別人。不存在你是否地位高就可以有藐視別人的權力。

其實每個孩子的內心,都裝載著父母從小給孩子慢慢的給予。這種給予在孩子的一生中,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

好的家庭教育會使孩子終身收益。反之則不然。

這兩個家庭的教養大有不同。你會學習哪一種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