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宮保雞丁還是宮爆雞丁?魯菜川菜黔菜?濟南舊軍門巷有話要說

雞肉丁、花生米、辣椒爆炒……這道菜叫什麼?

目前在民間有兩個名字:宮保雞丁;宮爆雞丁。 為什麼一道有兩個名字?

這道菜是屬於魯菜?還是川菜?為什麼有人說它是屬於貴州菜(黔菜)?

一切都要從濟南的這條小巷子說起——舊軍門巷。

攝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舊軍門巷

舊軍門巷原名為軍門巷, 得名初始于明朝。

明成化元年(1465年)山東巡撫衙門位於這條街上, 後改稱督撫軍門, 街名即為軍門巷, 清末時改稱舊軍門巷。 清朝時, 山東巡撫丁寶禎在巷裡建有私人府第。

清官丁寶禎曾任山東巡撫

丁寶禎, 是洋務重臣, 一生清廉, 整頓吏治, 做了很多有益於山東人民的事情。 他在山東巡撫任上做的最轟動的事情, 就是誅殺大太監安得海, 想瞭解這段歷史的可上網問問那個姓度的姑娘。

安得海是慈禧太后的紅人

這樣一位牛人, 也是一位美食家, 用現代人的話說, 是一位元吃貨, 標誌就是發明了一道百年名吃。

關於這道名吃的發明有兩種說法:丁寶楨平生最喜歡吃雞肉、花生米, 他在舊軍門巷的府弟中有當時的魯菜大廚掌勺。 魯菜中原本有“醬爆雞丁”這道菜, 為適應丁寶楨愛吃辣的喜好, 廚師們把醬爆改為辣爆, 並加入了花生米。

還有一種說法是, 丁寶楨在濟南微服私訪, 在大明湖畔一農戶家中偶然吃到“爆炒雞丁”這道菜, 就把做飯的農戶雇用為家廚。 後來, 他上任四川總督, 把這道菜帶到了四川, 並把原本魯菜中使用的胡椒, 換成當地產的辣椒。

這道名吃就是宮保雞丁

於是, 山東人把這道菜歸為魯菜, 四川人則認為魯菜中基本沒有使用辣椒的菜品, 從材料使用中可以看出是地道的川菜。

丁寶楨的老家是貴州, 所以貴州人聲稱這道菜是黔菜, 無此菜不成席。 幾百年來, 這道菜被三地都納入了自己的門戶下面。

山東人認為宮保雞丁屬於魯菜

四川人認為宮保雞丁屬於川菜

那麼,這道菜到底是魯菜川菜還是貴州菜(黔菜)?

目前更多的人認為,這是一道被川菜改良後的魯菜,源于魯菜,被川菜改造發展成現在的這個樣子。

丁寶楨老家的貴州人認為它屬於黔菜

而貴州菜,並不在中國八大菜系之列,只是因為丁寶楨的老家在貴州,所以才被家鄉人納入貴州菜(黔菜)中,也算是對這樣一位清官的紀念。

那麼,為什麼會有宮保雞丁、宮爆雞丁兩種名稱呢?

其實,這道菜正確的名稱是——宮保雞丁。

丁寶楨離任山東後,在四川為官,屢有建樹,後於光緒十一年(1886年)死于任上,清廷追贈其為“太子太保”,後人尊稱為“丁宮保”,他發明的這道菜也被稱為“宮保雞丁”。

宮保雞丁得名于“丁宮保”的尊稱

是宮保,不是宮爆。那為什麼會有宮爆的叫法?這還要溯源到這道菜的最初菜名——醬爆雞丁、醬爆雞丁。

無論是醬爆還是醬爆,都是魯菜所擅長的傳統烹飪技法。一個“爆”字,道盡了魯菜的精華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67歲的丁寶楨病死于四川總督任上後,山東人感念其功德,請求把丁寶楨的遺骨運到齊魯大地安葬,清廷許可後被葬于濟南華不注山(今華山)。

華不注山曾安葬著一代名臣

如今,濟南舊軍門巷早已不復舊日模樣,丁寶楨故宅上建起高樓大廈;他在華山的靈墓也不復存在,當年的濟南人在趵突泉畔為其所立的祠堂——丁公祠,已改為“李清照紀念堂”。

李清照紀念堂曾為丁寶楨祠堂

傳為誅殺安德海的濟南關帝廟

如今這座關帝廟內的景象

傳說中丁寶楨誅殺小安子的舊址,如今被修繕為關帝廟,關公和周倉在這方小院裡,默默注視著這座城市的風雲變幻……

他生前最愛的菜品——宮保雞丁,已成為百姓日常飯桌上的尋常佳餚。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它的做法:

宮保雞丁是很多吃貨的最愛

1、雞肉切丁,用料酒、油、胡椒、鹽醃漬待用。醬油、醋、薑汁、砂糖、料酒調汁待用。

2、鍋中倒油燒熱,放入花椒、幹辣椒炸出香味,放入雞丁爆炒。

3、倒入調好的料汁後炒熟的花生米,澱粉勾芡即可。

宮保雞丁在國外也被改良成一道名吃

濟南舊軍門巷,華夏名吃——宮保雞丁的發源地,不要管它是不是魯菜、川菜,還是貴州菜(黔菜),丁寶楨日夜為民操勞的同時,還發明了這道美食,讓後人們大飽口福——只要是為民做過好事,為民著想,人民會永遠記住他,哪怕是用一道菜名的形式。

如今的濟南舊軍門巷

歷史無言,人間有聲。古老的老巷記錄著

沒有人會用歷史罪人、奸臣去鄭重命名什麼,哪怕是一道菜!

宮保雞丁,當你品嘗這道美食佳餚的時候,感念下丁寶楨,感念下歷史,不失為一件趣事。

(本文為指動濟南

如果你有什麼意見和想法請點擊下方的留言。或者點個贊,轉發一下,讓朋友分享本文。)

四川人認為宮保雞丁屬於川菜

那麼,這道菜到底是魯菜川菜還是貴州菜(黔菜)?

目前更多的人認為,這是一道被川菜改良後的魯菜,源于魯菜,被川菜改造發展成現在的這個樣子。

丁寶楨老家的貴州人認為它屬於黔菜

而貴州菜,並不在中國八大菜系之列,只是因為丁寶楨的老家在貴州,所以才被家鄉人納入貴州菜(黔菜)中,也算是對這樣一位清官的紀念。

那麼,為什麼會有宮保雞丁、宮爆雞丁兩種名稱呢?

其實,這道菜正確的名稱是——宮保雞丁。

丁寶楨離任山東後,在四川為官,屢有建樹,後於光緒十一年(1886年)死于任上,清廷追贈其為“太子太保”,後人尊稱為“丁宮保”,他發明的這道菜也被稱為“宮保雞丁”。

宮保雞丁得名于“丁宮保”的尊稱

是宮保,不是宮爆。那為什麼會有宮爆的叫法?這還要溯源到這道菜的最初菜名——醬爆雞丁、醬爆雞丁。

無論是醬爆還是醬爆,都是魯菜所擅長的傳統烹飪技法。一個“爆”字,道盡了魯菜的精華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67歲的丁寶楨病死于四川總督任上後,山東人感念其功德,請求把丁寶楨的遺骨運到齊魯大地安葬,清廷許可後被葬于濟南華不注山(今華山)。

華不注山曾安葬著一代名臣

如今,濟南舊軍門巷早已不復舊日模樣,丁寶楨故宅上建起高樓大廈;他在華山的靈墓也不復存在,當年的濟南人在趵突泉畔為其所立的祠堂——丁公祠,已改為“李清照紀念堂”。

李清照紀念堂曾為丁寶楨祠堂

傳為誅殺安德海的濟南關帝廟

如今這座關帝廟內的景象

傳說中丁寶楨誅殺小安子的舊址,如今被修繕為關帝廟,關公和周倉在這方小院裡,默默注視著這座城市的風雲變幻……

他生前最愛的菜品——宮保雞丁,已成為百姓日常飯桌上的尋常佳餚。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它的做法:

宮保雞丁是很多吃貨的最愛

1、雞肉切丁,用料酒、油、胡椒、鹽醃漬待用。醬油、醋、薑汁、砂糖、料酒調汁待用。

2、鍋中倒油燒熱,放入花椒、幹辣椒炸出香味,放入雞丁爆炒。

3、倒入調好的料汁後炒熟的花生米,澱粉勾芡即可。

宮保雞丁在國外也被改良成一道名吃

濟南舊軍門巷,華夏名吃——宮保雞丁的發源地,不要管它是不是魯菜、川菜,還是貴州菜(黔菜),丁寶楨日夜為民操勞的同時,還發明了這道美食,讓後人們大飽口福——只要是為民做過好事,為民著想,人民會永遠記住他,哪怕是用一道菜名的形式。

如今的濟南舊軍門巷

歷史無言,人間有聲。古老的老巷記錄著

沒有人會用歷史罪人、奸臣去鄭重命名什麼,哪怕是一道菜!

宮保雞丁,當你品嘗這道美食佳餚的時候,感念下丁寶楨,感念下歷史,不失為一件趣事。

(本文為指動濟南

如果你有什麼意見和想法請點擊下方的留言。或者點個贊,轉發一下,讓朋友分享本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