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這款軟體又出三大新功能,你還擔心你手機拍不出大片

手機後期要什麼修圖軟體?我怎麼做不出那些大片的後期效果?是不是用了什麼特別的後期軟體?........經常會遇到朋友們提問這幾個問題。

自己比較常用的有以下三款

1、Snapseed(指尖修圖——手機中的Photoshop, 既有濾鏡又可以很細緻的調整照片的基本參數, 而且還有蒙版, 功能很強大)

2、VSCO(以前是蘋果手機專用的添加濾鏡的軟體, 後來在安卓市場上也開始擁有, 擁有眾多膠片濾鏡)

3、Foodie(美食愛好者必備的)

下面我主要分享一下Snapseed的一些基本用法

值得慶倖的一件事是Snapseed這一款軟體在今天又更新出了三大功能分別是雙重曝光、姿態、展開, 每一項都有它的用處可在。

1、打開軟體, 這一步我就不多說了, 這一步肯定都會!!

2、導入(打開)圖片

在最新版本的Snapseed中, 進入軟體後會出現以下介面, 這時候直接點擊手機螢幕任意位置即可進入你的圖片根目錄, 選擇想要修的圖片打開就行了。

3、修改圖片(修圖)

這一步就關乎你照片吸不吸引人, 能否使你的照片在朋友圈裡刷屏的關鍵。

下圖是Snapseed工作面板, 總共包含13種工具, 17中濾鏡(相框跟雙重曝光並不算是濾鏡, 既然人家列入在裡面了, 那就算吧%>_

工具列:

調整圖片(亮度、對比、飽和度、高光、陰影、暖色調、氛圍)

剪裁(自由剪裁畫面)

視角(水準、垂直、旋轉照片)

局部(可調局部亮度、對比、飽和度)

暈影(增加暗角)

突出細節(增強畫面清晰度)

旋轉(旋轉畫面)

畫筆(筆刷工具, 處理局部亮度、色溫、飽和度)

修復(清除畫面污點、雜物)

文字(添加文字浮水印、署名) 這是新功能

曲線(主要調整高光, 陰影)這是新功能

展開(可以個圖片添加相框以及背景色)這是新功能

白平衡(校正照片的白平衡)

濾鏡欄:

鏡頭模糊(添加虛化)

色調對比度(增強畫面色彩對比)

魅力光暈(增加朦朧的光暈效果)

復古(這個濾鏡我比較常用, 增加暗角、復古色調)

黑白電影(直接黑白處理、增加明暗對比)

粗粒膠片(增加顆粒感、膠片復古)

戲劇效果

斑駁(有一種懷舊的味道)

相框(給照片加邊框)

雙重曝光(將兩張照片疊加到一起)

展開(跟相框的功能很相似)

美顏

修片

姿態

調整圖片功能

這個功能分為自動調整跟自己手動調整數值, 個人不推薦自動美化調整, 既然修圖就要按照自己意願來, 調出自己的風格。

上下滑動是選擇要調節的選項, 比如說我想調飽和度, 那我就滑到飽和度那一選項然後鬆手

接著左右滑動就可以調節圖片的飽和度,往左劃飽和度越淡,往右劃,飽和度越鮮豔

濾鏡與效果

1.暈影

這是我最常用的效果,喜歡大光圈廣角鏡頭的暗角,雖然屬於鏡頭缺陷,但卻使視覺重心再次得到加強,並營造出獨特的氛圍感,所以我總會在確定中心位置及範圍後加上一點輕微的暗角,注意暗角不要太重,以免影響畫面內容。

2.魅力光暈

在清晨黃昏等需要增加空氣感的場景下,光暈效果可以營造出薄霧冥冥的氛圍,最好不要用軟體預設(口味太重,調整太強),而是自己確定一個舒適的度。除此之外,不要濫用光暈,讓每張照片都感覺有柔光效果,留下明顯的後期痕跡。

3.HDR景觀

這也是個使用範圍不廣的濾鏡,適用於風景照,但同樣注意不可直接用預設(還是因為口味太重),而是自己控制量級。

4.戲劇效果

我認為是比較高級的玩法,使用恰當的話效果非常好,對比強烈,同時細節豐富,但色調不太好看(我不太能玩轉),推薦使用在黑白照上。

5.粗粒膠片

雖然叫粗粒膠片,但我一般從來不給照片加顆粒感(高iso下的顆粒感已經夠受的了)而是只用膠片樣式,但很多膠片樣式太俗,推薦x系的膠片(尤其喜歡x2),適度(20~50)添加,色調真的很舒服~(勾起了想玩膠片的心啊)

其他的一些濾鏡和效果就不說了,大家可以回去感受一下,通過局部畫筆和濾鏡效果的配合使用可以有更多玩法,大家可以自己探索,在這裡僅做部分示例:

局部黑白效果

2.模擬淺景深效果

這樣的虛化效果實在太粗糙,所以。。。

雖然還是挺假的,但總比剛才好。在實際操作中要放大仔細擦出主體,如果不小心擦錯了,可以將組合畫筆中對應該效果的數值向相反方向調整以達到橡皮擦的效果。

保存完圖片,不要急著退出,如果你覺得這張圖片的效果你非常滿意,那 麼就把這個過程保存下來吧!

首先點擊歷史紀錄

將專門用於這張圖片的操作(剪裁、旋轉等)刪掉

把藍色的選擇塊停留在最後一步①上,點擊歷史紀錄介面右上角的三個點,選擇複製②

(此時無論你徹底退出軟體還是再打開一張新的圖片,複製過的步驟都被保存在手機裡)

打開一張新圖片,直接點擊歷史紀錄(方框裡的0)

點擊歷史紀錄介面右上角的三個點,選擇插入

保存過的步驟就又都複製過來了!是不是很爽~滿滿的套路啊,當然還是要根據這張照片的特點再修一下。

雖然只能保存一個預設,但也很有用啊!

總結:先選出自己想要的畫面,確定畫面視角沒問題,再注入個人風格,最好用到Snapseed的精髓工具(局部或畫筆)突出畫面重心!整個過程保證畫面乾淨,就是這樣~

接著左右滑動就可以調節圖片的飽和度,往左劃飽和度越淡,往右劃,飽和度越鮮豔

濾鏡與效果

1.暈影

這是我最常用的效果,喜歡大光圈廣角鏡頭的暗角,雖然屬於鏡頭缺陷,但卻使視覺重心再次得到加強,並營造出獨特的氛圍感,所以我總會在確定中心位置及範圍後加上一點輕微的暗角,注意暗角不要太重,以免影響畫面內容。

2.魅力光暈

在清晨黃昏等需要增加空氣感的場景下,光暈效果可以營造出薄霧冥冥的氛圍,最好不要用軟體預設(口味太重,調整太強),而是自己確定一個舒適的度。除此之外,不要濫用光暈,讓每張照片都感覺有柔光效果,留下明顯的後期痕跡。

3.HDR景觀

這也是個使用範圍不廣的濾鏡,適用於風景照,但同樣注意不可直接用預設(還是因為口味太重),而是自己控制量級。

4.戲劇效果

我認為是比較高級的玩法,使用恰當的話效果非常好,對比強烈,同時細節豐富,但色調不太好看(我不太能玩轉),推薦使用在黑白照上。

5.粗粒膠片

雖然叫粗粒膠片,但我一般從來不給照片加顆粒感(高iso下的顆粒感已經夠受的了)而是只用膠片樣式,但很多膠片樣式太俗,推薦x系的膠片(尤其喜歡x2),適度(20~50)添加,色調真的很舒服~(勾起了想玩膠片的心啊)

其他的一些濾鏡和效果就不說了,大家可以回去感受一下,通過局部畫筆和濾鏡效果的配合使用可以有更多玩法,大家可以自己探索,在這裡僅做部分示例:

局部黑白效果

2.模擬淺景深效果

這樣的虛化效果實在太粗糙,所以。。。

雖然還是挺假的,但總比剛才好。在實際操作中要放大仔細擦出主體,如果不小心擦錯了,可以將組合畫筆中對應該效果的數值向相反方向調整以達到橡皮擦的效果。

保存完圖片,不要急著退出,如果你覺得這張圖片的效果你非常滿意,那 麼就把這個過程保存下來吧!

首先點擊歷史紀錄

將專門用於這張圖片的操作(剪裁、旋轉等)刪掉

把藍色的選擇塊停留在最後一步①上,點擊歷史紀錄介面右上角的三個點,選擇複製②

(此時無論你徹底退出軟體還是再打開一張新的圖片,複製過的步驟都被保存在手機裡)

打開一張新圖片,直接點擊歷史紀錄(方框裡的0)

點擊歷史紀錄介面右上角的三個點,選擇插入

保存過的步驟就又都複製過來了!是不是很爽~滿滿的套路啊,當然還是要根據這張照片的特點再修一下。

雖然只能保存一個預設,但也很有用啊!

總結:先選出自己想要的畫面,確定畫面視角沒問題,再注入個人風格,最好用到Snapseed的精髓工具(局部或畫筆)突出畫面重心!整個過程保證畫面乾淨,就是這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