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三晉、三秦、三齊、三楚和三吳分別指的是哪裡?

1、三晉

三晉有兩種含義:一是指戰國時期的趙、魏、韓三國。

趙氏 、 韓氏 、 魏氏原為晉國六卿, 西元前453年, 三家聯手在晉陽城打敗晉國執政智氏, 此後三家逐步瓜分晉國, 前403年, 周天子承認三家為諸侯, 史稱“三家分晉”, 三家分晉被認為是戰國的開端。

從此史書稱韓、趙、魏三國為三晉。

三晉

二是指山西省。

春秋時期, 晉國主要在今天的山西省, 此後趙魏韓三家分晉, 而三晉逐漸演變為山西省的別稱。

2、三秦

西元前206年, 項羽後自稱西楚霸王, 都彭城(今徐州), 分封天下為十八王國。 劉邦被封為漢王, 轄今陝南及巴、蜀之地。

為了牽制劉邦, 項羽將秦國故地一分為三:封章邯為雍王, 轄咸陽以西及甘肅東部地區;封司馬欣為塞王, 轄咸陽以東;封董翳為翟王, 轄陝北。

三秦

因此後世稱陝西為“三秦”, 只不過三秦變成了陝南, 陝北, 關中。

三秦

3、三齊

三齊的由來同樣由於項羽的分封, 項羽將齊國故地一分為三:以田都為齊王, 都城設在臨淄(今山東淄博市東北), 以田巿為膠東王, 都城在即墨(今山東平度東南), 以田安為濟北王, 都城在博陽(今山東泰安東南), 三齊後來成立山東的別稱。

三齊

4、三楚

三楚最初是對戰國時期楚國疆域的稱呼, 七國中楚國版圖最大, 被分為南楚、東楚、西楚。

南楚:是楚國最初的領土, 大約在今天的兩湖、河南南部、安徽西南、江西等地區。 春秋時期, 由於楚國位於中原之南, 所以中原各國稱其為“南楚”。

東楚:春秋末期, 吳、越爭霸, 越滅吳。 到了戰國時期, 楚國滅越, 佔領了吳越地區。 對於楚國來說, 吳越之地在故地之東, 故稱“東楚”。

西楚:戰國後期, 楚國衰落, 首都郢都被秦朝攻佔後, 楚人放棄楚國故地, 東遷北上, 滅魯國, 佔領徐州周邊和今安徽淮河以北, 此地由於位於東楚的西面, 故稱西楚。 這也是項羽自稱西楚霸王的由來。

三楚

5、三吳

三吳之說起源較晚, 指的是晉室南渡後, 東晉和南朝的統治中心, 即當時的吳郡、吳興、會稽三郡。 由於這三郡都是從同一個會稽郡中分出來的, 因此三郡地區被合稱為“三吳”。

三吳

此後三吳之說頻見於史書,但三吳所指卻不斷變化。

比如唐代以吳郡、吳興、丹陽郡為三吳。

宋代以蘇州(東吳)、常州(中吳)、湖州(西吳)三州為三吳。

而柳永在《望海潮·東南形勝》中便形容杭州: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

杭州西湖

因此,三吳一般指今天的蘇南浙北地區,也就是狹義的江南地區。

三吳

此後三吳之說頻見於史書,但三吳所指卻不斷變化。

比如唐代以吳郡、吳興、丹陽郡為三吳。

宋代以蘇州(東吳)、常州(中吳)、湖州(西吳)三州為三吳。

而柳永在《望海潮·東南形勝》中便形容杭州: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

杭州西湖

因此,三吳一般指今天的蘇南浙北地區,也就是狹義的江南地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