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用生命追尋永恆師道

賈志敏老師曾說:我是一名小學老師, 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學語文教師。 在講臺上, 賈老師已經堅守了60年。 2009年, 他被診斷出罹患癌症。 8年裡, 做了11次手術, 如今, 他依舊堅守講臺。 今年4月份, 醫生警告他, 癌細胞跑到骨髓裡去了……他一面接受化療, 一面拄著拐杖為年輕老師上示範課。 賈老師說:“當年, 我為了生活走上這三尺講臺;今天, 我離開這三尺講臺則一刻也無法生活。 ”對此, 潘新和教授在《與講臺同在》序言中寫道:“這話我信。 ……上手術臺與上講臺, 成為他生活之常態。 他以信念逾越、戰勝病痛, 將師道之弘毅、壯美演繹到極致。

”《與講臺同在》這部書主要收錄了近些年賈老師關於小學語文教學的教育隨筆、課堂實錄等, 講述了賈老師與講臺的人生故事, 抒發了一生“與講臺同在”的熱愛和自豪。 感情質樸、深摯, 見解獨到、深刻。 這是一部讓人醍醐灌頂、催人奮進的生命之作。

教育是有根的事業, 每一代教師都是在傳承教學優秀傳統、悉心關愛學生的過程中逐漸成長起來的。 賈老師在這本書的第一篇就深情地追憶65年前的課堂, “一個孩子終於磕磕絆絆地讀完了10個生字。 真糟糕, 還讀錯了3個!他惶惶不安, 等待老師指責。 然而, 老師沒有批評他, 卻說:‘真了不起, 10個生字居然讀對了7個。 為他鼓掌!’……那個男孩第一次得到大家認可, 他終於抬起頭, 露出笑容……”“這個男孩,

長大以後也當了教師, 而且當了一輩子教師。 他, 就是讀小學時候的我。 ”作者一貫主張語文教師心地要善, “我們必須發自內心地熱愛孩子。 教師要視學生為子女。 這一點, 來不得半點含糊與虛假。 ”語文教師嘴巴要“甜”, “這裡的‘嘴巴要甜’, 指的是要懂得賞識, 要不吝嗇表揚孩子, 要不間斷地誇獎學生。 表揚學生還要講究藝術, 要讓被表揚者聽得心花怒放, 刻骨銘心, 產生動力, 揚帆起航。 ”

教師對學生的關愛、激勵不僅是發自內心的, 而且要融入生活、落到細節, 要講究藝術。 作者認為,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無痕的教育”, 如春風化雨滋潤學生心田, “全在不經意之中”。 “教師不經意的一句話, 會創造奇跡;教師不經意的一個眼神,

會扼殺人才。 ”所以教師需要經常反思, 優化細節, 用完整而優雅的生命去培育學生。 總之, 透過《與講臺同在》, 我們可以看到一條師道傳承的流動風景。

《與講臺同在》“教海拾貝”部分選錄了賈老師關於閱讀教學、寫作教學、觀課評課、教師成長等精華文章;“課堂記憶”部分還精選他的閱讀教學實錄、寫作教學實錄, 可謂既傳授心法, 又示範展示, 意在針砭時弊, 傳授語文教學真義。 作者認為“當下, ‘教學碎片化’的語文課比比皆是”, 大聲疾呼“謹防‘教學碎片化’”;“‘講腫了的課文’比比皆是”, “不少學生讀書多年, 最終仍‘張口不會說話, 提筆不能作文’, 學的豈不是‘啞巴漢語’?”語文課“還是讀得太少!”, 作者呼籲課堂上要“書聲琅琅, 議論紛紛”, “除了加強基本技能訓練之外,

還得要求學生多讀多背”。 作者主張, 語文教學不要搞得太煩瑣, 要簡簡單單教語文。 語文老師就做四件事:培養興趣, 傳授知識, 養成習慣, 提高素養。

《與講臺同在》在“教海拾貝”“亦師亦友”部分由語文課談到語文老師, 談到老師之間的砥礪、成長。 作者認為:“何謂好老師?能培養出一撥又一撥好學生的才是好老師。 怎樣的課叫好課?教師積極引導, 學生主動探索, 教有成效, 學有提高, 這才叫好課。 教師的一切努力, 應該體現在學生的長進與提高上。 ”要做好老師, 上好課, 離不開堅持不懈地學習提高和人格修煉。 賈老師常以袁隆平院士和于漪老師為人格楷模, 他在《袁隆平院士和于漪老師》一文中說:“袁隆平院士和于漪老師是兩股道上跑的車……有一點,

他們倆極為相似:在事業上都幹得風生水起, 成績驕人;在做人方面卻極其低調, 不求回報。 ”賈老師時時提醒自己“自知不自見, 自愛不自貴”“能終善者為師”。 他悉心向年長者學習, 也虛心向年輕人學習, 還特別注意向理論研究者學習, 踐行著“一輩子學做教師”。 在《我們要感謝誰》一文中, 作者強調, “大夫感謝病員……我們做教師的, 要由衷地感謝不同的學生”“與其說是我在教育孩子, 倒不如說是孩子在‘教育’我。 我要感謝學生, 他們讓我知道, 什麼才是真的教育”。

(作者系上海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

《中國教育報》2017年06月12日第10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