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裘錫圭:學習古文字從讀古書始

李學勤《談自學古文字》一文引用了已故古文字學家唐蘭的一句名言——“古文字學的功夫不在古文字”(《文史知識》1981年6期5頁)。 這就是說, 如果想學好古文字, 必須掌握古文字學之外的很多知識。

按照我的體會, 在必須掌握的那些知識裡, 最重要的是古漢語方面的知識。 古文字是記錄古漢語的。 如果對古漢語很不熟悉, 就沒有可能學好古文字。

熟悉古漢語的主要方法就是讀古書……對學古文字的人來說, 最適合精讀的古書也許可以說是《左傳》。 《左傳》的注本有好幾種, 我主張讀《十三經注疏》裡的《春秋左傳注疏》(杜預注,

孔穎達疏)。 不僅是《左傳》的本文, 就是注和疏基本上也要一個個字地讀。 這不但是為了幫助讀懂本文, 同時也是為了掌握古代注疏的體例。 讀完了這部注疏, 以後使用其他各種注疏就比較方便了。 讀《左傳注疏》時可以把楊伯峻《春秋左傳注》當作參考書。 讀《左傳》不但能熟悉先秦語言, 而且還能得到很多先秦歷史、社會、典制、風俗、思想等方面的有血有肉的知識。 這些知識對於學習、研究古文字是非常有用的。

與讀古書同時, 最好看一點講上古漢語的語法和詞彙的著作, 使自己的古漢語知識有條理。 初學者可以看王力主編的《古代漢語》中的通論和王力《漢語史稿》中、下二冊裡的有關部分。 訓詁學方面的著作最好也讀一本。

初學者可以看洪誠的《訓詁學》(江蘇古籍出版社1984年出版)。 熟悉古漢語, 主要靠踏踏實實讀古書。 如果古書讀得不夠踏實, 古漢語方面的通論性著作讀得再多也不解決問題。 初學者如果讀了不好的通論性著作, 反而會使思想混亂, 甚至還會誤入歧途。

有些研究古文字的人, 為了勉強把古文字資料的文義講通, 不惜杜撰在古書中從來沒有出現過的字義或曲解古人的訓詁, 還不顧古漢語中詞語搭配的通例和語法規律, 對文句作穿鑿附會的解釋, 使得用古文字記錄的古漢語變成了一種跟古書上的古漢語很不相同的特殊語言。 我們如果熟悉了古漢語, 就不至於上這類錯誤說法的當了。 以後自己進行研究的時候,

也可以避免犯同類的錯誤, 除非是由於缺乏實事求是的態度而明知故犯。

——節選自裘錫圭《談談學習古文字的方法》, 題目為編者所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