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生不生二寶,糾結也好,遲疑也罷,蹉跎的不過是自己的青春韶華

圖片源自網路

昨天大寶學校裡開家長會, 秉著莫要遲到, 做個“好學生”的思維, 我一不留神提早了半個小時到了班裡(唉, 好奇怪路上居然不堵車,

害我計算時間出現錯誤)。 當時班裡已經到了寥寥的幾個家長, 我看都不太熟悉, 也就百無聊賴的翻看起手機來。

我們大學的同學群裡幾個朋友正聊的嗨皮, 大致爬樓流覽過去, 發現她們幾個討論的主題是“要不要二寶”。 一般這樣的議題自然都會分作三派:堅決生、堅決不生、生不生都行。 然後看她們雙方辯論選手正在滔滔不絕、博古論今。

圖片源自網路

“堅決生”方認為:為大寶要一個伴兒, 為家庭添一份熱鬧沒有什麼不好。 何況, 手足情深是這個世界上難能可貴的精神, 為什麼要讓自己百年後大寶孤孤單單一個人呢?再說了, 既然能生, 就會想辦法養。 富養不成, 窮養也不一定不好。 只要一家人相親相愛, 有什麼困難是過不了的呢?

“堅決不生”方認為:既然選擇生, 就要有品質的養。 而現在的生存環境, 沒有多少多少的現金儲備, 哪裡能夠養得起二寶。 本來現有的資源足夠一個小家庭生活在小資水準, 生了二寶後就一定是從雲端到泥淖的一個過程,

既對不起大寶, 也傷害了二寶, 還會讓好好的家庭生活變得亂七八糟, 何必呢?

“生不生都行”方則認為:既來之則安之。 不刻意求, 但有了就要吧。 凡事都有兩面性, 要二寶既好也不好。

除了這三派之外, 還有一種觀點讓人很鬱悶:認為生二寶吧, 有太多現實的壓力存在;不生二寶吧, 又覺得實在不甘心;尤其想要自己的生活湊成“好”字, 又擔心事與願違。 因此一直在生與不生之間徘徊著, 左思右想難以決斷。

圖片源自網路

其實, 作為一個二寶媽來講, 我覺得生也好, 不生也好, 關鍵在於自己拿定主意就好。 千萬不要左右搖擺, 一會兒覺得生個孩子吧, 一會兒又覺得壓力太大乾脆不要生了。 讓自己左右為難, 日日糾結, 什麼事兒都做不好不說, 蹉跎的不過是自己的青春年華罷了。

就我個人的經驗來講, 生二寶最好具備這四點:

1、自己是從心底裡喜歡孩子的:

不僅僅是自己的孩子, 看到別人家的孩子也會由衷的喜歡, 能夠看到不同孩子身上的閃光點, 能夠由心而發出對孩子的喜悅感。

有兩個寶家庭, 以後一定少不了大寶二寶之間的雞飛狗跳, 寶寶與大人之間的鬥智鬥勇, 事無巨細在挑戰著爸爸媽媽的神經與耐性。 如果家長不是從心底裡接受, 又沒有任何方法和技巧, 家有兩個寶, 有時候會成為一種“小災難”, 這絕不是聳人聽聞。

2、要養的起:

這一點恐怕是現在最多人考慮和擔心的核心問題, 有人算過的一筆賬, 七零後八零後這批人要養大一個孩子需要花費一百多萬, 還不包括給他安家買房的錢;另一個數字是大城市裡的七零後八零後要想有逍遙一點的退休生活, 存款至少得有兩三百萬。 如果把這兩個數字疊加在一起, 這恐怕是很多背著房貸過日子, 為幾罐奶粉錢愁腸百結的年輕父母承受不起的。

所以除了自己願意要第二個孩子,關鍵還得養得起。如果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多一個孩子不僅僅是多一張嘴那麼簡單,不但會加劇現有的壓力,而且可能因此犧牲掉本來還可以的生活,同時也會改變第一個孩子原本可以享受的好一點的生活,而對第二個孩子來說,不見得就會因為來到這個世界而幸福一輩子。

3、願意為孩子付出自己的時間和精力:

養育孩子金錢雖然必不可少,但是陪伴孩子需要的不僅僅是錢,家長的時間和精力往往比金錢更難得。在每個人年少意氣風發的時候,都會有“千金散盡還複來”的豪氣,其實,錢來錢去間只要你足夠努力,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加,掙錢養家並不是一個讓人非常為難的事情。

孩子的成長需要一個溫馨的家庭環境,夫妻感情相處的很融洽,這是基礎。對孩子來說生活沒有苦與樂,不懂得享受與承受,只要家庭和睦有吃有喝有父母疼愛和陪伴,孩子就是幸福的,但如果父母成天爭吵,家庭時常冷戰,或都在為明天的生活奔波打拼多是不著家,孩子就一定不會幸福,一個寶、兩個寶都一樣。

4、能夠有幫手:

誠然養育兩個孩子的確會比一個寶貝辛苦很多,甚至於往往不僅僅是付出雙倍。這個時候媽媽的付出一定是大於爸爸的(這裡不包括特別極端的例子)。所以,女性在決定要二寶之前一定要把這個問題想清楚。何況即便是全職媽媽,也會有手足無措的時候。

這時能夠有專業的保姆或者雙方的老人適當的搭把手,的確能夠幫很大的忙。這裡不管是媽媽全職還是需要保姆,又會涉及到“錢”的問題,能夠解決最好,實在不行,孩子爸爸就需要及時補上,畢竟生兒育女是一個家庭的事情,即便爸爸掙錢為主,但生活品質的好壞不僅僅取決於錢的多少,一家人能夠相親相愛,風雨同舟更重要一些。

圖片源自網路

總之,自己為自己的未來做決定,決定後就不要再後悔。對於生不生二寶來講,一個四口之間感覺圓滿一些,但不能說三口之家就不溫馨幸福。擁有兩個寶貝是福氣,擁有一個寶貝也是極好的,關鍵在於如何教、如何養。生而不教不養(各種忙、各種累,各種不養的理由),還不如就自己瀟瀟灑灑過日子好了。

所以除了自己願意要第二個孩子,關鍵還得養得起。如果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多一個孩子不僅僅是多一張嘴那麼簡單,不但會加劇現有的壓力,而且可能因此犧牲掉本來還可以的生活,同時也會改變第一個孩子原本可以享受的好一點的生活,而對第二個孩子來說,不見得就會因為來到這個世界而幸福一輩子。

3、願意為孩子付出自己的時間和精力:

養育孩子金錢雖然必不可少,但是陪伴孩子需要的不僅僅是錢,家長的時間和精力往往比金錢更難得。在每個人年少意氣風發的時候,都會有“千金散盡還複來”的豪氣,其實,錢來錢去間只要你足夠努力,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加,掙錢養家並不是一個讓人非常為難的事情。

孩子的成長需要一個溫馨的家庭環境,夫妻感情相處的很融洽,這是基礎。對孩子來說生活沒有苦與樂,不懂得享受與承受,只要家庭和睦有吃有喝有父母疼愛和陪伴,孩子就是幸福的,但如果父母成天爭吵,家庭時常冷戰,或都在為明天的生活奔波打拼多是不著家,孩子就一定不會幸福,一個寶、兩個寶都一樣。

4、能夠有幫手:

誠然養育兩個孩子的確會比一個寶貝辛苦很多,甚至於往往不僅僅是付出雙倍。這個時候媽媽的付出一定是大於爸爸的(這裡不包括特別極端的例子)。所以,女性在決定要二寶之前一定要把這個問題想清楚。何況即便是全職媽媽,也會有手足無措的時候。

這時能夠有專業的保姆或者雙方的老人適當的搭把手,的確能夠幫很大的忙。這裡不管是媽媽全職還是需要保姆,又會涉及到“錢”的問題,能夠解決最好,實在不行,孩子爸爸就需要及時補上,畢竟生兒育女是一個家庭的事情,即便爸爸掙錢為主,但生活品質的好壞不僅僅取決於錢的多少,一家人能夠相親相愛,風雨同舟更重要一些。

圖片源自網路

總之,自己為自己的未來做決定,決定後就不要再後悔。對於生不生二寶來講,一個四口之間感覺圓滿一些,但不能說三口之家就不溫馨幸福。擁有兩個寶貝是福氣,擁有一個寶貝也是極好的,關鍵在於如何教、如何養。生而不教不養(各種忙、各種累,各種不養的理由),還不如就自己瀟瀟灑灑過日子好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