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對於南京吃貨來說沒去過這條巷子就不算一個好的吃貨

子承父業的

安慶餛飩

安慶餛飩開的到處都是, 但總覺得每家的味道都不一樣。 這家安慶餛飩從爸爸傳承到兒子, 迎來送往了十幾年。

一顆顆小餛飩漂浮在熬制了數小時的筒子骨湯裡, 香味十足。

餛飩皮不似柴火小餛飩那麼薄透, 但吃起來鮮醇有餘, 鮮鹹的餡在口腔裡化開也是別樣的滿足。

簡陋的店鋪

不簡陋的味道

這條巷裡開了好幾家熏魚店, 對比起來, 這家顯得尤為的簡陋, 但他家的味道卻經久不衰。

不要看沒什麼人排隊, 其實大家都是稱好了魚後去別的地方逛了, 人不在而已。 數數旁邊的一次性餐盒就能看出前面排了幾個人。

老闆先稱好分量後切成薄厚均勻的魚塊, 放入油鍋中炸, 滋啦作響的魚漸漸冒出了香味, 再淋上獨家秘制的老鹵, 令人食指大動。 全程大概15分鐘左右, 這個時間正好可以去旁邊菜場逛逛。

剛出鍋的熏魚,外脆裡嫩,魚骨頭都炸酥了,秘制老滷味的有些重口,不過小小還是沒忍住連吃了兩塊。

延續21年的

獨特口味

樸實的名字、簡陋的環境、偏僻的地理位置,可以說老闆集齊了一家小吃店所有的不利因素。而口味卻是立店的靈魂,老闆憑藉獨特的味道堅持了21年。

長相斯文的老闆勤快地揉搓著元宵,來了客人就從一直煮著的大鍋裡撈出幾顆裝碗,六塊錢一碗,一碗六顆。

他家還兼賣藕餅,剛出鍋的藕餅香脆可口,雖然配著元宵吃不是那麼搭。

煮元宵的鍋時加入了紅棗,所以湯汁有一股濃稠的甜香味,元宵煮的恰到好處,粘粘糯糯的特容易勾起人的食欲。

長的是紅豆餡兒的,圓的是豆沙餡兒的,吃起來不是太甜,所以很多老人都結伴來吃。

不比網紅店差

的小李湯包

與那個網紅小李湯包並沒有什麼關係,據說一開始連店名都沒有,還是叫的人多了才有了現在的店名。

近20年的經驗讓店員的配合極為默契,揉面、和麵、包餡、全過程都一氣呵成。

小小奢侈的吃了一籠蟹黃湯包,皮略微厚了些,但扎實的肉餡配上鮮香的鹵汁,讓人吃了欲罷不能。

最幸福的一刻

是砂鍋沸騰的樣子

這條巷裡裡有很多沒有招牌的小店,骨湯砂鍋就是其中一家。這家開了27年的老店,只要營業就會將白色的板子掛在巷口,昭示著迎客了。

附近的居民很多都是吃砂鍋長大,店裡常常坐不下,所以店家在門口支起來三四張小桌子。

因為客人很多,得同時兼顧爐子上好幾份砂鍋,老闆將一雙筷子舞得飛起,吆喝一聲便有其他人店員端上桌。

砂鍋的湯底是事先熬煮好的骨湯,沒有放太多的調料,味道清爽可口。裡面的配菜也尤為豐富,最好吃還屬鵪鶉蛋了,鹵制的蛋黃都已變色。

烤鴨萬萬家

最愛這一家

這條巷裡當然不會缺少南京人最愛的鴨子店,光叫章記的,就有兩家。不過坐落在菜場斜對面的這家章記更加符合小小的口味。

因為是店裡現烤的鴨子,剛出爐時鴨皮脆無比,斬鴨子的時候還有哢嚓的聲音。

他家鴨子的皮下脂肪不多,油脂增加了風味,但又保持不膩的口感,配上烤鴨鹵子甜滋滋的,很美味。

不得不嘗的甜蜜

南京第一蜜汁藕

南京的蜜汁藕有很多家,這家敢稱第一,沒有極好的口味想必是站不住腳的(據說這家是瑞金路的分店),在這條巷裡也開了很多年,附近的居民都愛來這裡買上一小塊蜜汁藕帶回家吃。

老闆娘看上去有些靦腆,但切起藕來十分利索,一整段藕被一刀刀切下去,每一個角落都浸滿了甜蜜的湯汁。

他家的糯米很糯很香甜,藕煮的很爛,雖然沒有脆感,但也有嚼勁,不加糖漿吃著有點淡淡的甜味,還有點桂花的香味,澆上湯頭吃也不覺得膩,20塊錢足夠吃到你眉飛色舞。

啞巴蛋餃

網紅有紅的道理

這條巷裡,人最多的店莫過於啞巴蛋餃了,在老城南的菜場界,絕對是神一樣的存在,要想吃到一份啞巴蛋餃,就必須經歷早起、撲空和排隊的苟且,一樣都不能少。

南京人對蛋餃愛的深沉,因為以前過年才有的吃。攤主一家是生活在這裡十多年的啞巴,蛋餃都是現包的,四個人大多時候比較安靜,分工明確,個個都很利索。

肉餡很新鮮,沒有加麵粉,雞蛋皮也很緊實,煮好的蛋餃飽滿鮮嫩,不像飯店裡做的那麼肥膩,足以給你帶來一場蛋皮和肉交融的饕餮盛宴。

在這條巷裡,這裡老城南的市井煙火味,與繁華的商業氣息共生共存。一轉身,就能脫離繁華的都市,回到你不曾見過的老城南光影。

畢竟老街的底子在那裡,從年輕一代到老一輩,都愛白天到樓下走一走,曬曬太陽,遇到熟絡的鄰居,拉家常話裡短,一到點就自覺回家做飯,絕不耽誤。

日復一日,日出日落,吃飽睡去,生活在這裡的老南京,平凡且滿足著。或許,在南京,只有三七八巷給你還原幸福生活最真的模樣。

大家看出來這是哪個巷子了嗎?

沒錯,這就是三七八巷,不少老南京人在這裡長大。

對於他們來說,這條街是撒著陽光的安靜老社區,街邊零零散散挨家挨戶的美食小吃店,混熟了的水果店老闆,和轉身就能看到的老城南記憶。

剛出鍋的熏魚,外脆裡嫩,魚骨頭都炸酥了,秘制老滷味的有些重口,不過小小還是沒忍住連吃了兩塊。

延續21年的

獨特口味

樸實的名字、簡陋的環境、偏僻的地理位置,可以說老闆集齊了一家小吃店所有的不利因素。而口味卻是立店的靈魂,老闆憑藉獨特的味道堅持了21年。

長相斯文的老闆勤快地揉搓著元宵,來了客人就從一直煮著的大鍋裡撈出幾顆裝碗,六塊錢一碗,一碗六顆。

他家還兼賣藕餅,剛出鍋的藕餅香脆可口,雖然配著元宵吃不是那麼搭。

煮元宵的鍋時加入了紅棗,所以湯汁有一股濃稠的甜香味,元宵煮的恰到好處,粘粘糯糯的特容易勾起人的食欲。

長的是紅豆餡兒的,圓的是豆沙餡兒的,吃起來不是太甜,所以很多老人都結伴來吃。

不比網紅店差

的小李湯包

與那個網紅小李湯包並沒有什麼關係,據說一開始連店名都沒有,還是叫的人多了才有了現在的店名。

近20年的經驗讓店員的配合極為默契,揉面、和麵、包餡、全過程都一氣呵成。

小小奢侈的吃了一籠蟹黃湯包,皮略微厚了些,但扎實的肉餡配上鮮香的鹵汁,讓人吃了欲罷不能。

最幸福的一刻

是砂鍋沸騰的樣子

這條巷裡裡有很多沒有招牌的小店,骨湯砂鍋就是其中一家。這家開了27年的老店,只要營業就會將白色的板子掛在巷口,昭示著迎客了。

附近的居民很多都是吃砂鍋長大,店裡常常坐不下,所以店家在門口支起來三四張小桌子。

因為客人很多,得同時兼顧爐子上好幾份砂鍋,老闆將一雙筷子舞得飛起,吆喝一聲便有其他人店員端上桌。

砂鍋的湯底是事先熬煮好的骨湯,沒有放太多的調料,味道清爽可口。裡面的配菜也尤為豐富,最好吃還屬鵪鶉蛋了,鹵制的蛋黃都已變色。

烤鴨萬萬家

最愛這一家

這條巷裡當然不會缺少南京人最愛的鴨子店,光叫章記的,就有兩家。不過坐落在菜場斜對面的這家章記更加符合小小的口味。

因為是店裡現烤的鴨子,剛出爐時鴨皮脆無比,斬鴨子的時候還有哢嚓的聲音。

他家鴨子的皮下脂肪不多,油脂增加了風味,但又保持不膩的口感,配上烤鴨鹵子甜滋滋的,很美味。

不得不嘗的甜蜜

南京第一蜜汁藕

南京的蜜汁藕有很多家,這家敢稱第一,沒有極好的口味想必是站不住腳的(據說這家是瑞金路的分店),在這條巷裡也開了很多年,附近的居民都愛來這裡買上一小塊蜜汁藕帶回家吃。

老闆娘看上去有些靦腆,但切起藕來十分利索,一整段藕被一刀刀切下去,每一個角落都浸滿了甜蜜的湯汁。

他家的糯米很糯很香甜,藕煮的很爛,雖然沒有脆感,但也有嚼勁,不加糖漿吃著有點淡淡的甜味,還有點桂花的香味,澆上湯頭吃也不覺得膩,20塊錢足夠吃到你眉飛色舞。

啞巴蛋餃

網紅有紅的道理

這條巷裡,人最多的店莫過於啞巴蛋餃了,在老城南的菜場界,絕對是神一樣的存在,要想吃到一份啞巴蛋餃,就必須經歷早起、撲空和排隊的苟且,一樣都不能少。

南京人對蛋餃愛的深沉,因為以前過年才有的吃。攤主一家是生活在這裡十多年的啞巴,蛋餃都是現包的,四個人大多時候比較安靜,分工明確,個個都很利索。

肉餡很新鮮,沒有加麵粉,雞蛋皮也很緊實,煮好的蛋餃飽滿鮮嫩,不像飯店裡做的那麼肥膩,足以給你帶來一場蛋皮和肉交融的饕餮盛宴。

在這條巷裡,這裡老城南的市井煙火味,與繁華的商業氣息共生共存。一轉身,就能脫離繁華的都市,回到你不曾見過的老城南光影。

畢竟老街的底子在那裡,從年輕一代到老一輩,都愛白天到樓下走一走,曬曬太陽,遇到熟絡的鄰居,拉家常話裡短,一到點就自覺回家做飯,絕不耽誤。

日復一日,日出日落,吃飽睡去,生活在這裡的老南京,平凡且滿足著。或許,在南京,只有三七八巷給你還原幸福生活最真的模樣。

大家看出來這是哪個巷子了嗎?

沒錯,這就是三七八巷,不少老南京人在這裡長大。

對於他們來說,這條街是撒著陽光的安靜老社區,街邊零零散散挨家挨戶的美食小吃店,混熟了的水果店老闆,和轉身就能看到的老城南記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