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一個美國的傳教士——太平天國外務丞相,竟然影響了中國的近代史

羅孝全(1802年——1871年), 原名羅拔士(J.Roberts), 美籍基督教傳教士, 教籍屬於美國南浸信會。 羅孝全1802年2月出生于田納西州桑穆納縣的農莊。 他的母親是浸禮會信徒, 他的哥哥萊維·羅伯茨(Levi C.Roberts)是當地浸禮會的一名牧師。 其家庭生活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 這對羅孝全的影響是比較大的。 他就讀於南卡羅來納州(Furman Academy), 19歲那年, 受洗後加入田納西州舍爾比維爾浸禮會後成為一名業餘神職人員。 1822年加入約克禮儀的共濟會小屋。 1825年開始在美國的南方傳道授教, 1833年成為一個牧師, 1838年羅孝全來到中國, 他先在澳門協助德國傳教士郭士立進行傳教工作,

並在澳門宣講《基督新約》, 他與先期到達的美國浸禮會傳教士叔未士(J.Lewis Shuck )夫婦合作, 在澳門附近的鄉村和商船上進行傳教活動, 歷時5年之久。 在這期間。 羅孝全還與德國共濟會員、傳教士郭士立(Charles Gutzlaff)也有密切的交往, 向當地人傳道, 後來被澳門當局禁止並將其驅逐出境。

由於羅孝全自己的財產和“中國傳道會”的其他資助已不能滿足他在經濟上的需要。 所以他寫信給設在波士頓的浸禮會差會, 要求成為該會的正式傳教士, 由差會提供經濟資助。 這個要求得到了滿足。 1841年, 羅孝全成為美國浸禮會在華受派的正式傳教士。

根據南京條約, 香港這時已成為英國的殖民地。 之後羅孝全來到香港, 他向英國香港當局租賃了地皮, 在香港的上環百步梯(皇后大道)修建了香港的第一所教堂:宏藝書塾。 羅孝全在香港島南端赤柱的英國駐軍和中國村民中傳教, 但不久, 他就對那個狹小、人口不多的鄉野感到厭倦, 在1843年2 月離開了赤柱。

羅孝全曾鼓吹擴大對華的傳教, 他在寫給美國宗教人士的信中說, “我認為如果有一打勇敢的傳教士來到這裡, 精誠合作, 再有一打勇敢的本地皈依者, 甘冒生命危險, 在他們的努力和神的保佑下, 福音將像電流一樣傳遍這個國家。 ”

道光二十四年, 根據南京條約政府被迫開放廣州為通商口岸。

1844年5月14日, 在當時任港英殖民政府中文秘書的郭士立的鼓動下, 羅孝全離開香港, 帶著他的兩名助手, 轉往廣州。 這樣就開始了美國浸禮會在廣州活動的歷史。 最初, 羅孝全在廣州十三行聯興街設立一座講堂, 傳播《基督新約》, 這座講堂就是廣州最早的一個浸信會。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 廣州十三行發生大火, 浸信會被大火付諸一炬, 不久之後羅孝全又在廣州南關東石角租地建起了粵東禮拜堂, 還買了艘紫洞艇畫舫, 在水上進行宣講聖經。

羅孝全早在澳門時, 就學會了廣州本地方言, 好練習書寫漢字, 不斷地改變自己的西方生活方式, 為了使自己儘快地漢化起來, 他甚至連自己的名字也改成是中國的, 因此, 羅孝全在廣州傳教的效果非常之好,

有不少的廣州市民願意來參加教會活動, 甚至連番禺、南海、花縣等地的群眾也時會慕名而來聽道受教。

1847年3月, 洪秀全和族弟洪仁玕一同來到廣州美國浸禮會教士羅孝全處學習基督教義, 參加羅孝全的聖經班學習, 記憶和背誦聖經, 每天聽課兩小時。 這對洪秀全以後的經歷產生了重大影響。 就鴉片戰爭前後來華的傳教士所宣傳的教義而言, 他們多半是屬於“基本主義者”, 在教義上墨守傳統的正宗教條, 《聖經》是上帝的言語, 是最高權威, 不能有任何的懷疑。 當時, 羅孝全發現洪秀全能言善辯, 十分之喜歡他。 並一起共同生活了3個月。 羅孝全向洪秀全講解《聖經》, 洪秀全則拜羅孝全為師, 這段時間的經歷對後來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革命運動有很大的影響。 在這裡,洪秀全第一次讀到新舊約全本,3個月後,洪秀全攜帶全部或部分《聖經》去廣西宣傳宗教思想,洪秀全接受共濟會反對偶像的思想,率信徒搗毀鄉間的孔廟和其他社廟。但由於對宗教和搞農民運動認識上的差異,羅孝全不肯接受洪秀全參加洗禮的要求。洪秀全回到花縣後,仿照了基督教教義寫成《原道救世歌》,用這個讀物來宣傳他的革命主張。

據羅孝全後來回憶說:洪氏兄弟于一八四七年“來到廣州我的住處,尋求宗教原理”,“因此,我教導他們學習基督教教義和關於聖經的知識” 。洪氏兄弟所讀的聖經,據說是郭士立的譯本 。此外,洪氏兄弟還可能閱讀的是1840年羅孝全在澳門印行的宣傳宗教的小冊子,主要有以下四種:一、《馬可福音》;二、《耶穌聖書》(四本);三、《真理之教》;四、《回答俗話》 。

1847年,羅孝全在東石角的粵東禮拜堂被搗毀,那艘紫洞艇畫舫也被破沉,羅孝全只得離開廣州回國。回國後曾寫了一些懷念洪秀全的文章。1853年5月,羅孝全收到一封署名為“愚弟洪秀全”寫的邀請信,邀請羅孝全到太平天國佔領區來傳教。羅孝全十分高興,立即寫信給馬沙利(美駐華使節)要求批准他訪問太平天國,但被這位公使以違背中立政策為藉口並加以拒絕。羅孝全不等回信就到了上海,於8月3日與戴作士結伴乘帆船駛向天京,但被清軍攔截未能成行。麥蓮取代馬沙利為駐華公使後,決定訪問天京,羅孝全希望隨行,又沒有獲得批准。

1858年底,洪秀全給額爾金的詔書中,又一次邀請羅孝全“上朝共聯言”。羅孝全於1860年9月22日抵達蘇州。10月,由李秀成陪同他來到丹陽,再派專人護送他到達天京。洪秀全把羅孝全視為“西洋同家人”,給以禮遇,安排羅孝全住幹王府,並授予官職。初時羅孝全被封為接天義,又是通事官領袖,充當洪仁軒處理外交事務的翻譯官。1861年2月26日,羅孝全被任命為洋務丞相,主管太平天國的外交事務。

洪秀全與羅孝全再次見面,長時間地進行宗教問題的辯論,不過,羅孝全發現洪秀全並不接受他的西方宗教觀。洪秀全給羅孝全“欽賜各項詔書”要他“細認”拜上帝教的主要文獻,“醒信福祉”,相信洪秀全曾經上天。在福音的真理性問題上,洪秀全對聖經提出了異議,主張“約書不好些當去”,代之以洪氏自己寫的新約書觀點。而羅孝全則堅持基督福音的真理性,圖謀使太平天國基督教化。洪秀全無法說服自己的洋人老師改宗入俗加入拜上帝教,失望之餘,二人的關係開始慢慢地疏遠和冷卻下來。

傳教士的目的其實就是要把洪秀全他們塑造成一個為他們所用的中國傳教士。在太平天國革命的初期,西方傳教士大多數表示“同情”革命,他們著眼點主要是在宗教方面有某些相似之處。他們希望“此次之革命將推翻翻偶像之崇拜而開放門戶,使福音得普傳于全國”(羅孝全語) 。他們對太平天國的要求是讓他把太平天國的宗教納入基督教的規範裡面去,並為基督教的利益服務。所以他們對太平天國的革新計畫,也抱有某種幻想。但是太平天國與西方傳教士的根本分歧在於太平天國所要建立的國家不論宗教上或是革新計畫上都是獨立自主的,拜上帝教的信徒們是革命者而不是西方傳教士的雇傭兵。然而,像幹王洪仁軒等有識之士在向西方傳教士學習基督教教義同時,也找到了創立新國家的理論和方法,太平天國《資政新篇》就是建設新國家的宏傳監圖,而不是為了適應西方侵略勢力所做的某些枝節改變。由於以上這種分歧無法彌合,終於使西方傳的教士開始公開敵視太平天國運動。

1861年底,太平天國對外政策轉為強硬,洪秀全親自接管外交。羅孝全因為洪秀全拒絕他的宗教觀點,拒絕接受控制深感絕望,因為洪秀全既不願改造拜上帝會,又不願向外國侵略者繼續讓步,此時他已經被懷疑為間諜,受到監視。於是這位牧師只得在1862年1月20日從幹王府出走,在長江邊直接登上停泊的英國兵艦離開天京。2月8日,他在《北華捷報》上發表文章,披露出走原因,其中對太平軍進攻上海尤為痛恨,咒駡太平軍“是一群強盜,必須受到外國人的剿殺。”從此,羅孝全從太平天國的同情者和支持者變為反對者。

羅孝全離開南京後又回到廣州傳教。于同治五年(1866)返回美國定居,後來他根據自身的經歷和耳聞目睹的太平天國事實,寫出了如下著作:《洪秀全革命之真相》、《羅孝全在天京的自述》、《小刀會首領劉麗川訪問記》等。 其中羅孝全所寫的《洪秀全革命之真相》,是洪仁玕所提供的材料,文章曾陸續刊載于《北華捷報》,在國外的影響非常大。

1871年羅孝全在美國逝世,這位西方傳教士沒有料想到的,他的基督思想竟會在十九世紀中葉影響到一部中國的近代史。

在這裡,洪秀全第一次讀到新舊約全本,3個月後,洪秀全攜帶全部或部分《聖經》去廣西宣傳宗教思想,洪秀全接受共濟會反對偶像的思想,率信徒搗毀鄉間的孔廟和其他社廟。但由於對宗教和搞農民運動認識上的差異,羅孝全不肯接受洪秀全參加洗禮的要求。洪秀全回到花縣後,仿照了基督教教義寫成《原道救世歌》,用這個讀物來宣傳他的革命主張。

據羅孝全後來回憶說:洪氏兄弟于一八四七年“來到廣州我的住處,尋求宗教原理”,“因此,我教導他們學習基督教教義和關於聖經的知識” 。洪氏兄弟所讀的聖經,據說是郭士立的譯本 。此外,洪氏兄弟還可能閱讀的是1840年羅孝全在澳門印行的宣傳宗教的小冊子,主要有以下四種:一、《馬可福音》;二、《耶穌聖書》(四本);三、《真理之教》;四、《回答俗話》 。

1847年,羅孝全在東石角的粵東禮拜堂被搗毀,那艘紫洞艇畫舫也被破沉,羅孝全只得離開廣州回國。回國後曾寫了一些懷念洪秀全的文章。1853年5月,羅孝全收到一封署名為“愚弟洪秀全”寫的邀請信,邀請羅孝全到太平天國佔領區來傳教。羅孝全十分高興,立即寫信給馬沙利(美駐華使節)要求批准他訪問太平天國,但被這位公使以違背中立政策為藉口並加以拒絕。羅孝全不等回信就到了上海,於8月3日與戴作士結伴乘帆船駛向天京,但被清軍攔截未能成行。麥蓮取代馬沙利為駐華公使後,決定訪問天京,羅孝全希望隨行,又沒有獲得批准。

1858年底,洪秀全給額爾金的詔書中,又一次邀請羅孝全“上朝共聯言”。羅孝全於1860年9月22日抵達蘇州。10月,由李秀成陪同他來到丹陽,再派專人護送他到達天京。洪秀全把羅孝全視為“西洋同家人”,給以禮遇,安排羅孝全住幹王府,並授予官職。初時羅孝全被封為接天義,又是通事官領袖,充當洪仁軒處理外交事務的翻譯官。1861年2月26日,羅孝全被任命為洋務丞相,主管太平天國的外交事務。

洪秀全與羅孝全再次見面,長時間地進行宗教問題的辯論,不過,羅孝全發現洪秀全並不接受他的西方宗教觀。洪秀全給羅孝全“欽賜各項詔書”要他“細認”拜上帝教的主要文獻,“醒信福祉”,相信洪秀全曾經上天。在福音的真理性問題上,洪秀全對聖經提出了異議,主張“約書不好些當去”,代之以洪氏自己寫的新約書觀點。而羅孝全則堅持基督福音的真理性,圖謀使太平天國基督教化。洪秀全無法說服自己的洋人老師改宗入俗加入拜上帝教,失望之餘,二人的關係開始慢慢地疏遠和冷卻下來。

傳教士的目的其實就是要把洪秀全他們塑造成一個為他們所用的中國傳教士。在太平天國革命的初期,西方傳教士大多數表示“同情”革命,他們著眼點主要是在宗教方面有某些相似之處。他們希望“此次之革命將推翻翻偶像之崇拜而開放門戶,使福音得普傳于全國”(羅孝全語) 。他們對太平天國的要求是讓他把太平天國的宗教納入基督教的規範裡面去,並為基督教的利益服務。所以他們對太平天國的革新計畫,也抱有某種幻想。但是太平天國與西方傳教士的根本分歧在於太平天國所要建立的國家不論宗教上或是革新計畫上都是獨立自主的,拜上帝教的信徒們是革命者而不是西方傳教士的雇傭兵。然而,像幹王洪仁軒等有識之士在向西方傳教士學習基督教教義同時,也找到了創立新國家的理論和方法,太平天國《資政新篇》就是建設新國家的宏傳監圖,而不是為了適應西方侵略勢力所做的某些枝節改變。由於以上這種分歧無法彌合,終於使西方傳的教士開始公開敵視太平天國運動。

1861年底,太平天國對外政策轉為強硬,洪秀全親自接管外交。羅孝全因為洪秀全拒絕他的宗教觀點,拒絕接受控制深感絕望,因為洪秀全既不願改造拜上帝會,又不願向外國侵略者繼續讓步,此時他已經被懷疑為間諜,受到監視。於是這位牧師只得在1862年1月20日從幹王府出走,在長江邊直接登上停泊的英國兵艦離開天京。2月8日,他在《北華捷報》上發表文章,披露出走原因,其中對太平軍進攻上海尤為痛恨,咒駡太平軍“是一群強盜,必須受到外國人的剿殺。”從此,羅孝全從太平天國的同情者和支持者變為反對者。

羅孝全離開南京後又回到廣州傳教。于同治五年(1866)返回美國定居,後來他根據自身的經歷和耳聞目睹的太平天國事實,寫出了如下著作:《洪秀全革命之真相》、《羅孝全在天京的自述》、《小刀會首領劉麗川訪問記》等。 其中羅孝全所寫的《洪秀全革命之真相》,是洪仁玕所提供的材料,文章曾陸續刊載于《北華捷報》,在國外的影響非常大。

1871年羅孝全在美國逝世,這位西方傳教士沒有料想到的,他的基督思想竟會在十九世紀中葉影響到一部中國的近代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