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榮光之證——戰後日軍在華海軍投降記

8月15日, 這是一個值得所有中國人都銘記于心的日子, 77年前的1945年8月15日, 日本天皇發表停戰詔書, 這標誌著中國人民在經過了8年的艱苦卓絕的浴血抗戰後, 終於戰勝了日本侵略軍及其幫兇走狗。 1945年9月9日, 日軍駐華派遣軍總司令岡村甯次大將向中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將軍呈遞降書正式投降後, 中國戰區對日受降典禮在南京舉行, 海軍總司令海軍一級上將陳紹寬代表中國海軍接受日軍投降, 日本海軍中國方面艦隊(支那方面艦隊)司令長官福田良三中將在儀式上代表侵華日軍海軍部隊表示願意放下武器,

向中國海軍投降。 接著10日就根據投降書規定下令日軍中國方面艦隊(支那方面艦隊)司令官福田良三中將, 將中國戰區(包含臺灣、澎湖、北緯16度以北之越南)內所有日本海軍管轄之艦艇、兵器裝備、港口設施等移交給中國海軍總司令部, 由海軍參謀長曾以鼎中將負責接收。 同時, 受日本海軍指揮和控制的汪偽海軍的艦艇、裝備、港口設施等一併移交。

一、中國接收的戰後在中國投降的日軍艦船

抗戰結束後, 中國海軍各部分別赴山東、上海、江蘇、湖北、浙江、福建、廣東、海南、臺灣等地, 接受日本海軍及受其指揮和控制的汪偽海軍的艦艇、裝備, 處理戰俘。 惟有東北的偽滿洲國“江上軍”與海上員警部隊所裝備的一批淺水炮艦、內河炮艇和軍用飛機,

在1945年8月蘇聯紅軍進軍東北後多由自行破壞或是被蘇軍俘獲;而中國海軍由於力量貧弱加之戰後遠東國際格局的影響, 一時竟無力也無從收回這本應屬於中國的權益。

1945年9月13日, 日軍在上海地區的海軍指揮官登上停泊在江面的中國軍艦, 聽取中國海軍陳紹寬總司令的指示, 並於17日在上海舉行移交典禮, 將這一地區內所有日本海軍與汪偽政權的大小艦艇及輔助船隻移交給中國海軍接收, 這也揭開了中國海軍接收日本投降艦艇的序幕。

侵華日軍在中國的作戰行動都是以陸軍為主體的陸上作戰, 海軍作戰一直處於從屬地位, 規模也小。 但也絕不是一切都交給陸軍的。 其參戰的範圍很廣:航空戰、封鎖戰、巷戰、協助陸上作戰等。

其中尤以海軍航空兵的戰鬥活動最為活躍。 日本海軍在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前就在中國上海、青島等地駐有艦隊。 抗戰全面爆發後的10 月20 日日本海軍抽調在上海的第三艦隊、在青島新編的第四艦隊及其他艦隻, 組成中國方面艦隊, 由第三艦隊司令官長谷川清任司令長官。 1938 年2 月1 日又將新編的第五艦隊編人。 日軍中國方面艦隊的主要任務是支援其陸軍登陸作戰, 運輸物資。 海軍航空兵部隊曾多次參與轟炸中國各大城市, 並在上海、青島、廈門、香港建立據點, 對中國沿海實施封鎖。 後因準備發動太平洋戰爭, 中國方面艦隊兵力有所調動。 1941 年9 月1 日由古賀峰一出任中國方面艦隊司令長官,
下轄第一、第二、第三遣華艦隊和海南警備府, 根據地隊5 個。 中國方面艦隊曾參加入侵武漢(1938 年8—11月)、廣東(1938 年10 月)、海南島(1939 年2—4 月)、南昌(1939 年2—4 月)、南寧及其周圍地區(1939 年11—12 月)、浙贛(1942 年4—9 月)以及打通湘桂鐵路、粵漢鐵路南端的作戰(1944 年5 月—1945 年1 月)。 1945年9月, 日本海軍中國方面艦隊共3.9萬余名官兵在令長官為福田良三率領下向中國政府繳械投降。 從1937年7月全面抗戰爆發時至1943年, 日本在中國大陸的海軍力量主要是第三艦隊, 旗艦是老式裝甲巡洋艦“出雲”號、下轄輕巡洋艦“天龍”號、“龍田”號。 第十一戰隊:水雷敷設艦“八重山”號及以下“宇治”、“嵯峨”、“安宅”、“嵯峨”、“鳥羽”、“保津”、“勢多”、“比良”、“堅田”、“熱海”、“二見”、“隅田”、“小鷹” 、“多多良”、“須磨”、“興津”、“鳴海”、“舞子”等 炮艦, 以及“粟”、“蓮”兩艘 二等驅逐艦;第五水雷戰隊:旗艦輕巡洋艦“夕張”號,
下轄第十三驅逐隊二等驅逐艦“吳竹”號、“若竹”號、“早苗”號, 第十六驅逐隊二等驅逐艦“芙蓉”號、“刈萱”號、“朝顏”號;第五驅逐隊二等驅逐艦: “春風”、“松風”、“朝風”、“旗風”;另外還有 水上 飛機母艦“能登呂”號、 給糧艦“間宮”號 、以及工作艦“朝日”號等輔助艦船。 此外第三艦隊還管轄上海方面根據地隊、上海特別陸戰隊、舟山列島警備隊、南京警備隊、上海港務部、漢口方面特別根據地隊、特設九江警備隊、廣東方面特別根據地隊、廈門方面特別根據地隊、特設第四掃海隊、青島方面特別根據地隊、海南警備府部隊等地方水上警備部隊。

日本戰後賠償中國的雪風號驅逐艦

從裝備的艦艇和管轄的遼闊地域可以看出這是一支頗具實力的近海力量,即使與當時的中國海軍整體相比都毫不遜色。不過隨著太平洋戰爭的進行與南洋戰事吃緊,日本在華艦隊的主力艦艇陸續被調往南洋並損失殆盡,僅留下一些噸位較小的內河艦艇擔負反水雷與巡邏作戰及對陸火力支援的任務。到抗戰勝利時,日軍在華的最大主力艦僅為滿載排水量1350噸的“宇治”號河川炮艦;不過因為多是小型船艇,投降的日軍船艇在數量上倒是蔚為可觀。

根據日方提供的資料,抗戰勝利時殘留在中國大陸的日軍艦艇船舶共計2169艘(另有資料說2162艘),總噸位82839噸(另有資料說79426噸);但這2000多艘艦艇中真正堪用的卻只有192艘,計19134噸。其中大小軍艦19艘(堪用者3艘),驅潛艇7艘(堪用者6艘),小型潛艇3艘(堪用者2艘),魚雷艇6艘(堪用者3艘),小炮艇200艘(多數不堪使用)及大批的”震洋”自殺艇、各式小艇、帆船等;種類、數量極為龐雜,真正使用價值則不高。時值中國海軍歷經抗戰之重大犧牲,有經驗的人手嚴重不足,加之接收中各部門職能與歸屬混亂、爭端頻發,以至於艦艇移交工作進行極為緩慢。前後歷時一年多,方在南京、上海、九江、武漢、青島、舟山、廈門、台澎、廣州、海南十個區域基本完成了對日偽艦船的接收工作。詳情如下:

1、南京區:接收60艘,其中留存50艘,發還6艘,沉沒4艘。

2、上海區:接收454艘,其中留存106艘,發還141艘,移交203艘,撥借2艘,沉沒2艘。

3、九江區:接收54艘,其中留存39艘,發還3艘,撥借5艘,沉沒2艘,售賣5艘。

4、武漢區:接收65艘,其中留存35艘,發還1艘,移交5艘。

7、廈門區:接收80艘,其中留存61艘,發還8艘,移交10艘,沉沒1艘。

8、台澎區:接收296艘,其中留存249艘,撥借40艘,沉沒7艘。

9、廣州區:接收56艘,其中留存23艘,發還14艘,移交19艘。

10、海南區:接收76艘,其中留存63艘,移交8艘,撥借3艘,沉沒2艘。

留存部分是指發交國民黨海軍各單位使用,總計748艘;發還部分是指該船原為日軍劫收的各中外民營商號機關或公營事業及民間業主的船隻,現發還原主,共計204艘;移交是指發給非海軍的國民政府機關單位,如招商局、海關、國民政府行政院物資供應局、聯運指揮部、經濟部、中華水產公司、”戰時運輸管理局”、青島港務局等機關使用,計308艘;撥借是指被諸如水運指揮部、漢口海關、海事職業學校、臺灣高雄運輸司令部、高雄港務局、基隆警察局、高雄縣政府等機關借用的船隻,共計58艘。另有”震洋”自殺艇812艘(計971噸),因不堪使用而全部報廢,部分零件轉做他用。

根據當時中國海軍總司令部的紀錄,總計接收了內河炮艦8艘(1350噸的“宇治”號,725噸的內河炮艦“安宅”, 250噸的 “鳥羽”號,338噸的 “勢多”號,205噸的 “二見”,“熱海”, 305噸的 “伏見”、“隅田”號),各型內河炮艇132艘,巡邏艇84艘,驅潛艇2艘,小型潛艇3艘,魚雷艇9艘,登陸艦艇159艘,自殺艇(即”震洋艇”)821艘,以及大量的運輸、測量、工程、佈雷或掃雷、交通船艇等輔助船艇及部分被日偽海軍徵用的民船等。另有戰時日本捕獲的美國和義大利(1943年退出戰爭後)在華的淺水炮艦3艘(“多多良”號,原美軍USS Wake,PR-3;“興津”號,原義大利佈雷艦RM Lepanto;“鳴海”號原義大利內河炮艇“Ermanno Carlotto”號)炮艦,以及從澳門購買的“舞子”號炮艦(原葡萄牙炮艦“澳門”號),此時也一併移交給中國海軍。日軍駐華艦艇中還包括日軍曾俘獲或從長江中打撈的一批抗戰時沉沒的中國海軍艦艇,這些軍艦多在整修後改名加入日軍或是汪偽海軍服役。這些艦艇在戰後倖存的,此時也一併物歸原主並恢復原艦名繼續服役。計有:“逸仙”號巡洋艦(日艦名“阿多田”號)、“永績”號炮艦(汪偽艦名“海興”號)、“永翔”號炮艦(汪偽艦名“海祥”號)、“建康”號驅逐艦(汪偽艦名“海綏”號)、“湖鶚”號魚雷艇(汪偽艦名“海靖”號)等。

除了上述幾艘排水量較大的炮艦外,抗戰結束後中國海軍所接收的日軍投降的排水量在100噸以上的炮艇,大小等級差異很大,各艇排水量如下:“江泰”(原日軍 “二吳”292噸),“海甯”(原日軍“若丸”370噸),“海康”(原日軍“海鷗” 240噸),“公利”(原日軍“日香丸”550噸),“成功”(原日軍“1089”號 200噸),“定海”(原日軍“海青”489噸),“防城”(原日軍 “梅丸”290噸),“清遠”(原日軍“香昭丸”220噸),“海籌”(原日軍 “布引丸”220噸),“海碩”(原日軍“芙蓉丸”220噸),“海雄”(原日軍“楓丸”197噸),“海奇”(原日軍 “竹丸”255噸),“海靖”(原日軍 “海平”450噸),“南靖”(450噸),“海鷹”(原日軍“220”號:120噸),“淮安”(原日軍“宏生丸”:117噸),“江鳳”(原日軍“一號差船”:220噸),“海豐” (原日軍:“100”號 220噸),“海倫”(原日軍“第二大洋丸”:200噸),“海澄”(原日軍“姬神丸”:170噸),“海城”(原日軍“青平”:150噸),“象山”(原日軍“測一”號:171噸),“南安”(原日軍“204驅潛”:138噸),“南平 ”(原日軍“順和”:250噸)等。因“南靖”艇為日軍在華徵用之民船,故於1946年與另一艘“千代田”艇歸還原主,“海籌”艇於1950年1月27日國民黨潰退臺灣時在海南島榆林自沉港中。隸屬於第三巡防艇隊的“海碩”炮艇於1950年7月16日因損壞嚴重煤油修理價值而廢棄。“海澄”號炮艇滿載排水量199噸, 柴油主機,航速約10節,續航力746小時,武器裝備與性能最佳,該艇于1949年間曾參加登步戰役,但於1950年5月從舟山潰逃至大陳護航差艇回基隆時遇風暴而損失。“南安”與“淮安”曾參加古寧頭之役,皆為阻絕登陸解放軍之海上船運與支援近岸之任務。至於“海寧”艦在1956年改為測量艦,編號“AGSC-862”,於1958年退役。

此外日本在華所使用的大批25噸級炮艇,戰後也都被中國海軍悉數接收,這些炮艇包括 (括弧內為接收時原日軍編號):炮2,炮3,炮4,炮15(原“1號”),炮16(原“2號”), 炮17(原“3號”),炮18(原“4號”),炮20(原“1321號”),炮21(原“1362號”),炮22(原“1363號”),炮23(原“1284號”),炮24(原“1285號”),炮35,炮36,炮37,炮38,炮48,炮49,炮50,炮51,炮52,炮53,炮54,炮55,炮56,炮64,炮65,炮66,炮67,炮68,炮103,炮104,炮105,炮106,炮107,炮108等。本級炮艇在1949年起義的有:第一機動巡防艇隊的 “炮2”,“炮3”,“炮4”,“炮54”,“炮56”;第三機動巡防艇隊的 “炮104”;第五機動巡防艇隊的“炮103”,“炮105”;漢口巡防處的 “炮64”,“炮65”,“炮68”;以及”炮50”,“52”,“53”,“106”,“107”等。此外“炮38”艇與“舞鳳”艦一起在廣東起義,但是後來居然又經萬山群島叛逃返回臺灣。本級炮艇武器裝備為日制九六式25毫米機炮一門及12.7毫米機槍一挺。 其中一艘此型艇由我人民海軍在營口接收後命名為”414”號,曾於1951年6月24日在浙江頭門山海戰立功,成為 “頭門山海戰英雄艇”,現陳列在北京軍事博物館中。另一艘“107”號艇曾在1950年7月10日在浙江披山海面擊沉國民黨浙海遊擊隊大型木質炮艇”新寶順”號(原浙江海警局警艇)。

中國海軍戰後還接收了大批日本在華的各種型式噸位龐雜的炮艇 (括弧內為接收時原日軍編號及排水量):

炮1(原“江和”:80噸),炮5(原“天生”丸:90噸),炮6(原“森山”丸:74噸),炮7(原“山櫻”丸:60噸),炮8(原“廣鳩”丸:50噸),炮9(原“木星”:46噸),炮10(原“青根”:45噸),炮11(原“白鷺”丸:45噸),炮12(原“島”丸:33噸),炮13(原“宇治”丸:29噸),炮14(原“飛龍”丸:29噸), 炮19,炮25(原“警備艇”:40噸),炮26(原“鈴穀”丸:86噸), 炮30(原“江亞:50噸),炮31(原“江宣:50噸),炮34(原“江威:35噸), 炮57(原“汽61號”: 50噸),炮58(原“汽47號”:25噸),炮61(原“江靖:30噸), 炮70(原“瑞陽”丸:91噸),炮76(原“和光”丸:35噸),炮77(原“南海289”:83噸), 炮78(原“公稱1158”:60噸) 炮81(原“和”丸:40噸),炮101,炮102,炮109(原“環球7號”:50噸)。這些炮艇的來源錯綜複雜,型號、噸位、武器配備等均已無從查找。

戰後國民黨海軍曾在臺灣接收了六艘日本魚雷艇,不過6艘都是戰爭末期日軍大量生產的25噸級及15噸級兩種型號的魚雷艇,這些魚雷艇戰鬥力不高,建造的品質也很差。 其中25噸的有三艘:“安平”(原“530”號),“安寧”(原“531”號),“安康”(原“532”號); 15噸級(538號型)的有三艘:“安慶”(原“538”號),“安仁”(原“539”號),“安澤”(原“540”號)。25噸魚雷艇原是日軍乙型魚雷艇中的T-25型(469號型)魚雷艇,為木質艇體,標準排水量為21噸,滿載排水量24.3噸,動力為兩台艦本式71號6型汽油機,功率1840馬力,航速38節,續航力290海裡/33節。武器裝備為九六式25mm機炮一門,一挺九三式13毫米機槍,兩具450毫米魚雷落射機及深彈兩枚。 該型艇由日本三菱公司長岐與舞鶴工廠於1943年陸續建造。15噸級魚雷艇也就是乙型魚雷艇的T-14型(538號型)魚雷艇,亦為木質艇體,排水量為15噸,長15米,寬3.7米,吃水0.6米; 動力也是兩台艦本式71號6型汽油機,單軸 920匹馬力,由於艇體較25噸級魚雷艇小很多,所以航速更高, 武裝僅為九三式13mm機槍一挺及魚雷兩枚。由三菱公司長岐與舞鶴工廠於1944年建造。這批魚雷艇後來下落不明, 有檔案顯示“安澤”艇在1948年就退役了。

在大量日軍投降艦艇之外,當時南京的汪精衛傀儡政權也建造使用了大批的各式船艇,抗戰勝利後,這些船艇也一併被國民黨海軍接收。汪偽“江”字型大小巡邏艇是汪精衛的南京政府海軍曾經在日本人的協助下由江南造船廠建造的大批巡邏艇,這些巡邏艇都以“江”字型大小來命名,戰後全部由國民黨海軍接收,並改稱“巡XX”巡邏艇。 接收後的艇名與原艇名如下:

巡1 (原“江寧”), 巡2 (原“江裕”), 巡3 (原“江2”), 巡4 (原“江4”), 巡5 (原“江25”), 巡6 (原“江27”), 巡11 (原“江清”), 巡12 (原“江平”), 巡14 (原“江24”), 巡16 (原“江豐”), 巡17 (原“江華”), 巡18 (原“江榮”), 巡19 (原“江3”), 巡20, 巡21 (原“江6”), 巡22 (原“江7”), 巡23 (原“江12”), 巡24 (原“江24”), 巡25 (原“江8”), 巡69 (原“江達”), 巡70 (原“江澄”), 巡71 (原“江14”), 巡72 (原“江15”), 巡73 (原“江21”), 巡74 (原“江22”), 巡83 (原“江通”), 巡101 (原“江13”), 巡102 (原“江28”), 巡103 (原“江康”), 巡105 (原“江9”), 巡106 (原“江10”), 巡107 (原“江18”), 巡108 (原“江17”)。

“江”字型大小巡邏艇的排水量噸位主要有兩種, 凡是有艇名的如“江寧”號皆為排水量17噸的巡邏艇, 而無艇名僅有編號的如“江2”號則為排水量只有10噸的巡邏艇。另有數艘噸位較大的“江”字型大小巡邏艇於國民黨接收後改列“炮”字型大小艇, 不在此列。本級巡邏艇在1949年起義的有: 第一機動巡防艇隊的 “巡20”。第二機動巡防艇隊的 “巡69”。第五機動巡防艇隊的 “巡22”, “巡23”。第三機動巡防艇隊: “巡21”。漢口巡防處炮艇隊的 “巡70”等。

除了批量建造的 “江”字型大小巡邏艇外,汪偽政權海軍的各種雜牌巡邏艇在抗戰勝利後也都由中國海軍接收, 並改稱“巡XX”巡邏艇;其餘如下(括弧內為接收當時原艇名編號及排水量噸位):

巡7(原“13號”: 10噸), 巡8(原“8號”: 10噸), 巡9(原“9號”: 10噸), 巡10(原“14號”: 10噸), 巡15(原“5號炮艇”: 10噸), 巡28(原“金城電船”: 5噸), 巡29(原“普字11號”: 10噸), 巡30(原“普字12號”: 10噸), 巡31(原“普字14號”: 8噸), 巡32(原“普字13號”: 10噸), 巡33(原“普字15號”: 10噸), 巡34(原“普字16號”: 10噸), 巡35(原“普字17號”: 8噸), 巡36(原“大發”: 10噸), 巡37(原“秀英一號”: 7噸), 巡38(原“秀英一號”: 7噸), 巡39(原“秀英一號”: 7噸),巡40, 巡43(原“艦水5號”: 20噸), 巡44(原“艦水6號”: 20噸), 巡45(原“艦水8號”: 20噸),巡46(原“艦水9號”: 20噸), 巡47(原“艦水12號”: 20噸), 巡48(原“艦水7號”: 20噸), 巡49(原“艦水21號”: 20噸), 巡50(原“艦水22號”: 20噸), 巡51(原“汽43號”: 20噸), 巡52(原“汽41號”: 20噸), 巡53(原“汽44號”: 20噸), 巡54(原“汽46號”: 20噸), 巡55(原“大發14號”: 18噸), 巡56(原“大發12號”: 18噸), 巡57(原“大發13號”: 18噸), 巡58(原“小發18號”: 4。5噸), 巡59(原“小發19號”: 4。5噸), 巡60(原“內火31號”: 20噸), 巡61(原“內火32號”: 15噸), 巡62(原“內火33號”: 21噸)。 巡64(原“艦水1號”: 18噸), 巡65(原“艦水4號”: 18噸), 巡66(原“艦水8號”: 18噸), 巡67(原“艦水10號”: 18噸), 巡68(原“艦水11號”: 18噸), 巡76(原“小發4號”: 3。5噸), 巡77(原“小發6號”: 3。5噸), 巡78(原“內火1號”: 2噸), 巡79(原“內火2號”: 2噸), 巡80(原“內火6號”: 2噸), 巡81(原“內火長官艇”: 2噸), 巡82(原“內火交通船3號”: 4噸), 巡84(原“普字5號”: 10噸), 巡85(原“永福電船”: 6噸), 巡86(原“安藝電船”: 6噸), 巡90(原“中山號”汽艇: 5噸), 巡104, 巡119(原“巡甲”: 12噸), 巡120(原“11號”: 15噸), 巡121(原“2號”: 8噸), 巡122(原“10號”: 15噸)。

這些巡邏艇來源複雜, 大部分原來不是作戰用艦艇而是改裝自勤務艦艇,“大/小發”登陸艇甚至是民用船隻。其中在1949年起義的有: 第二機動巡防艇隊: “巡59”, “巡79”;第三機動巡防艇隊: “巡10”, “巡121”;漢口巡防處炮艇隊: “巡50”, “巡66”。

中華民國海軍接收了戰後日軍與汪偽軍所留置在華的236艘大小各式炮艇、巡邏艇, 接收工作完成後,這些艦艇大部分仍就近留在長江中使用。這些炮艇、巡邏艇與其它美制英制、戰前國軍已有的炮艇、巡邏艇加在一起共編成了九個炮艇隊, 一個海岸巡防隊。這些種類龐雜的炮艇因續航力等的問題,1949年後多半留置大陸或起義,番號包括第一,第二,第三與第五機動巡防艇隊。 計有第三機動巡防艇隊的: “炮1”, “炮5”, “炮102”, 漢口巡防處的: “炮70”等起義。

“炮25”與“炮26”兩艇於1950年5月25日淩晨在粵南萬山海戰時被我人民海軍”先鋒”號炮艇突擊, “炮26”被擊沉, 艇長王複海以下官兵十人被擊斃; “炮25”被擊傷並被俘後又搶回, 艇長吳桂容被擊斃。“炮70”於1950年4月22日從海南島潰逃臺灣時因機件故障無法修復而自沉於海口港內。

國民黨海軍抗戰勝利後和這些炮艦/艇、巡邏艇一起接受的還有很多在日偽軍中服役的勤務艇,包括登陸艇、差艇、測量艇、拖船等,其中數量較大的就是日軍的“大/小發”登陸艇和各種大大小小的差艇

日本陸軍在戰時開發了兩種登陸艇用來運送武器裝備和人員進行登陸作戰, 較大型的如美軍的LCM, 稱做大發動艇簡稱“大發”; 較小型的如美軍的LCVP, 稱做小發動艇簡稱“小發”。其規格分別為(“大/小發”不同時間建造的有不同的規格, 以下為建造數量較多的代表): “大發”主要用來運載戰車及重武器登陸, 艇長14.88米, 所以又稱做“14米特型運貨船”, 重9.5噸,可搭載60人, 60匹馬力,航速約8.8節;“小發”主要為運載人員登陸之用, 約可搭載35人。鋼制艇體, 艇長10米, 本身重2.73噸, 30 ~ 40匹馬力,航速約4.5節。 操艇士兵6人。 國民黨自投降的日偽軍接收的“大/小發”登陸艇如下(括弧內為接收當時原艇名編號及排水量噸位), 所有接收的日制登陸艇編號都是“4”字頭的用以與美援登陸艇區分:

登401(原“1號運貨船”: 20噸), 登402(原“3號運貨船”: 20噸), 登403(原“4號運貨船”: 20噸), 登404(原“5號運貨船”: 20噸), 登405(原“6號運貨船”: 20噸), 登406(原“7號運貨船”: 16噸), 登407(原“8號運貨船”: 16噸), 登408(原“9號運貨船”: 16噸), 登409(原“10號運貨船”: 16噸), 登410(原“11號運貨船”: 16噸), 登411(原“12號運貨船”: 16噸), 登412(原“登628號”: 17噸), 登413(原“登1380號”: 17噸), 登414(原“登1389號”: 17噸), 登415(原“登3898號”: 17噸), 登416(原“登3899號”: 16噸), 登417(原“登3715號”: 16噸), 登418(原“登1392號”: 12噸), 登419(18噸), 登420(18噸)。 登421(18噸), 登422(18噸), 登423(18噸), 登424(原“1號登陸艇”: 15噸), 登425(原“2號登陸艇”: 15噸), 登426(原“3號登陸艇”: 15噸), 登427(原“5號登陸艇”: 10噸), 登428(原“6號登陸艇”: 10噸), 登429(原“7號登陸艇”: 10噸), 登430(原“8號登陸艇”: 10噸), 登431(原“9號登陸艇”: 10噸), 登432(原“10號登陸艇”: 15噸), 登433(原“11號登陸艇”: 15噸), 登434(原“12號登陸艇”: 15噸), 登435(原“ 13號登陸艇”: 15噸), 登436(原“14號登陸艇”: 15噸), 登437(原“15號登陸艇”: 15噸), 登438(原“16號登陸艇”: 15噸), 登439(原“17號登陸艇”: 15噸), 登440(原“18號登陸艇”: 15噸)。 登441(原“19號登陸艇”: 15噸), 登442(原“20號登陸艇”: 15噸), 登443(原“21號登陸艇”: 15噸), 登444(原“22號登陸艇”: 10噸), 登450(原“1號”: 9噸), 登460(原“6號”: 19噸), 登461(原“7號”: 18噸) 。

部份登陸艇裝上裝備了火炮而做為炮艇或巡邏艇使用, 不在此列。許多這批日制的登陸艇在1949年幾次炮艇隊起義的事件中加入人民海軍。“登463”於1950年4月23日損失於海南島海口港撤退時自沉。

戰後接收自日偽軍之差艇(差艇包含各種交通勤務雜役艇)重新命名後在國民黨海軍繼續服役(括弧內為原日偽艇名),這些艇包括:

一號聯絡艇(原15米內火艇): 12噸; 一號聯絡艇(原12米內火艇): 7噸; 座艇3號; 座艇4號; 差5; 差6(原“南海518”號: 83噸); 差7(原“南海297”號: 80噸); 差8(原“南海515”號: 63噸); 差9(原“南海258”號: 60噸); 差10(原“南海1348”號: 36噸); 差11(君山)(原“竹”丸: 90噸); 差12(原“四曳”: 75噸); 差13(原“菖蒲”丸: 63噸); 差17(原“平安”); 差19(原“1254”號內火艇: 7。3噸); 差20。 差21; 差22; 差23; 差24; 差26; 差27(原“新元”); 差28(原“新巡”); 差32(原“新利”); 差45; 差46。差51(原“1505”號: 60噸); 差53(原“765”號: 60噸; 差54(原“10”號: 70噸); 差55(原“7”號: 60噸); 差56(原“8”號: 60噸); 差57(原“9”號: 60噸); 差58: 20噸; 差59: 15噸; 差60: 9噸; 差61: 8噸; 差65: 20噸; 差66: 20噸; 差67: 20噸; 差68: 5噸等。

上述不包括被改造當做炮艦或炮艇使用的差艇,如: “差112”改為“江秀”炮艇, “差113”改為“吉利”炮艇; 此外還有一艘排水量約150噸的差艇被國民黨海軍命名為“廬山”改作他用, 目前無其它資料可供查證。由以上可見差艇的來源十分龐雜。其中“差75”, “差8”, “差9”與“差318”等艇於1950年1月27日損失于海南島榆林港撤退時自沉, “差317”於1950年4月23日損失於海南島海口港撤退時自沉。

測量艇中有4艘是接收自汪偽政權海軍的測量艇: “測14”原名“量5”, “測15”原名“量7”, “測16”原名“量9”, 接收自日軍的測量艦艇有9艘,其中4艘留下使用,分別是“測8”、 “長久”、 “竹生”丸、“鄱陽”,另外5艘歸還原單位。“測8”改名為“焦山” 後於1946年底和接收自日軍的“淮陰”號(原日軍“長久”)一起撥給海道測量局做為測量艇,“焦山”艇排水量170噸,裝備三挺機槍,編號“861”, “淮陰”艇排水量120噸,在1949年又改回炮艇,曾在大陳地區作戰;“崇寧”號測量艇原為1937年抗戰爆發時上海江南造船廠裡一艘未完工的250噸警備艇“都寧“號,這艘艇的艇身長115呎,寬16呎, 吃水6呎;排水量200噸;最高航速約10節. 日軍佔領江南造船廠後交由三菱公司經營,三菱將這艘船繼續完工並改為廠裡用的雜役船“竹生”丸。“竹生”丸戰後歸還中國海軍變成測量艇“崇寧”,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時本艇正在銅陵南水道執行測量工作,在不能雖其他艦艇一起潰逃的情況下自沉,但後來又被解放軍打撈修復一直使用到60年代;“祁連”是戰後接收自日軍的海岸測量艦,原名“鄱陽”, 接收後先是更名為“青天”, 後因勤務艦艇統一以山脈命名故再改為“雲台”,然而當時有一艘拖船也叫“雲台”,為免混淆該艦再次更名“祁連”,該艦於1939年建造,艦長150呎,寬31,吃水9.5呎,標準排水量535噸,裝備燃煤膨脹往復式蒸汽機,最高航速10節, 艦員90人,裝備二門九六式25毫米機炮,七挺機槍。本艦自1946年開始以“361”在國民黨海軍服役,隸屬於海道測量局,潰逃到臺灣後在1961年退役。而同時接收自日軍的“溧河”、“灌河”、“淮河”、“汶河”、“涇河”等5艘測量艇因原為戰時日軍劫擄自其他單位, 故戰後即歸還原所有者。

接收自日軍的拖船共有11艘, 各艦來源及排水噸位 如下:

“福鼎”(原“2號差船”: 153噸), “恒春” (原“旗浚丸”: 225噸), “台南 ”(原“1349”號: 150噸), “岡山”, “新竹”, “彰化” (原“1469”號: 150噸), “壽山”(100噸), “旗山”(100噸), “澎湖” (原“工6”號: 150噸), “漢川” (原“八曳”: 157噸), “文昌” (原“海南510”號: 100噸) 其中“福鼎”有可能是原國民黨海軍一艘同名的老拖船。 這批拖船接收後不久都移交給港務單位使用。同時接收的還有幾艘起重船以及50至600噸大中小各型駁船,如: 升3(原“3939號”: 50噸), 升4(20噸);駁58, 駁59(320噸), 駁101等。 其中“5號起重船”, “14號駁船”, “2號油駁”與“2號水船”損失于海南島榆林港撤退時。

在戰後接收的日軍船艇中還有一大批在戰爭末期匆忙建造的“震洋”自殺艇共有812艘計971噸,它是在汽艇前部裝上炸藥,由人操縱著去碰撞敵艦的一種自殺武器。這種自殺武器簡單得幾乎連小學生都會製造,製造使用“震洋”這一自殺武器是基於這樣一種考慮:動用大批“震洋”去襲擊敵艦,當在敵艦猛烈的炮火面前遭受攻擊時,也許會有一、兩艘能倖免遇難,因而有希望利用間隙,突破火網,攻敵成功。“震洋”艇雖然攻擊力弱,但便於大量生產,所以,日本製造了相當多的“震洋”艇,將它們保存在山洞裡,儘管“震洋”弱小,但總比“伏龍”要好得多。所謂“伏龍”,是蛙人攜帶水雷在水中潛行,遊至敵艦底部時實行爆破的一種攻擊方式。當日軍組織起“伏龍”攻擊隊並正在加緊訓練時,戰爭便結束了。在戰爭瀕臨尾聲時,日本海軍絞盡腦汁想出了這種種不顧及人的生命的攻擊方法,這也許是當時的戰局形勢所迫吧。由於是一次型的“消耗品”,加之建造匆忙,這些小艇基本都已不堪使用而全部報廢由艇上拆卸的零件轉做他用。

此外,英軍在香港區還接收了日本艦艇船舶計64艘,包括海防艦、戰車輸送艦、內河炮艦、驅潛艇各1艘,貨船5艘,給油船6艘,魚雷艇8艘,小型登陸艇19艘,”震洋自殺艇”16艘及大量快艇、機動帆船、拖船等。

日本在抗戰期間俘獲和強行徵用的中國商船“建設”號、“新寧紹”號、“隆順”號等,此時也自日方一併歸還中國。

抗戰結束之時,中國海軍大部分海軍力量已經損失殆盡,因此有經驗的技術人員和指揮人員嚴重不足,大大減緩了降艦移交的速度。蔣介石為徹底清洗海軍中的舊閩系力量、建設“新海軍”而引起的派系鬥爭也嚴重影響了接收的速度。不僅如此,技術人才的不足還影響了軍艦接收後的保養和維修,所以降艦中最後能繼續服役的不多。在大量的投降艦艇中,中國海軍僅留用了277艘,其中編隊192艘,而報廢的竟有1100多艘。而在解放戰爭開始後,這些艦艇中很多因艦況、續航力等問題,留置中國大陸,其中一大部分選擇起義,成為人民海軍建立初期的重要力量。如比較長壽的“南昌”(原“長治”號,日本時期名“宇治”號)艦甚至一直使用到1970年代才退役解體。

二、主要投降艦船的性能:

1、噸位最大的日本內河炮艦“宇治”(うじ)號,該艦屬於“橋立”(はしだて)級,是1937年度03計畫中列入的中國警備用大型炮艦,預定用以替代老舊的”安宅”號擔任河川炮艦隊旗艦,同級 2艘,分別是”橋立”號和”宇治”號,均由日本大阪鐵工櫻島造船所建造。因為是要作為旗艦,所以艦上設有艦隊司令官及幕僚的居住和辦公設施,通訊能力強大,還首次在炮艦中安裝了雷達。艦橋周圍有7毫米厚的DS防彈鋼板防護,彈藥庫側壁裝甲厚25毫米,舷側裝甲10毫米。該艦水線長78.5米,寬9.7米,吃水2.45米;標準排水量993噸,滿載排水量1,350噸。動力為2座艦本式蒸汽輪機,2座艦本式重油專燒鍋爐,功率4600馬力,航速19.5節;載重油170噸,續航力2500海裡/14節。

人員編制158人。

該級艦採用長艏樓艦型,是兼具海上和內河航行能力的平底船,外觀上與當時的日軍海防艦比較相似,首尾兩座三角桅也有別於以往的河川炮艦,另外與以往的炮艦相比火力也更為強大,主炮加強為3門十年式E型45倍徑120毫米高炮,艦首為雙聯,艦尾為單裝,均有半封閉式炮塔防護,該炮1922年正式開始裝備,重7.8噸,彈重20.4千克,炮口初速825米/秒,射速10-11發/分,最大射程15600米,最大射高10065米。4門九六式25毫米機炮,雙聯裝首尾各一座,3挺九二式7.7毫米機槍。

首艦“橋立”號1940年6月30日竣工後即來華參戰,活躍於華南,1944年5月22日被美軍潛艇在香港東南海域擊沉。第二艘”宇治”號於1941年4月30日竣工,抗戰勝利後,倖存的宇治號投降,1945年9月13日 ,本艦由中國海軍總司令陳紹寬將軍在上海江南造船廠親自接收,更名為“長治”號(日軍留下28名官兵協助中國訓練),而本艦卻也成為陳紹寬下臺的導火線。。因為在接收後不久,蔣介石即命此艦開赴渤海灣參加內戰,但陳紹寬不願意參加內戰反而逕自率本艦前往臺灣視察。怒不可遏的蔣介石12月26日即將海軍總司令部撤銷、陳紹寬免職,這也標誌著蔣嫡系對閩系海軍領導權的鬥爭到達最後的高潮。

1947年到1948年此艦都在北方支援營口、威海衛、秦皇島等地的戰事及協助撤退。1949年9月上海解放時此艦擔任吳淞口封鎖任務, 19日夜晚37名親共艦員起義,起義過程中上校艦長胡敬端(電雷一 期學員,1937年在上海率“史102號”魚雷艇突襲日本“出雲”艦的艇長)及副長,航海官,槍炮官等十二名負隅頑抗的國民黨反動派官兵被擊斃,起義後的“長治”艦駛往南京,9月22日被國民黨空軍在安徽大通江面將其炸沉。

當年12月人民海軍將之撈起整修,並重新命名為“八一”號,1950年4月後又改為“南昌”號,擔任海軍新成立的第六艦隊旗艦,編號“210”,首任艦長即起義的前“長治”代理副長郭成森少校。1950年“南昌”艦將主炮換裝為蘇制130毫米單管炮2門,首尾各一門。37毫米炮6門。在多次台海戰役中該艦都曾現身,直到70年代末尚在東海艦隊服役,是人民海軍少有的長壽艦。

2、“安宅”號炮艦,是“八八艦隊案”中列入的河川炮艦隊旗艦,雖然排水量只有725噸,卻配有戰隊司令官 及幕僚所需的居住及通訊設施。該艦由日本三菱重工橫濱造船廠建造,1921年8月15日作為一等炮艦開工,當時 艦名“勿來”, 10月11日更名“安 宅”, 1922年4月11日下水,1922年8月12日竣工。艦長67.67米,寬9.02米,吃水2.29米,該艦武器裝備強大,主炮為兩門三年式120毫米高炮,首尾各一;另有3門三年式40倍徑76毫米高炮,該炮重2.6噸,彈重9.43kg,高低射角-5°/+75°,俯仰速度7°/s,迴旋速度11°/s,射速13發/分,炮口初速670m/s,最大射程10,800 m,最大射高6,800 m; 6挺三年式6.5毫米機槍。艦員編制118人。動力為2座三段往復式蒸汽機,2座艦本式燃煤鍋爐,功率1700馬力,航速16節,載燃煤235噸,續航力2500海裡/12節。1934年 該艦在佐世保進行了改裝,艦尾延長,鍋爐改成重油專燒型,前桅改成三角桅。1937年,”安宅”進入吳海軍工廠進行大修。

該艦與傳統河川炮艦不同的直立式桅杆與煙囪是其最突出的外觀特徵,2座鍋爐共用一個煙囪。1933年5月20日被納入第三艦隊,抗戰爆發時,“安宅”號是第11戰隊旗艦,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曾被中國潛水兵暗敷水雷,但被發現而未被炸中。戰爭末期該艦主要用於為 運輸船隊護航,期間還擔負了對陸火力支援和運輸陸戰隊的任務。

歷任艦長:

下村正助 中佐:1923年12月1日 - 1924年11月20日

原忠一 中佐:1932年12月1日 - 1933年10月20日

森國造 中佐:1933年10月20日 - 1934年11月15日

柴崎恵次 中佐:1936年12月1日 - 1937年12月1日

抗戰 結束後安宅號妄圖趁亂由吳淞口溜走潛回日本,但是被外海封鎖的美艦發現並押回上海,1945年9月17日交由中國海軍接收,更名“安東”號。1949年4月23日在南京笆斗山江面由艦長韓廷楓率領全艦起義, 國民黨當局稱第二艦隊叛變事件,1949年9月24日在蕪湖被國民黨空軍炸沉,因受損較重未打撈修復。

3、“勢多”(せた)號,“勢多”級河川炮艦的第二艘艦,4艘“勢多”級是1920年“八八艦隊輔助艦艇建造案”中列入的河川炮艦,系“鳥羽”級河川 炮艦的改進型,為更容易通過三峽航道而將航速提高,排水量也比“鳥羽”級有所增大,鍋爐採用煤油混燒以增大輸 。該艦標準排水量338噸,滿載排水量350噸,“勢多”號1922年4月29日由日本播磨造船廠開工建造,1923年1月25日 上海東華造船會社組裝,1923年6月30日下水,1923年10月6竣工,艦長54.86米(垂線間長),寬8.03米,吃水1.02米,動力為2座二段膨脹往復式蒸汽機,2座艦本式煤油混燒鍋爐,每座鍋爐有自己的煙囪,功率2100馬力,航速16節,載燃煤20噸,重油74噸,續航力1750海裡/10節。和“鳥羽”級一樣,由於該艦吃水較淺,艦體空間小,所以兵員住艙安排在上層建築裡,如果不是裝備各式 武器,外觀看上去和長江裡的客輪幾乎無異。該艦裝備2門三年式76毫米高炮,5挺留式7.7毫米機槍,該槍實際上是日本仿製的英國路易斯氣冷式輕機槍,正式定型後稱為九二式7.7毫米機槍(九二式七粍七機銃),使用7.7mmx56R凸緣彈,機匣頂置彈鼓供彈,彈容47/97發,射速每分鐘500~600發。後又在兵員住艙頂部加裝了2挺機槍。

4艘“勢多”級於1923年8月到11月陸續完工,拆解後運至中國,在上海和漢口重新組裝入役,抗戰期間,4艦一直比較活躍,擔負著長江巡邏和對陸火力支援的任務,戰爭後期,由於日軍喪失了制空權,先後有3艘“勢多”級炮艦被美機炸毀,倖存的“勢多”號1945年9月17日被中國海軍接收,更名“常德”1949年11月30日“常德”艦在四川起義加入人民海軍的序列,更名“閩江”,在海軍中一直服役到60年代才退役。

日本戰後賠償中國的雪風號驅逐艦

從裝備的艦艇和管轄的遼闊地域可以看出這是一支頗具實力的近海力量,即使與當時的中國海軍整體相比都毫不遜色。不過隨著太平洋戰爭的進行與南洋戰事吃緊,日本在華艦隊的主力艦艇陸續被調往南洋並損失殆盡,僅留下一些噸位較小的內河艦艇擔負反水雷與巡邏作戰及對陸火力支援的任務。到抗戰勝利時,日軍在華的最大主力艦僅為滿載排水量1350噸的“宇治”號河川炮艦;不過因為多是小型船艇,投降的日軍船艇在數量上倒是蔚為可觀。

根據日方提供的資料,抗戰勝利時殘留在中國大陸的日軍艦艇船舶共計2169艘(另有資料說2162艘),總噸位82839噸(另有資料說79426噸);但這2000多艘艦艇中真正堪用的卻只有192艘,計19134噸。其中大小軍艦19艘(堪用者3艘),驅潛艇7艘(堪用者6艘),小型潛艇3艘(堪用者2艘),魚雷艇6艘(堪用者3艘),小炮艇200艘(多數不堪使用)及大批的”震洋”自殺艇、各式小艇、帆船等;種類、數量極為龐雜,真正使用價值則不高。時值中國海軍歷經抗戰之重大犧牲,有經驗的人手嚴重不足,加之接收中各部門職能與歸屬混亂、爭端頻發,以至於艦艇移交工作進行極為緩慢。前後歷時一年多,方在南京、上海、九江、武漢、青島、舟山、廈門、台澎、廣州、海南十個區域基本完成了對日偽艦船的接收工作。詳情如下:

1、南京區:接收60艘,其中留存50艘,發還6艘,沉沒4艘。

2、上海區:接收454艘,其中留存106艘,發還141艘,移交203艘,撥借2艘,沉沒2艘。

3、九江區:接收54艘,其中留存39艘,發還3艘,撥借5艘,沉沒2艘,售賣5艘。

4、武漢區:接收65艘,其中留存35艘,發還1艘,移交5艘。

7、廈門區:接收80艘,其中留存61艘,發還8艘,移交10艘,沉沒1艘。

8、台澎區:接收296艘,其中留存249艘,撥借40艘,沉沒7艘。

9、廣州區:接收56艘,其中留存23艘,發還14艘,移交19艘。

10、海南區:接收76艘,其中留存63艘,移交8艘,撥借3艘,沉沒2艘。

留存部分是指發交國民黨海軍各單位使用,總計748艘;發還部分是指該船原為日軍劫收的各中外民營商號機關或公營事業及民間業主的船隻,現發還原主,共計204艘;移交是指發給非海軍的國民政府機關單位,如招商局、海關、國民政府行政院物資供應局、聯運指揮部、經濟部、中華水產公司、”戰時運輸管理局”、青島港務局等機關使用,計308艘;撥借是指被諸如水運指揮部、漢口海關、海事職業學校、臺灣高雄運輸司令部、高雄港務局、基隆警察局、高雄縣政府等機關借用的船隻,共計58艘。另有”震洋”自殺艇812艘(計971噸),因不堪使用而全部報廢,部分零件轉做他用。

根據當時中國海軍總司令部的紀錄,總計接收了內河炮艦8艘(1350噸的“宇治”號,725噸的內河炮艦“安宅”, 250噸的 “鳥羽”號,338噸的 “勢多”號,205噸的 “二見”,“熱海”, 305噸的 “伏見”、“隅田”號),各型內河炮艇132艘,巡邏艇84艘,驅潛艇2艘,小型潛艇3艘,魚雷艇9艘,登陸艦艇159艘,自殺艇(即”震洋艇”)821艘,以及大量的運輸、測量、工程、佈雷或掃雷、交通船艇等輔助船艇及部分被日偽海軍徵用的民船等。另有戰時日本捕獲的美國和義大利(1943年退出戰爭後)在華的淺水炮艦3艘(“多多良”號,原美軍USS Wake,PR-3;“興津”號,原義大利佈雷艦RM Lepanto;“鳴海”號原義大利內河炮艇“Ermanno Carlotto”號)炮艦,以及從澳門購買的“舞子”號炮艦(原葡萄牙炮艦“澳門”號),此時也一併移交給中國海軍。日軍駐華艦艇中還包括日軍曾俘獲或從長江中打撈的一批抗戰時沉沒的中國海軍艦艇,這些軍艦多在整修後改名加入日軍或是汪偽海軍服役。這些艦艇在戰後倖存的,此時也一併物歸原主並恢復原艦名繼續服役。計有:“逸仙”號巡洋艦(日艦名“阿多田”號)、“永績”號炮艦(汪偽艦名“海興”號)、“永翔”號炮艦(汪偽艦名“海祥”號)、“建康”號驅逐艦(汪偽艦名“海綏”號)、“湖鶚”號魚雷艇(汪偽艦名“海靖”號)等。

除了上述幾艘排水量較大的炮艦外,抗戰結束後中國海軍所接收的日軍投降的排水量在100噸以上的炮艇,大小等級差異很大,各艇排水量如下:“江泰”(原日軍 “二吳”292噸),“海甯”(原日軍“若丸”370噸),“海康”(原日軍“海鷗” 240噸),“公利”(原日軍“日香丸”550噸),“成功”(原日軍“1089”號 200噸),“定海”(原日軍“海青”489噸),“防城”(原日軍 “梅丸”290噸),“清遠”(原日軍“香昭丸”220噸),“海籌”(原日軍 “布引丸”220噸),“海碩”(原日軍“芙蓉丸”220噸),“海雄”(原日軍“楓丸”197噸),“海奇”(原日軍 “竹丸”255噸),“海靖”(原日軍 “海平”450噸),“南靖”(450噸),“海鷹”(原日軍“220”號:120噸),“淮安”(原日軍“宏生丸”:117噸),“江鳳”(原日軍“一號差船”:220噸),“海豐” (原日軍:“100”號 220噸),“海倫”(原日軍“第二大洋丸”:200噸),“海澄”(原日軍“姬神丸”:170噸),“海城”(原日軍“青平”:150噸),“象山”(原日軍“測一”號:171噸),“南安”(原日軍“204驅潛”:138噸),“南平 ”(原日軍“順和”:250噸)等。因“南靖”艇為日軍在華徵用之民船,故於1946年與另一艘“千代田”艇歸還原主,“海籌”艇於1950年1月27日國民黨潰退臺灣時在海南島榆林自沉港中。隸屬於第三巡防艇隊的“海碩”炮艇於1950年7月16日因損壞嚴重煤油修理價值而廢棄。“海澄”號炮艇滿載排水量199噸, 柴油主機,航速約10節,續航力746小時,武器裝備與性能最佳,該艇于1949年間曾參加登步戰役,但於1950年5月從舟山潰逃至大陳護航差艇回基隆時遇風暴而損失。“南安”與“淮安”曾參加古寧頭之役,皆為阻絕登陸解放軍之海上船運與支援近岸之任務。至於“海寧”艦在1956年改為測量艦,編號“AGSC-862”,於1958年退役。

此外日本在華所使用的大批25噸級炮艇,戰後也都被中國海軍悉數接收,這些炮艇包括 (括弧內為接收時原日軍編號):炮2,炮3,炮4,炮15(原“1號”),炮16(原“2號”), 炮17(原“3號”),炮18(原“4號”),炮20(原“1321號”),炮21(原“1362號”),炮22(原“1363號”),炮23(原“1284號”),炮24(原“1285號”),炮35,炮36,炮37,炮38,炮48,炮49,炮50,炮51,炮52,炮53,炮54,炮55,炮56,炮64,炮65,炮66,炮67,炮68,炮103,炮104,炮105,炮106,炮107,炮108等。本級炮艇在1949年起義的有:第一機動巡防艇隊的 “炮2”,“炮3”,“炮4”,“炮54”,“炮56”;第三機動巡防艇隊的 “炮104”;第五機動巡防艇隊的“炮103”,“炮105”;漢口巡防處的 “炮64”,“炮65”,“炮68”;以及”炮50”,“52”,“53”,“106”,“107”等。此外“炮38”艇與“舞鳳”艦一起在廣東起義,但是後來居然又經萬山群島叛逃返回臺灣。本級炮艇武器裝備為日制九六式25毫米機炮一門及12.7毫米機槍一挺。 其中一艘此型艇由我人民海軍在營口接收後命名為”414”號,曾於1951年6月24日在浙江頭門山海戰立功,成為 “頭門山海戰英雄艇”,現陳列在北京軍事博物館中。另一艘“107”號艇曾在1950年7月10日在浙江披山海面擊沉國民黨浙海遊擊隊大型木質炮艇”新寶順”號(原浙江海警局警艇)。

中國海軍戰後還接收了大批日本在華的各種型式噸位龐雜的炮艇 (括弧內為接收時原日軍編號及排水量):

炮1(原“江和”:80噸),炮5(原“天生”丸:90噸),炮6(原“森山”丸:74噸),炮7(原“山櫻”丸:60噸),炮8(原“廣鳩”丸:50噸),炮9(原“木星”:46噸),炮10(原“青根”:45噸),炮11(原“白鷺”丸:45噸),炮12(原“島”丸:33噸),炮13(原“宇治”丸:29噸),炮14(原“飛龍”丸:29噸), 炮19,炮25(原“警備艇”:40噸),炮26(原“鈴穀”丸:86噸), 炮30(原“江亞:50噸),炮31(原“江宣:50噸),炮34(原“江威:35噸), 炮57(原“汽61號”: 50噸),炮58(原“汽47號”:25噸),炮61(原“江靖:30噸), 炮70(原“瑞陽”丸:91噸),炮76(原“和光”丸:35噸),炮77(原“南海289”:83噸), 炮78(原“公稱1158”:60噸) 炮81(原“和”丸:40噸),炮101,炮102,炮109(原“環球7號”:50噸)。這些炮艇的來源錯綜複雜,型號、噸位、武器配備等均已無從查找。

戰後國民黨海軍曾在臺灣接收了六艘日本魚雷艇,不過6艘都是戰爭末期日軍大量生產的25噸級及15噸級兩種型號的魚雷艇,這些魚雷艇戰鬥力不高,建造的品質也很差。 其中25噸的有三艘:“安平”(原“530”號),“安寧”(原“531”號),“安康”(原“532”號); 15噸級(538號型)的有三艘:“安慶”(原“538”號),“安仁”(原“539”號),“安澤”(原“540”號)。25噸魚雷艇原是日軍乙型魚雷艇中的T-25型(469號型)魚雷艇,為木質艇體,標準排水量為21噸,滿載排水量24.3噸,動力為兩台艦本式71號6型汽油機,功率1840馬力,航速38節,續航力290海裡/33節。武器裝備為九六式25mm機炮一門,一挺九三式13毫米機槍,兩具450毫米魚雷落射機及深彈兩枚。 該型艇由日本三菱公司長岐與舞鶴工廠於1943年陸續建造。15噸級魚雷艇也就是乙型魚雷艇的T-14型(538號型)魚雷艇,亦為木質艇體,排水量為15噸,長15米,寬3.7米,吃水0.6米; 動力也是兩台艦本式71號6型汽油機,單軸 920匹馬力,由於艇體較25噸級魚雷艇小很多,所以航速更高, 武裝僅為九三式13mm機槍一挺及魚雷兩枚。由三菱公司長岐與舞鶴工廠於1944年建造。這批魚雷艇後來下落不明, 有檔案顯示“安澤”艇在1948年就退役了。

在大量日軍投降艦艇之外,當時南京的汪精衛傀儡政權也建造使用了大批的各式船艇,抗戰勝利後,這些船艇也一併被國民黨海軍接收。汪偽“江”字型大小巡邏艇是汪精衛的南京政府海軍曾經在日本人的協助下由江南造船廠建造的大批巡邏艇,這些巡邏艇都以“江”字型大小來命名,戰後全部由國民黨海軍接收,並改稱“巡XX”巡邏艇。 接收後的艇名與原艇名如下:

巡1 (原“江寧”), 巡2 (原“江裕”), 巡3 (原“江2”), 巡4 (原“江4”), 巡5 (原“江25”), 巡6 (原“江27”), 巡11 (原“江清”), 巡12 (原“江平”), 巡14 (原“江24”), 巡16 (原“江豐”), 巡17 (原“江華”), 巡18 (原“江榮”), 巡19 (原“江3”), 巡20, 巡21 (原“江6”), 巡22 (原“江7”), 巡23 (原“江12”), 巡24 (原“江24”), 巡25 (原“江8”), 巡69 (原“江達”), 巡70 (原“江澄”), 巡71 (原“江14”), 巡72 (原“江15”), 巡73 (原“江21”), 巡74 (原“江22”), 巡83 (原“江通”), 巡101 (原“江13”), 巡102 (原“江28”), 巡103 (原“江康”), 巡105 (原“江9”), 巡106 (原“江10”), 巡107 (原“江18”), 巡108 (原“江17”)。

“江”字型大小巡邏艇的排水量噸位主要有兩種, 凡是有艇名的如“江寧”號皆為排水量17噸的巡邏艇, 而無艇名僅有編號的如“江2”號則為排水量只有10噸的巡邏艇。另有數艘噸位較大的“江”字型大小巡邏艇於國民黨接收後改列“炮”字型大小艇, 不在此列。本級巡邏艇在1949年起義的有: 第一機動巡防艇隊的 “巡20”。第二機動巡防艇隊的 “巡69”。第五機動巡防艇隊的 “巡22”, “巡23”。第三機動巡防艇隊: “巡21”。漢口巡防處炮艇隊的 “巡70”等。

除了批量建造的 “江”字型大小巡邏艇外,汪偽政權海軍的各種雜牌巡邏艇在抗戰勝利後也都由中國海軍接收, 並改稱“巡XX”巡邏艇;其餘如下(括弧內為接收當時原艇名編號及排水量噸位):

巡7(原“13號”: 10噸), 巡8(原“8號”: 10噸), 巡9(原“9號”: 10噸), 巡10(原“14號”: 10噸), 巡15(原“5號炮艇”: 10噸), 巡28(原“金城電船”: 5噸), 巡29(原“普字11號”: 10噸), 巡30(原“普字12號”: 10噸), 巡31(原“普字14號”: 8噸), 巡32(原“普字13號”: 10噸), 巡33(原“普字15號”: 10噸), 巡34(原“普字16號”: 10噸), 巡35(原“普字17號”: 8噸), 巡36(原“大發”: 10噸), 巡37(原“秀英一號”: 7噸), 巡38(原“秀英一號”: 7噸), 巡39(原“秀英一號”: 7噸),巡40, 巡43(原“艦水5號”: 20噸), 巡44(原“艦水6號”: 20噸), 巡45(原“艦水8號”: 20噸),巡46(原“艦水9號”: 20噸), 巡47(原“艦水12號”: 20噸), 巡48(原“艦水7號”: 20噸), 巡49(原“艦水21號”: 20噸), 巡50(原“艦水22號”: 20噸), 巡51(原“汽43號”: 20噸), 巡52(原“汽41號”: 20噸), 巡53(原“汽44號”: 20噸), 巡54(原“汽46號”: 20噸), 巡55(原“大發14號”: 18噸), 巡56(原“大發12號”: 18噸), 巡57(原“大發13號”: 18噸), 巡58(原“小發18號”: 4。5噸), 巡59(原“小發19號”: 4。5噸), 巡60(原“內火31號”: 20噸), 巡61(原“內火32號”: 15噸), 巡62(原“內火33號”: 21噸)。 巡64(原“艦水1號”: 18噸), 巡65(原“艦水4號”: 18噸), 巡66(原“艦水8號”: 18噸), 巡67(原“艦水10號”: 18噸), 巡68(原“艦水11號”: 18噸), 巡76(原“小發4號”: 3。5噸), 巡77(原“小發6號”: 3。5噸), 巡78(原“內火1號”: 2噸), 巡79(原“內火2號”: 2噸), 巡80(原“內火6號”: 2噸), 巡81(原“內火長官艇”: 2噸), 巡82(原“內火交通船3號”: 4噸), 巡84(原“普字5號”: 10噸), 巡85(原“永福電船”: 6噸), 巡86(原“安藝電船”: 6噸), 巡90(原“中山號”汽艇: 5噸), 巡104, 巡119(原“巡甲”: 12噸), 巡120(原“11號”: 15噸), 巡121(原“2號”: 8噸), 巡122(原“10號”: 15噸)。

這些巡邏艇來源複雜, 大部分原來不是作戰用艦艇而是改裝自勤務艦艇,“大/小發”登陸艇甚至是民用船隻。其中在1949年起義的有: 第二機動巡防艇隊: “巡59”, “巡79”;第三機動巡防艇隊: “巡10”, “巡121”;漢口巡防處炮艇隊: “巡50”, “巡66”。

中華民國海軍接收了戰後日軍與汪偽軍所留置在華的236艘大小各式炮艇、巡邏艇, 接收工作完成後,這些艦艇大部分仍就近留在長江中使用。這些炮艇、巡邏艇與其它美制英制、戰前國軍已有的炮艇、巡邏艇加在一起共編成了九個炮艇隊, 一個海岸巡防隊。這些種類龐雜的炮艇因續航力等的問題,1949年後多半留置大陸或起義,番號包括第一,第二,第三與第五機動巡防艇隊。 計有第三機動巡防艇隊的: “炮1”, “炮5”, “炮102”, 漢口巡防處的: “炮70”等起義。

“炮25”與“炮26”兩艇於1950年5月25日淩晨在粵南萬山海戰時被我人民海軍”先鋒”號炮艇突擊, “炮26”被擊沉, 艇長王複海以下官兵十人被擊斃; “炮25”被擊傷並被俘後又搶回, 艇長吳桂容被擊斃。“炮70”於1950年4月22日從海南島潰逃臺灣時因機件故障無法修復而自沉於海口港內。

國民黨海軍抗戰勝利後和這些炮艦/艇、巡邏艇一起接受的還有很多在日偽軍中服役的勤務艇,包括登陸艇、差艇、測量艇、拖船等,其中數量較大的就是日軍的“大/小發”登陸艇和各種大大小小的差艇

日本陸軍在戰時開發了兩種登陸艇用來運送武器裝備和人員進行登陸作戰, 較大型的如美軍的LCM, 稱做大發動艇簡稱“大發”; 較小型的如美軍的LCVP, 稱做小發動艇簡稱“小發”。其規格分別為(“大/小發”不同時間建造的有不同的規格, 以下為建造數量較多的代表): “大發”主要用來運載戰車及重武器登陸, 艇長14.88米, 所以又稱做“14米特型運貨船”, 重9.5噸,可搭載60人, 60匹馬力,航速約8.8節;“小發”主要為運載人員登陸之用, 約可搭載35人。鋼制艇體, 艇長10米, 本身重2.73噸, 30 ~ 40匹馬力,航速約4.5節。 操艇士兵6人。 國民黨自投降的日偽軍接收的“大/小發”登陸艇如下(括弧內為接收當時原艇名編號及排水量噸位), 所有接收的日制登陸艇編號都是“4”字頭的用以與美援登陸艇區分:

登401(原“1號運貨船”: 20噸), 登402(原“3號運貨船”: 20噸), 登403(原“4號運貨船”: 20噸), 登404(原“5號運貨船”: 20噸), 登405(原“6號運貨船”: 20噸), 登406(原“7號運貨船”: 16噸), 登407(原“8號運貨船”: 16噸), 登408(原“9號運貨船”: 16噸), 登409(原“10號運貨船”: 16噸), 登410(原“11號運貨船”: 16噸), 登411(原“12號運貨船”: 16噸), 登412(原“登628號”: 17噸), 登413(原“登1380號”: 17噸), 登414(原“登1389號”: 17噸), 登415(原“登3898號”: 17噸), 登416(原“登3899號”: 16噸), 登417(原“登3715號”: 16噸), 登418(原“登1392號”: 12噸), 登419(18噸), 登420(18噸)。 登421(18噸), 登422(18噸), 登423(18噸), 登424(原“1號登陸艇”: 15噸), 登425(原“2號登陸艇”: 15噸), 登426(原“3號登陸艇”: 15噸), 登427(原“5號登陸艇”: 10噸), 登428(原“6號登陸艇”: 10噸), 登429(原“7號登陸艇”: 10噸), 登430(原“8號登陸艇”: 10噸), 登431(原“9號登陸艇”: 10噸), 登432(原“10號登陸艇”: 15噸), 登433(原“11號登陸艇”: 15噸), 登434(原“12號登陸艇”: 15噸), 登435(原“ 13號登陸艇”: 15噸), 登436(原“14號登陸艇”: 15噸), 登437(原“15號登陸艇”: 15噸), 登438(原“16號登陸艇”: 15噸), 登439(原“17號登陸艇”: 15噸), 登440(原“18號登陸艇”: 15噸)。 登441(原“19號登陸艇”: 15噸), 登442(原“20號登陸艇”: 15噸), 登443(原“21號登陸艇”: 15噸), 登444(原“22號登陸艇”: 10噸), 登450(原“1號”: 9噸), 登460(原“6號”: 19噸), 登461(原“7號”: 18噸) 。

部份登陸艇裝上裝備了火炮而做為炮艇或巡邏艇使用, 不在此列。許多這批日制的登陸艇在1949年幾次炮艇隊起義的事件中加入人民海軍。“登463”於1950年4月23日損失於海南島海口港撤退時自沉。

戰後接收自日偽軍之差艇(差艇包含各種交通勤務雜役艇)重新命名後在國民黨海軍繼續服役(括弧內為原日偽艇名),這些艇包括:

一號聯絡艇(原15米內火艇): 12噸; 一號聯絡艇(原12米內火艇): 7噸; 座艇3號; 座艇4號; 差5; 差6(原“南海518”號: 83噸); 差7(原“南海297”號: 80噸); 差8(原“南海515”號: 63噸); 差9(原“南海258”號: 60噸); 差10(原“南海1348”號: 36噸); 差11(君山)(原“竹”丸: 90噸); 差12(原“四曳”: 75噸); 差13(原“菖蒲”丸: 63噸); 差17(原“平安”); 差19(原“1254”號內火艇: 7。3噸); 差20。 差21; 差22; 差23; 差24; 差26; 差27(原“新元”); 差28(原“新巡”); 差32(原“新利”); 差45; 差46。差51(原“1505”號: 60噸); 差53(原“765”號: 60噸; 差54(原“10”號: 70噸); 差55(原“7”號: 60噸); 差56(原“8”號: 60噸); 差57(原“9”號: 60噸); 差58: 20噸; 差59: 15噸; 差60: 9噸; 差61: 8噸; 差65: 20噸; 差66: 20噸; 差67: 20噸; 差68: 5噸等。

上述不包括被改造當做炮艦或炮艇使用的差艇,如: “差112”改為“江秀”炮艇, “差113”改為“吉利”炮艇; 此外還有一艘排水量約150噸的差艇被國民黨海軍命名為“廬山”改作他用, 目前無其它資料可供查證。由以上可見差艇的來源十分龐雜。其中“差75”, “差8”, “差9”與“差318”等艇於1950年1月27日損失于海南島榆林港撤退時自沉, “差317”於1950年4月23日損失於海南島海口港撤退時自沉。

測量艇中有4艘是接收自汪偽政權海軍的測量艇: “測14”原名“量5”, “測15”原名“量7”, “測16”原名“量9”, 接收自日軍的測量艦艇有9艘,其中4艘留下使用,分別是“測8”、 “長久”、 “竹生”丸、“鄱陽”,另外5艘歸還原單位。“測8”改名為“焦山” 後於1946年底和接收自日軍的“淮陰”號(原日軍“長久”)一起撥給海道測量局做為測量艇,“焦山”艇排水量170噸,裝備三挺機槍,編號“861”, “淮陰”艇排水量120噸,在1949年又改回炮艇,曾在大陳地區作戰;“崇寧”號測量艇原為1937年抗戰爆發時上海江南造船廠裡一艘未完工的250噸警備艇“都寧“號,這艘艇的艇身長115呎,寬16呎, 吃水6呎;排水量200噸;最高航速約10節. 日軍佔領江南造船廠後交由三菱公司經營,三菱將這艘船繼續完工並改為廠裡用的雜役船“竹生”丸。“竹生”丸戰後歸還中國海軍變成測量艇“崇寧”,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時本艇正在銅陵南水道執行測量工作,在不能雖其他艦艇一起潰逃的情況下自沉,但後來又被解放軍打撈修復一直使用到60年代;“祁連”是戰後接收自日軍的海岸測量艦,原名“鄱陽”, 接收後先是更名為“青天”, 後因勤務艦艇統一以山脈命名故再改為“雲台”,然而當時有一艘拖船也叫“雲台”,為免混淆該艦再次更名“祁連”,該艦於1939年建造,艦長150呎,寬31,吃水9.5呎,標準排水量535噸,裝備燃煤膨脹往復式蒸汽機,最高航速10節, 艦員90人,裝備二門九六式25毫米機炮,七挺機槍。本艦自1946年開始以“361”在國民黨海軍服役,隸屬於海道測量局,潰逃到臺灣後在1961年退役。而同時接收自日軍的“溧河”、“灌河”、“淮河”、“汶河”、“涇河”等5艘測量艇因原為戰時日軍劫擄自其他單位, 故戰後即歸還原所有者。

接收自日軍的拖船共有11艘, 各艦來源及排水噸位 如下:

“福鼎”(原“2號差船”: 153噸), “恒春” (原“旗浚丸”: 225噸), “台南 ”(原“1349”號: 150噸), “岡山”, “新竹”, “彰化” (原“1469”號: 150噸), “壽山”(100噸), “旗山”(100噸), “澎湖” (原“工6”號: 150噸), “漢川” (原“八曳”: 157噸), “文昌” (原“海南510”號: 100噸) 其中“福鼎”有可能是原國民黨海軍一艘同名的老拖船。 這批拖船接收後不久都移交給港務單位使用。同時接收的還有幾艘起重船以及50至600噸大中小各型駁船,如: 升3(原“3939號”: 50噸), 升4(20噸);駁58, 駁59(320噸), 駁101等。 其中“5號起重船”, “14號駁船”, “2號油駁”與“2號水船”損失于海南島榆林港撤退時。

在戰後接收的日軍船艇中還有一大批在戰爭末期匆忙建造的“震洋”自殺艇共有812艘計971噸,它是在汽艇前部裝上炸藥,由人操縱著去碰撞敵艦的一種自殺武器。這種自殺武器簡單得幾乎連小學生都會製造,製造使用“震洋”這一自殺武器是基於這樣一種考慮:動用大批“震洋”去襲擊敵艦,當在敵艦猛烈的炮火面前遭受攻擊時,也許會有一、兩艘能倖免遇難,因而有希望利用間隙,突破火網,攻敵成功。“震洋”艇雖然攻擊力弱,但便於大量生產,所以,日本製造了相當多的“震洋”艇,將它們保存在山洞裡,儘管“震洋”弱小,但總比“伏龍”要好得多。所謂“伏龍”,是蛙人攜帶水雷在水中潛行,遊至敵艦底部時實行爆破的一種攻擊方式。當日軍組織起“伏龍”攻擊隊並正在加緊訓練時,戰爭便結束了。在戰爭瀕臨尾聲時,日本海軍絞盡腦汁想出了這種種不顧及人的生命的攻擊方法,這也許是當時的戰局形勢所迫吧。由於是一次型的“消耗品”,加之建造匆忙,這些小艇基本都已不堪使用而全部報廢由艇上拆卸的零件轉做他用。

此外,英軍在香港區還接收了日本艦艇船舶計64艘,包括海防艦、戰車輸送艦、內河炮艦、驅潛艇各1艘,貨船5艘,給油船6艘,魚雷艇8艘,小型登陸艇19艘,”震洋自殺艇”16艘及大量快艇、機動帆船、拖船等。

日本在抗戰期間俘獲和強行徵用的中國商船“建設”號、“新寧紹”號、“隆順”號等,此時也自日方一併歸還中國。

抗戰結束之時,中國海軍大部分海軍力量已經損失殆盡,因此有經驗的技術人員和指揮人員嚴重不足,大大減緩了降艦移交的速度。蔣介石為徹底清洗海軍中的舊閩系力量、建設“新海軍”而引起的派系鬥爭也嚴重影響了接收的速度。不僅如此,技術人才的不足還影響了軍艦接收後的保養和維修,所以降艦中最後能繼續服役的不多。在大量的投降艦艇中,中國海軍僅留用了277艘,其中編隊192艘,而報廢的竟有1100多艘。而在解放戰爭開始後,這些艦艇中很多因艦況、續航力等問題,留置中國大陸,其中一大部分選擇起義,成為人民海軍建立初期的重要力量。如比較長壽的“南昌”(原“長治”號,日本時期名“宇治”號)艦甚至一直使用到1970年代才退役解體。

二、主要投降艦船的性能:

1、噸位最大的日本內河炮艦“宇治”(うじ)號,該艦屬於“橋立”(はしだて)級,是1937年度03計畫中列入的中國警備用大型炮艦,預定用以替代老舊的”安宅”號擔任河川炮艦隊旗艦,同級 2艘,分別是”橋立”號和”宇治”號,均由日本大阪鐵工櫻島造船所建造。因為是要作為旗艦,所以艦上設有艦隊司令官及幕僚的居住和辦公設施,通訊能力強大,還首次在炮艦中安裝了雷達。艦橋周圍有7毫米厚的DS防彈鋼板防護,彈藥庫側壁裝甲厚25毫米,舷側裝甲10毫米。該艦水線長78.5米,寬9.7米,吃水2.45米;標準排水量993噸,滿載排水量1,350噸。動力為2座艦本式蒸汽輪機,2座艦本式重油專燒鍋爐,功率4600馬力,航速19.5節;載重油170噸,續航力2500海裡/14節。

人員編制158人。

該級艦採用長艏樓艦型,是兼具海上和內河航行能力的平底船,外觀上與當時的日軍海防艦比較相似,首尾兩座三角桅也有別於以往的河川炮艦,另外與以往的炮艦相比火力也更為強大,主炮加強為3門十年式E型45倍徑120毫米高炮,艦首為雙聯,艦尾為單裝,均有半封閉式炮塔防護,該炮1922年正式開始裝備,重7.8噸,彈重20.4千克,炮口初速825米/秒,射速10-11發/分,最大射程15600米,最大射高10065米。4門九六式25毫米機炮,雙聯裝首尾各一座,3挺九二式7.7毫米機槍。

首艦“橋立”號1940年6月30日竣工後即來華參戰,活躍於華南,1944年5月22日被美軍潛艇在香港東南海域擊沉。第二艘”宇治”號於1941年4月30日竣工,抗戰勝利後,倖存的宇治號投降,1945年9月13日 ,本艦由中國海軍總司令陳紹寬將軍在上海江南造船廠親自接收,更名為“長治”號(日軍留下28名官兵協助中國訓練),而本艦卻也成為陳紹寬下臺的導火線。。因為在接收後不久,蔣介石即命此艦開赴渤海灣參加內戰,但陳紹寬不願意參加內戰反而逕自率本艦前往臺灣視察。怒不可遏的蔣介石12月26日即將海軍總司令部撤銷、陳紹寬免職,這也標誌著蔣嫡系對閩系海軍領導權的鬥爭到達最後的高潮。

1947年到1948年此艦都在北方支援營口、威海衛、秦皇島等地的戰事及協助撤退。1949年9月上海解放時此艦擔任吳淞口封鎖任務, 19日夜晚37名親共艦員起義,起義過程中上校艦長胡敬端(電雷一 期學員,1937年在上海率“史102號”魚雷艇突襲日本“出雲”艦的艇長)及副長,航海官,槍炮官等十二名負隅頑抗的國民黨反動派官兵被擊斃,起義後的“長治”艦駛往南京,9月22日被國民黨空軍在安徽大通江面將其炸沉。

當年12月人民海軍將之撈起整修,並重新命名為“八一”號,1950年4月後又改為“南昌”號,擔任海軍新成立的第六艦隊旗艦,編號“210”,首任艦長即起義的前“長治”代理副長郭成森少校。1950年“南昌”艦將主炮換裝為蘇制130毫米單管炮2門,首尾各一門。37毫米炮6門。在多次台海戰役中該艦都曾現身,直到70年代末尚在東海艦隊服役,是人民海軍少有的長壽艦。

2、“安宅”號炮艦,是“八八艦隊案”中列入的河川炮艦隊旗艦,雖然排水量只有725噸,卻配有戰隊司令官 及幕僚所需的居住及通訊設施。該艦由日本三菱重工橫濱造船廠建造,1921年8月15日作為一等炮艦開工,當時 艦名“勿來”, 10月11日更名“安 宅”, 1922年4月11日下水,1922年8月12日竣工。艦長67.67米,寬9.02米,吃水2.29米,該艦武器裝備強大,主炮為兩門三年式120毫米高炮,首尾各一;另有3門三年式40倍徑76毫米高炮,該炮重2.6噸,彈重9.43kg,高低射角-5°/+75°,俯仰速度7°/s,迴旋速度11°/s,射速13發/分,炮口初速670m/s,最大射程10,800 m,最大射高6,800 m; 6挺三年式6.5毫米機槍。艦員編制118人。動力為2座三段往復式蒸汽機,2座艦本式燃煤鍋爐,功率1700馬力,航速16節,載燃煤235噸,續航力2500海裡/12節。1934年 該艦在佐世保進行了改裝,艦尾延長,鍋爐改成重油專燒型,前桅改成三角桅。1937年,”安宅”進入吳海軍工廠進行大修。

該艦與傳統河川炮艦不同的直立式桅杆與煙囪是其最突出的外觀特徵,2座鍋爐共用一個煙囪。1933年5月20日被納入第三艦隊,抗戰爆發時,“安宅”號是第11戰隊旗艦,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曾被中國潛水兵暗敷水雷,但被發現而未被炸中。戰爭末期該艦主要用於為 運輸船隊護航,期間還擔負了對陸火力支援和運輸陸戰隊的任務。

歷任艦長:

下村正助 中佐:1923年12月1日 - 1924年11月20日

原忠一 中佐:1932年12月1日 - 1933年10月20日

森國造 中佐:1933年10月20日 - 1934年11月15日

柴崎恵次 中佐:1936年12月1日 - 1937年12月1日

抗戰 結束後安宅號妄圖趁亂由吳淞口溜走潛回日本,但是被外海封鎖的美艦發現並押回上海,1945年9月17日交由中國海軍接收,更名“安東”號。1949年4月23日在南京笆斗山江面由艦長韓廷楓率領全艦起義, 國民黨當局稱第二艦隊叛變事件,1949年9月24日在蕪湖被國民黨空軍炸沉,因受損較重未打撈修復。

3、“勢多”(せた)號,“勢多”級河川炮艦的第二艘艦,4艘“勢多”級是1920年“八八艦隊輔助艦艇建造案”中列入的河川炮艦,系“鳥羽”級河川 炮艦的改進型,為更容易通過三峽航道而將航速提高,排水量也比“鳥羽”級有所增大,鍋爐採用煤油混燒以增大輸 。該艦標準排水量338噸,滿載排水量350噸,“勢多”號1922年4月29日由日本播磨造船廠開工建造,1923年1月25日 上海東華造船會社組裝,1923年6月30日下水,1923年10月6竣工,艦長54.86米(垂線間長),寬8.03米,吃水1.02米,動力為2座二段膨脹往復式蒸汽機,2座艦本式煤油混燒鍋爐,每座鍋爐有自己的煙囪,功率2100馬力,航速16節,載燃煤20噸,重油74噸,續航力1750海裡/10節。和“鳥羽”級一樣,由於該艦吃水較淺,艦體空間小,所以兵員住艙安排在上層建築裡,如果不是裝備各式 武器,外觀看上去和長江裡的客輪幾乎無異。該艦裝備2門三年式76毫米高炮,5挺留式7.7毫米機槍,該槍實際上是日本仿製的英國路易斯氣冷式輕機槍,正式定型後稱為九二式7.7毫米機槍(九二式七粍七機銃),使用7.7mmx56R凸緣彈,機匣頂置彈鼓供彈,彈容47/97發,射速每分鐘500~600發。後又在兵員住艙頂部加裝了2挺機槍。

4艘“勢多”級於1923年8月到11月陸續完工,拆解後運至中國,在上海和漢口重新組裝入役,抗戰期間,4艦一直比較活躍,擔負著長江巡邏和對陸火力支援的任務,戰爭後期,由於日軍喪失了制空權,先後有3艘“勢多”級炮艦被美機炸毀,倖存的“勢多”號1945年9月17日被中國海軍接收,更名“常德”1949年11月30日“常德”艦在四川起義加入人民海軍的序列,更名“閩江”,在海軍中一直服役到60年代才退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