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雙一流”建設引高校搶“帽子”人才,有人跳一圈待遇翻幾番

高校人才的流動問題成為今年兩會的熱議話題之一。 全國政協委員、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 全國人大代表、西安工程大學校長高嶺,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交通大學教授鐘章隊, 全國政協委員、蘇州大學校長熊思東等許多代表、委員都在不同場合對這一問題表達了自己的關注和憂慮。

全國政協委員、華中師範大學黨委書記馬敏更是提交了名為“關於在‘雙一流’建設中規範高校人才隊伍流動”的提案。

“東部各高校對中西部高校的人才要手下留情”,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2月24日的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畫工作推進會上發出呼籲,

稱搶挖人才就是在掘中西部高校的“命根”。

“雙一流”建設成為繼“211工程”和“985工程”之後, 再次引發各大高校爭搶人才的連鎖反應, 蔓延之勢銳不可當。

“帽子”人才跳一圈 待遇翻了好幾番, 終點又回到起點

說起來, 高校之間因為人才引發的“廝殺”並不是什麼新現象。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 就曾有著名的“孔雀東南飛”——中西部高校的有實力教師被吸引到東部發達地區。

此後二十多年的時間裡, 這種流動一直存在。

東部發達地區的高校有地理、經濟優勢, 加上各式各樣的攻勢, 造成西部高校的人才流失十分嚴重。 網上有個著名的段子, 將蘭州大學稱為“最委屈大學”。 說的正是這座歷史悠久、曾經群英薈萃的西部高校在歷次搶人潮中屢戰屢敗,

甚至出現人才斷檔的慘烈局面。

元培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洪文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東部高校在薪資待遇、發展空間、學科平臺方面有很大的競爭優勢。 此外, 東部地區的生活環境和管理水準比中西部高校好, 也是吸引人才流向的重要原因。

“雙一流”的啟動, 進一步加劇了東部高校與中西部高校之間的人才競爭。 “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以擁有長江學者、院士等高層次人才的數量來體現的。 為了爭取這些高層次人才, 東部高校願意高價搶人, 而他們開出的優厚條件也著實讓很多人無法拒絕。 在這一背景下, 中西部高校的人才形勢更為嚴峻。

”洪文說。

一位西部高校的管理工作者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很多人認為這波搶人潮中受害的主要是能力和財力都欠佳的中西部高校, 但實際上, 很多東部高校也是受害者。 他說:“有些所謂的人才, 利用東部高校‘求人心切’的心態, 在不同學校之間跳來跳去, 不斷刷新自己的薪酬標準, 你說這個過程他的學術水準提高了嗎?並沒有!更誇張的是還有人最後跳了一圈後還回到原來學校, 待遇翻了好幾番, 這對那些踏實做學問的人公平嗎?”

創一流不是搶“帽子” 業內期待上層有新動作

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若以長江學者、傑出青年科學家、院士等高層次人才的數量為依據來排名, “‘數人頭’的做法助長了高校間的惡性‘人才戰’”。

人們不禁要問, 在這波搶人潮中, 高校到底搶的是人才還是這些人擁有的頭銜?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交通大學教授鐘章隊在今年兩會上表示, 目前高校的“挖人”行為, 其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挖頭銜”。 只要有“頭銜”, 不管人才本身是否適應學校的具體情況, 一律挖來。 絲毫不顧人才引進後是否能真的把學科建設帶上去, 將所在學科建成名副其實的世界一流學科。

(原題為:《教育觀察:高校搶“帽子”何時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