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對當今中醫體質學說存疑

摘要:曾經與林一峰院長探討中醫體質研究的現狀, 發現當今中醫的體質研究存在諸多問題, 存在許多要改進的地方, 如今把林院長的觀點記錄如下, 以供同道探討。

一、當代體質學說

《人體體質學》中提出, 體質是“人群及人群的個體在遺傳的基礎上, 在環境的影響下, 在生長、發育和衰老的過程中形成的功能、結構和代謝上的特殊狀態。 這種特殊狀態往往決定著他的生理反應的特殊性, 對某些致病刺激的易感性及其所發生病變類型的傾向性。 ”

就中醫體質問題, 2009年4月中華醫學會頒佈了我國第1部《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標準, 該標準將體質分為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濕質、濕熱質、血瘀質、氣鬱質、特稟質9 個類型, 以此標準為基礎建立中醫體質判定方法來研究某種疾病的易感性與預後是當今中醫體質研究的一個方向。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二、體質研究存在的問題

1. 體質分類是對所有人的一種分類法, 每種疾病都存在於各種體質的人群, 每種體質的人群都會患各種疾病。 是因為九種體質的分類是按中醫“證”型來命名, 是以各種“症”為基礎, 而非針對西醫的“病”來分, 可能對西醫概念下的“病”無明顯的特異性。

也就是說, 某種體質都只是存在對“證A”的趨向性, 但對疾病A不具備專一的趨向性, 因為各種疾病包括疾病A的都有出現“證A”可能。 強行把西醫的病名與中醫的證強拉一起、強行對等, 是無意義的。

2. 體質分型存在平和質, 平和質應該屬於“陰平陽秘”的狀態, 使各種體質達到“平和”是中醫臨床治療的目標, 但是在實際臨床上, 平和質的人也會存在各種疾病, 這是否與“陰平陽秘, 病安從來”的中醫養生觀相矛盾?是否與中醫治病所追求的陰陽平衡的大原則相違背?

3. 眾所周知, 疾病是逐漸演變的, 是一個動態過程, 每種體質的表現可能只是突顯在發病過程中的一個階段, 或許並不能提示發病的整個過程,

況且病人也往往不存在單一體質, 比如血瘀與氣滯往往同時存在, 氣虛陽虛往往痰濕共存等等。 如果只用一種體質概括某種疾病, 往往顧此失彼、一葉障目。

4. 現代很多體質的研究主要針對一些已病的患者, 這樣的研究方法存在兩種弊端:

a. 患者在病前與病後的症狀表現是否已發生變化?是否導致了體質判斷的不準確性?

b. 比如, 就算統計出氣虛型的腫瘤患者較多, 但也不能說明氣虛型的人群就有腫瘤易感性, 因為氣虛型的腫瘤患者只占氣虛型總人群的極少部分, 並不具有代表性。

三、中醫的稟賦研究應該更為豐富

然而我並不反對進行體質研究, 相反, 應該支持能體現中醫本質的體質研究。 古中醫對稟賦與體質研究是十分重視的, 《靈樞·天年》雲:“帝曰:人之始生, 何氣築為基?何氣而為木楯?……岐伯曰:以母為基, 以父為楯。 ”

《聖濟經》雲:“其稟賦也。 體有剛柔, 脈有強弱, 氣有多寡, 血有盛衰, 皆一定而不易也。 ”特別在《聖濟經》中, 對人體的稟賦進行了反復的探討。

至明代張景嶽認為:“以人之稟賦言, 則先天強厚者多壽,先天薄弱者多夭;後天培養者,壽者更壽,後天斫削者,夭者更夭。”提倡使用中醫藥對先天稟賦進行干預。

並且,現代研究發現,基因可根據體內外環境變化而作出適應性反應,即一個基因結構可以表達出生理功能不同的多種性狀(表型)。

同時藥理研究顯示,大多數溫和中藥並無直接改變基因結構的作用,但可調節基因的表達。也就是說,以中醫養生觀進行早期的干預或許是可行的。

在對人的體質方面,在《內經》就進行了多種分型的探討,其中包括《靈樞·逆順肥瘦》分為肥人、瘦人,肥瘦適中人、壯士和嬰兒。

《靈樞·衛氣失常》篇將肥人又分為膏、脂、肉三型。《靈樞·壽夭剛柔》按形氣、性格剛柔、勇怯,分為剛勇之人、柔怯之人。

《素問·血氣形志》提出五形志,把人又分為形樂志苦、形樂志樂、形苦志樂、形苦志苦、形數驚恐五種類型。

《靈樞·通天》篇則分為太陽之人、少陽之人、太陰之人、少陰之人、陰陽和平之人五種,名“陰陽五態人”。

而最為詳細的應當是《靈樞·陰陽二十五人》運用陰陽五行學說,結合人體膚色、體形、稟性、態度以及對自然界變化的適應能力等方面特徵,歸納總結出木、火、土、金、水五種不同類型,五型又分五型,故合為二十五型。

在兩千多年前的《內經》時代就知道應該根據疾病的特點不同而採用不同的體質分型來進行研究,而且在《陰陽二十五人》中不僅關注了人所表現的症候,還結合了人的稟性、態度以及對自然界變化的適應能力等等,並且考慮到了體質之間的雜糅,反映出了人體的複雜性,十分詳盡與豐富。

對比于當今被當做權威的中醫體質九種分型,不禁讓人心寒。不知道這是中醫界的進步還是倒退,不知道這反映著中醫研究正處於何種環境和境界。

▍版權聲明:本文為醫友來稿,授權大象醫友會發表,作者/葉應陽。如欲轉載本文,請聯繫我們授權。歡迎各位醫友來稿,文章一經錄用,大象君會送出驚喜哦~

大象中醫,為您提供最便捷、實用、可攜帶的中醫工具

安卓、iOS版本均已上線,請到各大應用商店

則先天強厚者多壽,先天薄弱者多夭;後天培養者,壽者更壽,後天斫削者,夭者更夭。”提倡使用中醫藥對先天稟賦進行干預。

並且,現代研究發現,基因可根據體內外環境變化而作出適應性反應,即一個基因結構可以表達出生理功能不同的多種性狀(表型)。

同時藥理研究顯示,大多數溫和中藥並無直接改變基因結構的作用,但可調節基因的表達。也就是說,以中醫養生觀進行早期的干預或許是可行的。

在對人的體質方面,在《內經》就進行了多種分型的探討,其中包括《靈樞·逆順肥瘦》分為肥人、瘦人,肥瘦適中人、壯士和嬰兒。

《靈樞·衛氣失常》篇將肥人又分為膏、脂、肉三型。《靈樞·壽夭剛柔》按形氣、性格剛柔、勇怯,分為剛勇之人、柔怯之人。

《素問·血氣形志》提出五形志,把人又分為形樂志苦、形樂志樂、形苦志樂、形苦志苦、形數驚恐五種類型。

《靈樞·通天》篇則分為太陽之人、少陽之人、太陰之人、少陰之人、陰陽和平之人五種,名“陰陽五態人”。

而最為詳細的應當是《靈樞·陰陽二十五人》運用陰陽五行學說,結合人體膚色、體形、稟性、態度以及對自然界變化的適應能力等方面特徵,歸納總結出木、火、土、金、水五種不同類型,五型又分五型,故合為二十五型。

在兩千多年前的《內經》時代就知道應該根據疾病的特點不同而採用不同的體質分型來進行研究,而且在《陰陽二十五人》中不僅關注了人所表現的症候,還結合了人的稟性、態度以及對自然界變化的適應能力等等,並且考慮到了體質之間的雜糅,反映出了人體的複雜性,十分詳盡與豐富。

對比于當今被當做權威的中醫體質九種分型,不禁讓人心寒。不知道這是中醫界的進步還是倒退,不知道這反映著中醫研究正處於何種環境和境界。

▍版權聲明:本文為醫友來稿,授權大象醫友會發表,作者/葉應陽。如欲轉載本文,請聯繫我們授權。歡迎各位醫友來稿,文章一經錄用,大象君會送出驚喜哦~

大象中醫,為您提供最便捷、實用、可攜帶的中醫工具

安卓、iOS版本均已上線,請到各大應用商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