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美軍最怕死?飛行員被俘後高舉的這塊布是什麼?

上圖兩張老照片, 是六十年代越戰中, 跪降的美軍飛行員。

美軍飛行員手裡高舉的這塊布, 寫著什麼東西?是傳說中“最怕死”的美軍投降書嗎?

一、

從抗戰時期, 中國民間就流傳著一種說法:美國士兵養尊處優, 最怕死。

當年, 來華助戰的美國飛行員們, 嘻嘻哈哈公子哥打扮, 更助長了民間的傳聞。 中國老百姓提心吊膽的相信:一旦日軍轟炸了附近奶牛場, 美軍就會崩潰——因為奶牛被炸死後,

美國人吃不到冰淇淋, 就會喪失鬥志。

圖:二戰中來華助戰的美軍空中志願隊

而在抗美援朝戰爭中, 中國士兵也自信的認為:“美國兵都是少爺們, 離不開巧克力和睡袋, 一旦刺刀見紅就會投降。 ”

關於美軍隨身攜帶投降書, 有一個抗美援越戰爭中的真實故事,

來自我軍的回憶:

1965年10月5日, 我部609團高射機槍擊落一架美軍飛機, 飛行員跳傘。

圖:抗美援越戰爭中的我軍高射炮

我軍14人全副武裝趕到現場, 和越南民兵一起搜索, 果然發現飛賊躲在深草叢中, 我軍士兵大喊一聲:“不准動!”將槍口對準他。

敵飛行員早就準備好了, 匕首放在一邊, 左輪手槍退出了子彈放在另一邊, 在附近的樹枝上掛著一條白色小手帕, 示意投降。 被俘的時候, 掏出一個小鐵盒, 裡面裝一隻手錶, 一條一盎司的黃金, 幻想用這些買命逃生。 他還準備了一張用十三國文字寫成的投降書, 上面中國文字寫得最大, 占了三分之一的版面, 有繁體字、簡體字, 還加上中文拼音。 上面寫著:“我是美國人……”

圖:被俘的美軍飛行員

儘管在打仗前, 美國戰爭販子為了保住飛行員的命, 挖空心思, 想方設法, 但終歸擺脫不了當階下囚的命。 憤怒的人們把他押下來, 他害怕極丟了魂似的。 當我們把外語手冊中“繳槍不殺”、“我們優待俘虜”的英語給他看了, 使他看到了活命的希望, 雙手合起。 他說他叫哥布生·斯皮爾, 34歲, 家中有兩個女兒, 1949年參加美軍, 是44聯隊中校飛行員……

圖:傳看“投降書”的我軍士兵(援越作戰中,我軍都穿越南軍服)

我軍士兵戲說:詹森(美國總統)不但發槍發炮還發救命護照!

二、

的確,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中,美軍飛行員口袋裡都裝有一塊印有多國文字的布制“救命護照”,其中文是:“我是美國人,請不要殺我。請給我食物並把我送回去,美國政府會給你們以報答。”

圖:印有多國文字的美軍“投降書”

中國人蔑稱其為投降書,但對於美軍,這是一個身份識別書,或者說是求生書。因為身處多國交戰區域,為了避免語言不通造成的障礙,飛行員事先攜帶好,關鍵時候能救一命。

美國人對於士兵生命的重視,是當時東方人很難理解的。力盡被俘,對於美國人來說沒有任何不光彩的,活著回家才是第一,絕不會良心不安。如上面故事的哥布生·斯皮爾,他是一個美軍士兵,更是兩個女兒的父親。

圖:二戰中國戰區美軍飛行員的識別書

我們熟悉的二戰期間來華助戰的美國航空志願隊,即陳納德飛虎隊,率先使用了這個求生書。飛虎隊甚至準備了兩份,一個放在口袋裡,一個直接將綢布縫在飛行服背上,上面用中英文寫上“來華助戰洋人,軍民一體救護”,方便自己墜機時得到營救。

圖:陳納德與飛虎隊隊員,請注意飛行員背上的識別書

身份識別,其實無關勇敢。

哪怕是二戰時期公認最“不怕死”的日軍,也同樣在飛行員身上做了身份識別標誌。

二戰日軍發生過一起荒唐之極的故事:一個駐守本土的日本飛行員山崎卓,中彈後在橫浜市杉田上空跳傘,卻被誤認是美軍飛行員,遭到地面的日本人活活打死。這起誤殺事件,迫使日本軍方規定飛行員一定要在飛行頭巾和飛行服上都縫上大大的“日之丸”章,如上圖,以免悲劇再次發生。

戰爭中的士兵,命運其實已經不在自己手中。力盡被俘可恥嗎?攜有最多達13國語言“投降書”的美軍最怕死嗎?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圖:傳看“投降書”的我軍士兵(援越作戰中,我軍都穿越南軍服)

我軍士兵戲說:詹森(美國總統)不但發槍發炮還發救命護照!

二、

的確,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中,美軍飛行員口袋裡都裝有一塊印有多國文字的布制“救命護照”,其中文是:“我是美國人,請不要殺我。請給我食物並把我送回去,美國政府會給你們以報答。”

圖:印有多國文字的美軍“投降書”

中國人蔑稱其為投降書,但對於美軍,這是一個身份識別書,或者說是求生書。因為身處多國交戰區域,為了避免語言不通造成的障礙,飛行員事先攜帶好,關鍵時候能救一命。

美國人對於士兵生命的重視,是當時東方人很難理解的。力盡被俘,對於美國人來說沒有任何不光彩的,活著回家才是第一,絕不會良心不安。如上面故事的哥布生·斯皮爾,他是一個美軍士兵,更是兩個女兒的父親。

圖:二戰中國戰區美軍飛行員的識別書

我們熟悉的二戰期間來華助戰的美國航空志願隊,即陳納德飛虎隊,率先使用了這個求生書。飛虎隊甚至準備了兩份,一個放在口袋裡,一個直接將綢布縫在飛行服背上,上面用中英文寫上“來華助戰洋人,軍民一體救護”,方便自己墜機時得到營救。

圖:陳納德與飛虎隊隊員,請注意飛行員背上的識別書

身份識別,其實無關勇敢。

哪怕是二戰時期公認最“不怕死”的日軍,也同樣在飛行員身上做了身份識別標誌。

二戰日軍發生過一起荒唐之極的故事:一個駐守本土的日本飛行員山崎卓,中彈後在橫浜市杉田上空跳傘,卻被誤認是美軍飛行員,遭到地面的日本人活活打死。這起誤殺事件,迫使日本軍方規定飛行員一定要在飛行頭巾和飛行服上都縫上大大的“日之丸”章,如上圖,以免悲劇再次發生。

戰爭中的士兵,命運其實已經不在自己手中。力盡被俘可恥嗎?攜有最多達13國語言“投降書”的美軍最怕死嗎?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