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歷史探秘:傳說燕王掃北掃的是哪兒

從天津到河北再到山東, 華北地區的民間一直都在傳說“燕王掃北”。 而燕王掃北到底掃的哪兒, 卻是說法不一, 有人說掃的應該是北平以北, 有人則說是掃的北平以南, 卻又不太理直氣壯, 因為那就成“燕王掃南”了。

那麼, 到底燕王掃北掃的是哪兒?

網路配圖

綜觀燕王朱棣, 一生用兵主要有兩次, 一次是坐鎮北平稱燕王期間, 向元朝殘餘勢力用兵, 先後多次向北出擊, 出戰必勝, 使北元再也緩不過勁兒來。 顯然, 華北地區民間說的“燕王掃北”絕對不是指那次用兵, 因為與他們無關。 第二次用兵是從北平出發向南打,

發起的是“靖難戰役”, 理由是“清君側”。

有必要說明, 此次戰役並非以排山倒海之勢所向披靡, 一舉打到南京完成靖難任務。 此次戰役打得很艱苦, 前後用4年時間, 在北平河北山東形成拉鋸戰, 時進時退, 過程十分慘烈。 當燕王率軍攻打別處時, 北平曾遭南軍多次圍攻, 險情頻出。

朱元璋駕崩後, 按嫡出順序長孫朱允炆繼承皇位, 稱建文帝。 建文帝要消除20多個皇叔的王位, 朱棣受到威脅, 才發靖難之師清君側。 《明史·成祖一》載:建文元年(1399)8月, 天子以耿炳文為大將軍, 率師至討。 己酉, 師至真定(正定), 前鋒抵雄縣。 壬子, 王夜渡白溝河, 圍雄, 拔其城, 屠之。

可見, 燕王夠狠, 首先拿雄縣開了刀。 據《明史》後文和其它史書說, 燕王屠城不是一地,

有很多地方遭屠, 原因是當地兵民都罵他大逆不道, 認為他的靖難之師是叛逆, 是為奪皇位。 這激怒了燕王。

耿炳文討伐燕王的30萬大軍很快被打敗, 建文帝又急忙派曹國公李景隆上陣, 合兵至50萬, 再討燕王。

《明史》載, 建文二年夏4月, 李景隆兵包圍燕王, 燕王險遭不測。 “王乘風縱火奮擊, 斬首數萬, 溺死者十余萬人”。 燕王多謀善戰, 且總是身先士卒, 最終反敗為勝, 而後返回北平。

建文三年(1401)春正月, 燕王再次出兵, 又遭失敗。 二月又揮師出征, 過海河三岔口, 再奪德州, 順勢南下。 建文四年六月, 終於攻進南京。 建文帝失蹤, 燕王從此成為永樂皇帝。

燕王掃北到底掃的哪兒, 至此已經明瞭, 掃的就是南京北平之間, 也正是這一區間百姓才有“燕王掃北”的傳說故事。

為什麼不說掃南而說掃北?史書沒有任何評說。 但可以推理, 關於南北方位問題, 應該先確定要點, 如果要點在北平, 就應該掃北平以北, 如果要點定在南京, 這就對了, 燕王掃的是南京以北。

為什麼要點是南京呢?因為南京是當時的首都。 站在首都說話, 燕王掃的是南京以北。 若按地理位置說, 河北山東一帶本來就是北方, 燕王掃的就是大明天下的北部, 因此只能說是“燕王掃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