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竇太后:比呂雉更厲害的女人是如何崛起的

呂雉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后, 是漢高祖劉邦的皇后, 她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女性, 被司馬遷列入記錄帝王政事的本紀, 後來班固作漢書仍然沿用。 她開啟了漢代外戚專權的先河。

可以說呂雉的一生已經很具有傳奇色彩了, 但是漢朝還出過這樣一位奇女子, 從宮女逆襲成為皇后, 她丈夫、兒子和孫子還都是漢朝非常有作為的君主, 她的家族在漢朝幾乎都是兩千石以上的高官。

歷史上出現過很多有權有勢的太后, 有的甚至能影響朝局, 把控朝政, 決定皇位繼承人, 呂雉就成功的做到了這幾點。

但隨著呂雉去世, 她曾經所擁有的一切也隨之消失, 劉氏集團和外戚呂氏集團有過一次血拼, 西漢的大臣們, 為了防止皇后有個強勢的娘家, 迎立代王劉恒繼位, 就是我們熟悉的漢文帝。

網路配圖

這位元漢文帝的皇后出身平民之家, 曾經是呂雉的宮女, 後來被呂雉放出宮, 賜予當時還是代王的漢文帝。 她的名字歷史君並不是很確定, 人們稱它為竇姬, 也有人叫她竇漪房。 她的人生經歷跌宕起伏, 堪比漢朝的灰姑娘, 充滿傳奇色彩。

運氣也是一種實力

對竇姬描述比較詳細的莫過於唐代司馬貞的《史記索隱》, 聽名字好像是對史記中一些不明確的地方加以印證和考究的史書, 為後世貢獻了大量的校勘史料。 司馬貞居然連竇姬的名字都查到了,

真是厲害了我的哥!根據《史記索隱》中的描述, 竇姬他們一家本來是隱居山林, 不問世事, 後來竇姬以良家女子的身份進了宮, 一般來說進宮之後跟對主子非常重要, 首先竇姬就非常幸運, 她被分配到伺候呂太后, 大漢王朝最有權勢的女人。

從性格上來說, 其實竇姬並沒有呂雉的強勢與霸道, 再加上她本身出身清貧, 進宮當宮女, 直到後來嫁給代王(也就是漢文帝), 估計他自己最後也沒想到能當上皇后。 竇姬是個特別聰慧的女子, 在呂雉身邊的這些日子, 她多少也受到了薰陶, 有一定的政治遠見, 對於朝局也有了自己的看法。 她本身學問並不高, 畢竟是隱居高人, 多虧了自己的聰慧, 才能讓她在宮中立足。

陰差陽錯嫁對人

竇姬在宮中一直待到漢高祖劉邦去世, 呂後扶惠帝劉盈上位。 這時候已經是呂太后的呂雉準備送一批宮女給周圍的諸侯國, 其中就有竇姬。 這時候的諸侯國都是同姓諸侯, 基本上都是老劉家的孩子, 區別于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 竇姬為了想離家進點, 跑去跟負責遣送的人說, 把她安排到去趙國的名單, 可是這個人竟然給忘了, 悲催的竇姬只好去了代國。

八歲的劉恒就被劉邦封到了代國為王, 這次一起去的有四個宮女, 但是只有竇姬受寵。 歷史君不得不插句嘴, 竇姬除了聰慧會來事之外, 可能長得很漂亮, 就像美人心計中林心如那樣的。 總之, 竇姬在代國立足了, 還給劉恒生了一個女兒,

叫劉嫖(這個姑娘命苦啊), 兩個兒子劉啟(漢景帝)和劉武, 從此一家人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天上掉餡餅, 這才剛剛開始!

呂雉死後, 大臣們想選一個娘家人不是很強勢的諸侯王為皇帝, 於是皇位就落到了劉恒的頭上。 劉恒的王后死得早, 在即位後一直沒立皇后。 竇姬育有二子, 長子劉啟被劉恒立為太子, 母憑子貴, 劉恒聽取母親的意見, 立竇姬為皇后。 竇皇后的生活, 從此踏上了新的征程。

本以為找一個外戚比較弱勢的來當皇帝, 誰能想到他們選的竇皇后才是一個任人唯親的主。 竇皇后進宮之後就非常掛念自己家裡人, 雖然父親死了, 但是竇皇后還有一個哥哥一個弟弟。 在知道新皇后姓竇就是姐姐之後, 弟弟竇廣國慕名而來,

被文帝賜田宅, 從此在長安駐足安家。 文帝后七年, 崩于未央宮, 竇皇后變成了竇太后。

太子劉啟即位, 也就是漢景帝。 竇太后惠及親人的欲望開始膨脹, 她封自己的弟弟為候, 並重用侄子竇嬰。 晚年的竇太后一直想讓景帝死後傳位給小兒子劉武, 景帝孝順不敢違逆, 後樑王劉武死的比景帝還早, 竇太后只好放棄自己的執念。 景帝后元三年, 兒子也離開了她, 孫子劉彘繼位, 竇太后成了太皇太后。

力壓漢武帝, 貫穿兩漢的竇氏家族

劉彘, 就是劉徹, 我們的漢武帝。 說起漢武帝跟竇太后就是我們最熟悉的一段, 一開始竇太后是想立梁王, 後來梁王死了, 他也沒想立劉徹, 搞得祖孫兩代人的關係並不好。 那時候竇太后有竇嬰把持朝政, 漢武帝初立,年紀小,羽翼未豐,但是他胸懷大志,不想局限于黃老之學,想變革開創新氣象。竇太后不可能允許劉徹胡來,劉徹知道之前呂雉的事蹟,沒有與竇太后對抗,準備用年齡優勢取得勝利,在竇太后或者的最後幾年,漢武帝一直沒有大動作。

漢武帝執政之後,隨著竇太后和竇嬰相繼離世,竇氏家族陷入沉寂,但是尾大不掉。到了東漢光武帝劉秀時期,後代竇融看準時機輔佐光武帝,使得竇氏家族再次崛起,此後竇家又出過兩代皇后,直到東漢末年,竇氏一族在漢朝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外戚強大似乎是漢朝的一大特色,先是呂氏外戚,再是薄氏外戚,直到竇氏外戚,一次強大過一次,但是漢朝整體品質最高的不是上述這三個,而是漢武帝時期的衛霍外戚。衛子夫、衛青、霍去病和霍光,漢朝有名的幾位大將軍都在這一家了,其功之高,也是罕見。

漢武帝初立,年紀小,羽翼未豐,但是他胸懷大志,不想局限于黃老之學,想變革開創新氣象。竇太后不可能允許劉徹胡來,劉徹知道之前呂雉的事蹟,沒有與竇太后對抗,準備用年齡優勢取得勝利,在竇太后或者的最後幾年,漢武帝一直沒有大動作。

漢武帝執政之後,隨著竇太后和竇嬰相繼離世,竇氏家族陷入沉寂,但是尾大不掉。到了東漢光武帝劉秀時期,後代竇融看準時機輔佐光武帝,使得竇氏家族再次崛起,此後竇家又出過兩代皇后,直到東漢末年,竇氏一族在漢朝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外戚強大似乎是漢朝的一大特色,先是呂氏外戚,再是薄氏外戚,直到竇氏外戚,一次強大過一次,但是漢朝整體品質最高的不是上述這三個,而是漢武帝時期的衛霍外戚。衛子夫、衛青、霍去病和霍光,漢朝有名的幾位大將軍都在這一家了,其功之高,也是罕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