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慈禧太后曾經有一輛老爺車,可惜她無福消受

慈禧的老爺車(攝影:高文瑞)

如果說南懷仁設計的那輛蒸汽車是第一輛概念車, 那麼袁世凱送給慈禧的就是北京歷史上第一輛真正的汽車了。

不論怎樣, 這對北京來說還是新鮮玩意兒。 身為北洋大臣直隸總督, 總想著怎樣討好這位“老佛爺”。 事有湊巧, 正趕上慈禧太后67歲生日, 獻上這個時髦貢品, 讓老太太開個洋葷, 與南懷仁討巧康熙皇帝有相似之處。

太后對這輛汽車並不像康熙皇帝那樣喜歡,

從心裡像是有隔閡。 這與閉關自守的國度有關, 那不過是外國人的奇技淫巧。 坐慣了轎子、馬車, 並不拿它當回事。 檢閱貢品時, 聽說這輛洋車不用馬拉就能跑, 難以置信, 立即口諭:當場表演。 看到汽車真的“隆隆”跑起來, 慈禧太后馬上產生聯想, 情不自禁地問:“這車跑得這麼快, 要吃許多草吧?”

關於慈禧乘車, 傳出許多故事。 慈禧太后得到車後, 招納學開車的人。 一位名叫孫富齡的太監頭腦靈活, 很快就跟外國人學會了開車, 成了慈禧太后的御駕司機。 一天, 慈禧太後坐車去城隍廟玩得很開心, 賞了一碗酒給孫富齡。 酒勁上來, 頭腦發暈, 那也得繼續開車呀。 本來路面戒了嚴, 不知怎的, 忽從胡同裡躥出個小太監,

孫富齡心慌意亂, 一時竟找不到刹車的位置, 可憐小太監就這樣稀裡糊塗地送了命。 按當時的規矩, 孫富齡屬於正常駕駛, 沒人問罪。 而這一驚, 嚇著了慈禧太后, 負責戒嚴路面的人和小太監的頭兒一應人等, 都受到了嚴厲懲罰。

據說慈禧太后乘車去頤和園遊覽,駛出紫禁城後, 她突然發現, “馬車夫”不僅坐著, 竟然還敢坐在前面, 與自己平起平坐。 這還了得, 有失體統, 立即責令“馬車夫”跪下。 慈禧的話是聖旨, 哪敢不從。 司機只好跪著駕駛。 手不能代替腳去踩油門兒和刹車, 路上險些釀成大禍。 這可嚇壞了當時的王公大臣, 紛紛下跪, 乞求慈禧不要冒這個險。 無奈, 慈禧被人攙扶下車, 中途還是換上她的十六抬大轎。

裕容齡是慈禧御前女官,

在所著《清宮瑣記》中記述:慈禧因為開車的司機要坐在她前面, 所以未曾乘坐過。 可查《北京志·汽車工業志》:“因司機無法按慈禧的‘聖諭’跪著駕駛, 慈禧不願‘屈尊’乘坐。 ”而《北京志·頤和園志》記載:“該汽車因長期存放, 早已損壞。 不只引擎早已不能發動, 且前車燈、方向盤丟失, 皮坐墊及車篷頂已破爛不堪。 ”直到“文化大革命”後, 頤和園將老態龍鍾的御用汽車整修, 在德和園陳列, 供遊人參觀。

對這輛花了1萬兩白銀購進的汽車的“身份”, 至今還有爭議。 有人認為它是第二代賓士牌小轎車, 也就是德國生產的。 《北京志·汽車工業志》中記述:“北京第一輛汽車是……德國19世紀90年代的產品, 式樣幾近歐洲18世紀的馬車, 功率約為4馬力, 時速15公里~20公里。 ”《北京志·頤和園志》也有類似記載:在1976年, 德國賓士汽車公司的三位工程師來到頤和園, 看到這輛車, 確認為是1899年該公司生產的第二代“賓士”, 並且願意用10輛新車換走這輛汽車。 另有說法, 認為這輛汽車是美國生產的。 交通部高級工程師王華鵬認為:應是美國圖利亞牌汽車。 美國人圖利亞兄弟從1893年開始設計製造汽車。

這輛老爺車究竟由哪國生產還不好下結論。《中國交通運輸史》的主編陸士井認為:早期汽車製造也是由多個廠家合作組裝,是否“賓士”廠家的產品,也難確定。

巧合的是北京汽車博物館裡也展示著一輛老爺車。相關人員介紹,這輛車是美國兄弟在1902年或1903年生產的,並且認為,頤和園那輛車經過改裝,可能生產時間略早些。經過比較,兩輛車在外形和結構上有很多相似之處,有可能同屬一個公司製造。

(本文資料主要引自《北京志·世界文化遺產卷·頤和園志》)

美國人圖利亞兄弟從1893年開始設計製造汽車。

這輛老爺車究竟由哪國生產還不好下結論。《中國交通運輸史》的主編陸士井認為:早期汽車製造也是由多個廠家合作組裝,是否“賓士”廠家的產品,也難確定。

巧合的是北京汽車博物館裡也展示著一輛老爺車。相關人員介紹,這輛車是美國兄弟在1902年或1903年生產的,並且認為,頤和園那輛車經過改裝,可能生產時間略早些。經過比較,兩輛車在外形和結構上有很多相似之處,有可能同屬一個公司製造。

(本文資料主要引自《北京志·世界文化遺產卷·頤和園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