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英國使臣訪問清朝,見到乾隆皇帝不下跪,法國皇帝拿破崙表示不能忍

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 英政府想通過與清王朝最高當局談判, 開拓中國市場。 同時搜集情報於是派喬治·馬戛爾尼等人訪問中國的事件

按照馬戛爾尼的想法, 英國與大清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主權國家, 不存在朝貢的關係, 而且這次出使的名義也是祝壽。 但是大清的官員們信奉的是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的儒家觀點, 所以除了進貢之外, 原本就不存在平等的國家關係。 很明顯, 天下都是乾隆皇帝的, 沒有誰可以跟皇帝平起平坐, 即使是英國國王親自來華也是一樣。 這讓馬戛爾尼很為難, 為了這次出使的成功,

英國政府已經準備很久了, 如果不按照清朝官員的安排, 那麼很有可能為了這樣的一件小事而功敗垂成, 但是順從這種安排的話, 又似乎讓英國的尊嚴受到了影響。 他沒有辦法, 他選擇假裝看不見, 默默地承受了這一切。

1793年6月, 馬戛爾尼使團到達天津。

欽差大臣徵瑞親赴天津接待。 此時, 乾隆帝正在熱河行宮(今承德避暑山莊)避暑, 於是決定由徵瑞護送使團經北京赴熱河謁見皇帝。 使團在北京稍事停留後, 除留一部分人在圓明園安裝英國帶來的儀器外, 主要成員均在徵瑞的陪同下趕赴熱河。 然而, 外交接觸尚未開始, 禮節衝突便已發生。 清朝政府要求英國使臣按照各國貢使覲見皇帝的一貫禮儀, 行三跪九叩之禮。 英使認為這是一種屈辱而堅決拒絕。 禮儀之爭自天津, 經北京, 而繼續到熱河。 乾隆帝聞訊, 勃然動怒, 下令降低接待規格。

乾隆時期, 清政府對當時歐洲各國的社會經濟的發展和近代資本主義的歷史性進步茫然不知, 把西方各國仍然視為“海夷”。 他們不假思索地稱馬戛爾尼為“貢使”, 稱他們帶來的禮品為“貢品”, 要求他們遵從中國禮制。 英國作為當時西方第一強國, 其使臣向中國這一傳統發起了猛烈的衝擊。

由於中英雙方都不肯遷就讓步, 會面幾近破裂。 最後, 雙方終於達成協議。

馬戛爾尼拒絕下跪的消息傳回歐洲, 後來成為法國皇帝的拿破崙·波拿巴說:“外交官拒絕叩頭就是對皇帝不敬。 馬戛爾尼與阿美士德提出中國國君答應如派使節去英國也要他叩頭!中國人拒絕得對。 一位中國的使節到倫敦應該向國王施英國大臣或嘉德騎士勳章得主一樣的禮。

你們使節的要求完全是荒謬的。 把使臣等同于他們君主的想法是完全錯誤的:由他們簽署的協定如無派遣他們的當局批准就不算有效。 任何君主從來也不會把使臣當作與他地位平等的人。 被派到土耳其的勳爵在受蘇丹召見時難道可以不穿要求的皮裡長袍嗎?……一切有理智的英國人應該把拒絕叩頭看成是不可原諒的事。 覲見中國皇帝卻要遵行英國的習俗, 這是沒有道理的。 如果英國的習俗不是吻國王的手, 而是吻他的屁股, 是否也要中國皇帝脫褲子呢?

正大清十二帝(精) 藏書珍藏版 康熙乾隆雍正 人物傳 皇帝傳 清朝歷史皇帝 中國皇帝曆 ¥68 購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