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寶寶“怕生”?你需要這份攻略!

前幾天帶Jo去珠海夜宿海洋館, 要跟鯨魚一塊睡覺是他一直期待的, 可我還是多了個心眼, 提前問好了流程安排, 給他做好心理準備, 畢竟他是那種在商場看到泡泡秀都會覺得不安吵著要走的孩子。

我常常認為他適應環境比較慢, 可一旦熟絡起來, 又會對新環境或者老師這樣的陌生人有很強的親近感。

如果我們不瞭解這樣的孩子, 我們看到的是孩子一去幼稚園就大哭, 一見到陌生人就會警惕害怕, 一到新環境就粘著媽媽放不開。 我們會誤解他們害羞、內向、敏感、不愛打招呼、適應能力差。

可一旦看透了他們,

就會扭轉你的想法。 消除孩子們的不安心理, 你只需做這樣一件事, 那就是做好“心理建設”。

這一次夜宿, 我提前打了三次電話給海洋館, 確認流程表, 問3歲的孩子要注意什麼, 幸好對方也很耐心。 提前幾天我就告訴兒子, 你將面對一片黑暗, 你將第一次睡在簡陋的帳篷裡, 你將排隊洗漱, 你將第一次看到那麼多鯨鯊。

到了海洋館, 起初能感到黑暗讓他稍有不適, 可過一會這個小海洋迷就開啟自high模式, 到處尋找他認識的魚。 夜裡12點半, 實在撐不住了, 才沉沉睡去。

任何人初到陌生環境, 總是會謹慎和抵觸, 就像很多人懼怕出國自由行。

大概10年前, Jo爸和我去泰國度蜜月, 他以英文不好為藉口, 推脫掉所有的訂機票、訂酒店、做攻略的活, 甚至問路也把我推到前面。

這種“當媽式旅行”, 持續了好幾年, 我煩透了。

終於有一次騎摩托迷路在巴厘島深山裡, 在經過一段僵持後, 他開口第一次去問路。 他方向感比我好得多, 很快就找到了自信。

大人尚且對陌生環境不適、退縮,

需要做好“攻略”去適應, 何況是年幼的孩子。

面對陌生環境, 如果不提前做心理建設會發生什麼呢?

前一陣中關村二小霸淩事件發生時, 群裡的媽媽都很氣憤。 Jo的好朋友在上橄欖球課, 我正巧在上海參觀過這家機構的培訓課, 覺得它教孩子合理衝撞、合理避讓,

能幫助他們保護自己, 於是決定和Jo的小夥伴一起去上一節體驗課。

可是那天早上, 小夥伴卻生病請假了, 我們找不到路又遲到了一會。 到了偌大的場館裡, Jo整個人就不好了, 拉著我走。 教練趕緊送上小禮物和棒棒糖, 還是沒能緩解他的緊張。

場上沒有熟悉的小夥伴, 威猛的黑人教練用英文說指令, 都讓他不安。 一整堂課過去了, 他就是不肯邁上草坪。

旁邊一位第一次來的小哥哥, 同樣感到抵觸, 哭了起來。 爸媽被哭得煩了, 媽媽一直冷著臉, 說:“你今天要是不上場, 就別想走出這個門。 ”

孩子面對陌生環境, 自然會產生高度警惕的行為和狀態。 父母最不該做的就是站在他們情緒的敵對面, 逼迫他們。

男孩真的被爸爸生拉上場了,

過一會投入到遊戲, 倒是忘記哭了, 可也不像別的孩子在享受遊戲。

也許, 這堂課都會成為這個男孩與Jo的一段不快記憶吧。 問Jo什麼時候再去玩一次, 他總是說“不要”。

不管是學球、學鋼琴、去早教班, 孩子僅僅因為感到陌生、害怕就說不喜歡、說放棄, 可能僅僅是因為我們沒做提前好心理建設, 就錯過了一項孩子可能有興趣和天賦的活動, 那未免遺憾。

孩子們獨自面對陌生環境,就是第一次離開家去幼稚園。最近後臺點播入園準備的媽媽很多,索性在此一併說說。

入園準備,不只是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語言能力,更重要的是心理建設,特別是適應環境稍慢的孩子。

如果你選擇的幼稚園有開放日活動,一定要帶孩子多去幾次,去班裡看看他們上廁所的地方、吃飯的小桌子、睡覺的小床、活動的操場。回到家可以按照幼稚園公佈的作息時間表,媽媽扮演老師過家家一般提前演練一番。

我給Jo選擇了一家公立幼稚園,提前探園不可能,我就準備了一些幼稚園主題的繪本,反復演練書中可能碰到的入園問題,比如想上廁所怎麼辦,和同學搶玩具怎麼辦。

入園以後,Jo是班裡少數幾個沒有哭過的孩子之一,我擔心的分離焦慮並沒有發生,我們也很驚異他的表現。

所以針對敏感型寶寶,我們要提前做好“育兒攻略”,不能忽視事先鋪墊、心理建設的作用。

比如,要去早教班了,你最好自己提前去看看上課的流程,告訴孩子你在那裡會做什麼,再帶他去體驗,並且不要遲到,在開課前就讓他熟悉熟悉環境。假如明天要去一所沒去過的公園,前一晚就講講,那個公園有多棒。比如要買新衣服,你可以提前引導孩子舊衣服太小了、顏色已經洗的不好看了,我們該買新外套了。

提前有了心理建設,給孩子的是安全感。做有準備的家長,你的孩子才會做好準備迎接挑戰。

孩子們獨自面對陌生環境,就是第一次離開家去幼稚園。最近後臺點播入園準備的媽媽很多,索性在此一併說說。

入園準備,不只是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語言能力,更重要的是心理建設,特別是適應環境稍慢的孩子。

如果你選擇的幼稚園有開放日活動,一定要帶孩子多去幾次,去班裡看看他們上廁所的地方、吃飯的小桌子、睡覺的小床、活動的操場。回到家可以按照幼稚園公佈的作息時間表,媽媽扮演老師過家家一般提前演練一番。

我給Jo選擇了一家公立幼稚園,提前探園不可能,我就準備了一些幼稚園主題的繪本,反復演練書中可能碰到的入園問題,比如想上廁所怎麼辦,和同學搶玩具怎麼辦。

入園以後,Jo是班裡少數幾個沒有哭過的孩子之一,我擔心的分離焦慮並沒有發生,我們也很驚異他的表現。

所以針對敏感型寶寶,我們要提前做好“育兒攻略”,不能忽視事先鋪墊、心理建設的作用。

比如,要去早教班了,你最好自己提前去看看上課的流程,告訴孩子你在那裡會做什麼,再帶他去體驗,並且不要遲到,在開課前就讓他熟悉熟悉環境。假如明天要去一所沒去過的公園,前一晚就講講,那個公園有多棒。比如要買新衣服,你可以提前引導孩子舊衣服太小了、顏色已經洗的不好看了,我們該買新外套了。

提前有了心理建設,給孩子的是安全感。做有準備的家長,你的孩子才會做好準備迎接挑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