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試駕全新奧迪A5 Coupe & Sportback,獻給獨愛小眾的你

繼上周全新BMW 530Li(G38)的嘗鮮試駕後, 這周我們又搞到了全新一代奧迪A5的試駕車, 而且這次還是全新A5 Coupe車型和全新A5 Sportback兩款車型!裝X和煽情的東西限於篇幅先不說了,

直接上實際的。

別急馬上就到

全新一代奧迪A5將於6月30日正式上市, 不僅外觀內飾使用了最新的設計項目, 動力部分也進行了調整, 現款A5車系上使用的1.8T和2.0T發動機將被重新調校後的2.0T發動機所取代, 並提供高低兩個版本的調校。

同時變速箱部分也將全部改為7擋雙離合變速箱。 結合上代車型和目前曝光的相關資訊來看, 上市全新A5車系的定價很可能會在40萬-60萬元之間。

國產?那得再等等

去年因奧迪要開設“上汽奧迪”一事, 曾傳出A5可能會國產化的消息。 不過在廠商、經銷商等幾家相關企業的一系列談判後,

最終將“上汽奧迪”正式投產的事情敲定在了2022年, 想開上國產版A5?那時候基本就是下一代A5了。

比歐洲慢點, 好在和世界同步了

全新一代A5最早於2016年的巴黎車展上亮相, 並且順利的讓歐洲人民在2017年前就開上了。 不過美帝等國家就沒這命,

他們的上市時間基本與咱們同步。

別查了原裝進口!沒加長!

雙門車型全新A5 Coupe的長寬高分別為:4673/1846/1371毫米, 軸距2764毫米。 而四門車型A5 Sportback的長寬高分別為:4733/1843/1386毫米, 軸距2824毫米。 簡單點講, A5 Sportback多了兩個後門, 車身和軸距大約長了不到一拳, 高度也就多了一指。 可能有人會好奇,

要是和同級或是和A4L比呢?全新A5 Coupe與寶馬4系長度相仿, 但C級Coupe更長, 寬度高度基本伯仲間, 但軸距新A5是最短的。 另外5大於4只停留在數字層面, 實際上A5 Sportback的尺寸要比A4L小上一圈。

家族的, 世界的

正如上面雖所說, 手中的全新A5 Coupe和全新A5 Sportback的三圍都是原汁原味, 沒有“定制拉伸”。並且還配上了更為運動的S-Line套件。外觀造型上,兩車均採用了凸顯家族風格的大嘴橫條格柵、帶有刹車通風設計的保險杠、矩陣式LED頭燈、LED尾燈、雙側雙出排氣等。就兩車設計而言,除了車門和頂棚流線外,均沒有太大差異,就連側身的高低兩條筋線的畫風都保持了高度一致。

當然,由於車型的差異化,除了車門和定部外,兩車也存在一些差異。由於造型和視覺因素異響,全新A5 Coupe取消了前保險杠霧燈、後排隱私玻璃、且使用了普通式的手動後備廂蓋,而A5 Sportback則採用了後排隱私玻璃和電動掀背設計。

我們在哪見過,你記得嗎?

通過上提式門拉打開無框車門時,還能強烈感受到它的與眾不同,但坐進車內手握方向盤後,迎面而來的卻是強烈的既視感,不禁自問我開的到底是A幾?畢竟除了平底式運動三輻方向盤外,A5的中控台與現款A4L基本達到了“高度一致”。雖然設計上少了耳目一新的感覺,不過相同的按鍵位置和功能倒也相對降低了上手難度。而由於選配的不同,在兩車上還分別能見到真皮壓花面料以及alcantara面料。其實就豪華的修飾而言,個人還是更喜歡簡約的實用風格。

操作和配置方面A5車系依然看齊A4L車型。全系標配的電子排擋逼格更高,12.3寸液晶儀錶和中央觸控屏支援多種資料,並且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分別調整多組不同資訊,比如我最喜歡用雙螢幕同時顯示(xiao)導(dian)航(ying),不僅可玩性更高,而且也算得上路癡福利!全新的MMI作業系統同樣支援手寫輸入,導航的輸入和識別度也不錯。豪華配置也不含糊,兩車均配備了座椅按摩和B&O音響,當然上市後這兩項配置很可能會是選裝,就個人體驗而言非常推薦這兩樣。不過最讓我感到驚訝的還是A5 Coupe的後排,作為一台雙門車,竟然在有限的空間內配上了後排獨立溫區空調、中央扶手以及兩側儲物水杯座,要知道在雙門車的世界裡,後排永遠都是都是冷宮一般的存在。

標軸的空間也是門學問

既然雙門和四門車型同時存在,那就意味著A5對空間有著一套雙重考量。所以我們同樣也要進行嚴苛的測試。首先在軸距2824毫米的A5 Sportback上,身高1.83米,體重120+KG的“特體”小編在調整好前排駕駛坐姿後又坐進了後排,坐墊的長度以及靠背的舒適度尚可。不過後排C柱位置可能會在行駛中擦碰到頭部,而腿部空間只能算剛剛好。而考慮到A5 Coupe的軸距更短,我們將後排換成了一位身高1.8米的“標體”小編,前排依然為“特體”小編得出的結果與A5 Sportback相仿。也就是說,A5 Coupe和A5 Sportback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能輕鬆容納常規身材的乘客,不過由於A5 Coupe雙門設計的原因,後排乘客在上下車時的體驗遠不及四門車型來得愜意。

這還不夠你爽?

由於全新一代A5採用的是MLB Evo平臺,所以全系均為縱置發動機佈局。本次試駕的A5 Coupe和A5 Sportback均為45TFSI quattro四驅車型,搭載了高功率版2.0T發動機,最大功率252馬力,峰值扭矩370牛·米。此外,新車上市後還將會有一款2.0T低功率車型,最大功率190馬力,峰值扭矩320牛·米。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換代後,A5全系將標配7擋雙離合變速箱,在燃油經濟性和行駛性能上會比老款車型有一定的的提升。

為了最大化還原常規駕駛下的工況,測試時車上乘坐了兩名乘客,當時的室外溫度大約32度,車內開啟了空調。實際測試中全新A5 Coupe的0-100公里/小時加速大約在6.5秒左右,如果在溫度更低且單人駕駛的情況下,整體工況會更加出色,而45TFSI車型應該可以輕鬆突破5秒關口。刹車表現上受益於扁平比更低的寬胎面設計和前4後單活塞卡鉗佈局,整體制動過程在主觀上感受上也處於令人滿意的水準,不過由於沒有經VBOX的實測,還請選擇性參考,避免誤導。今後有機會一定為大家補上。

走街小試

由於受限於試駕時間和環境,很多深層次的感受可能沒有一一體驗到,所以下面只簡單聊聊個人感受,首先由於渦輪增壓器部分採用了電控泄壓閥,所以電腦對於增壓器的控制以及換擋邏輯的調整更加精密。在行駛過程中,1700轉/分前後就能感受到渦輪開始線性介入,2000轉/分時,基本就能達到峰值扭矩。變速箱的換擋邏輯非常聰明,稍微輕踩油門,就能切換到當前最適合的擋位。1-4擋的齒比非常綿密,適合中低速的再加速表現,而高速巡航時車速接近100公里/小時就可進入7擋,120公里/小時巡航下轉速也僅為2千轉左右。而減小油門開度後,變速箱也會自動切入到滑行模式。本次體驗唯一的小遺憾就是由於行駛里程太短沒法計算出實際行駛的綜合油耗。

這四驅有點意思

和多數奧迪車型一樣,全新一代A5提供了多種駕駛模式,經濟模式油門回饋柔緩,運動模式油門更為靈敏。在自訂模式下將懸掛部分選為動態模式,路面資訊的傳遞會稍事增加,最明顯的回彈回饋還是在通過減速帶或溝坎的時候。由於全新一代A5採用了最新的quattro系統,更多的動力被合理的分配到輪端,用稍快的速度過彎時,能清晰的通過方向盤和車身姿態來感知車身從路面傳導來的資訊。這種異於前驅或後驅的暢快感,打破了固有印象中奧迪保守而木訥的轉向感,這台車終於懂得了如何取悅駕駛者了。不過由於環境的限制,我無法探知全新A5的底盤極限,但起碼能說明常規的日用表現對於A5而言絕對是綽綽有餘。所以就行駛品質而言,不論A5 Coupe還是A5 Sportback都已全面超越老款A5車型,畢竟它比以往更加有趣了。

沒有遺憾談何完美

當然車無完車,對於A5我依然要發兩個個牢騷,首先255/35 R19的輪胎設計確實很炫,路感也很豐富,但在中國這種複雜路況下顯然40的平寬比會更加平衡。其次發動機聲浪,不論哪種模式下,排氣的聲浪都表現的又靜又悶,而奧迪雙離合變速箱換擋時刺激的爆燃聲在A5的身上缺席了,如此運動化的風格怎能只配這般無趣的“聲浪”。

最後來總結下全新A5 Coupe和全新A5 Sportback兩款車。全新的設計讓兩款車更具運動氣息,一掃現款沉悶的造型,這對於潛在的年輕消費者市場來說無疑是正確的選擇。也許從不少方面都能看到A4L的身影。但相對A4L而言,A5的定位要更加年輕化,跑車專屬的無框式車門、雙門四座的空間佈局、以及輕度運動化的性能調校,都清晰的劃分著A5與奧迪旗下其他產品的界限。畢竟A5的受群眾群體更偏向於白領、中產等細分人群,對於這部分消費者而言,個性往往要比價格更重要。

沒有“定制拉伸”。並且還配上了更為運動的S-Line套件。外觀造型上,兩車均採用了凸顯家族風格的大嘴橫條格柵、帶有刹車通風設計的保險杠、矩陣式LED頭燈、LED尾燈、雙側雙出排氣等。就兩車設計而言,除了車門和頂棚流線外,均沒有太大差異,就連側身的高低兩條筋線的畫風都保持了高度一致。

當然,由於車型的差異化,除了車門和定部外,兩車也存在一些差異。由於造型和視覺因素異響,全新A5 Coupe取消了前保險杠霧燈、後排隱私玻璃、且使用了普通式的手動後備廂蓋,而A5 Sportback則採用了後排隱私玻璃和電動掀背設計。

我們在哪見過,你記得嗎?

通過上提式門拉打開無框車門時,還能強烈感受到它的與眾不同,但坐進車內手握方向盤後,迎面而來的卻是強烈的既視感,不禁自問我開的到底是A幾?畢竟除了平底式運動三輻方向盤外,A5的中控台與現款A4L基本達到了“高度一致”。雖然設計上少了耳目一新的感覺,不過相同的按鍵位置和功能倒也相對降低了上手難度。而由於選配的不同,在兩車上還分別能見到真皮壓花面料以及alcantara面料。其實就豪華的修飾而言,個人還是更喜歡簡約的實用風格。

操作和配置方面A5車系依然看齊A4L車型。全系標配的電子排擋逼格更高,12.3寸液晶儀錶和中央觸控屏支援多種資料,並且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分別調整多組不同資訊,比如我最喜歡用雙螢幕同時顯示(xiao)導(dian)航(ying),不僅可玩性更高,而且也算得上路癡福利!全新的MMI作業系統同樣支援手寫輸入,導航的輸入和識別度也不錯。豪華配置也不含糊,兩車均配備了座椅按摩和B&O音響,當然上市後這兩項配置很可能會是選裝,就個人體驗而言非常推薦這兩樣。不過最讓我感到驚訝的還是A5 Coupe的後排,作為一台雙門車,竟然在有限的空間內配上了後排獨立溫區空調、中央扶手以及兩側儲物水杯座,要知道在雙門車的世界裡,後排永遠都是都是冷宮一般的存在。

標軸的空間也是門學問

既然雙門和四門車型同時存在,那就意味著A5對空間有著一套雙重考量。所以我們同樣也要進行嚴苛的測試。首先在軸距2824毫米的A5 Sportback上,身高1.83米,體重120+KG的“特體”小編在調整好前排駕駛坐姿後又坐進了後排,坐墊的長度以及靠背的舒適度尚可。不過後排C柱位置可能會在行駛中擦碰到頭部,而腿部空間只能算剛剛好。而考慮到A5 Coupe的軸距更短,我們將後排換成了一位身高1.8米的“標體”小編,前排依然為“特體”小編得出的結果與A5 Sportback相仿。也就是說,A5 Coupe和A5 Sportback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能輕鬆容納常規身材的乘客,不過由於A5 Coupe雙門設計的原因,後排乘客在上下車時的體驗遠不及四門車型來得愜意。

這還不夠你爽?

由於全新一代A5採用的是MLB Evo平臺,所以全系均為縱置發動機佈局。本次試駕的A5 Coupe和A5 Sportback均為45TFSI quattro四驅車型,搭載了高功率版2.0T發動機,最大功率252馬力,峰值扭矩370牛·米。此外,新車上市後還將會有一款2.0T低功率車型,最大功率190馬力,峰值扭矩320牛·米。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換代後,A5全系將標配7擋雙離合變速箱,在燃油經濟性和行駛性能上會比老款車型有一定的的提升。

為了最大化還原常規駕駛下的工況,測試時車上乘坐了兩名乘客,當時的室外溫度大約32度,車內開啟了空調。實際測試中全新A5 Coupe的0-100公里/小時加速大約在6.5秒左右,如果在溫度更低且單人駕駛的情況下,整體工況會更加出色,而45TFSI車型應該可以輕鬆突破5秒關口。刹車表現上受益於扁平比更低的寬胎面設計和前4後單活塞卡鉗佈局,整體制動過程在主觀上感受上也處於令人滿意的水準,不過由於沒有經VBOX的實測,還請選擇性參考,避免誤導。今後有機會一定為大家補上。

走街小試

由於受限於試駕時間和環境,很多深層次的感受可能沒有一一體驗到,所以下面只簡單聊聊個人感受,首先由於渦輪增壓器部分採用了電控泄壓閥,所以電腦對於增壓器的控制以及換擋邏輯的調整更加精密。在行駛過程中,1700轉/分前後就能感受到渦輪開始線性介入,2000轉/分時,基本就能達到峰值扭矩。變速箱的換擋邏輯非常聰明,稍微輕踩油門,就能切換到當前最適合的擋位。1-4擋的齒比非常綿密,適合中低速的再加速表現,而高速巡航時車速接近100公里/小時就可進入7擋,120公里/小時巡航下轉速也僅為2千轉左右。而減小油門開度後,變速箱也會自動切入到滑行模式。本次體驗唯一的小遺憾就是由於行駛里程太短沒法計算出實際行駛的綜合油耗。

這四驅有點意思

和多數奧迪車型一樣,全新一代A5提供了多種駕駛模式,經濟模式油門回饋柔緩,運動模式油門更為靈敏。在自訂模式下將懸掛部分選為動態模式,路面資訊的傳遞會稍事增加,最明顯的回彈回饋還是在通過減速帶或溝坎的時候。由於全新一代A5採用了最新的quattro系統,更多的動力被合理的分配到輪端,用稍快的速度過彎時,能清晰的通過方向盤和車身姿態來感知車身從路面傳導來的資訊。這種異於前驅或後驅的暢快感,打破了固有印象中奧迪保守而木訥的轉向感,這台車終於懂得了如何取悅駕駛者了。不過由於環境的限制,我無法探知全新A5的底盤極限,但起碼能說明常規的日用表現對於A5而言絕對是綽綽有餘。所以就行駛品質而言,不論A5 Coupe還是A5 Sportback都已全面超越老款A5車型,畢竟它比以往更加有趣了。

沒有遺憾談何完美

當然車無完車,對於A5我依然要發兩個個牢騷,首先255/35 R19的輪胎設計確實很炫,路感也很豐富,但在中國這種複雜路況下顯然40的平寬比會更加平衡。其次發動機聲浪,不論哪種模式下,排氣的聲浪都表現的又靜又悶,而奧迪雙離合變速箱換擋時刺激的爆燃聲在A5的身上缺席了,如此運動化的風格怎能只配這般無趣的“聲浪”。

最後來總結下全新A5 Coupe和全新A5 Sportback兩款車。全新的設計讓兩款車更具運動氣息,一掃現款沉悶的造型,這對於潛在的年輕消費者市場來說無疑是正確的選擇。也許從不少方面都能看到A4L的身影。但相對A4L而言,A5的定位要更加年輕化,跑車專屬的無框式車門、雙門四座的空間佈局、以及輕度運動化的性能調校,都清晰的劃分著A5與奧迪旗下其他產品的界限。畢竟A5的受群眾群體更偏向於白領、中產等細分人群,對於這部分消費者而言,個性往往要比價格更重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